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59章 渡河

第159章

渡河 架不住張獻忠的苦苦央求,江瀚只能“勉爲其難”的同意了他的請求。

就這樣,張獻忠以其義子李定國爲質,從江瀚手中換取了五百石救命糧草。

得到了糧草,張獻忠心中稍定。

第二天入夜,他與老回回便悄然集結了麾下那三百殘兵,收拾行囊,準備趁夜離開大塬,轉道向王屋山而去。

而江瀚則是帶著李自成、劉國能等首領,親自爲張獻忠送行。

“兩位,此去路途艱險,多多保重!”

江瀚站在火光下,臉上帶著一絲關切與鄭重,拱手道別。

張獻忠立馬於夜色當中,回頭望向塬上燈火通明的營地,又看了一眼這位親自出營相送,言辭懇切的上山虎,心中涌起了一絲難以言喻的愧疚與感激。

他用力抱拳回禮,聲音略帶沙啞地說道: “大帥高義!”

“今日援手之情,我與馬兄弟銘感五內!”

“今日厚賜,來日定當涌泉相報,絕不敢忘!”

說罷,他一撥馬頭,不再多言,帶著隊伍,頭也不回地扎進了夜幕之中。

然而,張獻忠卻是想錯了。

江瀚親自前來,可不是表達什麼兄弟情誼的,他只是想親眼看著張獻忠離開營地,免得他反悔。

他看著張獻忠逐漸消失的背影,不由得暗自感嘆道:

“圖圖哥真是是好人啊。”

江瀚本來還在苦思冥想,究竟該用什麼法子,才能把李定國這塊璞玉給拐過來,沒想到張獻忠自己就送上門來了。

張獻忠這邊,得了糧草就想開溜,甚至都來不及修整。

兩邊都覺得自己賺大了,生怕對方反悔。

而在江瀚身旁,全程目睹了這一切的李自成、張天琳等人,對於江瀚的所作所爲,心中只有欽佩與敬服。

瞧瞧人家這待人接物的氣度,果然非我等所能及也。

要說此刻最迷茫,也最不知所措的,那就只剩下李定國了。

他就這麼稀裡糊塗地,被父帥留在了這片陌生的營地,眼睜睜看著自家隊伍遠去,心中充滿了失落與茫然。

校場邊上,餘承業不知道從哪裡摸出來兩個烤得焦黃的野薯,遞了一個給垂頭喪氣的李定國,用胳膊肘碰了碰他,安慰道: “哎,我說,別喪氣了,你就安心呆著吧。”

“你父帥雖然把你撂下了,但咱們大帥心腸好,他肯定不會丟下你不管的。”

“再說了,還有哥罩著你呢。”

李定國接過野薯,卻沒有多少食慾,只是低著頭,聲音有些發悶:

“希望如此吧。”

“我只是沒想到,父帥父帥他真的會把我一個人丟在這裡”

不遠處,江瀚剛剛送走張獻忠,正準備回帳歇息,卻無意中瞥見了校場邊上的餘承業和李定國。

兩個小子正勾肩搭背地湊在一起,嘀嘀咕咕地說著什麼。

他心中一動,不由得放輕了腳步,悄無聲息地繞到了兩人身後。

江瀚也很好奇,餘承業這小子,在這麼短的時間裡,究竟是怎麼和李定國混熟的。

還親如兄弟,情同手足。

只聽餘承業拍著胸脯,擺出一副大哥的模樣:

“你放心,你就跟哥混。”

“等明天我就去找大帥求情,給你討一個輔兵噹噹。”

“總比你現在這樣,名不正言不順的強。”

李定國聞言,原本黯淡的眼神中頓時閃過一絲光彩: “真的嗎?”

他本來就對兵戈之事極爲嚮往,如今聽了餘承業這番話,心中的陰霾被衝散不少,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

“咳咳!”

就在兩人相談甚歡之際,一個略帶威嚴的咳嗽聲,突然從他們身後響了起來。

聽到這熟悉的咳嗽聲,餘承業和李定國神色一怔,連忙從地上跳了起來,手忙腳亂地轉過身去。

江瀚負手而立,似笑非笑地看著他們倆: “你們兩個小子,躲在這裡幹什麼呢?”

