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

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 處理完鄧陽的麻煩後,江瀚繼續率軍一路南下,繞過了平陸縣的大裂縫後,終於抵達了黃河邊。

然而,當他帶著探馬親自巡視黃河北岸時,眼前的景象卻讓他心頭一沉。

只見黃河兩岸空無一人,原本應該熱鬧非凡的茅津渡現在卻冷清無比。

南岸所有的渡船不是被盡數遷走,就是被鑿沉河底,連一塊船板都找不到。

九月時節,黃河正值豐水期,水面寬闊,濁浪滔天。

想要搭建浮橋,橫渡黃河,更是癡人說夢。

江瀚如果想率軍渡河,那就只能伐木造船。

然而,造船不僅費時費力,而且還容易被官軍半渡而擊。

要知道,張宗衡的三千標營可是一直跟在他屁股後面的。

思來想去,江瀚只能放棄造船的想法,轉而等待冬天,等黃河封凍之後,再踏冰而過。

無獨有偶,另一頭的王嘉胤也打算等黃河封凍之後,再行渡河。

王嘉胤先前在潞安府碰壁,攻城不克,損失不小,於是又把目光轉向了黃河以北的修武縣。

而張宗衡和宋統殷等人,當然也明白這兩個賊頭子的打算。

但他倆是真打不過王嘉胤和江瀚,於是他們只能再次向朝廷求援。

此前送往京師的求援文書如同石沉大海,杳無音信,二人心急如焚,於是他倆又找上了潞安府的沈王朱珵墝。

兩位重臣再加上一位親王,三人再次聯名上書,請求朝廷火速發兵,剿滅賊寇。

看見這封八百里加急的告急文書,紫禁城內的崇禎也是一臉愁容,大感頭疼。

朝廷的日子,同樣不好過啊!

放眼望去,遼東戰事正值關鍵,大淩河之戰牽扯了無數精銳,祖大壽被困城中,亟待解圍; 新任的三邊總督洪承疇,雖然在竭力清剿境內流寇,但賊勢蔓延,此起彼伏,一時間難以平息;

而大同、宣府、延綏等地的邊軍也需要全力鞏固秋防,以防北虜趁虛而入,實在是分身乏術。

崇禎權衡再三,最終還是將希望寄託在了洪承疇身上。

只要能儘快肅清陝西流寇,便能騰出手來,解決山西、河南的問題。

於是,崇禎再次下旨,嚴令三邊總督洪承疇,務必在入冬之前,徹底掃平陝西境內的各路流賊主力。

隨後立刻揮師東進,增援山西,穩定黃河防線。

爲了助洪承疇一臂之力,朱由檢還從國庫、內帑裡擠出了三十萬兩白銀,以作軍資。

同時,他還賦予了洪承疇在陝西境內自行籌措糧草的權利。

要知道,當初招撫羣賊,朱由檢摳摳搜搜的纔給了十萬兩白銀,這次爲了剿賊,他可謂是下足了血本。

得了餉銀和秋糧,洪承疇頓感如虎添翼,底氣大增。

他立刻調兵遣將,對盤踞在陝西境內的各路義軍,發起了全線進攻! 此時的陝西義軍,在經歷了數月的混戰、分化、重組之後,形成了兩大主要勢力: 一部以張孟金、黃友才爲首,裹挾了大量饑民,盤踞在慶陽府一帶; 另一部則是以郝臨庵、劉道江、可天飛等人爲首,佔據著地勢險要的鐵角城一帶。

說起來,這兩部義軍本來同出一門,都是神一魁的舊部。

但自從張孟金、黃友纔等人裹挾神一魁造反後,他倆便殺了神一魁自立門戶。

雙方就此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來。

針對這兩股賊寇,洪承疇決定兵分兩路,同時出擊。

一路由洪承疇領軍,率領尤世祿、曹文詔、賀虎臣等六千官兵,圍剿張孟金、黃友纔等人。

另一路則由陝西巡撫練國事、延綏巡撫張福臻共同統籌,會同甘肅總兵楊嘉謨,對鐵角城的郝臨庵等人,發起進攻。

就在洪承疇大軍壓境之際,張孟金和黃友才所部,再次攻破了合水縣、俘虜了縣令蔣應昌。

看見張孟金、黃友纔等人熟悉的面孔後,蔣應昌人都傻了。

你們這幫天殺的賊寇,是跟我合水縣槓上了嗎?

