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章 馬家溝

第25章

馬家溝

江瀚心裡盤算著董二柱的提議,覺得確實有幾分道理。

畢竟當初上工的時候,他親眼見過那兩個寒窯,空間寬敞,正適合儲存冰雪。

想到這裡,江瀚當機立斷,決定和董二柱去一趟馬家溝。

跨過乾涸的延河,兩人老遠便看到村口的歪脖樹下,有個裹著破羊皮的老漢正撅著腚在刨樹根。

江瀚從懷裡摸出半塊麩餅,剛準備上前搭話: “老人家,請問”

可話還沒說完,那老漢卻像見了鬼似的,手中鋤頭一拋,撒腿就跑。

“什麼情況?”

江瀚手裡拿著麩餅,愣在原地。

他原本還想拿糧食先去套套近乎,可話還沒說完人就跑了。

嘆了口氣,江瀚收起餅子,沿著小路走進馬家村。

馬家村還不算徹底破落,零星的還能見到幾個活人在村子裡來往走動,這都是多虧了馬懋才的福。

當年備陳大飢疏呈上去後,崇禎當即免了安塞周邊幾個縣城的賦稅,還撥了點銀子用以賑濟災民。

(據記載:“延安止分得三千四百兩,慶陽止分得八百八十兩。”) 江瀚二人剛走進村子,眼尖的村民便開始大聲嚷嚷起來: “官軍來了!官軍來了!”

隨著這句話喊出來,整個村子瞬間躁動了起來。

井臺上正打水的婦人扔下轆轤就跑,粗麻繩帶著水桶墜入井底,在冰面上砸出蛛網裂痕。

三個正在扒樹皮的漢子慌不擇路地就往院子裡竄,其中一個還不小心被自己褲帶絆倒在地,隱約間露出腰間潰爛的瘡口。

江瀚微微一怔,終於意識到,此時自己身上還穿著明軍的甲冑,就像是來徵糧的官軍。

“怪不得呢。”

江瀚自嘲一笑,心中暗歎,都說匪過如梳,兵過如篦,亂世人命如草芥。

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當兵的和做匪的,其實沒什麼區別,甚至當兵的比做匪的更危險。

碰見匪寇,可能只是丟些錢財;可碰見官軍,丟些錢財事小,保不齊連人頭都要被割了拿去邀功領賞。

江瀚無奈地搖了搖頭,看來得換身衣裳再回來了,穿著這身甲冑,估計沒人敢和他搭話。

但本著來都來了的精神,江瀚決定先到處轉轉,順道再去馬家看看。

繞過磨坊,江涵和董二柱來到馬家老宅,敲響了馬家宅子的大門。

“吱”

伴隨著一陣酸到掉牙的吱呀聲,大門緩緩打開,一個瘦弱的老僕從門後探出腦袋,瞇著眼看著江瀚二人。

“軍爺請回吧。”

老僕伸出骨瘦如柴的右手,指了指略顯雜亂的院子,語氣不耐: “我家老爺上月剛遷去延安府,如今宅子裡已經不剩什麼了,最多也就幾石陳谷。”

“實在是供不起糧餉,軍爺莫怪。”

說完,老僕弓下身子,咳嗽個不停。

江瀚一愣,連忙從懷裡掏出幾兩碎銀子,遞到老僕面前:

“老丈誤會了,我們不是來徵糧的,我們是隔壁白家溝的,這次來只是想借用一下貴府的寒窯。”

老僕瞥了瞥江瀚手裡的銀子,心中有些猶豫。

思索良久,最終還是抵不過銀子的誘惑,擡手指了個方向: “寒窯?將軍從曬穀場出去,往西走半里地就能看見了。”

“只是如今寒窯可能還有鄉親在住,將軍若是要用,還需好生和鄉親們商量纔是。”

說完,老僕接過銀子,便轉身準備關門。

江瀚見狀,連忙伸手攔住他: “老丈莫急,還有一事。”

“不知馬家村的土地能否租借?我打算租些田土,等開春了種點糧食。”

老僕聽了,頓時瞪大了雙眼,一臉詫異地看著江瀚,就像看傻子一樣: “種糧食?”

“將軍莫不是昏了頭?陝北這天,怎麼可能種得出來糧食?”

面對馬家老僕的眼神,江瀚有些無奈,但畢竟是老人家,他也懶得過多計較:

“這個我自有辦法,老丈無需擔心。”

江瀚指了指村子外的空地,接著問道:

“我見馬家村也沒幾戶人家了,老丈可知道,現在馬家村有多少土地堪用?”

“我準備將馬家村的地都租下來,再請鄉親們幫忙耕種,報酬好說。”

馬家老僕搖搖頭,慢吞吞地解釋道: “自從遭了災,馬家村的人一天比一天少,時不時地還有流寇和官軍前來打秋風。”

“安塞周邊吃人者不計其數,爲保平安,馬家人已經全搬到延安府裡去了,只留我一個看著老宅子。”

“現在馬家村的田地基本都賣給了李家。”

“李家?”

一旁的董二柱撓了撓頭,滿臉疑惑,

“我也算半個馬家村人,我怎麼從來沒聽過李家?”

