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七章 第一次遭遇強盜

從瀋州出發(fā)前藤明遠(yuǎn)對趙飛花彙報道:“從瀋州到長春府的一路上有很多的強盜。”

“你們爲(wèi)什麼不剿滅這些強盜?”趙飛花心說,強盜快成了一種謀生的職業(yè)了,隨處可見,都是你們這些人坐視不理,不去積極打擊的原因。

藤明遠(yuǎn)的臉色紅了紅,他是一個忠於職守的人,強盜橫行作爲(wèi)一名職業(yè)軍人的臉上的確是沒有什麼光彩。他搓搓手不安地說道:“那些強盜都來自叛軍和各地的罪犯,被髮配在這遙遠(yuǎn)的邊荒之地,有很多是江洋大盜,由於種種原因,不能回去了,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已經(jīng)跟黑土地融爲(wèi)一體,根深蒂固了,他們甚至襲擊官府,打劫官倉,不是我給自己尋找推託的理由,實在是拿他們沒辦法。”

趙飛花藝高人膽大,冷笑道:“他們不來招惹我們還罷了,惹了我,就是天王老子也得不到安生。”說這話的時候,趙飛花對東北的綠林強盜還不夠了解,直到後來,她才知道強盜兩個字的可怕。

兩天之後,他們離開瀋州一百多公里了,看看天色已晚,正要尋找地方宿營,忽聽見前面一陣大亂,由於隊伍太長,拉開四五里路的距離,暫時還看不見前面發(fā)生了什麼事情。

不一會兒,前面塵土飛揚,一匹駿馬飛馳而來,到了近前,一個滿臉是血的士兵滾落下馬,跪倒在地稟報說道:“娘娘,前面出現(xiàn)一夥強盜,人數(shù)太多,弟兄們死傷慘重。”

趙飛花大怒高聲叫道:“全力保護(hù)車輛,拿出弓箭來,只要有陌生的人靠近車子,立刻射殺。”

她帶著沈飛雄和黃馨拍馬上前查看,來到前面,只見喊殺聲愈發(fā)響亮,刀劍武器的碰擊聲此起彼落,羽箭橫飛流矢遍地,場面的慘烈不啻於任何作戰(zhàn)的戰(zhàn)場。

只看見很多的蒙面人不斷從路旁的樹林裡和山坡上跑下來,不知道還有多少人,這些人的身體忽高忽低,看樣子都有一些武功在身,身體靈活,奔跑迅速,跟士兵對戰(zhàn)的時候常常兩三個圍著一個士兵攻擊,殺死殺傷士兵以後,馬上尋找下一個目標(biāo)。

趙飛花摘下強弓,搭上羽箭,把一個正要砍殺士兵的強盜一箭射殺,然後又尋找下一個目標(biāo),沈飛雄和黃馨也效仿她的樣子,在遠(yuǎn)處射殺強盜,不一會兒,聽到一聲唿哨,有人高聲喊道:“風(fēng)緊,扯呼。”如水一般一涌而來的強盜漸漸退去。

這一戰(zhàn),藤明遠(yuǎn)帶來的人馬損失最是慘重,他們的人走在前面,首當(dāng)其衝是強盜首先打擊的目標(biāo),一共死傷了六十多人,趙飛花的士兵也有十餘個受傷的,卻沒有人死亡,車子被強盜搶去九輛,裡面大都是金銀珠寶什麼的,是拿來資助女真族發(fā)展軍事力量的資金。

那些糧草輜重都在後面的車子裡,

倒是沒有什麼損失。看來,強盜都是識貨的人,專門衝著最值錢的東西搶,一部分人糾纏住官軍,一部分人把大車推進(jìn)樹林裡面,把裡面的值錢東西劫掠一空,呼嘯而來呼嘯而去,等官軍反應(yīng)過來,他們已經(jīng)得手,官軍的隊伍都是一條線排列的,用不上全力,大部分人馬都在遠(yuǎn)處觀望,道路狹窄擁擠,施展不開手腳。

相對來說,官軍更適合在平原寬闊的地方作戰(zhàn),一字排開馬隊,向?qū)Ψ降年嚨卣归_衝鋒,一個衝鋒就會沖垮對方的陣營,強盜的打法不是這樣,他們沒有章法陣法可用,只要對自己有利的,他們不講道理,上前就殺人,以有準(zhǔn)備的士氣對沒有準(zhǔn)備的官軍,等官軍醒悟過來,組織成隊形攻擊的時候,那些強盜已經(jīng)遁入森林,他們熟悉四周的地形,在樹林裡面跑著跑著就消失了,而且,他們不向著一個方向跑,四面八方都是人,你不知道強盜的老巢在哪兒,就摸不清對方要逃向哪裡。

趙飛花看到強盜只死傷了四五十個人,比起傷亡的人數(shù)來,官軍落在了下風(fēng),一個校尉請示道:“抓住的強盜和受傷的,是不是立即殺了他們?”

