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

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

江瀚爲了儘快將這批掌令官培訓出來,這小半個月以來,他幾乎天天都往明德書院裡跑。

但他霸佔書院這一行爲,卻也引發了陝州城內讀書人的強烈不滿。

說來諷刺的是,在破城之時,這羣自詡忠義的讀書人,個個寒蟬若噤,連屁都不敢放一個。

一個個只敢緊閉門戶,龜縮在家裡,生怕賊兵找上門來,將他們抄家滅族。

但是,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這幫人漸漸發現,這夥打著虎字旗的賊兵,似乎與他們想象中那些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流寇們截然不同。

這夥賊兵,除了將那些惡貫滿盈的豪商劣紳們抄家滅族之外,對於尋常百姓商賈,竟然秋毫無犯。

軍紀之嚴,甚至遠超朝廷官軍,陝州城的百姓們也平平安安的過了幾天好日子。

但安穩日子過久了,這幫讀書人們就有些蠢蠢欲動,開始不安分起來。

尤其是當他們得知,自己平日裡吟詩作對、談玄論道的書院,竟然被這羣丘八出身的賊寇給強佔了去。

一時間,陝州城裡的生員們義憤填膺,捶胸頓足,只覺得斯文掃地,顏面無存。

其中爲首的,是一個名叫田景行的年輕秀才。

此人在家中輾轉反側,越想越是憋屈,心中一個大膽的計劃應孕而生。

他一拍大腿,將平日裡相熟的同窗好友們,都暗中邀請到了家裡,商議對策。

燈火搖曳的廳堂內,田景行面色漲紅,唾沫橫飛: “諸位同窗,諸位好友,且聽我一言。”

“我等十年寒窗,日夜苦讀聖賢經典,所爲何事?”

“不就是爲了匡扶社稷,傳承道統,教化萬民嗎?”

“如今倒好,這夥不知道從哪兒鑽出來的泥腿子、丘八,竟敢明火執仗佔據我陝州府學,明德書院。”

“此等行徑,與那禽獸何異?”

他話鋒一轉,一臉痛心疾首地模樣:

“明德書院,乃是我陝州文脈所在,是我等沐浴聖賢教誨,砥礪品行,傳承道統的殿堂!”

“豈容這幫殺人盈野、目不識丁的賊寇在其中沐猴而冠,作威作福?”

“他們懂得什麼叫大學之道嗎?他們懂得什麼叫格物致知嗎?”

“這羣賊子,只怕連聖人牌位都認不全!”

田景行越說越激動,聲音也拔高了幾分:

“讓這幫丘八佔據書院,簡直就是對至聖先師的褻瀆!書院乃文氣匯聚之地,豈容這幫滿手血腥的丘八玷污?

“長此以往,我陝州文風何在?聖賢大道何存?”

他環視衆人,眼中閃爍著一絲光芒: “我輩聖人子弟,當效仿古之先賢,爲道義發聲,爲斯民請命!”

“如今斯文掃地,我等要是再不挺身而出,據理力爭,他日到了九泉之下,怎麼面對至聖先師?又有何顏面自詡爲聖人門徒?”

田景行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講,瞬間點燃了在場的年輕士子。

他們本就對賊兵佔據書院一事耿耿於懷,如今被田景行這麼一鼓譟,更是個個義憤填膺。

“說的好!”“沒錯!”

“田兄高見!我們這就去書院,討回公道!”

一時間,大堂內議論紛紛,不少人當即便準備追隨田景行,前去明德書院。

田景行見狀,微微一笑: “諸位,事不宜遲!咱們現在便各自分頭行動,回去後各自聯絡平日裡相熟的同窗好友,務必將此事廣而告之。”

“明天一早,與我一同前往明德書院,向那夥無法無天的賊人討個公道!”

“這次一定要讓賊人知道,這陝州城,不是他們爲所欲爲的地方,還有我輩儒生的鐵骨與正氣!”

