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35章 拙劣的楊鶴

第135章

拙劣的楊鶴

就在洪承疇精心算計,準備設下鴻門宴,一舉逼反神一魁,藉此扳倒楊鶴之際。

一個突如其來的消息,卻讓他的計劃落了空。

但同時,也讓他看到了一個更加直接、更加順理成章的機會。

消息是從固原總督府傳來的,前後兩道,一道比一道讓洪承疇感到意外。

第一道消息:三邊總督楊鶴密令神一魁,令其即刻派遣心腹大將茹成名,前往固原總督府議事。

神一魁不敢抗命,只能派茹成名去了。

可茹成名一腳踏進固原總督府的大門,連楊鶴的面都沒見著,就被早已埋伏好的甲兵拿下。

隨即楊鶴現身,以“桀驁不馴,毆打上官”爲由,將茹成名處以極刑——磔死!(凌遲) 茹成名受三十二刀而死,楊鶴手段殘酷,令人髮指。

這消息傳回寧塞,如同晴天霹靂一般,當即將神一魁驚出了一身冷汗! 茹成名是什麼人?

那是他神一魁的心腹臂膀,是他手底下最能打、也是最有威望的幾個把總之一。

楊鶴說殺就殺,而且是用如此酷烈的手段,這分明是在殺雞儆猴。

下一個會不會就輪到他神一魁? 一想到這,神一魁一連好幾天都惶惶不可終日,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晚上睡覺甚至都不敢解衣卸甲,只能枕戈待旦,暗中聯絡舊部。

一旦情況不對,神一魁就會立刻扯旗造反,殺出一條血路。

寧塞城內外的氣氛,一時間也變得異常緊張。

然而,就在神一魁驚恐萬狀,幾乎要鋌而走險的時候,楊鶴的第二道命令,或者說安撫信,又送到了。

信中,楊鶴的語氣異常溫和,先是解釋了處死茹成名的原因。

無非就是些“頑固不化,桀驁不馴,不服管教,頂撞上官”之類的罪名。

自己這麼做是替神一魁剪除一個禍害,免得他被手下裹挾,再次造反。

然後他話鋒一轉,開始安撫神一魁。

楊鶴稱此事只針對茹成名一人,絕不會牽連其他歸順將士,希望神將軍顧全大局,繼續爲朝廷效力云云。

這拙劣的一打一拉的手段,非但沒起到效果,反而讓神一魁更加摸不著頭腦,不敢有半分鬆懈。

但神一魁自從招安之後,也失了那份心氣,不敢立刻就反。

他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周圍的動靜,直到大半個月過去,固原那邊再沒什麼動靜傳來。

駐紮在寧塞周圍的洪承疇和吳弘器的人馬,也似乎沒有什麼異常調動。

神一魁那顆懸著的心,纔算稍稍放下來一點。

或許楊總督真的只是想敲打敲打他,殺個茹成名立威?

神一魁抱著一絲僥倖的心理,選擇了繼續隱忍,逆來順受。

可他哪裡知道,楊鶴這番操作,已經把他推倒了懸崖邊緣。

洪剃頭也已經盯上了他。

洪承疇在寧塞的行轅裡,得知楊鶴先殺茹成名、後又安撫神一魁的整個過程後,幾乎都要笑出了聲來! “拙劣的楊鶴啊!”

“這楊鶴不愧是御史出身,純粹就是個只會耍嘴皮子的蠢貨。”

楊鶴此次名爲招撫,實則毫無信義,手段更是粗鄙不堪!

如此反覆無常,威信豈能不失? 他以爲誅殺了神一魁手下的部將,然後再安撫神一魁,就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

在洪承疇看來,這簡直是笑話。

楊鶴難道不知道,就算神一魁選擇忍氣吞聲,那他的部將呢? 神一魁的部將,會像茹成名一樣,甘願等死嗎? 洪承疇敏銳地意識到,楊鶴這番弄巧成拙的操作,已經幫他完成了最關鍵的一步,摧毀了神一魁以及他部下對於朝廷的信任。