餘承業看見江瀚那張略帶戲謔的臉,頓時被嚇了一跳,也不知道剛剛自己跟李定國說的話,有沒有被江叔聽去。

他上前一步,剛想開口解釋: “江江叔,我們就是隨便聊聊.”

江瀚聞言,瞪了餘承業一眼: “說了多少次,參軍以後,在軍營裡要稱職務!”

餘承業嚇了一個激靈,連忙挺直腰桿,學著軍中士卒的模樣,大聲應道:

“是!謹遵大帥教誨!”

江瀚這才點了點頭,隨即看向了一旁顯得有些侷促不安的李定國: “李定國,聽說你想當輔兵?”

李定國見江瀚看向自己,心中更是忐忑,連忙低下頭,小聲應道: “回回大帥,我想試一試。”

江瀚看著眼前的李定國,心中早已樂開了花,但他面上還是保持著一方統帥的威嚴。

他拍了拍李定國的肩膀,勉勵道:

“嗯,不錯,好男兒就該金戈鐵馬,蕩盡天下不平。”

“以後你就安心住下便是,好好幹,莫要辜負了本帥對你的期望。”

餘承業在一旁,聽得下巴都快驚掉了。

他還以爲江瀚會毫不猶豫的拒絕呢。

畢竟當初他在馬家村吵著想要參軍,都被江瀚無情的拒絕了。

後來被官軍抓去延安府一通好打,他才如願以償,勉強當上了輔兵。

怎麼換成李定國這小子,江叔就這麼好說話了?

