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

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 就在江瀚親率主力大軍,一路南下,勢如破竹地攻向廣元的時候,李自成和他那支兩千餘人的奇兵,還在被陰平小道,折磨得死去活來。

這條路,著實是艱難異常。

隊伍出發的頭幾天,尚能沿著山腳的河谷前行。

雖然道路崎嶇,碎石遍佈,但總歸還能讓大軍緩緩前進。

可當他們繞過文縣,真正一頭扎進那片人跡罕至的原始森林時,所有人才切身體會到了,什麼叫做“舉步維艱”。

西南的林子,與他們熟悉的秦嶺山脈,截然不同。

這裡的天氣,又溼又熱,林中瘴氣叢生。

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將陽光切割得支離破碎,使得林中終年陰暗潮溼,厚厚的腐爛落葉,散發著一股令人作嘔的黴味。

將士們必須用手中的腰刀,不斷劈砍著擋路的荊棘與藤蔓,每前進一步,都要消耗不小的體力。

而潛伏在暗處的毒蟲和螞蟥,更是讓人防不勝防。

許多士兵的腿上、胳膊上,很快便被叮咬得血肉模糊,又紅又腫,甚至開始潰爛。

隊伍中也很快出現了非戰鬥減員,不少將士或死於毒蟲、或墜于山崖。

經歷了半個多月的艱難跋涉後,李自成所部終於抵達了摩天嶺。

這裡也是陰平小道上最艱難的一段,只要越過摩天嶺,入蜀指日可待。

摩天嶺北麓還好,可當李自成等人登上山脊後,卻被腳下的場景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那是一道幾乎垂直的巨大巖壁,光滑而陡峭,根本看不見任何可以攀爬的路徑。

巖壁下,則是一段陡坡,旁邊是深不見底的懸崖,雲霧纏繞在山腰,彷彿一條白色的腰帶,讓人看不清崖底的模樣。

面對此情此景,別說是下山了,光是站在這懸崖邊上,朝下望一眼,都足以讓這幫士卒們兩腿發軟。

“這這怎麼過去?”

“沒路啊這根本就沒路!”

士卒們都畏懼了,他們看著眼前這絕望的峭壁,紛紛踟躕不前,不敢再上前一步。

李自成面色沉凝,他知道該自己出手穩住軍心了。

他沒有廢話,而是轉頭看向身後的劉宗敏:

“去,把所有馱輜重糧草的騾子,都給我從崖壁上推下去。”

劉宗敏雖然不解,但還是迅速的執行了命令。

幾十頭騾子發出淒厲的悲鳴,被逐一從懸崖上推下,翻滾著墜落崖璧,隨後重重地砸在陡坡下,再也沒發出任何聲音。

李自成的目的很明確,這些騾子再往前也走不動了,倒不如用它們的身體,先去蹚出一條血路,最後還能用其屍體,充當緩衝的肉墊。

隨即,他又下令,讓士卒們把武器輜重,順著山腳扔下去,以減輕負擔。

做完這一切,李自成還是覺得不夠保險,他又讓士兵們就地砍竹,打製了不少竹網彈簇,從崖璧上扔了下去。

但即便如此,當士兵們再次來到懸崖邊時,看著下面用騾馬屍體和竹網堆成的“著陸點”,仍然是有些畏懼。

就連劉宗敏、李過等人,看了也是陣陣心悸。

李自成見狀,知道是時候該自己站出來了,他必須身先士卒,用實際行動帶領軍隊。

在這個沒有沒有即時通訊,信息傳遞基本靠吼的年代,帶兵打仗的將領,幾乎人人都要身先士卒。

一來是觀察敵我態勢,二來就是提振士氣。

一支軍隊的士氣,全憑主將的個人威望和勇氣。

順風仗還好,一旦陷入絕境,就得靠主將站出來,領著麾下將士殺出一條血路。

而此時的李自成,面臨的就是絕境,當然需要他身先士卒,爲麾下將士做個表率。

他上前一步,走到懸崖前面,回過身,對著所有人大聲吼道:

“各位弟兄!這絕壁雖險,但咱們已經沒有退路了!”

