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
夜色漸濃,月色晦暗。
駐守在茅津渡附近的守軍,草草的完成了例行巡視後,便匆匆趕回營地。
在他們看來,既然賊兵主力已經奔著下游的白浪渡去了,那他們這茅津渡,想來應該是安全了。 ωwш⊙ttкan⊙¢O
最開始,守軍們還嚴防死守,每日巡邏不斷。
可見著對岸無事發生,再加上總兵率隊離營,他們心中那根弦,也逐漸鬆了下來。
爲首的兩個百戶,膽子更大。
他倆竟然讓親兵搬來桌案,點起燈燭,公然在營中設起了賭場,吆五喝六,聚衆賭錢。
“弟兄們守著這鳥不拉屎的渡口,整日裡擔驚受怕,合該快活快活!”
其中一名百戶,炫耀似地拿出馬吊牌,高聲笑道。
“就是!”
“朝廷剛發下來的那點月餉,揣在懷裡也生不出崽來,不如拿出來樂呵樂呵!”
一聲吆喝,不少原本還在吃飯、歇息的官兵,立時被吸引了過來。
軍營本就枯燥,更別提他們在這渡口已經呆了幾個月,整天就只能對著大河對岸的賊兵發呆。
如今衆人手裡有點閒錢,還能夠消磨消磨時光,於是便紛紛解開錢袋,將那些還帶著體溫的銅錢、碎銀子都押了上去。
隨著賭局逐漸展開,營寨裡頓時熱鬧起來,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шшш ●ттκan ●C○
就在這些官兵賭興正酣,渾然忘我之際,江瀚已經帶著人,藉著夜色的掩護,悄無聲息地摸到了營寨的左近。
“他孃的,左大帥帶的好兵啊,竟然在營裡賭上了!”
看見營寨裡熱火朝天的賭局,江瀚暗暗啐了一口,隨即便派了數十個精幹的手下,細細尋找營寨外守軍的明崗暗哨。
這幫人的心思都在裡頭的賭局上呢,哪來的心思值守,恨不得馬上放下刀槍,回去摸兩把。
結果自然不出意外,一羣人愣是被抹了脖子,都沒發出一點聲響。
解決了外圍的探哨,又有數十名士卒,抱著前頭繳獲來的火油、硫磺等引火物,從幾個不同的方向,悄悄的塞進了守軍的寨子。
“哎,怎麼有一股焦糊味?你聞到沒?”
“焦個屁,倒是老子這把牌要成了!”
“趕緊給錢!”
乾燥的帳篷、草料遇火即著,隨著冬夜的河風一卷,火勢“呼”地一下便猛竄起來,迅速向四周蔓延!
“他孃的,真走水了!”
“別賭了,趕緊救火!”
直到此刻,那些尚在賭桌旁的官兵才如夢初醒,眼見火光沖天,濃煙滾滾,頓時亂作一團。
一羣人也顧不上穿戴整齊,連忙抄起營地裡的水桶、木盆,爭先恐後地往河邊跑去,想要打水救火。
然而,他們纔剛衝出營門不遠,突然從黑暗之中,驟然殺出一彪人馬,當頭一人,手持兩柄骨朵,面容冷峻,正是江瀚本人。
“什麼人?!”
江瀚冷笑一聲,二話不說便一錘給這人開了個瓢。
“敵襲!”
“賊兵殺過來了!”
看著前頭的同袍癱軟倒地,這幫守軍終於反應過來,掉頭就跑,哪裡還顧得上救火? 衆人紛紛丟下手裡的木盆水桶,扭頭便想往回跑,可回頭一看,營寨裡火光沖天,退路已斷。
走投無路下,這幫守軍便轉身朝著不遠處的茅村裡跑,妄圖混入村寨,躲避賊兵。
可江瀚既然動手,又怎麼會給他們留下退路? 麾下的親兵隊長馮承宣早已等候多時,他帶著兩哨人馬,從營寨一側迂迴,堵在了官兵逃跑的方向。
眼見三路不通,這羣人只能朝著黃河岸邊跑去。
一個個看著寬闊的河面,二話不說就往裡跳,游過去還有一線生機,要是被賊兵追上,那可就真得橫屍當場了。
江瀚帶著人一路銜尾追殺,直到把所有守軍都統統趕下黃河,這才停下了腳步。
“行了,別追了。”
“這幫人就算游過去了,凍也得凍死他們。
看著河面上拼命掙扎的官軍,江瀚擺擺手,示意麾下停止追擊。
前後不過小半個時辰的工夫,茅津渡的喧囂便徹底平息下來,只剩下營寨裡的大火在靜靜燃燒,發出噼裡啪啦的脆響。
解決完這夥不成器的守軍後,江瀚這才把那幫藏在上游河灣裡的船伕都帶了過來。
茅津渡,自古以來便是黃河三大古渡之首。
此處河面開闊,水流平穩,是連接晉豫的交通要津,軍事和商業地位舉足輕重。
渡口兩岸,建有堅固的石砌碼頭,常年有官船、商船往來停泊。
江瀚看著渡口上停泊的幾艘大型巡船和運兵船,心中不由一動,準備故技重施。
他打算繼續坐船,沿著黃河順流而下,直奔下游的白浪渡,正好去接引尚在黃河南岸的大部隊渡河。
但就在他剛剛準備下令登船之時,一名被僱傭的老船伕突然連滾帶爬地跑了過來。
“大王,使不得!”
“這船可不能往下游開!”
老船伕喘著粗氣,聲音都有些變調。
江瀚眉頭一皺,沉聲問道:
“爲何開不得?莫非是船有問題?”
老船伕連連擺手,指著下游方向,臉上寫滿了凝重:
“不不是船的問題!”
“大王有所不知,從此渡口再往下游二十里左右,便是黃河上最爲險峻的一段河道。”
“此處暗礁密佈,水流湍急。”
“莫說是大軍行船,便是咱們這些常年在河上討生活的船伕,要是沒有萬全準備,也不敢輕易闖過去!”
老船伕生怕江瀚不信,以爲他故意推諉,連忙拉著江瀚與幾名親衛,急匆匆的往上游趕。
江瀚不明所以,只見那老船伕帶著他爬到了一處地勢較高的土坡上。
船伕指著前方的河灣,向江瀚解釋道:
“大王請看,那不遠處,便是黃河上最爲險峻的河段,喚做三門峽。”
藉著晦暗的星月之光,以及遠處岸上尚未完全熄滅的火光,船伕仔細講解起這段河道的情況。
“大王有所不知,這黃河上的門道可多著呢,大王心善,看得起我們這些撐船的下人,那我等自然也要如實相告。”
“咱們這些祖祖輩輩在黃河上搖櫓運船的船家,都牢牢記著一句話,那便是”
“望三門,三門開,黃河之水天上來;神門險,鬼門窄,人門以上百丈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