江瀚也懶得解釋,他軍務繁忙,實在沒有時間來管這兩個半大小子。

略作思忖之後,江瀚便決定把李定國也編入輔兵營,一併扔給了邵勇。

讓他和餘承業先在軍中做些雜物,磨鍊心性,熟悉軍務。

等日後有暇,江瀚再把他倆帶在身邊,親自教導。

打退了曹文詔的夜襲,江瀚還以爲可以暫時清靜一些時日,好生整頓兵馬,規劃下一步行動。

然而,他還是低估了朝廷剿匪的決心,以及自己在義軍當中的聲望。

張獻忠離開不過數日,陸陸續續地,又有不少義軍首領,紛紛率領殘部,前來投奔。

這些人,大都是被剿匪的官軍給逼來的。

其中以曹操羅汝才、混十萬馬進忠、改世王許可變等人爲首,再加上其他大小首領,如同百川歸海一般,紛紛匯聚到了江瀚所在的大塬之上。

一時間,江瀚的營地規模急劇膨脹,各路人馬混雜,旌旗遍野,號稱三萬之衆。

雖然其中老弱婦孺、饑民百姓佔據了一大半,真正可戰之兵不足一萬,但聲勢著實浩大,足以令官軍側目。

面對如此衆多的賊寇,曹文詔和艾萬年也曾數次嘗試主動進攻。

但江瀚本部穩如泰山,再加上外圍又有衆多流寇營寨作爲屏障,官軍多次進攻都無功而返,甚至還折了不少人進去。

曹文詔見賊勢甚重,不敢力敵,只能暫時收縮兵力,與賊寇形成對峙之勢,等待後續援軍到來,再圖進剿。

而江瀚這邊,看著營地周圍這三萬人馬,頭都大了。

三萬人吶,每天吃喝拉撒都足以把江瀚逼瘋。

難怪當初王嘉胤在河曲,無論如何都要把麾下的各路反王分封出去。

實在是沒糧食供這麼多人。

沒辦法,江瀚只能趁著官軍主力尚在集結,指揮各路首領翻過中條山,主動出擊。

憑藉火炮之力,以及前赴後繼的饑民,接連攻克了平陽府南部的解州、夏縣,繳獲了不少糧草物資。

兵鋒一度威逼晉南重鎮,運城。

然而,好景不長。

隨著時間的推移,從四面八方前來追剿的各路官軍,也開始陸續抵達戰場。

宣府總督張宗衡親自坐鎮運城,調兵遣將,張應昌、左光先等陝北悍將,也率領著邊軍精銳南下。

黃河對岸,左良玉親率兩千精兵,駐紮在茅津渡口,時刻提防著流寇渡河南竄。

官軍的兵力越來越多,包圍圈也越收越緊,起義軍的活動空間被急劇壓縮。

爲此,江瀚不得不放棄了新佔的州縣,收縮防線,再次翻過中條山,退回了黃河北岸的平陸附近。

轉眼之間,已經到了初冬時節,寒風凜冽,草木凋零。

崇禎四年十一月,天氣一年比一年更冷,黃河上已經出現了碎冰。

但距離黃河徹底封凍,能夠讓大隊人馬隨意通行,至少還需要一個多月。

但官軍可不會讓賊寇如願以償,隨著冬日臨近,官軍的攻勢也愈發凌厲起來。

崇禎三令五申,嚴令各路將領,務必在黃河封凍之前,將賊寇徹底剿滅,絕不容許他們竄入中原腹地,糜爛地方。

在半個多月的時間裡,江瀚帶著各路首領,與四面八方圍攻而來的各路官兵,在塬上塬下,展開了數場規模不等的激戰。

短短十幾天內,衆人打了不下二十場戰鬥,埋伏,夜襲,對壘.各式各樣的戰鬥都打了一遍。

雙方你來我往,死傷慘重。

憑藉著精良的裝備、悍勇的戰兵,江瀚本部雖然付出了不小的傷亡,但大體上還能保持建制,戰力還在。

然而,那些依附在他周圍的其他首領們,可就沒那麼幸運了。

在官軍高強度的猛攻下,他們可謂是屢戰屢敗,死傷慘重,營寨被破,糧草被焚,士氣也跌落到了谷底。

有的首領妄圖在中條山裡打游擊,但卻被官軍跟攆兔子一樣,攆得四處亂竄,不少人活活凍死在了山裡。

絕望之下,有一些被逼得走投無路的義軍頭領,開始在山裡砍伐林木,趕製木筏,想要強行渡過黃河。

但左良玉怎麼會讓他們如願以償?

左大帥此時還是朝廷的忠臣良將,所以他堅決執行了皇帝的命令。

那些試圖強渡的義軍,往往還未靠近河心,便被南岸官軍密集的箭矢和火炮打得人仰船翻,悉數葬身於冰冷的黃河當中。

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他們只能更加緊密地聚集在江瀚大營附近,尋求庇護,試圖茍延殘喘,拖到黃河封凍。

然而,曹文詔等官軍宿將,又豈是易與之輩?

他們見江瀚營寨防守嚴密,便直接放下江瀚不管,將矛頭對轉了周圍軍心渙散、戰力低下的軟柿子。

曹文詔指揮麾下兵馬,日夜不停地對這些外圍的小股流寇營寨,發動持續不斷的騷擾與攻擊。

官軍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快速突襲,打了就跑;

或是利用火炮的優勢,進行遠程轟擊,摧毀營防; 又或是趁著夜色,發動小規模的夜襲,製造混亂與恐慌。

總之,就是想盡一切辦法,不給這些小股流寇絲毫喘息之機,不斷地削弱他們的實力,消磨他們的意志。

更爲毒辣的是,曹文詔還使起了離間計,他聲稱朝廷大軍只誅首惡,不論脅從。

只要那些小股賊寇幡然悔悟,主動建功立業,官軍不僅可以既往不咎,甚至還會根據其“功勞”大小,酌情給予賞賜,甚至授予官職! 這個“功勞”所指,不言而喻就是江瀚的本部大營。