“咱們一路走來,跋山涉水,走了足足幾百里路,到了臨門一腳,豈能輕言放棄?”

“如今,只要越過這道絕壁,江油就在眼前!”

“看我先行一步,給諸位探路!”

說罷,李自成一把扯過身旁士卒手上的氈子,緊緊地裹在身上,便準備往下滾。

“老叔!”

щшш◆тт kΛn◆¢ O

“將軍!”

他侄兒李過和猛將劉宗敏見狀,大驚失色,連忙上前死死拉住他,異口同聲地喊道:

“我去吧!”

李自成一把將兩人推開,雙目圓瞪,聲如洪鐘:

“爲將者,自當身先士卒!前人能過,我李自成自然也能過!”

他最後掃視了一眼身邊這兩千多名神情複雜的士兵,放聲大笑:

“諸位,山下慶功!”

話音未落,他便裹緊了毯子,猛地一蹬腳,整個人如同石塊般,義無反顧地從陡峭的山坡上,翻滾了下去!

在山巔之上兩千多雙眼睛的注視下,那個被氈毯包裹的身影,在陡峭的崖壁上不斷地翻滾、碰撞、下墜。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終於,“蓬”的一聲悶響後,李自成的身體,重重地摔在了下方那堆牲口的屍體之上。

隨即,他便一動不動,彷彿死了一樣。

山頂之上,一片死寂。

壞了,主將不會真摔死了吧!

而此刻的李自成,雖然沒死,但也確實是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

他只感覺天旋地轉,七葷八素,腦袋像是要炸開一般,體內五臟六腑都像錯了位一樣。

渾身上下,到處都是黏糊糊、熱乎乎的液體,一股濃烈的血腥味直衝鼻腔。

聞到這股血腥味,他心中大驚,生怕這是自己的血,難不成滾下來的時候缺胳膊斷腿了? 他強忍著不適,快速地檢查了一遍,萬幸,身上的零件都還在。

這些血,大多都是他身下那些騾子屍體裡噴出來的。

見狀,李自成終於鬆了口氣,他躺在那堆血肉模糊的騾屍上,沒有過多休息,只是猛地吸了兩口氣,隨後便掙扎著站起身來。

他迎著山頂上那兩千道關切而又驚恐的目光,高高地舉起了手臂,用嘶啞的聲音,奮力揮手大喊。

“無礙!都下來吧!”

山上的士卒們,在看到主將重新站起來的那一刻,看著李自成渾身浴血,卻屹立不倒的身姿,也都鬆了口氣。

士卒們就像被注入了一道強心劑,士氣大振。

“將軍威武!”

不知是誰,第一個喊了出來。

隨即,山呼海嘯般的吶喊聲,響徹了整個山巔!

李自成的侄兒李過,此刻也是雙目赤紅,眼角帶淚。

他二話不說,抓起身旁毯子,對著身邊的士卒們,聲嘶力竭地大吼道: “將軍已經在下面等著了!”

“是爺們的,就跟老子一起衝!”

隨即,他也裹緊了毯子,朝著那堆騾屍的方向,毫不猶豫地滾了下去。

有了榜樣,士兵們再無半分猶豫。

他們有樣學樣,一個接著一個,如同下餃子般,從山頂之上,前赴後繼地滾落。

李自成站在崖底,看著這壯觀而又慘烈的一幕,心中無比感嘆。

大部分的將士都幸運地落在了緩衝帶上,雖然摔得鼻青臉腫,但都高興地站起來大聲歡呼; 而有那麼一些運氣不好的弟兄,在翻滾途中撞上了突出的巖石,或是滾歪了方向,墜入了更深的懸崖,再也沒能起來 李自成的心雖然在滴血,但他的眼神卻愈發堅定。

