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8章 培訓掌令

第178章

培訓掌令 當崇禎調兵遣將,準備等開春之後徹底剿滅羣寇時,江瀚也沒閒著,他正忙著培訓掌令。

按照江瀚最初的設想,他是想著每十人設置一名掌令,把全軍上下都給牢牢控制住。

可經(jīng)過趙勝一番統(tǒng)計下來,結果卻不容樂觀。

全軍上下,能認得三百字以上,勉強可以通讀文書的,滿打滿算,也不過百餘人而已。

雖然江瀚在幾個月前,就已經(jīng)在軍中開展了掃盲運動,試圖提升麾下兵將的文化水平。

但奈何開設識字班的時間太短,而且最近這幾個月裡,軍隊一直在行軍作戰(zhàn)。

真正能安穩(wěn)下來,讓大家識字的時間,少之又少。

因此,軍中的識字率,也一直提不上不去。

無奈之下,江瀚只得暫時做出調整,將掌令從“什”一級,提升到了“隊”一級,每隊五十人,設掌令兩名。

現(xiàn)在全軍上下大概三千人,共計六十個小隊,這一百來號人,勉強能夠滿足這一編制需求。

江瀚給部隊定下的開拔時間,是正月底,他必須趕在黃河化凍之前,從潼關殺回陝西。

前後算下來,培訓這羣掌令官的時間,其實相當緊迫。

所以,新年正旦的鞭炮聲一過,江瀚就把這一百多個未來的掌令官,全拉到了陝州城裡最大的明德書院裡。

江瀚直接將整個書院清場,暫時徵用。

他準備利用這短短的一個月的時間,對這些未來的骨幹,進行一次集中培訓。

主要目的,是要給他們定下一個明確的章程,讓他們清楚地知道,掌令官的職責,以及日後該如何開展工作。

……

大雪紛飛,窗外寒風肆虐,明德書院的講堂裡卻燒著幾盆旺盛的篝火,暖意融融。

江瀚站在講堂內,沒有穿甲戴盔,只穿著一身樸素簡潔的青色棉布袍,看起來更像一位師長而非統(tǒng)帥。

而下面盤腿而坐的,則是一羣裹著鴛鴦戰(zhàn)襖的大漢。

“諸位,”

江瀚的聲音溫和,在略顯空曠的講堂內迴盪,

“就在不久前,我剛剛得知了東路義軍盟主,王嘉胤兵敗身死的消息。”

“今天我便給大家好好講一講,這些聲勢浩大的首領,是如何興起,又如何敗亡的。”

接下來的小半個時辰裡,江瀚便將他所知道的,像是神一魁、王嘉胤等人的事蹟,以及他們最終的結局,都繪聲繪色地講述了一遍。

看著臺下衆(zhòng)人或沉思、或震驚的表情,江瀚緩緩開口總結道: “想必大家都明白了,這些曾經(jīng)攪動風雲(yún)的義軍首領,最後的結局大多都殊途同歸。”

“無論是橫掃慶陽府,一度威震陝北的神一魁,還是縱橫山陝,號稱擁兵二十萬的王嘉胤,他們無一例外,都死在了自己人的手裡。”

“所以,我特意設立掌令一職,就是爲了防患於未然。”

“我需要你們這些未來的掌令,與麾下士卒搞好關係,及時瞭解他們的想法,時刻注意下面的士卒有無異心。”

話音剛落,一名黝黑精壯的漢子舉起手,嗓門洪亮:

“大帥,俺.俺有個問題。”

“您說要咱們和下面的士卒搞好關係,可可具體該怎麼搞呢?”

“很多時候,下面那些兵丁,一看見軍官就跟耗子見了貓似的,根本不敢多說一句。”

“俺以前當兵的時候也是一樣,看見那些軍官,都恨不得繞著走,誰敢跟他們掏心窩子啊?”

