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 就在陝西各地的農民軍醞釀著重新起義時,楊鶴楊總督卻還毫不知情。
楊鶴最近可謂是忙得不可開交。
他正忙著向崇禎告杜文煥的狀呢。
楊鶴聯合了按察使李天經,以及巡按御史吳牲,三人聯名向崇禎遞上了一道措辭嚴厲的奏疏,彈劾杜文煥。
三人以“杜文煥縱容部下殺良冒功”爲由,希望崇禎能夠罷免杜文煥的延綏總兵一職。
(杜文煥去冬在延川縱部將李崇榮殺鄉民曹孟孝等男婦百九十九人) 這道奏疏遞上去之後,效果顯著。
遠在京師的崇禎皇帝收到奏報,雖然未必全信,但地方大員聯名彈劾總兵官殺良冒功,這影響實在太過惡劣。
加上杜文煥之前剿匪確實表現平平,崇禎當即便下旨,將杜文煥罷官免職,聽候查辦。
至於延綏總兵的繼任人選,則是啓用了之前戴罪的賀虎臣,命其接掌延綏軍務。
這個消息傳來,可把楊鶴高興壞了。
他總算是出了一口惡氣! 想當初,正是因爲杜文煥剿匪不力,屢屢貽誤戰機,才導致王嘉胤流竄到山西。
而後面杜文煥攻打保安,更是讓神一魁逃脫,才導致了神一魁捲土重來,威脅慶陽府。
楊鶴迫不得已,只能以六十歲的高齡,親自坐鎮寧州二線督師剿匪。
他當時簡直是把杜文煥給恨到了骨子裡。
如今總算把這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給踢走了,換上了還算聽話的賀虎臣,楊鶴感覺自己身上的擔子都輕了不少。
然而,楊鶴這口氣還沒舒坦幾天,更糟心的事就又來了。
如同陳平一樣的農民軍們,因爲不堪忍受各地官紳老爺們的壓迫,在陝西各地又重新舉起了造反的大旗。
“報!劉五、劉六在鐵角城復反!”
“報!白柳溪在環縣復叛!”
“報!陳平在宜川復反!”
一時間,各地傳來的緊急奏報,如同雪花一般,從陝西各地飛向了固原的三邊總制府裡。
楊鶴坐在大堂裡,看著堆積如山的告急文書,聽著屬下官員們惶恐不安的彙報,只覺得頭皮發麻,眼前發黑。
完了!全完了!
他嘔心瀝血推行的招撫大計,被他寄予厚望的仁政,轉眼之間,就成了一個天大的笑話。
楊鶴怎麼也想不明白,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經過屬官的詳細解釋後,楊鶴才終於弄清楚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原來是陝西的地方官紳、地主豪強們做的孽。
他們視楊鶴的“免罪牒”如廢紙,組織家丁、勾結胥吏、僱傭地痞,對那些手無寸鐵的降卒們,發動了殘酷的清算和迫害。
不僅搶奪他們僅有的口糧和安家銀,而且強加各種莫須有的罪名,肆意打罵、關押、甚至直接虐殺降卒。
這才導致了整個陝西大地,烽煙再起。
“蠢貨!”
“一羣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蠢貨!”
楊鶴又氣又急,連忙再次下達嚴令:
“.近聞解遣饑民歸回原籍,經過鎮店鄉村,多被居民復行劫殺;
“凡此舉動,是絕其生活之路,堅其從賊之心有妄行劫殺,即照殺降律例,究罪抵償。”
“如解散之衆不改前非,仍行搶殺,果有實跡者,許地方人等殺死勿論.”
這道命令意思很明確:
就是通知陝西各地的官紳老爺們,不準再劫殺回鄉饑民,否則就按殺降罪論處!
而同時也通知他們,如果降卒仍然繼續搶掠殺人,那他們也可以就地格殺降卒。
然而,楊鶴似乎忘了,此刻的陝西,早已不是他一道命令就能暢行無阻的時候了。
他的威信,早在力排衆議,招撫神一魁的時候,就已經大打折扣了。
當楊鶴一紙公文,下發到了寧塞的洪承疇手中時,洪承疇敏銳的意識到: 自己的機會來了! 洪承疇將手中的公文遞給了身旁的賀人龍,淡淡地問道: “賀守備,楊總督的這道命令,你怎麼看?”
賀人龍接過公文,只是粗略地掃了一眼,便忍不住冷笑起來。
他將公文往桌案上一拍,甕聲甕氣地說道: “哼,楊總督這是坐著說話不腰疼!”
“他不親自帶兵,哪裡知道咱們帶兵剿匪有多辛苦?”
他越說越氣, “當初眼看著,就要把神一魁那廝給圍死在慶陽府了,弟兄們都等著領賞了。”
“結果呢?”
“楊總督竟然瞞著咱們,把那神一魁給招安了,還封了個狗屁寧塞守備!”
“這叫什麼事兒啊?”
