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整訓部隊 正當陝北官軍精銳盡出,分三路大軍南下之時,江瀚正在忙著整編軍隊。
這段時間他可沒閒著,送走了各路義軍頭領後,江瀚便繼續忙著整編隊伍和操練兵馬。
他記得很清楚,王嘉胤是守不住府谷的,他必然會帶著高迎祥、張獻忠等人渡河逃往山西。
而他們這幫留在陝西的義軍,將會成爲朝廷接下來的重點打擊對象。
所以江瀚這幾個月一直在拼命提升部隊實力,收集各種軍備物資,以應對接下來官軍的圍追堵截。
江瀚沒有收編那些小頭領的隊伍,他實在是看不上那幫匪寇,戰鬥力太弱,一時半會根本教不出來。
經過延安府一戰,江瀚手下兵馬已擴充至三千五百餘人。
而原先的五個哨,已經不能滿足如今的部隊編制了。
江瀚按照邊軍的規制,將麾下的五個哨都改成了司。
而董二柱他們五個哨長也搖身一變成了把總,每人統領一司,下轄六百精兵。
每個司再增設三位哨長,每哨二百人,同時增設四名隊長,如此一來,層次分明,指揮更靈便。
其餘五百人則被江瀚抽調出來,單獨編爲預備隊,留作後手,以備不時之需。
但是兵多了,麻煩也來了。
江瀚細細一盤點,發現幾個司的兵力配置極不均衡。
弓手大多都集中在邵勇麾下,炮兵和銃手基本在柱子手底下,而李老歪這邊則是領著騎兵和步兵, 黑子手底下就比較慘了,清一水兒的步兵。
正常邊軍編制下,除了炮營能單獨成軍之外,一個司至少應該配有十幾門小炮,以及不下百人的銃手,甚至軍費充足時,要做到每人手裡都有一桿銃。
當然了,這指的是軍費充足的時候,大明朝後期哪有軍費充足的時候。
而江瀚也沒這麼多人手和時間來打製火銃。
好在火炮還算夠用。
江瀚清點過炮營,現在他手上總共有大小火炮共計八十門,形制五花八門。
小的有虎蹲炮,涌珠炮,神樞炮,輕便靈活; 大的有單管滅虜炮,威遠炮等等,威力驚人。
但其中最好的當屬四門西洋重炮,這是他從延安府的城牆上拆下來的,又稱紅夷炮。
這玩意兒是朝廷仿荷蘭紅夷大炮打造的縮小版,雖不及原版威猛,但仍然不可小覷。
自從後金入關後,江南也有不少士紳湊錢打造紅夷炮,用來捐給朝廷,以顯示他們的拳拳報國之心。
這紅夷炮長約三尺四寸,重四百多斤,炮身鐵箍加固,火門帶活蓋,準星照門一應俱全,能防陰雨侵蝕,絕對是稀罕貨。
董二柱一見這四門紅夷炮,眼睛都直了,對待這四門炮比親孃還好。
他特意找工匠訂製了四輛炮車,專門來放他的寶貝,而且每輛炮車還配了兩頭騾子,兩個輔兵。
一個輔兵負責日常保養,戰時清理炮管,另一個輔兵負責填裝彈藥,冷卻炮身。
董二柱專門給這炮起了名,還編了號,分別叫天字第一、二、三、四號。
隨後他又挑選了炮營中經驗最老道的幾個炮兵,專門操持這四門寶貝,給他們配了三斤六兩的大鉛彈。
有了這四門重炮,董二柱對那些小炮便看不上眼了。
而江瀚也正好把一些輕便的小炮從炮營中調出來,下發到了每個司,炮營只留下射程遠,威力大的重炮。
這樣一番調整下來,軍中的火力分配總算是平均了一些,既有輕便小炮開路,又有重炮壓陣,遠近兼顧。
軍械方面,江瀚也一直在催促軍器局的工匠們,讓他們抓緊時間趕製。
這幫工匠們卯足了勁兒,每天除了睡覺就是幹活,修甲制械,忙得腳不沾地。
沒辦法,江瀚給的實在太多了。
李立遠這廝,從延安府的一幫鄉紳身上颳了不少好東西,光是銀子就有數萬兩,更別提什麼糧食,布料之類的物資了。
江瀚得了這筆錢就立馬花了出去,爲了趕工期,他許諾這幫工匠,直接按件計費:
修一件布面甲給五錢,打一件新的賞一兩。
這幫工匠哪見過這陣仗,一個個跟打了雞血似的,不到倆月就把兩千多件甲冑整得煥然一新。
江瀚趁熱打鐵,又讓他們趕製一批長桿鳥銃和重弓,準備練一隻狙擊小隊出來。
邵勇曾提議過,從全軍中專門挑出那些眼神好、瞄得準的精兵,給他們配上鳥銃和重弓,專門盯著敵人的基層軍官打。
任何一個時代打仗,都非常依賴底下的基層軍官。
這幫人不僅平日裡承擔著管理,訓練士兵的作用,在戰時更要精確地執行上級的命令,指揮底層士兵變換陣形,傳達作戰指令。
只要能把他們打掉,剩下的士兵就是無頭的蒼蠅,壓根組織不起來像樣的進攻。
江瀚也是從善如流,讓邵勇親自去全軍中挑人,組成了一支五十人的小隊,統一訓練。
等訓練完後,他們將會被下放到每個司,執行狙殺敵人軍官的命令。
而就在江瀚想盡一切辦法提升戰鬥力的時候,回到米脂山寨裡的張存孟此時卻氣得七竅生煙。
“砰!”
他猛地摔碎茶碗,咬牙切齒罵道:
“這個姓江的,分明是瞧不起老子!”
“讓他結個盟而已,推三阻四的,還拉上神一魁那廝,扯什麼‘不畏賊多’的狗屁道理。”
“老子要是有十萬大軍,第一個就去圍了延安府,把他腦袋擰下來當夜壺使!”
張存孟根本不相信江瀚的說辭,還認爲神一魁那廝就是在胡扯。
這兩個邊軍出身的肯定穿上了一條褲子,瞧不起他這個四處流竄的匪寇。
而一旁的老四蠍子塊拓養坤不明所以,也跟著幫腔道: “就是!”
“要是大哥有十萬大軍,別說一個小小的延安府了,就是榆林鎮都能一腳踏平!”
“那姓江的傲氣個啥,敢這麼不給大哥面子,早晚收拾他!”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罵得唾沫橫飛。
而下首的趙勝卻低頭不語,眼底閃過一絲憂色,暗自嘆息。
這倆貨光會耍嘴皮子,真要上了戰場,指不定誰收拾誰。
就在張存孟生著悶氣時,官軍已悄然逼近。
洪承疇率守備賀人龍、神木參將艾萬年星夜兼程,抵達了魚河堡,兵鋒直指米脂。
而爲了防止張存孟逃亡山西,榆林參政張福臻帶參將柳國鎮、遊擊將軍官撫民、李國奇,已經來到了葭州附近,堵住了張存孟的退路。
一切準備就緒,只等明日午時,兩路大軍齊出,一舉拿下張存孟!
搞了半天,這個章節名稱還是沒搞對,不好意思,久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