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9章 魚兒上鉤

第239章

魚兒上鉤 丟下了數百具屍體後,官軍狼狽地退回了上嶺村。

整個大營都籠罩在一片壓抑和恐懼的氛圍之中。

接連幾次進攻都被賊兵輕易擋了下來,軍中士氣更是跌到了谷底。

剩下的兩千多官兵,像一羣受驚的鵪鶉,整天龜縮在下嶺村的營地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可官兵龜縮不動,山裡的義軍也不會輕易放過他們。

李自成把麾下部隊打散,分成了數十支小隊,對下嶺村的官兵們展開了全天候、無死角的襲擾。

營地外的哨卡多次遇襲,縱然哨兵打起十二萬分精神,可還是架不住賊兵神出鬼沒,沒幾天就把營地外的崗哨都給拔了。

眼下山裡越來越冷,可卻沒有任何一個官兵敢去林子裡砍柴,敢去林子裡的,早就成了賊兵的箭下亡魂。

派出去的民夫更是一去不回,不知道是被賊兵給擄走了還是殺了。

夜裡,營寨總會莫名其妙的走水,昨天是馬廄,今天是糧囤,士兵們提著水桶疲於奔命。

最要命的是水源。

下嶺村沒有井,想要用水全靠流經村外的一條小河。

可現在這條河的上游,不知道被賊兵扔了多少牲畜屍體,河水泛著詭異的藍綠色,上面還漂著一層油花,腥臭難聞。

幾個不信邪的官兵想把水燒開再喝,可當晚就喝得上吐下瀉,渾身無力,只能躺在病榻上呻吟。

一時間,營地裡到處都是捂著肚子哼哼的士卒,隨軍帶來的藥草很快就見了底. 雖然每次損失都不大,但這些陰損的招數可把官兵們折磨得夠嗆,幾近崩潰。

夜裡沒人敢睡死,白天又提心吊膽,短短幾天就把這羣官軍折騰得眼圈發黑,走路都打晃。

帥帳之內,劉漢儒和丁雲翔兩位主將,更是頭疼不已。

兩人坐在帳內大眼瞪小眼,誰也拿不出一個行之有效的辦法出來。

他倆都知道,現在軍中士氣低落,軍心渙散。

想要剿滅山裡的賊兵已經絕無可能,再打下去只會全軍覆沒。

可問題是,他倆誰也不敢開口提議退兵。

三千明軍加上四五千民夫,出征不到一個月,除了拿下一座毫無價值的空城之外,幾乎寸功未立。

反而被賊人不到兩千人的雜牌軍,打得不敢冒頭,只能龜縮在營地裡。

這事兒要是傳出去,他倆一個巡撫,一個參將,誰也跑不了。

最輕的,都是個革職回鄉的下場。

搞不好事情捅到京師,再被那幫言官們添油加醋一番,兩人就得被押解回京,關進詔獄問罪。

以當今天子的脾氣,他倆甚至還可能會去菜市口走上一遭。

“他孃的!”

丁雲翔把手中茶盞砸碎一地,氣急敗壞, “再這麼耗下去,不等賊兵打過來,弟兄們就得被耗死一半!”

劉漢儒則坐在一旁,唉聲嘆氣,手指摩挲著桌案上的帥印,前途渺茫,也不知道他這個巡撫還能當多久。

帳外又傳來一陣騷動,是負責巡營的士兵在叫喊。

又發現兩個哨兵被抹了脖子,屍體就掛在營地外的松樹上,眼睛瞪得溜圓。

就在兩人一籌莫展之際,突然傳令兵從營門外急匆匆地跑了過來:

“報——!上嶺村賀銘生求見!”

聽到賀銘生的名字,劉漢儒下意識地撇了撇嘴。

這酸秀才又來添什麼亂?

上次在中軍大帳裡哭訴,可是讓他丟盡了顏面,現在又想搞什麼幺蛾子?

劉漢儒一臉不耐,朝著帳外的傳令兵擺了擺手:

“去去去!讓他有多遠滾多遠!本官沒心思聽他告狀!”