就這樣,在犧牲數百人後,李自成終於領著這支奇兵,成功翻過了摩天嶺這道不可逾越的天險。

現在只剩最後一道關卡,江油。

雖然江油就在不遠處,但李自成也沒有急著行軍。

他麾下的將士們剛剛越過天險,無論精力還是體力,都已消耗大半,急需休整。

於是李自成當即下令,全軍安營紮寨。

同時,他命人將坡下那些摔死的騾馬,剝皮取肉,架起篝火,給活下來的弟兄們,飽餐一頓。

大軍休整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才終於精神抖擻地重新出發。

很快,李自成便兵臨江油關下。

江油關,背靠蜀中,前臨涪江,江上只有一條孤零零的鐵索橋,作爲唯一的通道。

李自成沒敢大搖大擺的上前,而是靜靜地藏在不遠處的林子裡,等待天黑。

當夜三更,李自成便領兵越過鐵索橋,對江油關發起了突襲。

而此時,江油關的守將成明,還在被窩裡睡得正香呢。

直到震天的喊殺聲傳來,纔將他從夢中驚醒。

成明連忙命人組織抵擋,可此時爲時已晚。

江油關久不聞兵戈之聲,防禦本就空虛,兵員嚴重不足。

再加上是夜間被偷襲,原本那點士卒,沒等交戰,便已嚇得跑散了大半。

無奈之下,成明只得開關請降。

李自成打破江油關後,幾乎沒有片刻停留,便立刻揮師北上。

根據成明和一些降兵指出的道路,他一路沿著大劍山北上,成功繞開了劍州,直奔劍門關的後方而去。

劍門關坐落於大劍山山脈中斷處,而劍州則位於劍門關南側的河谷盆地,是關隘的後方依託。

蜀中廣記有記載“劍州北四十里至劍門關,兩山壁立,中爲通道,即金牛道也”

明代軍防佈局中,劍門關爲前沿陣地,劍州爲後勤中樞:關城駐兵防守天險,州城儲存糧草、駐紮預備隊。

李自成一路輕裝簡行,根本沒帶火炮,幾乎不可能打下劍州。

所以他只能選擇繞開州城,從劍州和劍門關中間橫插進去。

此時,鎮守在劍門關的利州衛指揮使李昌銘,還不知道賊兵已經從陰平小道偷渡過來。

他正站在北面的關樓上,看著山腳下止步不前的賊兵,沾沾自喜呢。

“一幫蠢賊,能打又怎樣?”

“碰見了這劍門天險,一樣叫你鎩羽而歸,望關興嘆!”