兩個蠢貨湊在了一起,簡直是天助他洪承疇。

洪承疇原本準備的鴻門宴,現在看來,已經完全沒有必要了。

楊鶴親手點燃了導火索,洪承疇需要做的,僅僅是在旁邊,輕輕地扇一扇風即可。

而神一魁這邊,更是陷入了兩難的境地,有苦說不出。

這位曾經擁兵數萬、縱橫陝北的大賊寇,自從接受招安之後,日子過得那叫一個憋屈。

沒招安之前,他是縱橫陝北的義軍首領,也是讓各地官員聞風喪膽的一方梟雄,手握數萬大軍,攻城略地,好不威風。

可招安之後呢?他頭上的“光環”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道枷鎖。

自從迴歸了大明體制內,神一魁瞬間從雲端跌落泥潭,變回了以前的那個任人踐踏的丘八。

當初在慶陽府接受招安後,那些被他打怕了的官僚士紳,一看他放下了武器,立刻就換了一副嘴臉。

這些官僚士紳,處處刁難他和他手下的弟兄,不僅隨意欺辱降卒,而且還剋扣他們的安家銀。

更有甚者,還開始組織起來,公然虐殺那些已經放下武器、手無寸鐵的降卒。

這些都只是爲了報復,報復當初起義軍攻打慶陽時,給他們帶來的損失和驚嚇。

全然忘了,當初他們在兵鋒下瑟瑟發抖、搖尾乞憐的模樣。

神一魁那時剛剛受降,爲了顧全大局,也不想節外生枝,只能忍著惡氣,將這些情況上報給楊鶴。

可結果呢?

那些官紳們不僅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

暗中指使衙役、地痞散佈謠言,說他神一魁要再次反叛,企圖用這種方式逼反他。

反正神一魁的大部隊都被遣散了,官紳們正好能夠正言順地,將神一魁和他的部下一網打盡。

而且官紳們還故意製造各種冤假錯案,羅織罪名,將屠殺降卒的行爲合法化。

以此來發泄他們對起義軍的刻骨仇恨!

面對這種情況,楊總督又做了什麼呢?

楊鶴並沒有嚴懲那些作惡的官紳,反而覺得是神一魁在慶陽府滯留太久,導致當地官紳怨恨。

於是,楊鶴連忙把神一魁和他的部下,一股腦地調往了偏遠的寧塞,要他們繼續爲國效力,北擊蒙古。

並且,楊鶴還特意委派洪承疇,親自“護送”神一魁上任。

神一魁能怎麼辦? 大軍在側,他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吞,捏著鼻子忍了下來。

神一魁不斷告訴自己,剛剛歸降就是這樣的,朝廷不信任他們是理所當然的。

而他也需要用實際行動,證明自己歸順朝廷的“誠意”。

於是,在被安置到寧塞之後,神一魁積極表現,率領部下先後三次,參與了對付蒙古部落的戰鬥,立下了赫赫戰功。

本以爲此次能夠立功受賞,重獲信任,可結果卻令他大失所望。

收到嘉獎的,永遠是那些督戰的“友軍”,比如寧塞參將吳弘器和中軍官範禮等人。

這些人不僅吞沒了神一魁所部的賞賜,而且還把神一魁的部下當炮灰使喚,讓他們衝鋒陷陣,死傷自理。

繳獲的戰利品,更是連根毛都輪不到神一魁的人。

正是這種不公的待遇,最終激起了茹成名等人的憤怒。

在一次戰後求賞不得、反遭呵斥之後,脾氣火爆的茹成名終於忍不住,帶人將吳弘器和範禮給揍了一頓。

這下可捅了馬蜂窩,事情也鬧到了楊鶴那裡。

但楊鶴弄清了事情的原委之後,非但對吳弘器等人侵吞軍功的行爲視而不見,反而對敢於反抗的茹成名恨之入骨。

楊鶴認爲茹成名就是個不服管教的刺頭,是不肯安心歸降的死硬分子。

於是,便有了那道密令,以及茹成名慘死固原的一幕。

楊鶴自以爲殺掉茹成名這個刺頭,再安撫一下神一魁,就能萬事大吉。

卻不知,他的這番操作,徹底寒了神一魁手下部將的心。

神一魁的部將張孟金、黃友纔等人,在得知茹成名的死訊後,個個驚懼不已。

他們不僅恨透了出爾反爾、手段酷烈的楊鶴,而且對神一魁這個首領,也產生了極大的不滿。

隊伍內部,已然是人心惶惶,暗流涌動。

神一魁夾在中間,可謂是進退維谷,左右不是人。

他此刻才真正意識到,當初自己的兄長神一元,還有高應登等人,爲何寧死也要扯旗造反了。

不是他們天生想當反賊,實在是大明已經爛透了啊。

可神一魁現在就算是想反,也沒那個能力了。

洪承疇和吳弘器的兩路大軍在側,將神一魁的部隊看得死死的,動彈不得。

況且神一魁已經失了當初造反時那份心氣,只想老老實實的做個寧塞守備。

可神一魁的部下卻不這麼想,你神一魁是楊鶴的重點關照對象,不會有殺身之禍。

我們這些下面的把總該怎麼辦? 茹成名的例子就在眼前,他們可不想當了那個用來儆猴的雞。

一時間,寧塞城裡暗流涌動。

而這一切,都被洪承疇敏銳地看在眼裡。

“時機.到了。”

