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8章 龍安三約

第208章

龍安三約 踏入了四川地界,基本就意味著江瀚的大軍,短時間內終於可以擺脫那又窄又險的蜀道了。

陝西一帶的邊軍,由於地域限制,暫時也不會來圍剿他。

接下來,便是爲自己找一個真正能夠安身立命的地方了。

帥帳內,江瀚站在輿圖前,目光如炬。

經過對降卒的審問,他發現,此刻的川北一帶,簡直就像一個脫光了衣服,毫不設防的美人。

由於雲南的沙普之亂,川北乃至川中各地的精銳,幾乎都被抽調一空。

他現在,就跟在酒樓裡點菜一樣,輿圖上的州府,看中哪個,基本就能拿下哪個。

當然了,成都府和保寧府這兩個地方他暫時還不會去動,強攻這些鎮城,耗費的時間估計不小。

當務之急是找個地方默默發育,把民政的框架搭起來。

挑來揀去,江瀚最終還是選中了龍安府。

這裡靠近松潘草地和甘肅,位於四川行省的西北角,再往上便是高原羈縻之地以及蜀中羣山。

在這裡發展,江瀚可以不用擔心四面受敵。

龍安府,此地最初是番邦土司所在。

直到嘉靖四十五年,朝廷平定了龍州宣撫使薛兆乾的叛亂後,才改土歸流,將龍州宣撫司升格爲龍安府,取“龍州安輯”之意。

此府下轄平武、江油、石泉、青川四縣,其中平武縣爲府治所在,青川縣則是青川守禦千戶所的駐地。

其疆域南北跨度約四百餘里,東西約三百里,總面積近三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四川行省十分之一的大小。

龍安府的地形以山地爲主,涪江、白龍江兩大水系貫穿境內。

其主要的產糧區有兩個:

一是位於涪江中游的江油平原,乃是沖積形成,約有土地六萬畝左右,土壤肥沃,主產水稻、小麥,是龍安府最主要的糧食基地,平均可產糧五到八萬石左右;

另一個,則是靠近平武縣的平武河谷,位於涪江上游,地勢較高,大約只有一萬五千畝左右的土地。

除此之外,便是青川守禦千戶所,尚有部分屯田。

剩下的,都是些在山陵丘壑上開墾的民田。

雖然四川素有天府之國的美譽,但除了成都平原這一塊寶地之外,中間大部分地區都是些淺丘地形。

這些淺丘,只是將土地分割得比較破碎,但丘與丘之間的平地,當地人稱之爲“溝”或“灣”,卻是極佳的水稻田;

而淺丘上那些相對平緩的地帶,稱之爲“坪”,則適合種植小麥、玉米等旱地作物。

再加上四川水網密佈,河流兩側有許多衝積形成的“壩”,土壤肥沃,水源豐富,糧食產量也很高。

江瀚經過實地考察,還發現了有農民零星種植玉米,當地人又叫苞谷,紅薯他倒是沒見著。

根據記載,這兩種高產作物早在嘉靖萬曆年間就傳入了大明。

但最主要的還是在沿海等地普遍種植,四川這種內陸省份,並沒有大規模的種植記錄。

按理說,這兩種作物都具有耐旱且高產的特性,本應該在糧食匱乏的明末大放異彩,但實則到了清代纔開始大規模種植。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因爲官府推廣缺位,民間傳播實在有限。

民間傳播的主力,主要是官商士紳,並不是真正種地農民,農民們一輩子就沒走出過府縣之地,所以最多也就只能在小範圍內傳播。

而在官商士紳們眼中,此時的玉米和紅薯就是雜糧,口感粗糲,不如麥、稻,而且紅薯食用後還會脹氣,反酸。

所以玉米和紅薯,基本不受士紳階層待見。

大明的老爺們吃的都是上等的精米,這些個粗糧,在他們眼裡就是用來喂牲口的,哪是人吃的東西?

一旦士紳階層缺乏了傳播的動力,那玉米和紅薯在大明也就推廣不開了。

所以,想靠玉米和紅薯度過漫長的小冰期,那首先就需要一個高效的官府。

總的來說,明末系統性的崩潰,已經關閉了高產作物救荒的時間窗口。

而後來的清朝,則是在人口壓力與制度調整下,才實現了這些作物的價值轉化

正如馬鈴薯在歐洲蟄伏百年才被接納,高產作物的命運始終與社會、時代的命運緊密交織。

兩者是相輔相成,互相成就的,並不是單純靠著高產作物,就能挽救即將崩潰的大明朝的。

總的來說,龍安府的整體地形還是以山地居多,耕地面積並不算太大。

但對於現在的江瀚來說,這裡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他現在手上的兵力,滿打滿算,也就八千之數。