“這種不識時務的書呆子,以後就別再來通報了!”

“年過半百,連個舉人的功名都沒考上,簡直朽不可聞!”

可帳外的傳令兵卻沒有立刻動身,反而急切道: “回稟撫臺,這廝不是一個人,他還帶了幾個村民?!?

“據他所說,幾個村民發現了賊兵的蹤跡,很可能是賊兵的老巢所在.”

聽了這個消息,劉漢儒猛地站起身來:

“當真!”

“快!快快有請!”

帳簾很快被掀開,賀銘生縮著脖子,身後跟著三個哆哆嗦嗦的漢子,正是鄭宇三人。

三人見到劉漢儒,“撲通”一聲跪倒在地: “大人,我等進山採藥,無意間發現了賊兵的蹤跡?!?

“就在上雄關以北,應該是是賊窩!”

劉漢儒瞇著眼打量這三個泥腿子,滿是懷疑: “你們怎麼知道那是賊兵老巢?“

“我不久前才把斥候撒遍了石泉縣北面,連斥候都沒能發現賊兵蹤跡,你們幾個這麼巧就見著了?”

丁雲翔更是抽出腰刀,兇神惡煞地逼問道: “就是!”

“前幾日探馬回報,上雄關根本沒人!”

鄭宇跪在地上,額頭抵著冰冷的地面。

丁雲翔的刀尖就抵在他後頸上,嚇得他說話都帶著顫音。

“軍軍爺,小的親眼看見穿紅襖的賊兵往北山去了“

“他們運著糧車,我等悄悄跟了一路,看見他們進了山坳就不見了“

鄭宇嚥了口唾沫, “那地方在上雄關以北,叫做石門谷,只有條隱蔽的小路才能繞過去。”

鄭宇磕磕巴巴,好不容易纔把李自成替他編好的說辭講清楚。

劉漢儒聽罷,思索良久,眼下想從正面突破賊兵防線已經不可能了,營地裡更是處處漏風,四面遭劫。

但現在要讓劉漢儒退兵,更不可能。

與其被押往京師送進詔獄,還不如賭上一把,萬一消息是真的呢。

想通了這點,劉漢儒隨即朝著身旁的丁雲翔吩咐道: “丁將軍,你帶五百人去石門谷外圍探查,切記不可深入?!?

“如果情況屬實,咱們再做計較。”

丁雲翔的動作很快,他當夜便悄悄帶人溜出營地,在鄭宇三人的帶領下,前往北山探查蹤跡。

兩日後,他便帶回了消息。

北山一帶的山坳裡確實發現了大量賊兵活動的痕跡。

不僅有新搭的窩棚,還有數道半尺深的車轍,周邊還有些零星的稻穀,看樣子是不小心灑落的。

得到準確消息後,劉漢儒精神大震,他再次招來鄭宇三人,仔細詢問道: “通往石門谷的地形如何?”

“能不能讓官軍大隊人馬通過?”

鄭宇眼珠轉了轉,十分篤定:

“兩三千人應該不成問題!”

“上雄關北邊有條小道,能從松潘繞道石門谷,只是年久失修,不太好走”

劉漢儒盯著輿圖上的上雄關,沉吟半晌。

權衡再三之後,劉漢儒還是決定賭上一把。

“備兵!”

他猛地一拍桌案,厲聲喝道,

“明日三更出營,奇襲石門谷!”