可就在他巡視關防時,一陣突如其來的喊殺聲,竟然從關城的南面,傳了過來! 這正是李自成的部隊,他已經抵達了劍門關腳下。

本來,李自成還想僞裝成從川中前來增援的官軍,騙開關門。

可在關外值守的兵將們,看見李自成這幫人,一個個穿得破破爛爛,灰頭土臉,如同乞丐一般,當即就起了疑心,死活不讓他們進城。

這可把李自成給急壞了。

媽的,老子麾下的軍容有什麼問題? 這不是眼下大明軍隊的標配嗎? 要是真來一支盔明甲亮、威風凜凜的部隊,你們才真該懷疑是不是冒牌貨。

無奈之下,李自成也懶得再裝了,直接下令,殺了守衛,隨即從南面對劍門關發起了強攻。

李昌銘接到警報,大驚失色,他萬萬沒有想到,賊兵竟然繞到了他的身後。

他連忙率領守軍,調轉方向,開始抵擋南面的賊兵。

李自成所部,一路跋山涉水,吃盡了苦頭,肚子裡早就憋足了火氣。

如今劍門關就在眼前,這幫士卒們打起來更是個個奮勇,人人爭先

李昌銘帶著守軍苦苦抵擋,眼看著就要支撐不住了,就在這時,北面也陡然傳來了山呼海嘯般的喊殺聲。

江瀚雖然最近停止了對劍門關的進攻,但他一直在劍門關外留有探哨,就是爲了策應李自成的部隊。

探哨一聽見關城南面傳來的動靜,立刻飛奔下山回報了江瀚。

江瀚估摸著時間,知道應該是李自成率兵趕到了。

他二話沒說,當即點起兵馬,朝著劍門關發起了最後的總攻。

李昌銘本來面對南面的賊兵就已經捉襟見肘,而現在北面也被同時進攻,他再也抵擋不住。

他領著親衛想做殊死一搏,可還沒等他發起衝鋒,便被一箭射死在了劍門關下。

主將既死,面對著賊兵的南北夾擊,這座號稱“蜀地第一雄關”的劍門關,再也支撐不住,轟然告破。

江瀚也正式打開了通往天府之國的大門。

根據事後統計,江瀚麾下的部隊,從關中開始,直到成功入川,前後耗時共計三個半月。

他麾下的兵將,光是行軍路上,減員就足有五六百人。

其中,以李自成所部傷亡最多,他偷渡陰平,光是死在路上的,就足有四百多人。

而戰死的卻並不多,攻打沿途關隘,死傷僅僅只有三百多人。

就這樣,在付出了近千名將士的寶貴性命之後,江瀚所部,終於成功踏入了四川地界, 接下來,就要找個地方過冬,正式開始經營根據地了。

先發一章,後面還有,正在加班加點碼字中 (本章完)

第66章 延安府破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74章 李自成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257章 光靠農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253章 財富在權力面前不值一提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160章 陌底渡見聞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69章 焦屍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63章 李立遠第74章 李自成第226章 搖黃軍第147章 雙贏第137章 如火如荼的山西起義軍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47章 三家合謀第14章 發餉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著兵甲!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236章 埋伏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114章 內應第38章 李家張家第46章 慶藩來人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250章 朝爲田舍郎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247章 要改變流寇思維第212章 訓練民兵第53章 王師來了!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157章 戰場尋人第206章 攻打劍門關第261章 洪督師大掠漢中第48章 王莊第76章 剿撫並用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236章 埋伏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185章 烽煙四起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211章 成立糧稅司,改革稅制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35章 牆頭草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第9章 總兵身死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70章 報仇雪恨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128章 慶功宴第68章 誰的錯?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3章 魚腹丹書第42章 流寇來襲第15章 回陝西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96章 李代桃僵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27章 水泥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53章 王師來了!第54章 拿下王莊第76章 剿撫並用第146章 害民賊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42章 流寇來襲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195章 把這幫姓朱的,都給我吊城牆上去!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2章 破局之策第59章 餘承業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89章 陣斬李卑第55章 開倉放糧第21章 安塞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159章 渡河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211章 成立糧稅司,改革稅制
第66章 延安府破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74章 李自成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第257章 光靠農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253章 財富在權力面前不值一提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160章 陌底渡見聞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69章 焦屍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63章 李立遠第74章 李自成第226章 搖黃軍第147章 雙贏第137章 如火如荼的山西起義軍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47章 三家合謀第14章 發餉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著兵甲!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236章 埋伏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114章 內應第38章 李家張家第46章 慶藩來人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250章 朝爲田舍郎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247章 要改變流寇思維第212章 訓練民兵第53章 王師來了!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157章 戰場尋人第206章 攻打劍門關第261章 洪督師大掠漢中第48章 王莊第76章 剿撫並用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236章 埋伏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185章 烽煙四起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211章 成立糧稅司,改革稅制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35章 牆頭草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第9章 總兵身死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70章 報仇雪恨第241章 圍堵侯良柱第128章 慶功宴第68章 誰的錯?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3章 魚腹丹書第42章 流寇來襲第15章 回陝西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96章 李代桃僵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27章 水泥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53章 王師來了!第54章 拿下王莊第76章 剿撫並用第146章 害民賊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42章 流寇來襲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195章 把這幫姓朱的,都給我吊城牆上去!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2章 破局之策第59章 餘承業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89章 陣斬李卑第55章 開倉放糧第21章 安塞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159章 渡河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211章 成立糧稅司,改革稅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定县| 绥宁县| 桐城市| 台中县| 大丰市| 宿州市| 镇坪县| 星座| 忻州市| 聊城市| 奉节县| 绥江县| 垣曲县| 武安市| 静乐县| 宾川县| 江津市| 福安市| 泰州市| 阜平县| 邓州市| 常山县| 海兴县| 沙坪坝区| 衡阳县| 龙口市| 元氏县| 泗洪县| 保康县| 永年县| 湘潭县| 禄丰县| 定远县| 无棣县| 洛浦县| 孟连| 河源市| 台安县| 阿坝| 彭泽县| 南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