實事求是地說,大明的讀書人,除了水太涼頭皮癢這等無恥之徒,大部分人還是有幾分武藝和血勇在身上的。

這主要是因爲太祖皇帝朱元璋,定下的一系列規矩。

在明代,家境稍好一些的儒生,往往都接受過一定的軍事訓練,並非那種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

皇明立學設科分教格式中明確規定,生員必須每天在“未時,習弓弩,教使器棒,舉演重石”。

老朱甚至爲此專門設立了獎勵制度。

所謂:“遇朔望習射於射圃。樹鴿射位,初三十步加至九十步。每耦二人,各挾四矢,以次相繼。長官主射。射畢,中的飲三爵,中採二爵。”

簡單來說,弓箭射的好的秀才,會得到美酒作賞。

而碰上考試,擅長射箭也被做爲“加分”項目。

明朝的會試,也會要求考生展示弓馬騎射的本事,所謂“會試,二三場兼五經書算,榜後試騎射。”

那些弓馬嫺熟、騎射出衆的考生,往往能獲得提前入仕爲官的機會。

譬如崇禎十二年,河北鄉試第一的樑以樟,便是在高中進士後的騎射測試中,三箭連發,箭箭中靶,技驚四座。

於是,樑以樟立刻便被授予了河南太康知縣的實缺。

諸如此類的例子,還有很多,像是紹興的朱舜水、杭州的張煌言等人,無一不是文武雙全之輩。

這也直接導致了大明的文官們,普遍都不弱。

遼陽城下,被後世詬病的東林黨文官袁應泰,便曾親率一隊明軍騎兵,從正面硬生生沖垮了不可一世的滿洲兩黃旗。

此事無論是在明代官方檔案,還是在滿清的文獻記載中,都有明確記述。

按照滿文檔案的說法,這一戰打得兩黃旗的軍官紛紛棄陣而逃,狼狽地尋找房屋躲避。

最後,滿清軍隊是依靠火器的遠程壓制,才阻止了袁應泰前進的步伐。

但這項舉措,有利有也弊。

當文官們普遍掌握了一些軍事技能後,他們便愈發地瞧不起那幫武將了。

你會耍大刀,老子也會;你會騎馬射箭,老子也不差,而且老子比你更有文化,更有謀略! 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明末纔會涌現出那麼多,自以爲深諳兵法的文官,白白地葬送了無數將士的姓名。

當然了,真要讓陝州城裡的這幫生員,拎著刀槍弓箭去衝擊賊兵的軍營,給他們一百個膽子他們也不敢。

真有那份膽氣的,早就跟著張琛和史記言,在陝州城頭慷慨殉國了。

他們唯一能做的,也僅僅是頭戴四方平定巾,身穿一襲襴衫,腰間繫著絛帶,腳下蹬著一雙皁靴,竭力讓自己看起來像個有頭有臉的人物罷了。

一百多號人在門外喧譁, 衛兵見著眼前這幫人,他們也只能幹瞪著眼看著。

畢竟這羣人只是聚集在此,要求歸還院子,並沒有什麼過激的舉動。

負責值守的隊正聞訊趕來,看見眼前的景象也是眉頭一皺: “別哭了,我等就是暫時徵用一番。”

“過些日子自然會還給你們!”

隊正試圖上前和這羣人交涉,可他好說歹說,就是沒人理他。

無奈之下,他只能派人通知江瀚,讓江瀚來拿主意。

此時,江瀚正在講堂內,給麾下的數百掌令,分析日後的發展計劃,以及準備採取的政策。

聽到這個消息,他也沒太在意,只是隨意地擺了擺手: “無妨,你派一隊人去,將他們趕走便是。”

親兵隊長馮承宣會意,立刻帶人前去:

“滾遠點!不要在此地喧譁吵鬧!”

“否則休怪我不客氣了!”

聽了這話,爲首的田景行眉頭一皺,梗著脖子反駁道: “我等只是要回自己的地盤罷了,何罪之有?”

“反倒是你們這幫人,不問自取,已是不該,如今難道還想動粗?王法何在?”

馮承宣聽了這話,直接愣在當場,你跟我說王法? 他們這幫反賊叛軍,除了大明律的封皮沒犯過,其他能犯的罪,怕是都犯過了。

而且罪行還都不輕,起步就是抄家滅族,上不封頂。

馮承宣看著田景行,不耐煩地揮了揮手: “走走走,趕緊離開,不要無理取鬧!”