這點人馬,要是佔據一塊四通八達的平原州府,看似風光,實則四面漏風,處處都要分兵防守,壓力巨大。

而龍安府,因其山地地形,險要關隘衆多,還是有險可守的。

佔據江油縣,便可扼守水路要衝,既能防止成都平原的明軍北上,又能堵死官軍從陰平小道偷渡的可能; 佔據平武縣,則可防止松潘衛明軍南下。

定下了戰略方向,江瀚當即召來麾下諸將,開始商討進兵龍安府一事。

軍事部署,對於這幫將領們來說,反倒是次要的; 擺在所有人面前的,是一個陌生的課題,如何跟當地百姓相處。

這其中的學問,可不算小。

江瀚的這支部隊,從起兵之日起,絕大多數時間都在行軍作戰,根本沒有經營一州一縣的經驗,更別說是一府之地了。

即便中間打下過一些城池,也多是以“追贓助餉”的名義,搶掠官紳富戶爲主,沒有和當地百姓打過太多交道。

當然了,江瀚也不敢和沿途的百姓有什麼太深的牽連。

他太清楚洪承疇那幫人的尿性了,官軍過處,寸草不生。

要是自己和百姓牽連過甚,恐怕他前腳剛走,這幫百姓,後腳就會被官軍屠戮一空。

但現在情況就不同了。

既然是要建設根據地,那他們就必須研究,如何從一支流動作戰的軍隊,蛻變成能夠割據一方的地方政權。

這一點,說起來容易,可真正做起來,卻十分艱難。

首先,便是人心問題。

說白了,江瀚他們現在就是一股叛軍,一個草臺班子而已。

論起人心向背,這天底下絕大多數人,認的還是傳承了二百多年的大明正朔。

對於普通百姓、饑民來說,這個問題很好解決,可以通過分田分地,讓他們歸於治下;

但對於那幫讀書識字的學子、士人來說,忠君思想早已深入骨髓,基本不會有人能認可江瀚這支隊伍。

當然了,江瀚也可以提著刀子,強迫這些人加入自己的麾下。

可如果這樣做了,這些人的忠誠又該如何保證?萬一到了危急關頭,這幫人直接就開城投降怎麼辦? 說到底,還是人才儲備不足的問題。

要說衝鋒陷陣,江瀚手底下個個都是以一當十的精銳; 但論起治國理政,梳理民生,這幫人可真就是兩眼一抹黑,啥也不會。

軍中識文斷字的,本就寥寥無幾,其中還有些姓朱的宗室子弟,江瀚也不敢把一縣之地交給他們治理。

這些人說白了,最多隻能打打下手,絕對不能進入權利核心。

剩下的,都是些識字不久的大頭兵,讓他們管好一個百人隊或許還行,但要撐起整個府縣之地的政務運轉,那就有些癡人說夢了。

對此,江瀚也沒有太好的辦法。

只能等打下龍安府後,兩手並行,一面張榜招募,解決短期的人才缺口; 一面自己開辦學堂,持續地培養根正苗紅的自己人。

經過與衆將的反覆商議,江瀚最終定下了三條基本準則,稱之爲“龍安三約”

首先第一條,是禁濫殺。

軍中上下必須謹記,“殺一無辜者,如殺我父;淫一婦女者,如淫我母。”

由於江瀚長期以來的嚴苛軍法,這一點對於他麾下的士卒來說,並不算太難,大家基本都能做到。

然後第二條,就是分田地。

口號叫做“均田減租,飢者得食”。

每到一地,“追贓助餉”的優良傳統不能丟,從貪官污吏、土豪劣紳家中剿沒的金銀糧草,一律收歸軍中。

而抄沒的田土,則由官府統一控制,租佃給當地的無地、少地的百姓。

最後第三條,就是輕賦稅。

江瀚承諾,但凡他治下之地,所有苛捐雜稅,一概減免。

並按照田地的肥沃程度,劃分爲上中下三個等級,每年只向佃戶收取固定的五成地租,剩下的,全都歸佃戶自己所有。

五成地租聽起來很多,但現在的大明朝,林林總總所有的苛捐雜稅都加上,足有七八成之多,有些地方,甚至超過了十成。

不少佃戶們辛辛苦苦勞作一年,卻發現年底一點兒糧食都剩不下,最後還倒欠地主糧食。

於是他們只能賣兒鬻女、或借高利貸,來還上虧空。

江瀚嚴令,部隊在行軍過程中,每攻破一府一縣一鄉,都必須立刻張貼告示,再派出軍中的掌令官,走街串巷,給沿途的百姓,反覆宣講這“龍安三約”。

定下規矩後,江瀚纔開始兵分兩路,一路殺向青川守禦千戶所,而後直撲龍安府城平武縣; 另一路,則由邵勇等人率領,攻取江油、石泉等地。

攻取龍安府的過程,異常順利。

前後只花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整個龍安府四縣之地,便基本都掌握在了江瀚的手上。

