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菲急忙低頭說道:“是,娘娘殿下?!?
趙飛花對她說道:“你組織一個十人以上的隊伍,跟著那兩個宮本,學習扶桑的語言,告訴宮本,只有讓我的人學會了扶桑語,才能組織起一個船隊,送他們回國?!?
梓菲心下愕然,想不到趙飛花會對那個破爛不堪的島國有興趣,當下點頭答應下來,挑選了五個武士和五個侍女跟著宮本學習扶桑語,由於宮本急於回國,教授語言很是盡心盡力,一改往日遊手好閒,做事不認真的習慣。
半年之後,已經快到隆冬時節,趙飛花這纔有東渡扶桑的想法。起因卻是十一艘用杉木做成的海船已經下海試航之後,證明這種船型是成功的,趙飛花一心喜歡新鮮的事物,這纔有了東渡扶桑的想法。
趙飛花給杉木做成的海船起名叫做“三喜”意思是祝福乘船的人有三喜,這是一種迷信的說法,恰好證明那個時代崇尚神明,對神秘的未知充滿敬畏的結果。
三喜船隻的大小跟槐木船隻一樣,差在兩種海船的排水量不一樣,槐木船隻排水量大,載貨量小,只因爲槐木沉重,浮力小的緣故,三喜船隻排水量是五千五百噸,卻可載貨四千噸,裝載人員四百人上下,爲了這次東渡,趙飛花事先做了充足的準備工作,不但訓練了一批甲種武士,人數在五千人上下,還給這些武士配備了最好的牛皮甲冑,最好的龍泉精鐵武器,在當時來講也是最先進的兵器了,不但異常鋒利,還十分結實,不容易被敵人的兵器損傷,這五千部隊投入的金錢是過去人數相等部隊的十倍,算是一支裝備最精銳的人馬,趙飛花現在最不差錢,生意越做越大,從南洋運來的貨物,每個月都在蘇州碼頭卸船,然後被蘇州和揚州過來的商賈搶購一空,販賣到外地。尤其是南洋的紅木和緬甸的翡翠玉石,是貴族豪門搶購的重點,有多少要多少,完全不必擔心銷路問題,那些南洋過來的糯米也是吃慣了大米蕎麪的人家喜歡的珍饈品,在萬里石塘(南沙羣島)盛產的燕窩跟翡翠玉石一樣,都是一本百利的貨物,燕窩在當地十分易得,不值多少錢,到了大陸以後,居然價格扶搖直上,跌破二百倍的利潤,這也是眼窩珍品後來稀缺的緣故,想一想啊,再多的燕子,也不能在急切之間築起那麼多的窩巢。
這是趙飛花當時的現狀,遠洋航行帶來的好處是巨大的,那是一塊從未被大力開發的處女地,一旦被發現了,人們對外界的一切還所知甚少,在貨物異地之後的價格上根本沒有概念,只要喜歡、需要、不惜千金購得,這就是爛漫天真的宋代人的特點,那個時候,大宋還處在講究氣節貞操的時代,藝術遍地開花,卻很少被貴族欣賞地時代,無數的詩詞歌賦被淹沒在滾滾大潮之中。
趙飛花準備好了一切,帶著扶桑人需要的精鐵、佛經、毛筆、宣紙
、玉石、大米種子之類的物事,擇日起航。
在信息不發達的時代,她並不能夠獲悉,她在蘇州起航東行,沈飛雄卻從福州那邊轉道北方,兩個人的動身日期只差了十數天而已。
趙飛花坐鎮中央的大船,前後左右都是巨大的五帆海船,比沈飛雄領著出海的四帆船多了一帆,這就是進步,每當一批新型的海船下海,必然做一些改進,這也是趙飛花主張改革進步促成的變化,只要她喜歡,設計改動海船的人員必有封賞,那些工匠每日每夜想的都是如何減少人力,給海船增加動力,加快航速,多裝載貨物,可惜,那個時候人們還不知道,鐵船也會浮在水面上,要不,造出鐵船出來,就太牛逼了。
當宮本看到海船上使用的南天紋儀之後,更是驚歎天朝的文化先進,他們還在依靠指南針的時代,大宋的航海技術已經依靠星辰日月的變化來確定位置了,更精確更是省時省力,其實,南天紋儀這種儀器,就是在現代也製造不出來,現代人依靠電、電波、無線電太多了,知識面變得狹隘了,不識得日月星辰的變化給人類帶來的好處實是精妙無比。
倪洪錦是徐州人,第一次出海,看到茫茫無邊的大海,情不自禁地做了一個誇張的口型,說道:“這就是海洋???真大,水真多。”
趙飛花笑道可不是嘛,海里啥都有,老水手說,陸地上有啥,還裡就有啥?!?