說罷,他便帶著親兵上前,想要趕走田景行等人。

這幫人雖然粗通武藝,也有些力氣傍身,但也絕不是江瀚手底下這幫人的對手。

幾個親兵抱團圍上去,三兩下就把這幫人給

混亂中,有人倒地不起,一把拉住了面前親兵的小腿。

那親兵猝不及防下,險些被他絆倒在地,又急又氣,擡腳便踹了過去。

原本還算平和的場面瞬間失控,情況變得危急起來。

馮承宣帶的人本就不多,如今突然被這麼多人死死圍住,根本衝不出去。

見情況不妙,他怒吼一聲,拔出腰刀,直接砍翻了面前的人。

那人捂著脖子,一臉不可置信,喉嚨裡發出幾個意義不明的音節,隨即便癱倒在地。

看見賊人動了刀兵,而且還見了血,爲首的田景行眉頭一皺,暗道不妙。

他的袖口此時正握著一柄短刃,手臂微微顫抖。

原來,當初田景行打聽到賊首在此地時,腦子裡就有了刺殺的想法。

他本想鼓譟同窗鬧事,看看能不能把賊首引出來,然後趁賊首平息事態之時,趁亂將其刺殺,報效君恩。

可沒想到,來的只是個隊官之類的小卒子。

田景行本想就此作罷,可沒想到那隊官竟然先動了刀。

他本想鼓譟同窗鬧事,看看能不能把賊首引出來,然後趁賊首平息事態之時,趁亂將其刺殺,報效君恩。

可沒想到,來的只是個隊官之類的小卒子。

田景行本想就此作罷,可沒想到那隊官竟然先動了刀。

眼見同伴殞命,田景行本人還能忍得住,可他另外幾個同夥卻忍不住了。

他們當即便抽出袖中短刃,朝著正在愣神的馮承宣就衝了過去,勢要報仇雪恨。

好在馮承宣反應迅速,發現有人持械襲來,立刻抽身後退。

襲擊者的短刃只刺穿了他的手臂,沒能傷及要害。

眼見沒能一擊致命,田景行的幾個同夥立刻跟上前去,想要宰了受傷的馮承宣。

周圍的值守眼尖,見勢不妙,立刻就將馮承宣拖到門後,緊閉大門。

饒是如此,也有幾個值守被這幫人來了幾刀,血流不止。

爲首的田景行看見刺殺之事已經暴露,當即拔腿就準備開溜。

可他那幾個同夥此時卻已經上了頭,還不依不饒的帶著人衝擊大門,想要衝進去把殺人的賊兵給宰了。

刺客裹挾著衆人,不斷衝擊著大門,聲勢浩大,震得牆皮直往下掉。

見此情形,馮承宣立馬派人回報,請求江瀚帶人支援。

聽見有人動刀行刺,江瀚原本還有些戲謔的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哼,敬酒不吃吃罰酒,竟然敢行刺本帥。

他猛地站起身,掃了眼講堂內的一衆掌令: “弟兄們,剛剛接到消息,有人意圖行刺於我。”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

他冷哼一聲,下令道, “都給我聽好了,儘量抓活口,抓回來仔細審一審,看看究竟是誰想行刺本將!”

“是!”堂內一衆掌令齊聲齊聲應喝,聲震屋瓦。

這羣人剛剛還在聆聽江瀚的諄諄教誨,正是心潮澎湃,滿腔抱負的時候。

如今得知有人敢行刺,先前還正襟危坐的掌令們,立刻抄起腰刀,從堂內蜂擁而出,直奔大門而去。

此時,門外那幫人還在不停的衝擊著院門,絲毫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只見院門被突然打開,剛剛還在推搡的幾人,直挺挺的就衝了進去。

可還沒等他們搞清楚情況,就被幾個賊兵按倒在地, “好大的膽子,光天化日之下,竟敢行刺大帥!”

“給我揍他!”

可這時,一旁有人提出異議: “大帥不是說,要留活口嗎?”

那人眉頭一皺,冷哼一聲: “大帥又沒說不能揍人!”

“小心點就是了。”

衆人恍然大悟,隨即朝著眼前這幫人衝了過去。

看著從門裡不斷涌出來的賊人,在場的衆人大驚失色。

不好!

不少人被當胸一腳,直接踹翻在地,旁邊立刻圍上來幾個掌令,揪著頭髮就是幾個耳光,抽得是鼻青臉腫。

有的人被一刀鞘砸翻在地,躺在地上不斷哀嚎,不斷翻滾求饒。

處在人羣最後的幾人,見勢不妙,拔腿就跑,生怕被賊兵逮住。

可早就有人盯上了他,幾個掌令見狀,立刻招呼身旁的同袍,兩人一組,三人一羣,直接就追了過去。

一時間,陝州城內雞飛狗跳。

百姓們還照常做著生意呢,就發現大街上、巷子裡,四處都有人在追打。

眼見前頭的刺客跑得飛快,後面的掌令冷哼一聲,隨手抄起路邊的水桶,狠狠地砸在了刺客的背上。

前頭的刺客一心只想逃命,本就慌不擇路,哪還有時間回頭看。

結果當場就被一水桶給砸翻在地。

“狗日的刺客!你以爲你能跑得了?”