怎麼又來了?而且來的還是同一批人?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嗎?

或許是一回生二回熟的緣故,黃有才倒也沒有爲難“老熟人”蔣應昌。

只是命人將他綁了,扔進縣衙大牢之中,隨後便縱兵大肆洗劫合水縣。

大掠三日後,叛軍便棄城繼續往寧州走,結果不出意外,一頭撞上了前來剿匪的洪承疇。

兩方人馬,就在寧州以北的荒原之上遙遙對峙,大戰一觸即發。

官軍陣中,遊擊將軍曹文詔越衆而出,對著洪承疇抱拳請戰: “軍門,賊寇雖衆,實則外強中乾,不堪一擊!”

“末將麾下尚有八百關寧鐵騎,此戰願爲大軍先鋒,鑿穿敵陣,將賊首斬於馬下!”

洪承疇聞言,眉宇間閃過一絲詫異。

他掃了一眼不遠處的八百名關寧騎兵,雖然看起來個個精悍,但畢竟數量太少。

賊軍可是有八千大軍,刨開那些被裹挾的饑民百姓,黃有才仍然有著兩千騎兵在手。

以八百騎衝擊八千敵陣,這曹文詔,膽子未免也太大了些。

曹文詔此時正憋著一股勁,先前他在山西剿匪失利,兵敗潰逃,此時急需用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來證明自己,洗刷恥辱,以報皇恩。

而洪承疇自然也明白其中關節,但出於謹慎,他還是開口提醒道:

“曹將軍勇氣可嘉,本督允了!”

“只是,賊衆數倍於你,曹將軍此去切莫輕敵冒進,以免陷入重圍。”

曹文詔聞言,大喜過望,抱拳沉聲道: “軍門放心,末將省得!”

“我觀此賊陣,不過土雞瓦狗爾!”

“末將必定將那賊首黃有才、張孟金斬於馬下,獻于軍門帳前!”

曹文詔信心十足,上次在呂梁山是下馬步戰,自己這幫騎兵天生受限,根本施展不開。

這次是騎兵交鋒,他有信心能鑿穿敵陣! 說罷,他調轉馬頭,回到本部陣中,帶著侄兒曹變蛟,以及把總孫守法、項鈞等人,奔向了戰場中央。

曹文詔策馬立於陣前,銳利的目光如同鷹隼一般,掃視著對面的賊軍陣列。

在他看來,賊兵所謂的八千大軍,不過是一羣烏合之衆罷了。

真正有戰鬥力的,只有那中軍位置,大約兩千五百名騎兵,那纔是黃友才和張孟金的老底子。

至於分佈在陣前和兩翼的大量步卒,十有八九都是被裹挾的饑民流寇,手中僅有一桿長槍而已。

只需一個衝鋒,便能將其徹底擊潰。

念及於此,曹文詔當即下令道: “曹變蛟!孫守法!”

“你二人各領二百騎,分左右兩翼,前出襲擾!”

“把前頭這幫流民射跑了,我親率四百精騎,直搗黃龍!”

曹變蛟與孫守法轟然應諾: “是!”

隨後各自點起二百騎兵,如同兩支離弦之箭,從主陣中分離而出,催動戰馬,朝著賊軍兩翼殺奔而去。

兩支精騎如同狼羣一般,在賊軍陣前和兩翼來回馳騁,並不急著靠近。

而是保持著一定距離,不斷地張弓搭箭,專挑隊列中那些裝備簡陋、隊列不整的流民們下手。

賊兵中軍處,張孟金眼見官軍騎兵分兩路襲來,在陣前不斷遊弋放箭,心中也是一緊。

他連忙點起兩哨約五百名騎兵,分別朝著曹變蛟和孫守法的方向追去,試圖將這兩隻討厭的蒼蠅趕走。

然而,論起騎射和控馬,張孟金的這幫騎兵,哪裡是關寧鐵騎的對手? 曹變蛟與孫守法二人皆是弓馬嫺熟之輩,指揮鎮定,仗著坐騎精良、騎術精湛,與追來的賊騎在戰場上巧妙周旋。

關寧騎兵們利用速度優勢,在戰場邊緣來回穿梭,時而急馳、時而勒馬、時而又回頭放箭,將追擊的賊騎耍得團團轉。

同時不忘朝著賊軍的步兵陣列中,傾瀉箭雨。

前排那些被裹挾而來的饑民流寇們,哪裡經受得住關寧騎兵的攢射?

