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覺寺是西夏具有一百年以上的古老寺廟,在民衆中間具有很高的威望,終年香火不斷,在李繼遷當政的時期,就經常到龍覺寺來進香,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遇到了災荒的年頭,這裡的人更是多。
龍覺寺經過百十年的累積,已經發展到佔地三百畝左右,擁有三層樓那麼高的一座大雄寶殿,供奉佛主如來,送子觀音和千手觀音等菩薩,雖然這些佛像都是肉身泥胎,經過神化之後,一個個高居廟堂之上,坦然承受凡人的頂禮膜拜。
龍覺寺早已被通知今天皇太后和皇上要來進香,寺廟內外打掃得乾乾淨淨,寺門大開,不相干的人早已被摒絕在廟門之外,主持方丈澄清身穿七彩袈裟,帶領著一百多個和尚恭敬地站在寺門之外,和尚微微低頭,嘴裡念著金剛經的經文。
看到皇帝的御輦走到寺廟之前,澄清帶著徒子徒孫遠遠跪下磕頭,山呼萬歲,李德明高聲叫道:“諸位大師請起,今天是佛主的聖誕,朕施仁政,勤工愛民,雖然國事紛亂,也要來給佛主進香,表達對佛主的愛戴恭敬,以後,凡是遇到重大的節日,朕都要來這裡給佛主上一炷香,祈求佛主保佑我國百姓平安,田地豐收。”
李德明的話激起圍觀者的興奮,每個人都奔走相告,說李德明是一個好皇帝,施政愛民,惠及千家萬戶,將來,老百姓的日子真的好過了很多,這一次,契丹大軍來犯,就是被李德明輕輕一擊,打跑了的,以後,西夏國在好皇帝的帶領下一定會更加幸福的。
如果,是億萬民衆把佛主神化了,那麼,李德明就是企圖把自己的形象逐步神化,他要給每一個人留下一個印象,凡是好事,都是在皇帝的帶領下促成的,好事裡面有著皇帝的一份功勞,如果是壞事呢?那就不好說了,李德明反正是不會把壞事攬到自己的身上的。一個好皇帝怎麼可能做壞事呢?
趙飛花看著李德明,發現兒子經過半年多的歷練,已經有了領袖的姿態了,比起他的父親李繼遷來,李德
明更加適應自己扮演的角色,更加像一個皇帝的樣子了,起碼,那種與生俱來的嚴肅和振臂一呼的神態,就是李繼遷做不到的,李繼遷太喜歡搞陰謀了,他不但利用婚姻這個紐帶把西夏的部落統一起來,還把婚姻的觸覺伸向大宋,把大宋綁在自己一輛戰車上面,從而使得西夏取得十多年的喘息時間,及時調整好跟鄰國之間的關係,比起李繼遷來,李德明更加註重民間的反應,看中百姓對自己的評價,這就是一個好一點的皇帝的基礎,一個離開民間的人,即使是再英明神武,也不會獲得百姓的信任,稍有風吹草動就地位不夠穩固。
李德明作爲一個新登基的,年輕的皇帝,在民衆心目中的威信還是遠遠不夠的,以後,只有不時走出皇宮,跟百姓近距離交流,才能看到民衆的艱苦,更加激起愛民之心,這纔是最主要的。也正是趙飛花的期望。
她的病情沒有完全痊癒就投入到兒子的登基之中,現在,她的病情更加沉重了,這個現象瞞不過朱慧和李慧惜等人,這正是金烏子最擔心的,他看著趙飛花兩腮上面病態的暈紅,不由得暗暗嘆息,當皇帝是許許多多的人夢想極限,可是,有幾個人知道當皇帝的艱難和辛苦呢?趙飛花爲了這個丈夫和兒子,半輩子的精力和心血都用在國家上面,到得頭來,她付出的是什麼呢?是一路上的風霜塵埃,是提前透支的生命,還有,她一生的智慧和精明。
金烏子斷定,按照趙飛花現在的身體狀況,不會活過兩年的時間,如果,再不注意保養,病勢還會提前到來,那麼,就不是藥石可以救治的了,神仙也有法術的極限,他不是神仙,更加沒有辦法。
金烏子已經正式收下李慧惜做了徒弟,李慧惜投身醫學,也是爲了趙飛花,趙飛花給予兩個乾女兒的不單單是肉體的生存,還有精神的提升,李慧惜姐妹兩個在趙飛花的身邊學到了別人這輩子都學不到的東西,她們的見識遠遠超出一般人的想象,爲了趙飛花,絕對值得付出她們最大的精力和時間。
衆人懷著不同的心態走進寺廟,李德明帶著衆人恭恭敬敬地點燃一柱佛香,即使他是人間的尊崇也需要在神化的佛像面前跪下,李德明把佛香交給隨從,隨從恭敬地把它插在香爐裡面,新換的香爐,裡面裝滿了小米,金燦燦的小米只有皇帝才能使用,這也是特權之一。
在李德明的後面是趙飛花上香,接著是身爲宰相的吉若立林,他是李繼遷時代的宰相,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對李德明很是尊重,這才能夠繼任宰相之位,接著是黑山威福軍司的元帥孫儒賢、趙康等人,後面又是大學士等一干大臣,陸陸續續都給佛主上香,這也是傳統的方式,只要是皇帝做的,大臣們都要加倍努力去做。
李德明等人被澄清請到方丈室休息,這些大臣們上香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李慧惜雖然也很想給佛主上一炷香,祈求保佑趙飛花的身體健康,不過,她並非皇家的正式公主,跟皇帝沒有血緣關係,沒有資格上香,只好悵然,心中悶悶不樂,金烏子看出來女弟子的心事,低聲說道:“你與其跟著這些人湊熱鬧,不如把我的醫術好好學著,這纔是真本事,如果,佛主真的管用,這個世界上也不會有那麼多的苦難了。”
李慧惜瞪了金烏子一眼,說道:“佛門聖地,怎能容得你胡言亂語?小心被天打五雷轟。”
李慧惜雖然做了金烏子的徒弟,卻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恭敬,這不單單是李慧惜的身份比金烏子高出很多,而是金烏子太喜歡李慧惜的聰明資質了,纔對這個小徒弟格外縱容,李慧惜是一個心志堅定的人,即使明知金烏子有一手妙手回春的醫術,也不怎麼尊重這個師父,在她看來,金烏子是利用她救母心切才收了自己當徒弟的,在李慧惜看來,金烏子這個人的心術不怎麼端正,不值得自己尊重。
小姑娘的心思細膩,考慮的事情多多,金烏子卻是一個經歷過逃亡生涯的人,在他看來,任何事情用上一點點的手段,絕對是無可厚非的,只要能夠達到目的就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