洪承疇喃喃自語,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他根本不需要用什麼鴻門宴的伎倆,他只需要給神一魁部下緊繃的神經,加上最後一根稻草. 比如,讓賀人龍手下的兵馬,在寧塞城外,進行一次聲勢浩大的“例行操練”? 又或者,讓吳弘器和範禮,再去欺壓一下神一魁手下那幾個將領?

方法太多了。

想到這裡,洪承疇再次叫來了賀人龍 (本章完)

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41章 忠義堂第142章 開門紅第261章 洪督師大掠漢中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79章 不沾泥投降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21章 安塞第13章 亂兵就得有亂兵的樣子第116章 入城第146章 害民賊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113章 江瀚的打算第88章 銜尾追殺第75章 會盟延安第67章 張輦第73章 聲名鵲起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137章 如火如荼的山西起義軍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120章 圍三闕一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199章 突圍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109章 論水滸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55章 開倉放糧第212章 訓練民兵第80章 逃出生天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149章 鐵角城第82章 奸細第266章 給老朱家來點大西王的震撼(萬字大章!)第236章 埋伏第114章 內應第81章 神一魁第98章 投名狀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著兵甲!第90章 騙延水關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41章 忠義堂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73章 聲名鵲起第47章 三家合謀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238章 水攻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4章 篝火狐鳴第63章 李立遠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75章 會盟延安第238章 水攻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142章 開門紅第39章 天傷星盧濤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181章 詐降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82章 奸細第54章 拿下王莊第17章 激戰!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140章 大明第一抽象孫元化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114章 內應第257章 光靠農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151章 洪剃頭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75章 會盟延安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38章 李家張家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52章 埋伏第9章 總兵身死第3章 魚腹丹書第16章 遭遇蒙古騎兵第71章 戰後
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41章 忠義堂第142章 開門紅第261章 洪督師大掠漢中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79章 不沾泥投降第222章 微操大師朱由檢第21章 安塞第13章 亂兵就得有亂兵的樣子第116章 入城第146章 害民賊第136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中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113章 江瀚的打算第88章 銜尾追殺第75章 會盟延安第67章 張輦第73章 聲名鵲起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137章 如火如荼的山西起義軍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120章 圍三闕一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199章 突圍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109章 論水滸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55章 開倉放糧第212章 訓練民兵第80章 逃出生天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149章 鐵角城第82章 奸細第266章 給老朱家來點大西王的震撼(萬字大章!)第236章 埋伏第114章 內應第81章 神一魁第98章 投名狀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著兵甲!第90章 騙延水關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41章 忠義堂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73章 聲名鵲起第47章 三家合謀第20章 崇禎的憤怒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238章 水攻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4章 篝火狐鳴第63章 李立遠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75章 會盟延安第238章 水攻第186章 曹文詔來剿第142章 開門紅第39章 天傷星盧濤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181章 詐降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82章 奸細第54章 拿下王莊第17章 激戰!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140章 大明第一抽象孫元化第248章 開科取士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114章 內應第257章 光靠農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151章 洪剃頭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75章 會盟延安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38章 李家張家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52章 埋伏第9章 總兵身死第3章 魚腹丹書第16章 遭遇蒙古騎兵第71章 戰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竹县| 即墨市| 桂东县| 凭祥市| 巴彦淖尔市| 湖州市| 芒康县| 秭归县| 榆社县| 东乌| 上虞市| 高密市| 广汉市| 敖汉旗| 灵川县| 汝城县| 茌平县| 英吉沙县| 木里| 都兰县| 彰化市| 灵石县| 汉川市| 定日县| 江源县| 柯坪县| 雷山县| 惠州市| 长丰县| 依安县| 革吉县| 来安县| 永善县| 利川市| 吐鲁番市| 荥阳市| 潜江市| 利辛县| 康马县| 北碚区| 克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