這漢子提出的問題,立刻引起了堂內一片議論,顯然,這也是許多人心中的困惑。

在明末,軍官與普通士卒之間的關係,呈現(xiàn)出一種制度性的壓迫和戰(zhàn)時互相依存的複雜狀態(tài)。

能夠真正與士卒同甘共苦的將領,不能說沒有,但絕對是鳳毛麟角。

更多的將領,則是將普通士卒視作牛馬,隨意欺壓,因爲他們天生就掌握著對下層士卒的生殺大權。

有的將領,動輒打罵士卒,剋扣軍餉,壓榨士卒的勞動力,逼迫缺錢的士卒借高利貸,甚至還會動刑懲處不聽話的下屬。

平日裡,普通士卒對於這些軍官,大多都是畏之如虎。

而戰(zhàn)時,這些普通士卒,反而又會緊緊地靠在這些將領的旗下。

無他,因爲他們需要依靠將領們豢養(yǎng)的家丁,前去衝鋒陷陣。

這羣家丁個個裝備精良,戰(zhàn)力強悍,是全軍最精銳的部分,也是進攻的主力和穩(wěn)住陣腳的核心。

一來二去,就造成了這種奇怪的現(xiàn)象,而江瀚自然也很清楚。

他點點頭,迴應道:

“掌令之責,不獨在識文斷字,更在明事理、孚衆(zhòng)望、率士卒。”

“而這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就在於要真正地團結士卒,瞭解士卒!”

“想要團結士卒,那你們就必須學會站在他們的角度,去看待和思考問題。”

“當他們遇到困難,你們要積極幫著解決,要是他們受到不公,遭受欺壓,你們更要敢於挺身而出,替他們撐腰。”

江瀚環(huán)視衆(zhòng)人,一臉鄭重: “大家都是從苦日子裡熬過來的,誰也別想在我的隊伍裡作威作福!”

“往後,要是你們發(fā)現(xiàn),軍中有任何人,無論官階高低,只要敢無故欺壓普通士卒的,你們只管往上報。”

“報到我這裡,我親自扒了他的皮!”

臺下頓時安靜下來,不少人精神一振,眼中不由得多了幾分光彩。

江瀚頓了頓,繼續(xù)說道: “想要了解士卒,那你們就要主動去和他們拉關係,要放下身段,多和他們交流溝通。”

“不要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生人勿進的樣子。”

這時,學堂內又有人高聲發(fā)問: “大帥,那具體該怎麼拉關係呢?”

“我以前當小兵的時候,見了長官,恨不得把頭埋到褲襠裡,根本不敢跟長官單獨說話。”

“平日裡都是聽令行事,長官讓幹啥就幹啥,不敢有半句廢話。”

江瀚看著衆(zhòng)人臉上依舊迷茫的表情,當即決定以身作則,親自下場示範一番。

他走下講臺,來到衆(zhòng)人中間坐下,語氣也變得更加平和親切:

“如果下面的士卒因爲害怕,不敢和你單獨交流,那你可以多拉上幾個人一起嘛。”

“像我這樣,三五個人湊在一起,席地而坐,談談心嘮嘮嗑,一來二去,不就熟了?”

“要是弟兄們嘴嚴,不好意思先開口,那你們這些做掌令的,就得先帶頭,話匣子一打開,自然水到渠成。”

江瀚掃了一圈衆(zhòng)人,微微一笑: “當然了,挑選的話題也很重要,最好能先聊聊生平經(jīng)歷,找找相同之處,免得人緊張。”

“就像我江瀚,在場的諸位弟兄,應該不陌生了。”

“我呢,老家是安塞的,家裡遭了災,全家都死光了。”

“後來實在活不下去了,就和炮營的董把總,跑到延綏去投了軍,想著混口飯吃。”

“本以爲當兵就能吃上皇糧,不至於餓死。”

“結果大家都知道,當兵也是三天餓九頓,沒辦法,只能自力更生,偷偷跑到外面去幹點雜活,換點嚼穀果腹。”

“後來入京勤王,本想著跟韃子拼命能混口飽飯,可臨了,那姓吳的狗賊還要剋扣咱們的賣命糧”

“忍無可忍,我就帶著兄弟們殺了吳賊,反了他孃的。”

江瀚緩緩講完了自己的關輝歷史,目光灼灼地看著衆(zhòng)人:

“聽了我的故事,你們有什麼感覺?”

“是不是覺得,我江瀚的這些經(jīng)歷,和你們以前過的日子也差不多?”

話音剛落,一個臉上帶疤的漢子猛地站了起來,激動得滿臉通紅,

“大帥!俺就是,俺以前也是延綏鎮(zhèn)的!”

“俺叫李天二,是馬隊的,是最早跟著大帥您造反的弟兄!”