提起這事,洪承疇心裡也是憋著一肚子火。
當初爲了支援楊鶴,他接到命令後,立刻帶著賀人龍、馬科、艾萬年等幾員得力干將, 星夜兼程,一路從清澗趕到了慶陽府,準備參與圍剿神一魁。
可眼看馬上要徹底剿滅神一魁的時候,結果楊鶴竟然揹著所有人,把神一魁給招安了! 到手的軍功飛了,陝北諸將一個個氣得是七竅生煙。
而洪承疇還得捏著鼻子,親自“護送”神一魁所部趕赴寧塞上任。
別提有多憋屈了! 更讓他窩火的是,神一魁最近有些不老實,隱隱有著降而復叛的跡象。
這讓負責“看管”他的洪承疇更是如坐鍼氈,不敢掉以輕心。
洪承疇眼珠一轉,對著賀人龍嘆了口氣: “哎,如今楊總督的招撫大計已然失敗,陝西各地烽煙再起。”
“我等帶兵之人,恐怕又要四處奔波剿匪了。”
賀人龍冷哼一聲: “當初要是都殺乾淨了,哪兒還有這麼多事兒?”
“依我看,對付這幫賊寇,就該發現一個殺一個,發現一窩端一窩!”
“把他們殺怕了,殺絕了,陝西自然就太平了!”
洪承疇嘆了口氣,繼續引導著賀人龍: “話雖如此,但咱們這位總督,可是個一心想招撫的。”
“他要是不點頭,下面的兵將又能怎麼辦?”
賀人龍聞言,只能無奈的搖搖頭: “是啊。”
“如果換上個主剿的來當這個總督,那該多好!”
“依我看,洪巡撫您就很適合!”
而洪承疇等的就是這句話。
他眼中精光一閃,朝著賀人龍招了招手: “賀將軍,我這裡倒有一計,說不定能讓這個總督換人來做。”
“你想不想聽一聽?”
賀人龍聞言,精神一振,連忙抱拳道: “大人快請講,末將洗耳恭聽!”
洪承疇壓低了聲音,湊近賀人龍耳邊:
“如今,楊總督的招撫大計,因爲各地降卒復叛,眼看著已經壞了一大半了。”
“即便他現在下令彈壓地方官紳,禁止劫殺降卒,也無濟於事了。”
洪承疇頓了頓,繼續道 “你想想,若是這個時候,咱們再推上一把。”
“順勢將楊總督另一半的‘政績’給毀掉,你說.皇上還會繼續信任他嗎?”
賀人龍眼睛一亮: “那不知,洪巡撫您說的另一半是指.?”
洪承疇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朝著寧塞城的方向擡了擡下巴: “這剩下的一半政績,當然就是咱們眼皮子底下這位神一魁了。”
賀人龍繼續追問道:
“您打算怎麼做?”
洪承疇耐下性子解釋道: “前段時間,神一魁的部下茹成名,不是因爲一些口角,動手毆打了參將吳弘器和中軍官範禮嗎?”
“雖然事情被我壓下去了,但雙方的樑子算是結下了,現在幾乎是水火不容。”
“我想著,不如就借這個由頭,我親自出面,在治所裡擺上幾桌酒席,把神一魁、茹成名,還有吳弘器、範禮等人都請過來。”
“就說是替他們化解矛盾,重歸於好。”
這可把賀人龍聽愣住了:
“大人是要替神一魁他們講和?”
在賀人龍看來,這不符合洪巡撫一貫的強硬作風。
“講和?”
洪承疇發出一聲不屑的冷笑,
“我洪某人什麼時候替反賊講過和?”
他的眼神陡然變得銳利起來:
“我的意思是,到時候,你在內堂埋伏三百刀斧手!”
“待酒過三巡,你聽我摔杯爲號,立刻帶人衝進來,動手拿人!”
賀人龍聽罷,連連點頭同意:
“洪巡撫好計策!”
“到時候趁著酒醉,就能將神一魁及其心腹給一網打盡了!”
洪承疇聽罷,立馬打斷了賀人龍,語氣變得異常凝重: “不!”
“我要你故意放跑神一魁,一定要讓他逃出寧塞城!”
賀人龍大吃一驚,滿臉不解:
“放跑神一魁?!”
“這豈不是放虎歸山?!”
洪承疇搖搖頭,緩緩開口解釋道:
“我要你放跑神一魁,就是要讓神一魁再度反叛!”
“你想想,招撫神一魁,是咱們這位楊總督,最爲得意、也是最拿得出手的政績。”
“如果連神一魁這個他親自招撫、並向朝廷大書特書的‘榜樣’都再次反叛了,那他楊鶴的臉面何存?”
“他還有什麼政績可言?”
洪承疇擡起頭,臉上露出了勝券在握的笑容, “到那個時候,我便立刻聯合巡按御史吳牲上書。”
“就參他楊鶴撫綏無方,用人不當,致使降而復叛,糜爛地方!”
“你信不信,這道奏疏呈上去,楊鶴保準乖乖請辭!”
2K 4K 3K一共9K字,燃盡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