爲了增加可信度,曹文詔還特意把白廣恩拉了出來,讓他親自到陣前現身說法。

叛徒白廣恩在鐵角城一戰中投降官軍,並且因爲“告密有功”,被洪承疇授予了遊擊將軍一職。

白廣恩騎著高頭大馬,在陣前耀武揚威,他告訴各路義軍,只要能投降官軍,封妻廕子、榮華富貴唾手可得。

就這樣,在官軍持續不斷的軍事打擊和招降納叛之下,不少人真的開始心動了。

其中,改世王許可變,便是最早動了投降心思的一個。

許可變本來也不是什麼意志堅定之輩,當初造反也不過是爲了混口飯吃。

如今眼見官軍勢大,自己這點人馬在官軍的輪番攻擊下,死傷慘重,心中的那點反抗意志,早已被消磨得所剩無幾。

尤其是當他看到白廣恩的模樣後,更是心生嚮往,他覺得與其跟著上山虎等人困死在黃河北岸,倒不如學那白廣恩。

到時候拿著投名狀降了官軍,說不定也能搏一個封妻廕子、榮華富貴的前程。

於是,許可變便開始暗中派人,偷偷與曹文詔接洽,表達自己想要“棄暗投明”,歸屬朝廷的意願。

他甚至還主動提出,願意效仿白廣恩,通過出賣上山虎的軍情,協助官軍設伏,以此來作爲自己的進身之階。

夜色深沉,寒風呼嘯。

許可變的營地內,幾個黑影如同鬼魅一般,悄無聲息地溜出了營寨。

幾人趁著夜色的掩護,朝著官軍大營的方向奔去。

他們自以爲行事隱秘,但殊不知,他們的一舉一動,早已被江瀚散出去的暗哨看了一清二楚。

探哨不敢怠慢,立刻將這一重要情報傳給了江瀚。

中軍大帳之內,燈火通明;然而帳中的氣氛卻無比壓抑。

江瀚把麾下的核心將領,李老歪、邵勇、董二柱以及書辦趙勝,都召了過來,一起商議如何處置許可變一事。

李老歪聽了此事,怒不可遏,當即上前一步,抱拳沉聲道: “大帥,這等臨陣通敵的狗賊,我看就不必跟他廢什麼話了!”

“我這就帶兵,將許可變那廝拿下,然後再當著其他首領的面,將其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江瀚擡手虛按,攔住了李老歪:

“慢著!”

“你去把他拿了,其他首領怎麼看我?”

李老歪急了:

“大帥,這狗賊擺明了要投敵,難道還留著他過年不成?”

江瀚看著他,語氣平靜地反問道:

“空口無憑,你說許可變想要投敵,誰信呢?”

“你有他通敵的書信,還是抓到了他派出去的信使?”

“什麼都沒有,你就把一個主動來投的頭領給砍了,其他人怎麼看?”

江瀚嘆了口氣,繼續分析道, “咱們從最開始的三萬多人,能夠堅持打到現在,只剩下一半人都還不散,靠的是什麼?”

“不就是大家夥兒信得過我,願意抱團取暖,共抗官軍嗎?”

“要是沒有證據,就動手宰了許可變,恐怕不等曹文詔打過來,咱們自己內部就先炸了鍋。”

“人心散了,隊伍還怎麼帶?”

李老歪張了張嘴,想說些什麼,但終究還是把話嚥了回去。

他知道江瀚說的是實話,只是心裡憋著一股火,只能悶聲退了回去。

大帳內,一時間無人說話,所有人眉頭緊鎖,顯然都覺得這事兒棘手。

衆人沉默半晌,最後還是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江瀚,等著他拿主意。

江瀚緩緩走到輿圖前,目光如炬,緊盯著輿圖上那條蜿蜒曲折的黃河水道。

他的手指在輿圖上緩緩移動,最終停在了黃河南岸的白浪渡上。

“眼下官軍圍困日緊,要是不想辦法破局,恐怕會有更多人想要投敵。”

江瀚深吸一口氣,沉聲道:

“渡河吧,如今只有渡河纔有一線生機。”

“他許可變不是想拿咱們的情報,去曹文詔那裡邀功嗎?”

“那我就給他這個機會!”

“傳令下去,就說我軍糧草不濟,軍心浮動,準備三日之後,集結主力,夜襲白浪渡,強渡黃河南下!”

帳內諸將聽得雲裡霧裡,這不等於把脖子伸出去給人家砍嗎?

唯有趙勝心思敏捷,他眼珠一轉,試探著問道:

“大帥的意思是聲東擊西?”

江瀚讚許地點了點頭:

“正是。”

wWW ?TTκan ?C○

“我打算派主力佯攻白浪渡,將官軍的注意力,全都吸引到白浪渡去。”

說著,他手指在輿圖上一劃,點在了另一個渡口, “實則聲東擊西,派一隊精兵,走上游的陌底渡,偷渡黃河。”

衆將聽罷,頓時兩眼放光,李老歪和邵勇更是上前請命: “大帥,末將願爲先鋒,率部偷渡黃河。”

但江瀚卻搖了搖頭,看著二人道: “不,此戰我要你們親率大軍主力,佯攻白浪渡。”

“我親自帶兵渡河!”

趙勝一聽,頓時急了,連忙勸道: “大帥,萬萬不可!偷渡黃河何等兇險?”

