這一次,主要的戰功就是在那次夜裡偷襲的時候建立起來的戰功,只要是在那次戰鬥中沒有死傷的將士,均得到了升官和物質補償的獎勵,少則賞一兩銀子,多的是上千兩,還有升官進爵的人員,雖然不是達到人人滿意的標準,不過,絕大多數的人都是滿意的。
李德明親自點名提升的武官,元帥三名,都是鎮守一方的將軍,比如,黑水鎮和黑山軍司兩地,都是新提拔的元帥充任,黑水鎮的是趙康,原來屬於趙飛花麾下的獅營營長,黑山軍司的元帥是鷹營的營長孫儒賢,空中樓閣的元帥是江子長,大將軍十一名,都是在這次戰爭中勇敢作戰殺敵人數最多的人。
應該說,李德明提拔起來的將軍都是有真才實學的人,不但經歷了戰爭的考驗,還有不怕死的精神,這些人很多都是從普通士兵做起,一步步提拔起來的,深知普通士兵的需要和作戰特點,也不會因爲熟讀兵書陷入教條主義的悲劇裡面。
趙飛花看著李德明給屬下將官升遷的提名,沉吟著說道:“這個江子長,是我的侍女白蘭的丈夫,還是不要讓他做西夏的元帥爲好。”
“爲什麼?”李德明很是吃驚,對趙飛花一再幹涉他的公事有點惱火,這次戰爭,江子長從空中樓閣那邊出兵一萬,而且,這一萬人的戰鬥力很強悍,給江子長一個元帥乾乾,不會引起別人的非議,儘管以前江子長不擔任西夏國的任何官職,畢竟,李德明在空中樓閣那邊長大的,也就是在江子長的身邊長大的,跟江子長和白蘭的感情很深,可以說,他跟白蘭的感情超過了行蹤飄忽的親生母親。
趙飛花皺著眉頭說道:“這個,江子長不是元帥之才,何況,以後我也離不開此人,你照我的話去做就行了,不必凡事都需要問一個爲什麼的。”
趙飛花最
終也沒把自己的意思說得明白,李德明當時唯唯諾諾答應下來,回到自己的寢宮之後,氣得把一個徽硯扔出去,差一點打在門外的侍衛身上,嚇得那個侍衛磕頭不止,以爲自己冒犯了皇帝。
李德明努力壓下自己的怒氣,揮揮手說道:“不關你的事,是我心裡鬱悶,你們下去吧。”
那個侍衛得到命令之後,纔敢退出去,卻又不敢遠走,站在走廊的外面,靠近花園的地方,免得皇帝下一次扔出來的是尿盆的話,那可遭殃了。
李德明冊封文武百官之後,清除了一些跟自己政見不合的大臣,現在的朝廷,已經是他一個人說了算的國家了,他躊躇滿志意氣風發,站在丹犀之上,看著下面戰戰兢兢的羣臣,感覺當上皇帝真是好,不但耳朵裡面聽到的是阿諛奉承的話語,整個天下的女人由著自己寵幸,看到的是天下的奇珍異寶,把玩的是價值連城的珍玩,只要他生氣,就要有人人頭落地,只要他高興,就舉國歡慶,實在是天底下最美的事情,落在了自己的頭上。自己在萬人之上,卻不在任何一個人之下,站在萬人中央,享受朝拜的恭敬之禮,感受萬丈光芒。
趙飛花也看到了兒子現在得意洋洋的樣子,她深感憂慮,害怕李德明沒有做皇帝的經驗,胡亂聽阿諛之臣的話,最終害己害人,那可違背了自己扶持他當上皇帝的初衷。
這一天,趙飛花對李德明說道:“明天,是佛主的誕辰,我已經跟龍覺寺的主持方丈說好了,在寺廟裡上一柱香,保佑我們西夏國繁榮昌盛,祝你身體健康。”
李德明笑道:“母親,您自己帶著下人去好了,我就不要去了吧?最近,天山發生了數十年不見的大雪,已經把數千口人的村子埋在下面,我需要派人去查看那邊的情況,爭取給當地的百姓一些幫助。”
“這些事情,你永遠沒有做完的時候,雪災之後,到了春天,還有旱災水災地震什麼的,當上皇帝了,就是要爲全國的百姓當家作主,你更應該跟我到寺廟裡拜求神仙,給我們西夏國來一些風調雨順,讓地裡的莊稼收成好,就是我們皇家的福氣啦。”趙飛花諄諄教導說道。
李德明聽得氣悶,不耐煩地說道:“媽,如果我連這點見識也沒有的話,還當什麼皇帝啊,不如跟著牧民一起在草原上放牧牛羊好了,您就別羅嗦了,我跟你一起去
燒香還不行嗎?我看您啊,就是對佛教太癡心了,簡直沉溺其中,忘記那是一些空虛飄渺的東西了。”
“什麼是空虛飄渺啊,這都是實實在在的,只有大福分大智慧的人才能透過臭皮囊見到佛主的真身,你的態度這麼不虔誠,一定不會證得正果的,你還是趁早讓自己對閱讀一些佛教的正道,看一看佛經,這纔是一國之君的樣子。”
李德明做了一個求饒的手勢說道:“好的,媽,您就不要再說了,我知道了這些大道理還不行嗎?那就明天一早,我陪著您去燒香。”
趙飛花看著李德明的樣子,知道兒子的性格還有一些浮躁,性格的改變不是靠教育能夠做到的,還需要在具體事件中的歷練,慢慢磨練性格,時間和經驗的累積都是不可缺失的部分,母親愛兒子,擔心孩子在挫折中受傷,但是,不經過挫折,又怎麼可能長大呢?這都是每一個母親可能遇到的矛盾地方。
明天,是一個風和日麗的好天氣,趙飛花一早起來,沐浴更衣,臉上不施脂粉,穿著清爽素淨的衣服,帶著李德明一起,來到龍覺寺,後面是文武百官和大隊人馬的護衛,皇帝出行,陣勢那可是非同小可,前呼後擁的,都是人山人海的情景,沿途的百姓都出來夾道歡迎,觀看盛典,李德明所經過的地方,百姓都山呼萬歲,感激涕零,這就是偶像,皇帝是所有人的偶像。
趙飛花命人帶了大量的銅錢隨行,一路走過去,向人羣拋灑銅板,一輛大車裡面帶著十籮筐的銅板,就這樣向沿路的人們隨意拋灑,價值千兩紋銀的銅板就這樣散去。
李德明不解地問道:“母親,你以前可不是這樣浪費金錢的啊。”
趙飛花微笑著說道:“是的,以前我不會這樣做,這樣做是爲了你啊,當你出來,看到百姓的時候,正是跟社會底層相接觸最好的時機,只有人們不會忘記你,心裡面想著你,那你的江山纔會像似鐵打的一般,讓別人記住你,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他們好處,你懂了嗎?”
李德明若有所思地說道:“母親說的可是仁政愛民的典故?”
“嗯,孺子可教也,只有施政仁慈,百姓纔會安居樂業。只有有博大心胸的皇帝,纔會領導國家走向富強之路,依靠強搶別人財物的,別人也會用強力施加於你,這就跟強盜持刀搶劫沒啥不同的地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