趙飛花搖搖頭說道:“先不要殺,給他們治傷,我們跟強盜沒有仇恨,他們也只是搶劫財物而已,不是我們的敵人。”

趙飛花的這個命令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以前,抓住殺死自己士兵的人都是一刀殺死了,在外面作戰(zhàn)更是這樣,留著敵人的俘虜還會消耗糧草,死人卻是隻需要一個墳堆而已,佔用的也不是耕地。

趙飛花留下強盜的用意不難明白,她是想挖出強盜的老巢,找到被搶去的大車,等把強盜的老巢拿下之後,這些小強盜還能飛了不成?到了那個時候一起收拾不遲。

由於發(fā)生強盜哄搶殺死官軍這件事,趙飛花下令後撤十里,在一個依山傍水的地方找到營地,把大車團團圍起來,士兵點燃篝火,把營地的範(fàn)圍擴大爲(wèi)三裡之內(nèi)守衛(wèi),防止再次出現(xiàn)強盜襲擊。趙飛花是夜襲的高手,在夜裡的防範(fàn)最是嚴(yán)禁。

吃過晚飯之後,趙飛花吩咐把捉來的強盜在臨時搭建的木架子上吊起來,讓士兵手持皮鞭輪番鞭打這些人,問出匪巢的下落。

讓趙飛花沒有想到的是,就在她一邊享受嫋嫋的香茶,一邊等著消息的時候,卻有校尉進(jìn)來,稟報說道:“娘娘,那幾個俘虜,已經(jīng)有人昏暈了,卻還是不肯招認(rèn)。”

趙飛花很驚訝地站起來,失手打翻了一個用了很久的景德鎮(zhèn)茶碗,心中很是驚訝,想不到這些強盜都是一些硬骨頭,就是被打得昏死過去也不招認(rèn)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她親自出去查看,誠如那個校尉所說的那樣,有幾個強盜受不住鞭刑,暈厥之後被士兵用涼水潑醒了

,全身溼淋淋的,被吊起來的身體在木架子上滴溜溜地打轉(zhuǎn),水混合著血流下來,滲進(jìn)腳下的黑土地裡面。

趙飛花看了半晌,揮揮手說道:“把他們放下來,找人給他們治傷,嚴(yán)加看管,等閒人等不得靠近他們,餓了渴了給他們飲食。”

趙飛花看著俘虜被帶走了,這纔對沈飛雄說道:“你說,他們爲(wèi)什麼這麼堅強?他們在爲(wèi)誰保守秘密?”

不遠(yuǎn)處的藤明遠(yuǎn)聞言說道:“這些人也不能稱之爲(wèi)匪,平時他們都是這裡的居民,需要的時候放下農(nóng)具就是強盜,拿起鋤頭就是農(nóng)民。”

趙飛花這才恍然說道:“原來,他們維護(hù)的是自己的家人,我倒是誤會他們了,看來,這些人也不是冥頑不化的人,起碼忠孝節(jié)義禮儀廉恥,做到了孝義廉節(jié)四點,比很多普通人強上很多,這樣的人,用威嚇和刑罰是不起作用的,還是另外想辦法吧。”

沈飛雄不忍看到這些人被慢慢折磨死,於是說道;“公主,不如放了他們,只要悄悄綴在他們的背後,就會找到他們的巢穴,他們遲早是要回家的。”他忽然想到了這個主意,眼前只有這個主意纔不會讓他們立即死去。

“好計策。”趙飛花拍著手說道:“就依你之言,你找人偷偷跟著他們,今天太晚了,明天一早,就說既然他們死也不肯招認(rèn),那就放了,反正,留下來也是浪費我們的糧食。”

趙飛花相信,寬容,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前提是,對那些是你的敵人的人,絕對不能寬容,寬容是一種胸懷,只爲(wèi)了寬容之後的目的而存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寬容,只有一時的容忍和陰謀。