他們身上幾乎沒有任何防護,箭矢破空而來,輕易地便能穿透他們單薄的衣衫,狠狠扎入血肉之中。

慘叫聲此起彼伏,身邊的同伴一個接一個地中箭倒下,鮮血染紅了腳下的土地。

恐懼如同瘟疫一般,在這些未經戰陣的饑民心中迅速蔓延。

眼看著身邊的同袍如同麥子般倒地,饑民們們徹底崩潰了,再也顧不得什麼陣型,拔腿便想向後跑。

然而,他們還沒跑兩步,後方的督戰隊便揮舞著雪亮的腰刀,獰笑著迎了上來,毫不留情地將幾個跑在最前面的逃兵砍翻在地!

“滾回去!吃了我的糧,還想跑?”

“後退者死!”

在屠刀的威懾下,這幫饑民只能強忍著恐懼,絕望地擠在一起,充當著抵擋官軍的第一道屏障。

曹文詔在不遠處,敏銳的捕捉到了賊軍的混亂,他眼中精光一閃,厲聲喝道:

“賊軍已亂!”

“將士們!隨我破陣殺賊!”

說罷,他一馬當先,親率四百精騎,向著賊兵的大陣發起了衝鋒。

四百鐵騎匯聚成一股洪流,煙塵滾滾,朝著那幫饑民的軍陣撲了過去。

前排的饑民們手上大多隻有一桿長槍,甚至連像樣的甲冑都沒有。

眼看著官軍騎兵捲起漫天煙塵,如同山崩地裂般呼嘯而來,一往無前的氣勢,讓他們肝膽俱裂,雙腿不由自主地劇烈顫抖,幾乎無法站立。

馬蹄聲越來越近,越來越響,彷彿重錘般一下下敲擊在他們脆弱的心房。

終於,當官軍猙獰的面容、雪亮的騎槍清晰可見之時,這些饑民再也無法承受這股的壓力,徹底崩潰。

他們發出一聲絕望的尖叫,扔掉了手中的長矛,不顧一切地轉身向後潰逃,督戰隊的屠刀,遠遠比不上騎兵衝鋒帶來的心理壓力。

潰兵如同決堤的洪水,直直的衝向了後方,黃友才的中軍大陣。

黃友才見狀大驚失色,連忙讓督戰隊上前,阻止潰兵衝亂自家陣型。

然而潰兵人數太多,督戰隊一時半會兒也難以招架,只能架起長槍,一點一點的掃開潰兵。

可曹文詔哪會給他這個機會,趁著這片刻的混亂,他率領親衛,裹挾著大批潰兵,直接衝到了黃友才的中軍陣前。

黃友才見狀,冷笑一聲: “哪裡來的愣頭青?”

“區區四百人,就敢衝我兩千大軍?!”

“給我圍殺他們!一個不留!”

隨著他一聲令下,身邊的騎兵應聲而動,如同一張巨大的包圍網,朝著曹文詔所部猛撲過來。

兩股人馬轟然相撞,剎那間,喊殺聲、兵刃碰撞聲、戰馬的悲嘶聲,響徹雲霄,整個戰場化作一片血肉磨坊。

曹文詔一馬當先,衝入敵陣,手中馬刀上下翻飛,如同砍瓜切菜一般,每一次揮舞,都必然帶起一片血光。

他身後的關寧騎兵們也都憋著一口氣,同樣悍不畏死,緊緊地靠在主將身邊,不斷衝擊著賊兵的軍陣。

可黃有才畢竟人多勢衆,麾下騎兵同樣也是不可多得的精銳。

他們如同潮水一般,從四面八方,層層迭迭地朝著曹文詔圍攏上來。

兩千多人圍攻四百人,優勢是顯而易見的。

關寧鐵騎雖然精銳,但在數倍於己的賊兵瘋狂圍攻之下,衝鋒的勢頭漸漸受阻,陣型也開始變得散亂,傷亡逐漸增加。

曹文詔只覺得四面八方都是敵人,壓力倍增,漸漸的有些招架不住。

亂軍之中,一桿長槍冷不丁地從側面掃來,勢大力沉,正中曹文詔的坐騎右腿。

戰馬吃痛,發出一聲悲鳴,轟然倒地,曹文詔猝不及防之下,也同時被掀翻落馬! 黃友纔在亂軍中一直死死的盯著曹文詔,看著這一幕,他頓時大喜過望。

他連忙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聲嘶力竭地對著四周大喊:

“敵將落馬了!敵將已死!”

