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72章 大獲全勝

第172章

大獲全勝 另一邊,曹文詔已經與左光先、艾萬年兩部會師,正合兵一處,浩浩蕩蕩地向茅津渡方向趕。

然而,大軍行進在路上,卻接連遇到了好幾批信使: “報!賊首上山虎盡起大軍,已於昨日渡過黃河!”

“報!陝州告急!數千賊兵攜重炮猛攻城池,史知州請您火速回援!”

“報!左總兵被賊軍主力纏住,且戰且退,特地向您求援!”

一個個壞消息接踵而至,曹文詔只覺得腦中嗡嗡作響。

完了!

曹文詔大急,他猛地一勒馬繮,對著左光先、艾萬年以及白廣恩等人大吼一聲: “你們帶步兵急行軍跟進,我率騎兵先去支援!”

他現在已經顧不上左光先這些行動遲緩的步卒了,更別提其中,還夾雜著艾萬年的數百傷兵。

聽了這話,左光先和艾萬年對視一眼,心中皆是無奈。

他孃的,早幹嘛去了? 早點把賊兵攔在對岸,哪來這麼多屁事,非要輕信什麼內應的消息。

現在離渡口也就四五十里的路程,步卒急行軍只需半天。

你姓曹的就這麼等不及,非要獨自冒進? 萬一到時候中了埋伏,可別怪我們秦兵腿慢。

可兩人心中雖有腹誹,但卻十分默契地沒有出聲反駁。

他倆早就看不慣曹文詔及其麾下的關寧兵了,那種副驕橫跋扈的做派,狗看了都嫌棄。

左光先和艾萬年心裡,巴不得這幫人吃癟。

曹文詔自然不知道這兩人的想法,話音剛落,便猛地一夾馬腹,領著麾下一千多關寧鐵騎,直奔茅津渡的方向一路狂奔。

而江瀚這邊,早就在渡口附近的山頭上藏了起來,靜靜地等待著獵物上門。

他們等了不到半天時間,遠處的官道上便煙塵大作,一隊騎兵黑壓壓地奔涌而來。

看那旗號,正是曹文詔的關寧鐵騎。

曹文詔急匆匆趕到茅津渡附近,但他倒也沒急著一頭衝過去,而是勒住馬繮,揮手派出一隊探哨,前去渡口打探虛實。

探哨一路狂奔過去,很快便帶回了消息:

浮橋已斷。

對岸的陝州城方向,炮火轟鳴,喊殺聲隱約可聞,好像正遭受賊兵猛攻。

壞了!

曹文詔聞報大急,立刻帶人親自前去查看。

只見寬闊的河面上,浮橋已被拆毀得乾乾淨淨,只留下幾艘孤零零的渡船被纜繩拴在河心,隨著湍急的水流不斷搖擺。

這自然是江瀚的手筆,做戲就要做全套。

反正拆下來的門板木材他都派人藏好了,回頭還能原封不動地釘回去。

曹文詔看著眼前的情景,氣得肺都要炸了。

他手下全是騎兵,連個工匠都沒有,想要修復浮橋,就得等左光先趕到,而這起碼還要等好幾個時辰。

可對岸的陝州城,炮聲一陣緊過一陣,聽上去岌岌可危。

就在這時,一旁的孫守法提議道:

“將軍,事不宜遲,咱們不如棄馬,依靠河心的那幾艘渡船,先泅渡一批精銳,過去支援!”

棄馬?

曹文詔聽到這兩個字,心頭一緊,昔日呂梁山的慘敗再次涌上心頭。

他幾乎是條件反射般地搖頭拒絕道: “不行!戰馬是咱們的命根子,絕對不能棄馬!”

孫守法瞪大雙眼: “那咋辦?咱們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賊兵破城吧?”

曹文詔咬了咬牙,想了個折中的辦法:

“分出兩百人,立刻去附近附近砍伐林木,將砍下來的樹幹捆成一排,架在渡船上,搭一座簡易的浮橋出來。”

“剩下的人,時刻保持警戒,不準下馬!”

雖然河對岸炮火連連,但曹文詔還是保持了最基本的警惕,不敢將所有人都派出去。

孫守法領命,二話不說,帶著一哨人翻身下馬,抽出腰間短斧,徑直走進了附近的林子裡。

藏在不遠處山頭上的李老歪和邵勇,將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

李老歪不解地撓了撓頭,看向江瀚: “大帥,曹文詔怎麼就派了一兩百人出來?”