沈飛雄深知,以趙飛花的性格,絕對不會輕易放過那些與自己爲(wèi)敵的人,她總是這樣,把個人的思想灌輸給身邊的人,讓他們代替自己去執(zhí)行這些思想,時間長了,人就會變得冷酷無情,沈飛雄不屬於她的屬下,還不受她的思想的蠱惑,放眼看看羅小歐和夏春暉這些女人,簡直變成了冷血無情的殺人的機器,並且還以此自豪。

沈飛雄每當(dāng)想起自己在這些機器裡自己扮演的是授予他們武器的角色,教授他們武功去殺戮去征服,心裡就十分難受,這個變化,卻完全是發(fā)現(xiàn)趙飛花是一個心機深沉的人之後纔想到的,以前,他是那麼深愛著她,一向以爲(wèi)她的所作所爲(wèi)都是正確的,從來不曾想到她有啥不對的地方,一旦醒悟過來,沈飛雄才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過去,被愛情矇蔽了雙眼,被他一廂情願的愛情遮住了心裡的靈魂。

這不是沈飛雄的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心理和觀點理解上的變化,說不上這種變化是進(jìn)步還是退步,反正,正是有了這些變化,世界在我們的眼睛裡纔會變得更加精彩。

(本章完)

第九十二章 尋找羅小歐第一百九十四章 解救弟兄第二百一十六章 初戰(zhàn)失敗第一百三十章 不長眼的衙役第一百五十七章 歡聚第一百三十九章 暗道第二百二十一章 廝殺 真相第一百五十五章 石醉的想法第一百章 倉皇而逃第一百二十章 美女蘇曼第二百二十五章 獵豹第二百六十三章 金口玉言第五十一章社會結(jié)構(gòu)第二十四章 第一場戰(zhàn)役第六十七章 第一次遭遇強盜第一百八十八章 新婚賀禮第二百三十章 要人第四十二章 追殺齊達(dá)天第二百二十章 盯梢第二百五十章 後事 據(jù)理力爭第二百二十六章 死的壯烈第一百九十七章 失小得大第八章 磕頭第二百八十章 比武招親第二十九章 黑炭頭第九十章 決戰(zhàn)鬆嫩平原第一百零七章 當(dāng)街痛扁第四十四章 祁連山的強盜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婚第八十七章 兩個怪人第八十七章 兩個怪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舉報第一百四十九章 母女成仇第一百九十三章 藏寶洞第一百六十四章 危急關(guān)頭第一百四十五章 威風(fēng)顯赫第一百二十六章 蘇曼的想法第一百二十八章 辯解第十三章 辭別宗廟第二十二章 密謀合作第二百零一章 羅什府和南天紋儀第三十五章 進(jìn)城和盤問第二百一十五章 哈米爾之死第二百五十二章 吐血第一百六十三章 司馬丹方的見機行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糧草危機第三十九章 徵兵的爭執(zhí)第二百八十三章 人如飛龍第一百八十一章 倖存者第二百零四章 誅滅九族第二百七十章 龍覺寺進(jìn)香第十七章 敗露第二百零九章 鑄劍的秘密第一百七十九章 遠(yuǎn)離是非之地第二百四十二章 活人還是死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鬼見愁第二百一十八章 突兀出現(xiàn)的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籌建工作第二百五十四章 陳年舊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死的壯烈第一百三十八章 潛伏第二百三十八章 語言問題第二百二十八章 往事如煙第八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包圍第二百六十章 登基第一百二十八章 辯解第二十一章 左右爲(wèi)難第一百三十七章 楚鴻的親情第一百二十九章 伏擊皇后第一百零八章 辯解真假公主第一百二十二章 解救稚鹿第二百零三章 避而不見第十章 籌謀尋根第一百零九章 夜襲客棧第一百三十二章 逼走胡一白第二百八十三章 人如飛龍第一百二十六章 蘇曼的想法第二百零四章 誅滅九族第一百三十九章 暗道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配與建立第八十七章 兩個怪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寇準(zhǔn)大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李慧惜的婚事第三十四章 馮無敵的勇氣第四章 寧玲第一百三十章 不長眼的衙役第九十五章 小樓麗影第七十八章 興奮的後果第二百七十二章 任誰問,廉頗老矣第一百七十二章 學(xué)習(xí)外語第二百二十九章 籌建工作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錢第二百三十三章 商業(yè)王道第二百三十章 要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炮的威力第十八章 迴轉(zhuǎn)第一百八十六章 僵持第一百四十八章 內(nèi)功療傷第一百七十九章 遠(yuǎn)離是非之地第八章 磕頭