老僕聽罷,警惕地望了望四周,發現沒人才放下心來,壓低聲音解釋道: “李家是延安府裡新來的大戶,聽說和知府張輦是姻親。”

“張輦走馬上任後,李家人也就跟著到了安塞,趁著災年,專門低價收購延安府周邊的土地。”

“馬家溝和白家溝的地大多都賣給了李家。”

原來這李家是後來的,難怪之前沒聽說過,江瀚點點頭:

“還是麻煩老丈帶我們去寒窯裡看一看,畢竟這寒窯是馬家的。”

“老丈也算半個馬家人,想必和鄉親們更好溝通。”

老僕收了江瀚的銀子,也不好推脫,於是便帶著江瀚和董二柱前往寒窯。

“那寒窯連帶著周邊的地都是我們馬家的,從曬穀場走過去,半里地就能到了……”

老僕一邊走一邊和江瀚介紹著,

“不過如今李家也在打這寒窯的主意,想把周邊的地都給拿下來。”

“要不是我家老爺在朝中還有些分量,這些田土怕是早被李家搶去了。”

聽了馬家老僕的話,江瀚很是不解: “那李家是外來戶,按理說是鬥不過你們這些本地鄉紳的,怎麼這麼強勢?”

老僕嘆了口氣,十分無奈: “我家老爺在外地爲官,也沒精力管這些事情,至於其他人也沒那能力。”

“所以那李家才能大肆收地,稍有不從者,輕則一頓毒打,重則破家滅門”

聽了這話,江瀚頓時吃了一驚: “破家滅門?不至於吧?那土地反正沒用,賣了就是,何必做這麼絕?”

馬家老僕嘆了口氣,有些憤憤不平: “誰說不是呢,那李家仗著是知府的姻親,在延安府橫行霸道,把周邊的所有生意都給包圓了。”

“糧米布帛,衣食住行,每一樣都要過李家的手。”

“要是看上了哪家的產業,就隨便找個由頭把人帶到衙門裡,關上個十天半個月的。”

“待獄卒一頓收拾後,就是天王老子來也得低頭。”

江瀚聽罷,十分無奈:

шшш●тtκan●co

“這麼說,我要是想在馬家溝種地,還得先去李家拜個碼頭?”

各位看官大人,求收藏,求追讀!!! 您的追讀對小弟來說至關重要,非常感謝!!!

(本章完)

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89章 陣斬李卑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81章 神一魁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185章 烽煙四起第257章 光靠農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65章 攻城第9章 總兵身死第39章 天傷星盧濤第113章 江瀚的打算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238章 水攻第42章 流寇來襲第98章 投名狀第63章 李立遠第43章 砍瓜切菜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67章 張輦第64章 投賊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71章 戰後第12章 劉老爺第227章 陳代雲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69章 焦屍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150章 叛徒白廣恩第141章 大軍調動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88章 銜尾追殺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54章 拿下王莊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98章 投名狀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8章 段家父子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151章 洪剃頭第70章 報仇雪恨第57章 馬家村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87章 中伏第35章 靖邊營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14章 發餉第18章 大同鎮邊軍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149章 鐵角城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109章 論水滸第81章 神一魁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23章 清算田畝,打劫富戶第28章 安塞縣城第37章 開春種麥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68章 誰的錯?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142章 開門紅第22章 流寇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92章 威震西北第51章 出發第30章 赴宴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28章 安塞縣城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142章 開門紅
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89章 陣斬李卑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81章 神一魁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185章 烽煙四起第257章 光靠農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65章 攻城第9章 總兵身死第39章 天傷星盧濤第113章 江瀚的打算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238章 水攻第42章 流寇來襲第98章 投名狀第63章 李立遠第43章 砍瓜切菜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67章 張輦第64章 投賊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71章 戰後第12章 劉老爺第227章 陳代雲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69章 焦屍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150章 叛徒白廣恩第141章 大軍調動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88章 銜尾追殺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54章 拿下王莊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98章 投名狀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8章 段家父子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151章 洪剃頭第70章 報仇雪恨第57章 馬家村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87章 中伏第35章 靖邊營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14章 發餉第18章 大同鎮邊軍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149章 鐵角城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109章 論水滸第81章 神一魁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23章 清算田畝,打劫富戶第28章 安塞縣城第37章 開春種麥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68章 誰的錯?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142章 開門紅第22章 流寇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92章 威震西北第51章 出發第30章 赴宴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28章 安塞縣城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142章 開門紅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册亨县| 会宁县| 嘉兴市| 孝义市| 昂仁县| 新沂市| 绥江县| 东山县| 墨竹工卡县| 沭阳县| 壤塘县| 富蕴县| 凤城市| 繁峙县| 霍林郭勒市| 光泽县| 宣武区| 攀枝花市| 缙云县| 绩溪县| 铜川市| 开化县| 眉山市| 中牟县| 比如县| 朔州市| 万载县| 永清县| 漠河县| 托克托县| 澎湖县| 南木林县| 东山县| 怀安县| 阜南县| 青铜峡市| 柳林县| 张家界市| 新乐市| 周口市| 延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