“您是三軍之主,萬一有個閃失,我等該何去何從?”

“就是,我去吧,大帥!”

一時間,帳內勸阻聲此起彼伏,都希望江瀚收回成命。

江瀚眉頭一擰,沉聲道: “吵什麼吵?”

他目光依次掃過李老歪、邵勇、董二柱,趙勝等人,問道:

“你們幾個,誰會水?”

四人聽罷,面面相覷,皆是默然搖頭。

他們這幫從陝北殺出來的漢子,平日裡在地上龍精虎猛,可這水裡的功夫,的確是一竅不通。

江瀚嘆了口氣: “別說是你們,全軍上下幾千人,真正會水的,怕是挑不出三百人。”

說白了,他們這幫從陝西出來的邊兵,除了整日在延綏鎮吃沙子,哪裡會什麼水?

江瀚倒是會游泳,但面對寬闊的黃河,他心裡也發怵。

更別提那些不會水的士兵了,恐怕見到黃河,腿都要軟了,哪裡還敢渡河?

所以江瀚這個主帥必須親自出馬,身先士卒。

再說了,現在軍中就那麼點人能用,還沒到江瀚能夠安穩端坐於帳中,發號施令的時候。

軍情緊急,他該上也得上。

江瀚掃了一圈衆人,深吸一口氣:

“此事無須再議,我意已決!”

“三日之後,你們率軍佯攻白浪渡;而我親率八百精銳,趁夜偷渡陌底渡!”

“此戰一定要搏出一線生機!”

6K,不可以說我更新少了!真的盡力了,我還要查資料! (本章完)

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77章 上架感言第92章 威震西北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29章 李總管第17章 激戰!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78章 整訓部隊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64章 改造降將第159章 渡河第238章 水攻第5章 兵變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238章 水攻第80章 逃出生天第146章 害民賊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41章 忠義堂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9章 總兵身死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著兵甲!第211章 成立糧稅司,改革稅制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214章 大明第一任剿總司令第37章 開春種麥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226章 搖黃軍第82章 奸細第64章 投賊第76章 剿撫並用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37章 開春種麥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47章 三家合謀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96章 李代桃僵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174章 王嘉胤集團覆滅始末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96章 李代桃僵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80章 逃出生天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72章 楊鶴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147章 雙贏第38章 李家張家第109章 論水滸第118章 攻城戰第142章 開門紅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22章 流寇第50章 穿箭遊營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76章 剿撫並用第36章 整頓軍紀第238章 水攻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163章 從義軍到叛徒的轉變第141章 大軍調動第50章 穿箭遊營第55章 開倉放糧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25章 馬家溝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210章 還是這玩意兒好使!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
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77章 上架感言第92章 威震西北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29章 李總管第17章 激戰!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78章 整訓部隊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64章 改造降將第159章 渡河第238章 水攻第5章 兵變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238章 水攻第80章 逃出生天第146章 害民賊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41章 忠義堂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9章 總兵身死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著兵甲!第211章 成立糧稅司,改革稅制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214章 大明第一任剿總司令第37章 開春種麥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226章 搖黃軍第82章 奸細第64章 投賊第76章 剿撫並用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37章 開春種麥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47章 三家合謀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96章 李代桃僵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174章 王嘉胤集團覆滅始末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96章 李代桃僵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80章 逃出生天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72章 楊鶴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147章 雙贏第38章 李家張家第109章 論水滸第118章 攻城戰第142章 開門紅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22章 流寇第50章 穿箭遊營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76章 剿撫並用第36章 整頓軍紀第238章 水攻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163章 從義軍到叛徒的轉變第141章 大軍調動第50章 穿箭遊營第55章 開倉放糧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25章 馬家溝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210章 還是這玩意兒好使!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潜山县| 清徐县| 渭南市| 罗定市| 那坡县| 大安市| 新和县| 枣强县| 八宿县| 华宁县| 潮安县| 元谋县| 河北省| 固阳县| 许昌市| 闵行区| 临武县| 奉节县| 日土县| 柞水县| 安多县| 竹北市| 卓尼县| 和政县| 永兴县| 常州市| 延庆县| 澄迈县| 广德县| 鸡泽县| 新密市| 丰台区| 旺苍县| 漳浦县| 康马县| 碌曲县| 桃江县| 星子县| 定州市| 隆子县| 浦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