“俺記得清清楚楚,那個姓吳的狗賊,不僅昧了咱們的糧餉,而且還把軍馬都賣了換銀子!”

江瀚聽罷,重重地點了點頭: “看見沒,要想讓弟兄們跟你交心,首先你得讓他們覺得,你跟他們是一條船上的人!”

“咱們軍中,不僅有總兵標營的、有定邊營的、還有甘肅鎮(zhèn)的。”

“大家夥兒的出身來歷或許各不相同,但經(jīng)歷的壓迫和不公,卻都相差無幾。”

“大家可以像我一樣,暢所欲言,互相拉進關係嘛。”

此話一出,講堂內瞬間沸騰了起來,衆(zhòng)人紛紛打開了話匣子。

一個個平日裡沉默寡言的漢子,此刻都爭先恐後地舉起了手,情緒激動地分享著自己的血淚史。

有人紅著眼睛:

“我是定邊營的,當初在王莊那一戰(zhàn),我就投了大帥。”

“當時咱們定邊營都揭不開鍋了,一個個餓得不行,後來聽說守王莊有糧食,咱們纔跟著趙參將屁顛屁顛的跑去守衛(wèi)王莊。”

“你們可知道,我在那個王莊裡,都看到了啥?”

“糧食!堆滿了一個山洞的糧食!”

“黃澄澄的穀子、金黃色的小米,碼得跟小山一樣,有的都餿了!”

“可就算這樣,咱們這幫人吃的還是糜子飯。”

“我記得很清楚,有兩個弟兄,因爲?zhàn)I極了,偷了幾隻雞,結果就被王莊管事拉出來穿箭遊營,悽慘無比。”

“不僅有糧食,還有酒窖,外面的百姓飯都吃不上了,王莊裡還在釀酒。”

“咱們定邊營的兄弟,有不少人都是因爲凍餓而死的,可這幫朱家的王爺們,隨便一個王莊,存的糧食就夠咱們吃上大半年。”

“後來是大帥來了,不僅不殺咱們,而且還開倉放糧,宰殺牲畜,讓咱們結結實實地吃了一頓好的。”

那漢子說到激動之處,猛地一拍胸脯, “就衝這個,我這輩子就跟定大帥了!”

“誰敢說招安,老子第一個剁了他!”

一時間,學堂內唾沫橫飛,氣氛熱烈。

“沒錯!就憑能天天吃上飽飯,俺這輩子都不會招安!”

“就是,要是招安了,還不知道要被那幫當官的怎麼磋磨呢!”

“神一魁的例子就在眼前擺著,我打死也不招安!”

講堂之內羣情激奮,各種控訴和表忠心的話語此起彼伏。

本來是一場嚴肅的“崗前培訓”,可教著教著,竟然就演變成了一場“思想動員大會”。

不過,江瀚卻並未制止,反而樂見其成。

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光靠死記硬背可不行。

他得讓這幫即將上任的掌令官們,通過這種簡單直接的方法,儘快與普通士卒拉近關係。

想要真正深入基層,光靠一味地照本宣科,可是行不通的。

掌令們必須跟士兵打成一片,這樣才能瞭解其真實想法,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

更重要的是,要讓下面的每個士卒都清楚,他們今天跟著江瀚造反,可不是因爲江瀚一個人的野心。

這是爲了全軍上下,所有遭受欺壓的弟兄們,討回一個公道。

看著火候差不多了,江瀚擡手虛壓,示意衆(zhòng)人安靜下來。、

待堂內逐漸安靜下來,江瀚這才緩緩開口: “各位,今日大家所言,我都聽在耳中,記在心裡。”

“有朝一日,咱們這幫丘八,一起打上那金鑾殿,到時候問問皇帝老兒,還敢不敢再欠餉!”

說著,江瀚話鋒一轉,神情肅然,

“但是,咱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朝廷的勢力,依然十分強大。”

“官軍亡我之心不死,他們不僅會從正面戰(zhàn)場上圍剿咱們,更會想方設法的從我們內部下手,分化瓦解咱們的隊伍。”

“王嘉胤的教訓,就是最好的明證。”

江瀚環(huán)視一圈,正色道: “所以,從今往後,你們這些掌令官,要是在軍中發(fā)現(xiàn)了有人行爲反常,意圖不軌,都要在第一時間,及時向上彙報!”