倪洪錦不太相信地說道:“啥也看不到?。坑袠鋯??有花草嗎?”
趙飛花說道:“有啊,大海里是有樹的,只不過在淺海里沒有,深海里不但有樹,還有花草,種類也不一樣,有很多的品種,陸地上有老虎吧?海里也有虎鯊,專門吃肉的那種,還有鯨魚,頭頂上噴水的,那是鯨魚在呼吸,呼吸一次需要很長的時間,大概是一頓飯左右,還有八爪魚,爪子比我們的大船還長,一下子就把人拽進海里?!?
倪洪錦聽了這話,嚇得臉色蒼白,立刻從欄桿附近離開,好像看似平靜的海面隨時深處一個張牙舞爪的八爪魚的爪子把她拽下去一樣。
馬麗霞在一旁笑道:“你這麼害怕八爪魚,如何能夠保護娘娘?我看你還是打道回府吧,反正這裡距離岸上不太遠?!?
牛春頤是從南洋回來的兩名女侍衛其中的一個,見狀掩嘴竊笑不已,說道:“是啊,如果遇到了颶風,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整整一夜的時間,大海船就像是一片樹葉一樣,搖呀搖,能把人的五臟六腑一起搖出來,一個抓不牢,頭就不定撞在什麼地方,撞死人的事隨時可以發生,在南洋的那次颶風裡面,大部分人都是撞上船幫死的,還有被風暴捲進大海里面的,人掉下去,連個人影也看不見,船這麼高,找不到的?!?
倪洪錦聽出她們的話語裡面有恐嚇挖苦的成分,梗著脖子說道:
“那你們怎麼不回去?”
“我們不怕死。”所有的女侍衛一起回答道。
只有經歷過驚險的人才知道不怕死不僅僅是一個口號,更要落實在行動上面,心裡真正無懼生死的人,很難得,牛春頤經過生與死的抗爭,想到那些死去的同伴和戰友,心裡一陣黯然,很多天過去之後,她的耳邊兀自響著驚濤駭浪的恐怖聲音,常常從睡夢中被嚇醒,這一次,跟著趙飛花出海,她這才覺察到,即使明知前面依舊是艱難險阻,卻擋不住雄心萬丈的熱情。
“那我也不怕死?!蹦吆殄\故意向船邊走了幾步,說道:“爲了娘娘死,值得?!?
趙飛花笑道:“誰也不要爲了我去死,凡是死亡,都是可怕的,就是死,也要死得有價值,值得才行,你們記住了,一旦有了危險,保住自己纔是首要的,其他的人,包括我在內,都不是最重要的?!敝崮軌颢@得屬下的忠心付出的不單單是金錢,還有她無處不在的個人魅力,那就是時時處處爲別人著想。
趙飛花的話,跟這些女侍衛接受的教育不一樣,她們受到的教育都是首先要保證趙飛花的安全,即使是她們自己死了,也要讓趙飛花安全,可是趙飛花的話,這些侍女陷入了迷惘之中,不知道應該聽誰的話。
趙飛花看著她們迷惘的眼睛接著說道:“凡是生命,都是寶貴的,我並不比你們高貴多少,還是那句話,保住自己,才能繼續保護別的人?!壁w飛花是平民出身,當然會說自己不必任何人更加高貴,可是,她纔是大家的帶頭人,是主心骨,只有她平安了,才能帶領所有的人繼續下去,這一點,那些侍女的心裡還是有數的。
在大海上航行二十五天之後,終於到達安平城,就是現在的奈良地區,日本那個時代也因爲這個地點被成爲奈良時代。
趙飛花看到了陸地心裡面終於鬆了口氣,這一次航行總的說來算得上是風平浪靜,從東海到扶桑諸島的航線已經可以確定,他們沒有走冤枉路,直線到達,按照從現在的上海到東京的海上距離爲2000公里計算,航行25天,那麼,當時的三喜海船的航速僅僅爲2節,這是一個比較靠譜的數字。
現在的輪船航速都在三十節上下,也就是說,跟現代的輪船比起來,當時的航速跟蝸牛的速度差不多。
趙飛花認爲此行一路平安是神佛保佑的結果,說道:“岸上是什麼地方?”
宮本志堅聽到了問話,恭恭敬敬地說道:“暫時還沒命名,請娘娘殿下賜教?!睂m本這個人還是比較會說話的。
趙飛花心裡很高興,順口說道:“那麼,這裡是我們上岸的地方,就叫安達吧。”
“安平,安達,真是一個好名字啊?!睂m本手舞足蹈地說道,順利回到了家鄉,他的心裡也是非常激動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