緊隨其後的幾個掌令立刻趕了上去,對著地上的刺客就是一頓拳打腳踢, 下手重的,掄著刀鞘就往人身上砸,一砸一個不吱聲。

“別打了!別別打了!”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這羣人便被制服在地。

一個個鼻青臉腫,衣衫襤褸的癱軟在地,再也提不起半分反抗的勇氣,只剩下斷斷續續的呻吟與哀嚎。

見此情形,江瀚這才揹著手,施施然地踱步而出。

他看著滿地狼藉,冷哼一聲: “一羣不知死活的東西!真以爲老子好說話了?”

“去,把這幫人都給老子綁了,押回軍營。”

“讓陝州城的獄卒都叫過來,給這幫人上上手段!”

這一章.被審覈了 有的內容被刪了,改了好多遍才放出來

(本章完)

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61章 憤怒的張輦第89章 陣斬李卑第4章 篝火狐鳴第120章 圍三闕一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23章 清算田畝,打劫富戶第135章 拙劣的楊鶴第214章 大明第一任剿總司令第59章 餘承業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61章 憤怒的張輦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47章 三家合謀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2章 破局之策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43章 砍瓜切菜第66章 延安府破第238章 水攻第57章 馬家村第18章 大同鎮邊軍第57章 馬家村第261章 洪督師大掠漢中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72章 楊鶴第159章 渡河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119章 城破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71章 戰後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257章 光靠農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140章 大明第一抽象孫元化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214章 大明第一任剿總司令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95章 山西賊兵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137章 如火如荼的山西起義軍第70章 報仇雪恨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72章 楊鶴第81章 神一魁第169章 再渡河第3章 魚腹丹書第151章 洪剃頭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157章 戰場尋人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118章 攻城戰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199章 突圍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43章 砍瓜切菜第175章 戰略方針第212章 訓練民兵第75章 會盟延安第28章 安塞縣城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36章 埋伏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54章 拿下王莊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116章 入城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160章 陌底渡見聞第4章 篝火狐鳴第25章 馬家溝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43章 砍瓜切菜第118章 攻城戰第78章 整訓部隊第29章 李總管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
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61章 憤怒的張輦第89章 陣斬李卑第4章 篝火狐鳴第120章 圍三闕一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23章 清算田畝,打劫富戶第135章 拙劣的楊鶴第214章 大明第一任剿總司令第59章 餘承業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61章 憤怒的張輦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47章 三家合謀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2章 破局之策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43章 砍瓜切菜第66章 延安府破第238章 水攻第57章 馬家村第18章 大同鎮邊軍第57章 馬家村第261章 洪督師大掠漢中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72章 楊鶴第159章 渡河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119章 城破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71章 戰後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257章 光靠農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140章 大明第一抽象孫元化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214章 大明第一任剿總司令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95章 山西賊兵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137章 如火如荼的山西起義軍第70章 報仇雪恨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72章 楊鶴第81章 神一魁第169章 再渡河第3章 魚腹丹書第151章 洪剃頭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157章 戰場尋人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118章 攻城戰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199章 突圍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43章 砍瓜切菜第175章 戰略方針第212章 訓練民兵第75章 會盟延安第28章 安塞縣城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36章 埋伏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54章 拿下王莊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116章 入城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160章 陌底渡見聞第4章 篝火狐鳴第25章 馬家溝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43章 砍瓜切菜第118章 攻城戰第78章 整訓部隊第29章 李總管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安市| 田阳县| 临汾市| 梅河口市| 阿尔山市| 城口县| 绍兴县| 酒泉市| 仙居县| 兖州市| 普兰县| 新宾| 台北县| 阜康市| 刚察县| 阿图什市| 新昌县| 云霄县| 赞皇县| 宣汉县| 巩义市| 木兰县| 绥棱县| 宝丰县| 贡觉县| 社会| 绥中县| 乌拉特前旗| 泽库县| 新巴尔虎右旗| 扶绥县| 枣庄市| 梁河县| 洪湖市| 罗田县| 德保县| 泾川县| 拉孜县| 亳州市| 郧西县| 竹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