“此事關係到我軍生死存亡,絕不可有半分懈怠!”

“明白了嗎?!”

衆(zhòng)人點點頭,齊聲應道:

“明白!”

江瀚對此倒是頗有信心。

眼前這百餘名人,都是跟著他一路殺出來的老兄弟,是他的嫡系心腹。

這幫人的忠誠度,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他之所以設立掌令官,主要還是防患於未然,免得以後隊伍擴大了,魚龍混雜,從而被官軍鑽了空子。

4點了 今天白天有點事情,耽擱了,只能晚上熬夜補了。

前面的內容已經(jīng)更新,大家可以倒回去看看。

(本章完)

第176章 年關將至 犒賞大軍第50章 穿箭遊營第21章 安塞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255章 改進戰(zhàn)法 四川水患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87章 中伏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158章 拿義子頂債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46章 慶藩來人第46章 慶藩來人第236章 埋伏第234章 搶灘登陸和諸將反應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56章 吳澤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199章 突圍第16章 遭遇蒙古騎兵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21章 安塞第50章 穿箭遊營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157章 戰(zhàn)場尋人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28章 安塞縣城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234章 搶灘登陸和諸將反應第146章 害民賊第119章 城破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144章 虎大威戰(zhàn)歿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68章 誰的錯?第103章 鄧陽的演技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212章 訓練民兵第53章 王師來了!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199章 突圍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158章 拿義子頂債第95章 山西賊兵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4章 篝火狐鳴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64章 投賊第23章 清算田畝,打劫富戶第28章 安塞縣城第67章 張輦第179章 這已經(jīng)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230章 大戰(zhàn)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179章 這已經(jīng)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68章 誰的錯?第27章 水泥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72章 楊鶴第144章 虎大威戰(zhàn)歿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37章 開春種麥第150章 叛徒白廣恩第230章 大戰(zhàn)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59章 餘承業(yè)第95章 山西賊兵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257章 光靠農(nóng)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230章 大戰(zhàn)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65章 攻城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tǒng)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210章 還是這玩意兒好使!第240章 初出茅廬,陣斬參將
第176章 年關將至 犒賞大軍第50章 穿箭遊營第21章 安塞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255章 改進戰(zhàn)法 四川水患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87章 中伏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158章 拿義子頂債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46章 慶藩來人第46章 慶藩來人第236章 埋伏第234章 搶灘登陸和諸將反應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56章 吳澤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199章 突圍第16章 遭遇蒙古騎兵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21章 安塞第50章 穿箭遊營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157章 戰(zhàn)場尋人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28章 安塞縣城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234章 搶灘登陸和諸將反應第146章 害民賊第119章 城破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144章 虎大威戰(zhàn)歿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68章 誰的錯?第103章 鄧陽的演技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212章 訓練民兵第53章 王師來了!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199章 突圍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158章 拿義子頂債第95章 山西賊兵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4章 篝火狐鳴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64章 投賊第23章 清算田畝,打劫富戶第28章 安塞縣城第67章 張輦第179章 這已經(jīng)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230章 大戰(zhàn)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179章 這已經(jīng)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68章 誰的錯?第27章 水泥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72章 楊鶴第144章 虎大威戰(zhàn)歿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37章 開春種麥第150章 叛徒白廣恩第230章 大戰(zhàn)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59章 餘承業(yè)第95章 山西賊兵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257章 光靠農(nóng)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230章 大戰(zhàn)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65章 攻城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tǒng)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210章 還是這玩意兒好使!第240章 初出茅廬,陣斬參將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春市| 油尖旺区| 古浪县| 石首市| 上蔡县| 阿图什市| 盐边县| 乌兰浩特市| 阿拉尔市| 孝感市| 乐都县| 陈巴尔虎旗| 巴南区| 伊宁市| 尚志市| 沭阳县| 荣成市| 郴州市| 五指山市| 泰安市| 万安县| 双城市| 晋州市| 工布江达县| 灵宝市| 佳木斯市| 苏尼特右旗| 西宁市| 静宁县| 文登市| 藁城市| 安岳县| 鹰潭市| 满城县| 南漳县| 竹北市| 莱阳市| 民勤县| 慈溪市| 淮安市| 清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