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飛雄心中不忍看到流滿鮮血的海灘,一個個當地人被按倒在沙灘上,然後被砍下腦袋,如果這些人不是心懷惡毒,對待他的人太過暴虐,他怎麼會做出這種趕盡殺絕的事情呢?可以說,這些人落得這樣一個下場,完全是咎由自取,沒有人會可憐他們,更不要想解救他們。
那艘殘破的蛇船開始了修復工作,島上還有剩餘的三十多個年輕的女人和十幾個孩子,那些做慣了強盜的水手把老年的女人也一起殺了,沈飛雄知道了這個情況之後,默許了他們的行爲,他也不想帶著老堪殘年的女人走路,只是出於慈悲心懷,纔沒直接下令而已,女人是好東西,可以宣泄慾望,可以給人生孩子,繁衍後代,還沒有暴力舉動,不怕謀害了自己。
沈飛雄跟當地人沒啥交流的,把那些女人孩子交給了水手,讓他們瓜分這些了人力資源,沒有老婆的找到了老婆,沒有孩子的,領養孩子,小孩子不懂什麼,長大了就忘記了仇恨,何況,這件事曲在當地人,沈飛雄相信自己的所作所爲都是有充足的理由的,並不是他本身暴虐,而是這個人世間善良的事情太少,惡人太多,用一個恰當的理由就是,己所不爲勿施於人,當地人如果不想被人奴役,那就不要想首先奴役別人,把別人當成奴隸,自己早晚也會淪落成爲奴隸,甚至比奴隸的下場更殘酷。
兩天之後,蛇船已經修復好了,沈飛雄派了一個熟悉海路的家倫坡人帶路,帶領著蛇船上的人回到趙飛花所在的海島上面,他帶著餘下的人繼續尋找那些失散的十二生肖的海船。
海船在大海上航行很慢,換做是現在有了渦輪的推動,不到一個月就能跑遍整個西沙羣島,依靠帆船,要跑遍整個西沙羣島需要不止一年的時間,現在,他只能是盡心罷了,並不能抱著多大的希望,也並不是每一艘船隻的命運跟蛇船一樣悲慘。
果然,沈飛雄在大海上漂流了二十天之後,沒再看到一座海島,也沒有遇到一個朋友,只好怏怏不樂地迴轉。
回到了加蘭的海島上之後,沈飛雄這才知道,整個搜救行動還是比較成功的,除了羊船、鼠船、馬船之外,還有一艘紅木打造得海船失蹤,餘下的船隻都找到了,活下來的水手還有四百多人,其餘的五百人都失蹤了,最大的可能都是死在茫茫大海之中,屍骨無存,那四艘船可能傾覆在大海之中了,船上尚有一千餘人同時失蹤。
愛沈飛雄離開的四十天之中,趙飛花已經在海島南部山谷的地方修了一個深水港,那時候炸藥是稀缺的東西,威力也不是很大,用硫磺和尿鹼、草木灰兌在一起,就是炸藥了,這些東西都不是稀缺的東西,在海島上可
以找得到,只是威力較小,不像現在的炸藥那麼有力量。
由於使用了炸藥,修建的海港快了很多,這裡的地勢比沙灘那邊險峻,下面直接跟海面接觸,漲潮的時候,海水距離堤岸只有一米高的距離,在甲板和堤岸上搭一個橋板就能直接上船,不需要從小船上轉移一下,這樣,無論裝卸貨物或人,都快捷很多,來到這個海港需要經過三處礁石,大海船繞過礁石才能到達港口停泊,下面的海水很深,用繩索下去測量,預計能夠達到七八十米深。
在這個凹形的港口裡面,可以停下一百三十多艘海船,趙飛花打算在這裡建立一箇中轉基地和補充給養的地方,那就需要在當地需要一支人馬來充當籌備給養的組織和維護海船的地面勤務。
可是說,趙飛花的打算是中國第一個海外補給基地,這個搞好以後,加蘭的這個海島就是一個承接南洋和大陸的重要橋樑,或者是跳板,趙飛花給這個港口起名叫海豚港,那麼加蘭的海島就是海豚島了。海豚島十分寬闊,比不上強盜島,也差不了多少,最重要的是,這裡有一個高峰,海拔在二千米以上,站在山上在晴朗的天氣裡可以隱約望到強盜島,趙飛花打算在最高處設立一個燈塔,就是用一隻大鏊,裡面裝上黑油,用一根麻繩做捻子,做夜間航行的船隻的指路燈,在百里之外的海上都能夠看見這個燈塔,可以減少迷路和遭遇海難的發生。