“對面陝州城打得火熱,他難道不急嗎?”

江瀚瞪了李老歪一眼,壓低聲音道: “急?急有個屁用?”

“他曹文詔再急,也得先把浮橋搭起來。”

“再說了,爲將者,最忌諱的就是一個‘急’字。”

“你一急,就容易出錯,就會露出破綻。”

他掃了一眼身邊的幾個將領,沉聲道,

“你們幾個都聽好了,以後帶兵打仗,不管情況再急,都必須保持應有的警惕和冷靜!”

幾人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隨後邵勇便開口詢問道:

“那大帥,咱們什麼時候衝出去?”

江瀚瞇著眼,如同一個耐心的獵人,盯著遠處的獵物: “不急,等他把浮橋搭好,領兵過河的時候,咱們再衝出去。”

李老歪聞言一愣: “等他們把浮橋搭好了?豈不是遲了?”

“到時候騎兵順著浮橋一溜煙就過去了,咱們怎麼攔得住?”

江瀚白了他一眼,沉聲道: “你不會動腦子想想?就靠幾棵樹幹胡亂搭起來的浮橋,能經得起戰馬疾馳?”

“他曹文詔只要敢騎著馬衝過去,那浮橋自己就得散架!”

“到時候,咱們都不用動手,等著這幫騎兵,掉進河裡餵魚就行。”

李老歪恍然大悟:

“我明白了!”

“也就是說,他們必須下馬,然後牽著馬,慢慢走過去?”

江瀚點點頭:

“沒錯!就等官軍下馬渡河的時候,咱們再衝過去,一錘定音!”

說罷,江瀚轉頭看向邵勇: “到時候你帶騎兵先打頭陣。”

“不用管別的,給我衝出去把聲勢搞大,把官軍的陣型徹底衝亂!”

“我和李老歪,率步卒隨後就到!”

邵勇眼中精光一閃,重重地點了點頭,隨即就帶著騎兵,悄悄往預定位置,摸了過去。

不多時,孫守法便帶著部下,扛著數十根光禿禿的樹幹回到了河邊。

一羣關寧兵七手八腳地把樹幹用繩索捆好,紮成一排,隨後小心翼翼地從渡船上,一節一節地向對岸架過去。

這些臨時砍伐的樹幹長短不一,根本夠不到對岸,只能拼成三段,才勉能強夠到河對岸。

這種方式架出來的浮橋,穩定性可想而知。

曹文詔看著眼前這條粗製濫造的浮橋,眉頭擰成了一個大疙瘩。

若非軍情緊急,他說什麼也不可能讓自己的部下,從這樣的浮橋上渡河。

曹文詔朝著身旁一名親兵使了個眼色:

“你去,試試看能不能過去。”

那親兵點點頭,剛準備騎馬踏上浮橋,就被孫守法一把拉住: “幹什麼呢,不要命了?”

“下馬,牽著馬過去!”

“要是都騎著馬渡河,這橋非塌了不可!”

那親兵恍然大悟,連忙翻身下馬,牽著戰馬,在衆人的注視下,一步三晃,戰戰兢兢地走到了對岸。

曹文詔見狀,稍稍鬆了口氣,當即下令道:

“行吧,就這樣過去!”

“分批渡河,先過去兩哨四百人,在對岸建立灘頭陣地,接應後續部隊!”

衆將得令,關寧兵們開始逐一下馬,準備分批渡河。

不遠處的山頭上,江瀚見此情形,果斷朝後方舉起了令旗。

衝鋒!

早已蓄勢待發的邵勇見狀,猛地將面甲往下一拉,發出一陣沉悶的怒吼:

“弟兄們,隨我衝!”

說罷,他一馬當先,帶著麾下兩哨五百多騎兵,如同猛虎下山一般,朝著河岸邊的關寧兵們就衝了過去! 曹文詔這邊,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對岸,生怕渡河到一半時,對岸的賊兵突然從哪個犄角旮旯裡殺出來。

可他們萬萬沒想到,殺機並非來自前方,而是來自於身後! 最先發現賊兵的是外圍的探哨,他看見不遠處的賊騎,立刻吹響了警報。

嗚——

“敵襲!後面!後面有大隊騎兵!”

