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 山西這邊,江瀚靠著一場慘勝暫時穩住了陣腳,但在一河之隔的陝西,情況可就完全不同了。
隨著各路反賊首領被招撫,他們麾下的部隊也將被遣散回鄉。
陳平就是其中的一員。
他是宜川人,早年因爲大旱活不下去,就跟著王左掛造了反。
可後來王左掛招安了,卻被洪承疇砍了腦袋,麾下的部隊也慘遭屠戮。
陳平帶著十幾個老鄉死裡逃生,之後一路輾轉,投奔了聲勢頗大的神一魁。
本想著跟著神大帥能有條活路,可好景不長,沒過多久神一魁就被招安了。
陳平沒辦法,只能跟著大部隊一起放下了武器。
說實話,他心裡是一百個不願意投降。
有王左掛的前車之鑑,他對官府的承諾是半點都不信。
可神大帥跟大家說,這次不一樣,主持招撫的是三邊總督楊大人。
這是朝廷在陝西最大的官,說話肯定算話,不會像那些地方小吏一樣,出爾反爾。
泥腿子出身的陳平,哪裡懂什麼“三邊總督”到底有多大?
他只聽懂了“陝西最大的官”這幾個字。
在他樸素的認知裡,三邊總督,大概就是陝西這片地界的土皇帝吧。
這麼大的官,應該不至於騙他們這些泥腿子吧?
抱著這種天真的想法,陳平最終沒有再跑,而是選擇就地投降。
和陳平有同樣想法的人很多。
他們總覺得,皇帝是好的,朝中的大官也是好的,只是下面那些狗日的貪官污吏們把事情辦壞了,才逼得他們活不下去。
現在陝西最大的官親自出面招撫,日子總該有盼頭了吧? 但陳平的噩夢,從放下武器那一刻,就已經開始了。
在慶陽府的招撫點,陳平規規矩矩地交出自己的腰刀,衙門手裡領到了一塊刻著“免罪釋放”字樣的小木牌。
除了免罪牒,還有三錢安家銀子。
然後,他和三十多個宜川的老鄉,就被告知可以自行回鄉了。
自行回鄉?
陳平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從慶陽府到宜川縣,直線距離都有七八百里,更別提中間還要翻山越嶺。
陳平捏著那三錢銀子,心裡拔涼拔涼的。
這點錢,在糧價飛漲的陝北,連兩鬥糙米都買不到!
他們這三十多號人,靠著身上那點口糧,要走到什麼時候才能走回宜川? “大兄,咋辦啊?”
一個年輕點的後生哭喪著臉問。
陳平嘆了口氣,無奈道:
“能咋辦?走一步看一步吧!”
事已至此,刀都交了,除了硬著頭皮往家走,還能怎樣?
回家的路,是一條絕望的路。
目之所及,盡是黃土,連綿的旱災和兵災,早已將陝北這片土地摧殘得不成樣子。
地裡光禿禿的,連野草都難得一見,樹皮、草根早就被饑民們給啃光了。
他們這羣人,就像是荒原上的一羣孤魂野鬼,漫無目的地向前挪動著腳步。
爲了節省口糧,他們一天只能吃一頓糊糊。
水囊空了,就找乾涸的河牀挖坑,希望能滲出點渾濁的泥水。
就這樣,這羣人省吃儉用,一步步從慶陽府走到了洛川地界。
只要過了洛川,再走幾天,就能回鄉了。
說不定回去就有希望了呢? 然而,就在洛川十多裡外的一個渡口旁,他們卻遇到了麻煩。
一個穿著綢布短褂、管事模樣的男子,帶著十來個手持刀槍棍棒的青皮無賴,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陳平一看這架勢,就知道來者不善,趕緊招呼同鄉繞道走。
可沒等他們走兩步,那管事已經帶著人圍了上來。
“站住!”
管事三角眼一瞪,厲聲喝道,
“你們這羣人,幹什麼的?”
“從哪兒來,要到哪兒去?”
陳平心裡一緊,但還是上前一步,拱手笑道:
“這位大人,我等是從慶陽府來的,正要回宜川老家。”
那管事上下打量了他們一番,冷笑道: “慶陽府來的,那可是賊窩啊。”
“你們肯定是賊寇!”
說罷,他猛地一揮手,對身後的青皮無賴們喝道:
“給我上!”
“這羣賊寇想混進咱們洛川地界,給我打死他們!打死了老爺有賞!”
這羣青皮無賴們早就摩拳擦掌,聞言怪叫著就衝了上來。
“慢著!”
陳平又驚又怒,迅速從懷裡掏出小木牌,
“我有官府發的免罪牒,是朝廷赦免的良民!”
“你憑什麼隨意打殺我們?!”
然而,那管事根本不看他手中的木牌,只是抱著胳膊冷笑:
“免罪牒?沒聽說過!”
“我家老爺說了,凡是從西邊過來的賊寇,一律不準進入洛川地界!”
“否則格殺勿論!”
原來,自從楊鶴要遣散流賊的消息傳開後,洛川當地的官紳老爺們便坐不住了。
他們可被流賊給搶怕了,生怕這些遣散回鄉的賊寇會成爲內應,將來引賊入室。
於是,這些官紳老爺們便自發地組織了起來。
紛紛派出家丁、管事或者乾脆僱傭地痞流氓,在各個交通要道設卡堵截。
試圖阻攔這些被遣散的賊寇,甚至直接下令格殺勿論!
陳平他們雖然有三十多人,但一路跋涉,早已餓得頭暈眼花,再加上又手無寸鐵。
面對著十幾個手持刀槍棍棒的青皮流氓,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
棍棒劈頭蓋臉地砸下來,慘叫聲、哀嚎聲響成一片。
那些青皮無賴下手極狠,根本不留活口,打倒在地還要上去猛踹猛砸。
“跑!快跑!”
陳平眼看抵擋不住,也顧不上許多了,連忙拉起身邊兩個同鄉,拼命往外衝。
而其他人也反應過來,連滾帶爬地跟著逃命。
一口氣跑出數裡地,後面的追趕聲才漸漸消失。
陳平清點人數,原本三十二個同鄉,此刻只剩下了二十八人。
有四個人永遠地倒在了那個渡口旁,被活活打死。
還有好幾個人被打得頭破血流,傷勢不輕。
衆人驚魂未定,不敢再走官道。
他們知道,官道上肯定還有類似的哨卡。
於是陳平只能選擇更加難行的山間小路,白天躲藏,晚上趕路。
就這樣在野地裡走了七八天,他們才終於回到了魂牽夢繞的家鄉,宜川縣,南窯溝。
趕到村口時,已是傍晚。
整個村子死氣沉沉,只有幾戶人家還亮著微弱的火光。
南窯溝本就不大,當初鬧災荒,活不下去的青壯們,大多都跟著陳平出去造反了。
留下來的老弱病殘,在這幾年裡,餓的餓死,病的病死,如今整個村子只剩下不到一半人。
陳平一行人疲憊到了極點,隨便找了一孔無人居住的破窯洞,擠在一起,準備先對付一晚,明天再說。
然而,陳平卻怎麼也沒想到,黑暗中早就有人盯上了他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