趙飛花的構想是前衛的,海豚島作爲大陸南邊的第一個海外基地,對中國的海運事業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以前,海船出海,常常由於補給的困難和海上颶風的原因,讓海路成爲險路畏路畏途,只有極少數的不怕死的亡命之徒纔敢出海,趙飛花采取的是大陸上的驛站的方式,減少了海難的發生,從此,在海豚島上有了一個天然的避風港和補給基地,極大地改善了水手的生存環境。
如此一來,趙飛花把她名下的所有海船變成兩個大部分,一部分是從麻坡帶來的紅木船,這種船經過海上航行之後,證明可以抵禦颶風的襲擊,載貨物的重量少,吃水線深,可以用作在麻坡和海豚港之間的運輸,一改過去除了紅木和翡翠之外不運輸其他貨物的做法,把南洋的小米和醃製的水果運往北方,把大陸的高粱玉米運往南洋,做一個有分工,有調度的遠洋船隊。這部分事情交給胡一白和夏春暉兩個人負責。
趙飛花看著胡一白等人說道:“既然我確立了海豚港的作用,那麼,在麻坡必須建立一個長期的穩定的基地,不但在麻坡,在仰光、達布拉格等地也要相繼建立這樣的一批生產基地,把這些地方連成一線,少量的貨物用小船,大批量的貨物用大海船運
輸,形成規模化的專業的人來做,麻坡一帶交給李晟去做,緬甸交給非南子去做,馬六甲海峽對面的郎桑讓寒煙州去做,他們現在都有了一定的經驗,應該能夠做好這些事情。”
趙飛花把她的講話做成手書的形式,正式任命了寒煙州、李晟、非南子、胡一白等人的職務,爲了鼓勵幹勁,凡是這些設立基地的頭領,都擁有這個集團的百分一的權利,相當於現在的股份制,每年從集體利潤裡面抽取傭金年薪,如果沒有意外,海船不出事,那麼,每一個基地的頭領會得到年薪一百萬兩銀子的紅利,這個誘惑是巨大的,當時,一個府尹的年薪只有三百兩銀子,如果,一個貪污腐敗的府尹,一年才能貪污到七八萬兩銀子。
每一個人都被這個年薪百萬的誘惑吸引了眼睛,但是這些,不包括基地人員的開支,不過,在人力貧賤的時代,一個人的年薪只有最多十兩銀子,大部分水手的年薪都是八兩左右,如果以每一個基地擁有員工千人計算,每一個人的年薪爲十兩銀子,纔不過是萬餘兩白銀,大多數的財富還是集中在頭領的手裡。
以趙飛花現在的財力,要支付手下十餘個頭領年薪百萬還是比較吃力的,趙飛花想的是,讓這些人積極主動一些,儘快建立一個完整的有效的強大的海上部隊,這就離不開金錢的刺激,可以想見,幾年之後,趙飛花建立的這股勢力應該是多麼強大的一支海上力量,她可以動用的船隻來往於東北、寧波、南京府、南洋、海豚島一帶,所向披靡,號令的人數達到幾萬人以上。
當然,趙飛花的財富累積大多數還是來自於加蘭收繳的那批強盜的藏寶,這些藏寶被趙飛花分開,她和沈飛雄一人一半,沈飛雄的地位在趙飛花的身邊依然是特殊的超然的。
加蘭依然是海豚島的酋長,她必須統帥自己的部落爲趙飛花服務,趙飛花還想假以時日,在西沙羣島這裡建立一個州府,形成行政管理的制度,讓這裡的人們處於一個政府式的管轄,只是,現在時機還不夠成熟,她給每一個人畫了一個大大的餡餅,只看這些人要怎麼吃下去了。
趙飛花的野心很大,可以說,她做慣了公主和娘娘的位置,走到哪裡都要行駛一下自己的權利,用行政的方式來管理,就是行使權利最好的辦法之一,只有讓這些人納於權利之下,纔會起到一呼百應的作用,讓所有的人看到幸福,看到更美好的生活,並且嚮往這樣的生活,才能激發出動力來,在海豚島的居民,屬於第一批產業工人,可是,當時並沒有產業工人這個名詞,事實上,趙飛花已經在逐步建立這個制度了,只等這裡的漢語得到推廣以後,便可以放手去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