曹文詔猛然回頭,只見後方不遠處的山頭上,數百騎兵捲起漫天煙塵,正朝著河岸席捲而來!

曹文詔目眥欲裂: “不好!有埋伏!準備迎敵!”

他本能地想調轉馬頭,率軍反衝回去,將這股來犯的賊騎碾碎。

可此時,他麾下的不少騎兵已經下馬,正準備渡河,整個陣型散亂不堪。

根本來不及重新集結,更遑論組織起有效的反衝鋒。

而從山坡上衝下來的邵勇等人,早已將馬速提到了極致,五百鐵騎聲勢浩大,一往無前的衝了過來。

看著遠處氣勢洶洶、如同下山猛虎般的賊騎,曹文詔的陣中瞬間便出現了巨大的騷亂。

而已經走上浮橋的那些士兵,此刻更是進退維谷,慌得不行。

有的人不顧一切地想衝到對岸,有的想退回來支援本部,狹窄的浮橋上瞬間亂成了一鍋粥,不少人被直接擠下了河。

“跑啊!”

軍陣裡,不知道是誰先喊了一嗓子。

這句話,瞬間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許多關寧騎兵二話不說,掉頭就跑。

他們是純騎兵部隊,不可能像步卒一樣,就地結陣防守。

而現在,他們又失去了速度優勢,如果選擇留下來,迎戰全速衝來的敵騎,無異於等死!

隨著越來越多的士卒逃竄,曹文詔再也無法維持陣線。

無奈之下,他只能調轉馬頭,望了一眼那座搖搖欲墜的浮橋,以及仍在河岸邊掙扎的手下,長嘆一聲: “撤!”

隨即,曹文詔猛抽馬鞭,在親兵的簇擁下,加速離開了河岸,徹底放棄了岸邊的數百士卒,把他們當成了遲滯賊騎的誘餌。

邵勇自然不可能上當,他根本不理會這羣失去威脅的官兵,直接朝著曹文詔就追了過去。

他的目標只有一個,趁著官軍潰逃,一路追殺,儘可能地消滅曹文詔的有生力量! 他將麾下五百騎兵散開,如同一張大網,不斷地從兩翼包抄驅趕,專挑那些落單掉隊的騎兵下手。

追亡逐北,是騎兵作戰最酣暢淋漓的時刻。

潰逃的官軍根本無法回頭,只能將自己的後背,暴露在追兵的刀鋒之下。

一名關寧騎兵拼命地抽打著胯下戰馬,他的側後方,是獰笑的賊騎,手中馬刀閃爍著寒光,已經貼了上來。

那關寧兵嚇得魂飛魄散,剛想變向,可隨著賊騎馬刀用力一揮,他只覺脖子一涼,眼前的景象,便漸漸黑了下去。

這樣的場景,在戰場上不斷上演。

追兵們在奔馳中不斷開弓,將一支支利箭射向官軍的後背。

不斷有官軍慘叫著墜馬,隨即被後面奔騰的戰馬踩成肉泥。

短短數裡之間,官道上便已是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曹文詔帶隊一路瘋狂逃竄,逃了足足二十幾裡,正巧碰上了正急行軍趕來支援的左光先、艾萬年,白廣恩等人。

曹文詔見到援軍大喜,當即勒馬,準備集結兵力,殺賊兵一個回馬槍。

“左將軍、艾將軍、白將軍!”

“賊兵追殺甚急,速速結陣,與我一同反擊追兵!”