“弟兄們,給我殺光這幫官兵!”

而黃友才身邊的親兵也心領神會,也跟著齊聲大喊,試圖瓦解眼前這幫官軍的戰鬥意志。

一時間,“敵將已死”的呼喊聲在戰場上迅速蔓延開來。

而此時,正在兩翼的曹變蛟和孫守法等人,遠遠聽到戰場中央傳來的巨大呼喊聲,不由得大驚失色。

他倆也顧不得面前的敵人,紛紛丟下對手,調轉馬頭,就要往戰場中央衝去,想要確認曹文詔到底是生是死。

但戰場上煙塵滾滾,極度混亂。

黃友才的兩千多騎兵,如同一個巨大的屏障,將曹文詔所部圍得水泄不通,根本看不清裡面的具體情況。

而在更遠處的官軍陣中,洪承疇看見曹文詔陷入重圍,不由得心頭一緊: “曹文詔這個匹夫,勇則勇矣,卻如此輕敵冒進,險些壞我大事!”

他轉頭朝著一旁的尤世祿吩咐道:

“尤總兵,勞煩你出動一趟,上前接應曹文詔。”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以爲曹文詔已死的時候,曹文詔卻屁事兒沒有。

他反應極快,在戰馬倒地的瞬間,便順勢一個翻滾,卸去了大部分衝擊力。

他晃了晃有些發暈的腦袋,聽到四周充斥著“敵將已死”的喊聲,一股怒火,瞬間從胸中升起。

“賊子安敢欺我?!”

恰在此時,一名賊兵見他落馬,以爲有機可乘,興奮地怪叫一聲,催動戰馬便想上前一槍結果了他。

曹文詔眼神一凜,不退反進,手中的馬刀寒光一閃,反手一劈,正中那名賊兵的胸腹。

賊兵慘叫一聲,捂著肚子,倒在了馬背上。

曹文詔見狀,順手撿起一桿馬槊,將那賊兵挑下馬鞍,左手再一拉繮繩,穩住受驚的戰馬,順勢翻身重新騎上馬背。

重新上馬的曹文詔,環顧四周,聽著那不絕於耳的“敵將已死”,心中的怒意更盛。

他猛地一夾馬腹,揮舞著手中的馬槊,朝著周圍的賊兵便衝殺了過去。

重新加入戰場的曹文詔,像是開了無雙一樣,銳不可當。

手中的馬槊,大開大合,隨意一掃,就能帶倒一大片賊兵;

每一次挺槍衝刺,必然有一個賊兵被洞穿胸膛,挑落馬下。

他縱馬在賊兵的重圍之中,左衝右突,所到之處,人仰馬翻,竟無一人能擋其鋒芒。

而他周圍那四百關寧騎兵,見到主將未死,士氣頓時再度高漲,嘶吼一聲,緊隨著曹文詔的步伐,繼續在賊兵陣中衝殺。

一時間,戰場形勢再度逆轉。

黃友才眼見渾身浴血,狀若瘋魔的曹文詔離自己越來越近,心生膽寒,不敢再戰。

他怪叫一聲,再也顧不上指揮殘部,直接調轉馬頭,帶著身邊的親兵就要趁亂逃走。

“哪裡走?!”

曹文詔眼尖,盯上了想要逃跑的黃有才,怒喝一聲,催馬便追了上去。

而曹變蛟、孫守法等人也早已殺散了外圍的賊兵,此刻也紛紛拍馬趕到,一同追殺過去。

黃友才哪裡跑得過關寧鐵騎,沒跑出多遠,便被曹文詔帶人追上。

曹文詔冷哼一聲,舉著馬槊,直接將黃友才從馬上挑飛,重重的摔在了不遠處。

孫守法見狀,連忙跟上,勒馬停在黃有才身前,一刀將黃友才的腦袋給剁了下來,扔給了曹文詔。

賊軍眼見主將黃友才授首,另一名首領張孟金也在混戰中被曹變蛟所殺,羣龍無首,再也不敢抵抗。

紛紛扔掉了手上兵器,跪地乞降。

曹文詔勒馬停步,一手高舉起黃友才的人頭,一手握緊馬槊,仰天發出一陣暢快淋漓的長嘯。

嘯聲之中,充滿了勝利的喜悅,也充滿了壓抑許久的憤懣與豪情。

八百破八千! 這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勝,總算是讓他曹文詔,狠狠地出了一口惡氣。

推薦一本書哈,家人們被張飛鞭打後,我轉頭拐跑關羽

三棍打散五胡情,長官我是大漢人!

