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
經過長達兩個多月的訓練,一支兩千五百人的騎兵營,終於在十月底組建完成。
隨著傳令兵把消息帶回百丈關,江瀚等待已久的總攻時刻,終於到了。
雖然已經是初冬時分,但要進攻保寧府城,還真就得等冬天才行。
主要還是因爲保寧府的地理位置,太過特殊。
它位於嘉陵江中游的東岸,三面環水,一面靠山,形成了一種依山傍水的天然防禦格局。
西側、南側,都是嘉陵江的主航道,江面最寬處足有百丈,堪稱最難逾越的天然護城河。
而江瀚手上又無水師可以調動,所以他只能等冬季枯水期到來,再行攻城。
江瀚所部,從百丈關一路向南,很快就攻破了保寧府北面的蒼溪縣,十分順利地和邵勇西路軍成功會師。
兩部人馬聲勢浩大,雖然其中以民兵和新歸附的起義農民居多,但滿打滿算,也有三萬五千之衆。
可即便人多勢衆,但當江瀚等人抵達保寧府城外時,還是被眼前的地形給震住了。
(豐水期的保寧府)
只見城池之外,嘉陵江呈一個巨大的U型,繞城而過。
雖然已是枯水期,但目測江面還有三四十丈的寬度。
江面上,十幾艘大小不一的戰船正在來回巡邏,看其制式,應該是小型的蒼山船和沙船。
從千里鏡向江對岸望去,河灘上滿是密密麻麻的鹿角、拒馬等工事。
城頭上更是守備森嚴,旌旗林立。
“看來,張令這個老東西,是把寶全壓在了這座府城上了啊。”
“還真是個硬骨頭。”
江瀚放下千里鏡,看著眼前這座守備森嚴的城池,喃喃自語道。
與此同時,保寧府的城牆上。
川北副總兵張令看著對岸黑壓壓、一眼望不到頭的賊兵,也是頭疼不已。
“這幫賊兵,入川時不是隻有八千多人嗎?”
“這纔不到一年的功夫,怎麼怎麼突然就冒出來這麼多兵馬?”
張令是永寧宣撫司人,是一員年過六旬的老將了。
說起來,他也是個反賊出身。
當初天啓元年,奢崇明造反時,他就是其麾下的總兵。
但令奢崇明沒想到的是,張令其實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後來張令率衆歸降明廷,奢崇明一怒之下屠了張令全家老小,並且還挖開了其祖先的墳墓,以泄心頭之恨。
時任四川巡撫的朱燮元上書,稱張令爲國忘家,請朝廷從優拔擢。
張令這才搖身一變,從反賊成了大明的參將,後來累功升至副總兵。
土司作亂出身的張令搞不明白,爲什麼這幫西北來的賊兵,竟然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能拉出來這麼多兵馬。
當年安奢之亂雖然浩浩蕩蕩,但實際上也只是邊疆地區的叛亂罷了,屬於是癬疥之疾。
可這幫饑民百姓組成的烏合之衆,竟然在短時間內就衝破了一省之地,爲禍中原,顯然就是奔著衝擊大明的統治根基去的。
這幫人才是大明的腹心之患。
在張令看來,明明傳承了兩百多年的大明,纔是天下正朔。
可現在,卻遍地烽火,四處反賊。
不提中原地區,就連他這偏遠的川北,賊兵隨隨便便就能湊出兩三萬的兵馬。
反觀自己手上,卻只有區區五千人。
其中,三千多還是保寧府本地的衛所兵,根本不堪大用。
爲了保存兵力,張令很早就放棄了劍州、百丈關一線的各處關隘,轉而專心防守府城。
在賊兵攻破北面的蒼溪縣後,他就已經提前派出了信使,分別前往綿州的侯良柱、成都府的朱燮元,以及川東的石柱土司秦良玉處,求取援兵。
他現在的任務,就是死守。
只要保證府城一月不失,他就能等來其他各路的援兵。
到時候,三路大軍齊聚,必然能把賊兵全殲於川北!
爲了達成這個目標,張令的防禦做得極爲充分。
他依託府城四周的特殊地形,組建了三層水陸聯動的立體防禦網,以充分發揮水師的機動性和江河的屏障優勢。
第一層是外延江防,控遏水道咽喉。
張令把保寧府附近,所有還能堪用的戰船,全都集中起來組成了一支水師。
水師又分成駐泊、巡邏、應急三隊,形成梯次防禦。
其中,駐泊隊有戰船六艘,錨定於核心水域,停駐在府城正面的深水河段。
每艘船上,有二十到三十名士兵,並配火器弓失若干。
駐泊隊的主要任務是: 當發現敵軍在江對岸的緩段集結渡船時,就迅速抵近,用火銃、弓箭射擊,摧毀騷擾敵軍船隻。
據張令所知,這夥西北來的賊兵是沒有水師的。
要想橫跨嘉陵江,要麼乘船渡河,要麼在隱蔽處搭設浮橋。
而巡邏隊的任務,主要就是分片監控環水河道,避免賊兵趁夜偷偷搭設浮橋渡河。
張令把三面環水的區域,如嘉陵江上游段、涪江段、以及兩江交匯處,劃分成了三個巡邏片區。
巡邏隊也分三隊,每隊兩艘快船,負責一個區域。
白天,每兩個時辰巡邏一次;夜間,則增加至每一個時辰一次。
快船配有燈籠、銅鑼,以及鳴鏑等作爲信號。
如果發現賊兵在岸邊想搭橋,就立刻以鳴鏑示警,並用火箭通知沿岸的守軍和駐泊的船隊,前來支援。
最後則是應急隊,配備三艘快船,隱蔽待命,隨時準備快速支援。
應急隊不參與日常的巡邏,僅在某個片區發出緊急信號,比如駐泊隊遇襲、巡邏隊攔截失敗時,纔會出動,快速支援。
第二層是岸防協同,避免水師孤立作戰。
張令在各處水流較緩的岸邊,修築了不少臨水的箭樓。
箭樓共三層,每層都設有弓箭手和火銃手。
並且,他還在箭樓前修築了厚實的土牆作爲掩護,防止賊兵輕易地突入近前,拆毀箭樓。
此外張令還命人在岸邊的淺灘上,埋了不少削尖的木樁和竹竿,用以阻礙賊兵登陸淺灘。
最後一層,則是加固城防,避免賊兵從陸路進攻。
環水的三面解決了,對於唯一沒有臨水的北門威德門,張令則是投入了重兵防禦。
他手上的營兵,幾乎有一半都被他放在了北門處。
爲了守住這座府城,張令可謂是耗盡了心血。
他幾乎把所有能用上的方法,都給用上了。
剩下的,就只能聽天由命了。
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今天日萬!
先更2章五千字,等我吃個飯再來!不寫完不睡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