他麾下還有數百精騎,再加上左光先等人的三千多秦兵,反殺幾百追兵,應當綽綽有餘。

可曹文詔的想法狠好,但他手底下那些已經被嚇破了膽的士卒們,可不這麼想。

這支關寧軍中的老卒子們,對呂梁山裡的那場血戰還記憶猶新。

在那場戰鬥中,他們被殺得丟盔棄甲,連主帥都被打成重傷。

如今再面對這幫如狼似虎的賊兵,要說他們心裡不發怵,那是假的。

就連曹文詔都被打出了心理陰影,不敢再往山裡鑽,更何況他們這些普通士卒。

再加上倉促之間遭遇伏擊,許多人早已慌不擇路,只顧著悶頭逃命,手裡馬鞭甩得劈啪作響,只恨胯下戰馬跑得不夠快。

儘管曹文詔、孫守法、曹變蛟等人極力彈壓,呼呵著想要穩住陣腳,可潰逃之勢已成,便再也無回天之力。

許多人根本不聽將令,一頭便撞進了艾萬年和左光先的隊伍裡。

艾萬年和左光先當場就懵了。

兩人帶兵一路急行軍,眼看著馬上就要趕到茅津渡口了。

可突然間,前頭一羣瘋狂逃命的友軍騎兵,如同決堤的洪水,瞬間便將他們的行軍隊列給衝了個稀碎。

但這還不算完,潰兵之後,便是追兵!

邵勇率領的數百騎兵,裹挾著這羣關寧潰兵,如同一道巨浪,狠狠地拍向了秦兵的陣中。

“怎麼回事?!”

見此情形,陣中的艾萬年和左光先大驚失色。

兩人剛想找曹文詔問個清楚,結果一轉頭,卻發現曹文詔帶著曹變蛟等親信,早就溜得沒影兒了! “曹文詔,我操你姥姥!”

(本章完)

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14章 發餉第124章 雨中對壘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128章 慶功宴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12章 劉老爺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88章 銜尾追殺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247章 要改變流寇思維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149章 鐵角城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48章 王莊第227章 陳代雲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67章 張輦第33章 交贖金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著兵甲!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201章 生擒曹文詔第157章 戰場尋人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155章 夜襲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79章 不沾泥投降第35章 靖邊營第87章 中伏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91章 大軍將至!勿動!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169章 再渡河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3章 魚腹丹書第37章 開春種麥第50章 穿箭遊營第71章 戰後第200章 佯敗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88章 銜尾追殺第206章 攻打劍門關第240章 初出茅廬,陣斬參將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141章 大軍調動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118章 攻城戰第129章 練兵第18章 大同鎮邊軍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80章 逃出生天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154章 哥倆好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36章 整頓軍紀第46章 慶藩來人第35章 靖邊營第9章 總兵身死第18章 大同鎮邊軍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第37章 開春種麥第38章 李家張家第158章 拿義子頂債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253章 財富在權力面前不值一提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234章 搶灘登陸和諸將反應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116章 入城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74章 李自成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201章 生擒曹文詔第159章 渡河第59章 餘承業
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14章 發餉第124章 雨中對壘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128章 慶功宴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12章 劉老爺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88章 銜尾追殺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247章 要改變流寇思維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149章 鐵角城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192章 大明的底層宗室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48章 王莊第227章 陳代雲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67章 張輦第33章 交贖金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著兵甲!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201章 生擒曹文詔第157章 戰場尋人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170章 左良玉的判斷第155章 夜襲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79章 不沾泥投降第35章 靖邊營第87章 中伏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91章 大軍將至!勿動!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194章 大破銀川第169章 再渡河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3章 魚腹丹書第37章 開春種麥第50章 穿箭遊營第71章 戰後第200章 佯敗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88章 銜尾追殺第206章 攻打劍門關第240章 初出茅廬,陣斬參將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141章 大軍調動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118章 攻城戰第129章 練兵第18章 大同鎮邊軍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80章 逃出生天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154章 哥倆好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36章 整頓軍紀第46章 慶藩來人第35章 靖邊營第9章 總兵身死第18章 大同鎮邊軍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第37章 開春種麥第38章 李家張家第158章 拿義子頂債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253章 財富在權力面前不值一提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234章 搶灘登陸和諸將反應第223章 提出政治綱領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116章 入城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74章 李自成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201章 生擒曹文詔第159章 渡河第59章 餘承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江| 寻乌县| 郁南县| 正安县| 潞城市| 肇东市| 恩施市| 伊吾县| 辽宁省| 钟山县| 新泰市| 水富县| 梨树县| 田阳县| 七台河市| 崇州市| 蒙山县| 金溪县| 安平县| 梁河县| 洪湖市| 龙南县| 汾西县| 任丘市| 郎溪县| 蒙山县| 广德县| 长治市| 邵阳县| 桐庐县| 明溪县| 收藏| 法库县| 启东市| 仙居县| 忻州市| 丹江口市| 昭通市| 嘉祥县| 三台县| 宝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