(本章完)

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120章 圍三闕一第118章 攻城戰第103章 鄧陽的演技第22章 流寇第35章 靖邊營第129章 練兵第78章 整訓部隊第149章 鐵角城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195章 把這幫姓朱的,都給我吊城牆上去!第12章 劉老爺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6章 交鋒第13章 亂兵就得有亂兵的樣子第55章 開倉放糧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149章 鐵角城第3章 魚腹丹書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210章 還是這玩意兒好使!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129章 練兵第147章 雙贏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8章 段家父子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14章 發餉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3章 魚腹丹書第67章 張輦第158章 拿義子頂債第201章 生擒曹文詔第153章 挖張獻忠的牆角第5章 兵變第155章 夜襲第28章 安塞縣城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153章 挖張獻忠的牆角第46章 慶藩來人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261章 洪督師大掠漢中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21章 安塞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15章 回陝西第212章 訓練民兵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5章 兵變第13章 亂兵就得有亂兵的樣子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238章 水攻第21章 安塞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52章 埋伏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193章 血戰瞿靖堡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96章 李代桃僵第228章 女人只會影響我拔刀的速度第33章 交贖金第140章 大明第一抽象孫元化第53章 王師來了!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216章 開闢商道,整治薛家第265章 上元佳節夜,義軍破鳳陽第12章 劉老爺第15章 回陝西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69章 焦屍第46章 慶藩來人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67章 張輦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第163章 從義軍到叛徒的轉變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51章 出發第76章 剿撫並用第14章 發餉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15章 回陝西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152章 大軍壓境
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120章 圍三闕一第118章 攻城戰第103章 鄧陽的演技第22章 流寇第35章 靖邊營第129章 練兵第78章 整訓部隊第149章 鐵角城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195章 把這幫姓朱的,都給我吊城牆上去!第12章 劉老爺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6章 交鋒第13章 亂兵就得有亂兵的樣子第55章 開倉放糧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149章 鐵角城第3章 魚腹丹書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210章 還是這玩意兒好使!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129章 練兵第147章 雙贏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8章 段家父子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14章 發餉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3章 魚腹丹書第67章 張輦第158章 拿義子頂債第201章 生擒曹文詔第153章 挖張獻忠的牆角第5章 兵變第155章 夜襲第28章 安塞縣城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153章 挖張獻忠的牆角第46章 慶藩來人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261章 洪督師大掠漢中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21章 安塞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15章 回陝西第212章 訓練民兵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5章 兵變第13章 亂兵就得有亂兵的樣子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238章 水攻第21章 安塞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52章 埋伏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193章 血戰瞿靖堡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96章 李代桃僵第228章 女人只會影響我拔刀的速度第33章 交贖金第140章 大明第一抽象孫元化第53章 王師來了!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216章 開闢商道,整治薛家第265章 上元佳節夜,義軍破鳳陽第12章 劉老爺第15章 回陝西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69章 焦屍第46章 慶藩來人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67章 張輦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第163章 從義軍到叛徒的轉變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51章 出發第76章 剿撫並用第14章 發餉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15章 回陝西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152章 大軍壓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江市| 齐齐哈尔市| 沁水县| 胶南市| 寿宁县| 玛曲县| 鄂尔多斯市| 乐山市| 沙湾县| 黑龙江省| 黄浦区| 霍城县| 水富县| 迁安市| 克山县| 巨野县| 荔浦县| 开封县| 宁武县| 汤原县| 丰台区| 汉中市| 砚山县| 夹江县| 铜陵市| 伊宁县| 突泉县| 印江| 谢通门县| 衡东县| 甘泉县| 宁陕县| 互助| 金堂县| 阳谷县| 洛川县| 林州市| 西乌珠穆沁旗| 长子县| 德格县| 齐齐哈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