一路上,江瀚所部遇到的軍事抵抗並不強,主要耽擱時間的,反而是花在了和沿途百姓溝通。

以邵勇率領的南路軍爲例,他僅僅用了三天,便攻破了江油縣城以及周邊的所有村鎮。

但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裡,他的主要工作,卻是大量派出軍中掌令官,四處張貼告示,安撫百姓,宣講“龍安三約”的具體內容。

同時,他也在境內,轟轟烈烈地展開了“追贓助餉”運動,鼓勵百姓們檢舉揭發那些平日裡爲富不仁的豪紳官吏。

對於抓獲的罪大惡極者,邵勇也是有樣學樣,跟江瀚當初在寧夏時一樣,開辦了好幾場聲勢浩大的公審大會,打出了“替天行道,爲民做主”的旗號,當著一種百姓的面,懲治了不少貪官污吏。

對於一些素有清名的官員,他則是好生安撫,並且誠邀其加入江瀚組建的臨時官府,繼續安撫百姓,梳理民政。

這一系列組合拳下來,江瀚的部隊,很快便贏得了當地百姓的初步擁護和信任。

可接下來,在分田的環節上,卻是出現了不小的問題。

(本章完)

第119章 城破第141章 大軍調動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193章 血戰瞿靖堡第37章 開春種麥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155章 夜襲第96章 李代桃僵第213章 中原大亂 朝堂大亂第73章 聲名鵲起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38章 李家張家第113章 江瀚的打算第98章 投名狀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159章 渡河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65章 攻城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5章 兵變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8章 段家父子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2章 破局之策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199章 突圍第117章 冒冒失失的王嘉胤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257章 光靠農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238章 水攻第165章 谷口血戰第4章 篝火狐鳴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52章 埋伏第34章 忠誠!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第110章 起義的三個階段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64章 投賊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150章 叛徒白廣恩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2章 破局之策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238章 水攻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著兵甲!第129章 練兵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159章 渡河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87章 中伏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64章 投賊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35章 靖邊營第135章 拙劣的楊鶴第176章 年關將至 犒賞大軍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122章 寧被流賊搶,不叫曹兵擋第214章 大明第一任剿總司令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46章 慶藩來人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12章 劉老爺第45章 反制李家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210章 還是這玩意兒好使!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5章 兵變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219章 爭相瘋搶
第119章 城破第141章 大軍調動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193章 血戰瞿靖堡第37章 開春種麥第145章 鄧陽曆險記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155章 夜襲第96章 李代桃僵第213章 中原大亂 朝堂大亂第73章 聲名鵲起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38章 李家張家第113章 江瀚的打算第98章 投名狀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159章 渡河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107章 聲勢浩大的受撫儀式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65章 攻城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249章 別開生面的恩科第5章 兵變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8章 段家父子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2章 破局之策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199章 突圍第117章 冒冒失失的王嘉胤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7章 射人先射馬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257章 光靠農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238章 水攻第165章 谷口血戰第4章 篝火狐鳴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52章 埋伏第34章 忠誠!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第110章 起義的三個階段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64章 投賊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150章 叛徒白廣恩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2章 破局之策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238章 水攻第1章 明日校場發餉,勿著兵甲!第129章 練兵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159章 渡河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87章 中伏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64章 投賊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35章 靖邊營第135章 拙劣的楊鶴第176章 年關將至 犒賞大軍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122章 寧被流賊搶,不叫曹兵擋第214章 大明第一任剿總司令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46章 慶藩來人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190章 甘肅鎮暴動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12章 劉老爺第45章 反制李家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210章 還是這玩意兒好使!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5章 兵變第225章 攻打百丈關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219章 爭相瘋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荔县| 正镶白旗| 阿克苏市| 内丘县| 布尔津县| 睢宁县| 昭觉县| 河曲县| 炎陵县| 福清市| 九寨沟县| 盐亭县| 兴化市| 澄迈县| 五台县| 绥芬河市| 开封市| 公安县| 定结县| 娱乐| 霍林郭勒市| 永胜县| 凤山市| 垫江县| 忻州市| 锡林浩特市| 奈曼旗| 滦南县| 绍兴县| 乌海市| 新竹县| 乃东县| 黑水县| 昭觉县| 鄂州市| 高密市| 定州市| 渭源县| 海盐县| 中阳县| 凤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