第九十二章 尋找羅小歐第一百九十四章 解救弟兄第二百一十六章 初戰(zhàn)失敗第一百三十章 不長眼的衙役第一百五十七章 歡聚第一百三十九章 暗道第二百二十一章 廝殺 真相第一百五十五章 石醉的想法第一百章 倉皇而逃第一百二十章 美女蘇曼第二百二十五章 獵豹第二百六十三章 金口玉言第五十一章社會結(jié)構(gòu)第二十四章 第一場戰(zhàn)役第六十七章 第一次遭遇強盜第一百八十八章 新婚賀禮第二百三十章 要人第四十二章 追殺齊達(dá)天第二百二十章 盯梢第二百五十章 後事 據(jù)理力爭第二百二十六章 死的壯烈第一百九十七章 失小得大第八章 磕頭第二百八十章 比武招親第二十九章 黑炭頭第九十章 決戰(zhàn)鬆嫩平原第一百零七章 當(dāng)街痛扁第四十四章 祁連山的強盜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婚第八十七章 兩個怪人第八十七章 兩個怪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舉報第一百四十九章 母女成仇第一百九十三章 藏寶洞第一百六十四章 危急關(guān)頭第一百四十五章 威風(fēng)顯赫第一百二十六章 蘇曼的想法第一百二十八章 辯解第十三章 辭別宗廟第二十二章 密謀合作第二百零一章 羅什府和南天紋儀第三十五章 進(jìn)城和盤問第二百一十五章 哈米爾之死第二百五十二章 吐血第一百六十三章 司馬丹方的見機行事第一百二十三章 糧草危機第三十九章 徵兵的爭執(zhí)第二百八十三章 人如飛龍第一百八十一章 倖存者第二百零四章 誅滅九族第二百七十章 龍覺寺進(jìn)香第十七章 敗露第二百零九章 鑄劍的秘密第一百七十九章 遠(yuǎn)離是非之地第二百四十二章 活人還是死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鬼見愁第二百一十八章 突兀出現(xiàn)的人第二百二十九章 籌建工作第二百五十四章 陳年舊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死的壯烈第一百三十八章 潛伏第二百三十八章 語言問題第二百二十八章 往事如煙第八十一章 出乎意料的包圍第二百六十章 登基第一百二十八章 辯解第二十一章 左右爲(wèi)難第一百三十七章 楚鴻的親情第一百二十九章 伏擊皇后第一百零八章 辯解真假公主第一百二十二章 解救稚鹿第二百零三章 避而不見第十章 籌謀尋根第一百零九章 夜襲客棧第一百三十二章 逼走胡一白第二百八十三章 人如飛龍第一百二十六章 蘇曼的想法第二百零四章 誅滅九族第一百三十九章 暗道第一百九十五章 分配與建立第八十七章 兩個怪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寇準(zhǔn)大人第二百八十二章 李慧惜的婚事第三十四章 馮無敵的勇氣第四章 寧玲第一百三十章 不長眼的衙役第九十五章 小樓麗影第七十八章 興奮的後果第二百七十二章 任誰問,廉頗老矣第一百七十二章 學(xué)習(xí)外語第二百二十九章 籌建工作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錢第二百三十三章 商業(yè)王道第二百三十章 要人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炮的威力第十八章 迴轉(zhuǎn)第一百八十六章 僵持第一百四十八章 內(nèi)功療傷第一百七十九章 遠(yuǎn)離是非之地第八章 磕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安县| 澳门| 上犹县| 沿河| 绥滨县| 西宁市| 南华县| 杨浦区| 南丰县| 武清区| 武夷山市| 水城县| 随州市| 察隅县| 思茅市| 弥勒县| 宝山区| 江门市| 资兴市| 交城县| 冷水江市| 龙胜| 温宿县| 宣化县| 鄂温| 泉州市| 苍山县| 博爱县| 腾冲县| 浦县| 广宁县| 北京市| 遂宁市| 曲松县| 湟中县| 九江市| 孙吴县| 奇台县| 广州市| 延安市| 安徽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