爲了避開賊兵耳目,劉漢儒和丁雲翔可謂是做足了準備。

他倆把民夫和傷兵盡數留在了營地,並且還特意招呼伙頭軍大擺宴席,搞得整個營地熱鬧非凡。

想以此吸引賊兵探哨的注意力。

當夜三更時分,就在前營熱火朝天地吃著酒席的時候,劉漢儒和丁雲翔帶兵,分批從後營悄悄地離開了營地。

兩千人馬吃飽喝足,帶了五天的乾糧,直奔上雄關而去。

本以爲計劃天衣無縫,可他們的一舉一動早就被黑暗裡的暗哨聽了個一清二楚。

很快,營寨裡的李自成就收到了官軍趁夜出動的消息。

眼見魚兒上鉤,李自成立刻下令收攏部隊,所有在外襲擾的小隊必須在一天之內歸隊。

隨後他將手下戰兵、民兵番兵、甚至連能提得動刀的民夫都一股腦地帶了出來,湊足了兩千五百多人。

李自成帶兵提前趕到了上雄關後面的石門谷,靜靜等待著官兵的到來。

這一戰他勢必要全殲這股明軍。

晚點還有,今天一口氣把這段劇情寫完。

(本章完)

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70章 報仇雪恨第80章 逃出生天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117章 冒冒失失的王嘉胤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21章 安塞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109章 論水滸第216章 開闢商道,整治薛家第109章 論水滸第149章 鐵角城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153章 挖張獻忠的牆角第36章 整頓軍紀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著兵甲!第72章 楊鶴第36章 整頓軍紀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22章 流寇第67章 張輦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著兵甲!第163章 從義軍到叛徒的轉變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81章 神一魁第64章 投賊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142章 開門紅第159章 渡河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66章 延安府破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5章 兵變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128章 慶功宴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159章 渡河第67章 張輦第193章 血戰瞿靖堡第51章 出發第165章 谷口血戰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159章 渡河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118章 攻城戰第77章 上架感言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163章 從義軍到叛徒的轉變第23章 清算田畝,打劫富戶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116章 入城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235章 牆頭草第55章 開倉放糧第52章 埋伏第95章 山西賊兵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8章 段家父子第80章 逃出生天第228章 女人只會影響我拔刀的速度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18章 大同鎮邊軍第169章 再渡河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253章 財富在權力面前不值一提第52章 埋伏第150章 叛徒白廣恩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73章 聲名鵲起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61章 憤怒的張輦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129章 練兵第214章 大明第一任剿總司令第59章 餘承業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110章 起義的三個階段第264章 改造降將
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70章 報仇雪恨第80章 逃出生天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117章 冒冒失失的王嘉胤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21章 安塞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162章 架設浮橋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109章 論水滸第216章 開闢商道,整治薛家第109章 論水滸第149章 鐵角城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153章 挖張獻忠的牆角第36章 整頓軍紀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著兵甲!第72章 楊鶴第36章 整頓軍紀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22章 流寇第67章 張輦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著兵甲!第163章 從義軍到叛徒的轉變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81章 神一魁第64章 投賊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142章 開門紅第159章 渡河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66章 延安府破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5章 兵變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128章 慶功宴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159章 渡河第67章 張輦第193章 血戰瞿靖堡第51章 出發第165章 谷口血戰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159章 渡河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118章 攻城戰第77章 上架感言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163章 從義軍到叛徒的轉變第23章 清算田畝,打劫富戶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116章 入城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235章 牆頭草第55章 開倉放糧第52章 埋伏第95章 山西賊兵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8章 段家父子第80章 逃出生天第228章 女人只會影響我拔刀的速度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18章 大同鎮邊軍第169章 再渡河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253章 財富在權力面前不值一提第52章 埋伏第150章 叛徒白廣恩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73章 聲名鵲起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61章 憤怒的張輦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129章 練兵第214章 大明第一任剿總司令第59章 餘承業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110章 起義的三個階段第264章 改造降將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昌市| 修水县| 中阳县| 来安县| 洛扎县| 清流县| 佛坪县| 蓬莱市| 甘泉县| 鹤庆县| 阿拉尔市| 通河县| 新龙县| 晋城| 利辛县| 高州市| 北川| 永和县| 望谟县| 香河县| 蓝田县| 武胜县| 潮州市| 聊城市| 荆州市| 长寿区| 荆门市| 肇东市| 寿阳县| 旺苍县| 安塞县| 江永县| 陈巴尔虎旗| 府谷县| 黑山县| 泸水县| 奉贤区| 北海市| 永修县| 石林| 交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