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寧被流賊搶,不叫曹兵擋
接連傳來的兩個消息,如同兩記重錘,狠狠砸在了王嘉胤和江瀚等一衆義軍首領的心頭。
這尤世祿和曹文詔屬狗的?這麼快就跟上來了?
他們的行動速度已經夠快了,三日之內連破岢嵐、靜樂兩座縣城。
可沒想到官兵也跑的飛快,他們屁股還沒坐熱,官兵聞著味兒就跟來了。
這便是明末農民起義最令人絕望的困境。
義軍好不容易攻下一座城池,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四面八方的官兵就又圍了上來。
大明這艘破船雖然搖搖欲墜,但終究底子還在。
崇禎皇帝對付不了東虜,難道還對付不了這羣刁民?
各路總兵、參將,一旦接到命令,便會從四面八方進行圍剿,根本不給你任何休養生息、鞏固地盤的機會。
起義軍們永遠都在奔波和戰鬥的路上,更別提什麼建立根據地了。
縣衙內,一衆首領眉頭緊皺,坐立難安,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王嘉胤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煩躁,轉頭看向江瀚: “上山虎兄弟,你主意多,你說說,咱們現在該怎麼辦?”
“是走還是留?”
江瀚此刻的臉色也異常凝重,深感棘手。
尤世祿自不必說,官拜總兵,麾下兵馬過萬,絕非易與之輩。
而曹文詔手握關寧鐵騎,麾下盡是猛將精銳,讓義軍吃盡了苦頭。
這兩個傢伙,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如今他們兩面受敵,稍有不慎,便可能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可若是就這麼灰溜溜地跑了,那這次的行動就相當於失敗了一半。
即便他們跑進了汾河平原,尤世祿和曹文詔兩路大軍,依然還會追著他們跑。
所謂的休養生息、發展壯大,根本無從談起。
短暫的沉默之後,江瀚猛地擡起頭,沉聲道:
“打!”
“不能就這麼直接跑了!”
他站起身,走到堂中的輿圖前,指著岢嵐縣的位置:
“紫金樑還佔著岢嵐,岢嵐城高牆厚,易守難攻,只要指揮得當,尤世祿也別想輕易拿下來。”
“咱們可以依靠城牆,儘可能消耗官兵的有生力量。”
他轉頭看向王嘉胤,繼續分析道:
“尤世祿一時半會破不了城,只要橫天王帶著大部隊立刻趕過去,肯定能守住。”
“總之,絕不能讓尤世祿毫髮無傷的把城給奪回去。”
“他尤世祿不是兵多將廣嗎?這次怎麼著也得讓他在城牆底下,留下幾千具官兵的屍體。”
“打殘了尤世祿,咱們的壓力自然會小很多。”
王嘉胤聞言,重重地點了點頭:
“這一點,咱倆倒是想到一塊兒去了。”
“可我去了岢嵐,北面的曹文詔怎麼辦?”
王嘉胤語氣中帶著深深的忌憚, “據我所知,曹文詔麾下有兩部人馬。”
“一部是他親自統領的關寧軍,約莫一千五百騎,全是百戰精銳;另一部是從陝西調來的邊兵,大約有一千五百步卒,戰力同樣不俗。”
“尤其是那關寧鐵騎,來去如風,戰力驚人,著實不好對付。”
“咱們這一羣人,可都吃過曹文詔的虧,誰去都不好打啊!”
大堂內再次陷入沉默,曹文詔和他的關寧鐵騎,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在所有人的心頭。
江瀚見狀,明白這時候該自己站出來了。
他深吸一口氣,沉聲道:
“我去吧。”
“我去會會這個曹文詔,不能讓他包了咱們的屁股。”
王嘉胤有些遲疑,皺眉道: “你我都是邊軍出身,應該知道關寧軍的厲害。”
“這一千多騎兵可不是鬧著玩的,你有啥打算?”
江瀚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緩步走出大堂,看著外面淅淅瀝瀝的小雨,感受著空氣中溼冷的氣息。
片刻之後,他才緩緩開口: “論騎射衝鋒,我麾下這兩千步卒,自然不如他的關寧騎兵。”
“但這裡不是一馬平川的遼東,而是溝壑縱橫、崎嶇難行的呂梁山。”
“曹文詔的騎兵再厲害,也施展不開。”
“更何況,現在還下著雨,我就不信他敢把騎兵全派進來!”
旁邊一直沒說話的李自成,此刻也忍不住開口,帶著幾分擔憂:
“可這雨天路滑,步兵行軍打仗也不好受啊。”
江瀚點點頭,反問道:
“那也比騎兵在山裡好吧?”
“在這種地形和天氣下,騎兵的機動性和衝擊力都會大打折扣,他也只能下馬步戰。”
江瀚猛地一握拳,眼神變得銳利起來, “天時地利俱在,我就不信還擋不住他!”
江瀚的一番話鏗鏘有力,充滿了自信,也讓大堂內原本壓抑的氣氛爲之一振。
可話雖如此,江瀚的心裡,卻遠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輕鬆。
雖然曹文詔的戰功都是靠追剿農民軍得來的,但畢竟人的名,樹的影,實力肯定不容小覷。
號稱明季良將第一的曹文詔,麾下軍紀嚴明,令行禁止。
單論麾下將領之悍勇,士卒之精銳,都堪稱一時之選。
面對這樣一個強悍的對手,即使佔據了天時地利,江瀚的心中也難免有些忐忑。
而此時此刻,這位被江瀚和王嘉胤等人視爲心腹大患、號稱“明季良將第一”的曹文詔卻正在殺降。
就在不久前,曹文詔聯手都司王世虎,率領三千精銳,在雁門關外設下埋伏,成功堵住了王嘉胤麾下的大將吳三景。
曹文詔身先士卒,率領關寧鐵騎衝入吳三景陣中,並一舉將其梟首。
吳三景麾下的部隊損失慘重,原本四千多人的部隊,幾個來回就被殺的只剩兩千多人。
曹文詔一身血污立馬於屍骸之間,一手提著吳三景的頭顱,臉上露出一絲冷酷的笑容。
“跳樑小醜,不堪一擊!”
他隨手將人頭扔給了身旁同樣一身血污、眼神卻異常興奮的侄子曹變蛟:
“變蛟,去!拿著賊首的腦袋,向那幫殘匪喊話。”
“讓他們立刻放下武器,繳械投降,本將可以饒他們不死!”
曹變蛟興奮地應了一聲,接過人頭,隨即帶著幾名親兵,拍馬衝到了賊兵陣前。
他高舉吳三景的人頭,大喝道: “爾等主將已死,還不速速繳械投降?”
“總兵有令,降者不殺!”
眼見主將喪命,剩下的兩千多賊兵也無心戀戰。
此刻又聽到了曹變蛟“降者不殺”的承諾,於是便紛紛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很快,兩千多名賊兵,就如同被割倒的麥子一般,跪伏在地,等待著官軍的發落。
可曹文詔看著眼前跪倒一片的降兵,眼中沒有卻絲毫憐憫,反而卻閃過了一絲冰冷的殺意! 他冷哼一聲,朝著身旁的遊擊孫守法吩咐道: “一羣反賊,留著也是禍害。”
“傳令下去,給我殺。”
此話一出,一旁的都司王世虎都愣住了,不是說好了“降者不殺”嗎?
但曹文詔麾下的關寧兵們,卻似乎對此習以爲常。
接到命令,他們發出一陣興奮的怪叫,揮舞著屠刀,朝著那些手無寸鐵、還處於懵懂狀態的降兵們,衝殺了過去。
降兵們根本沒想到曹文詔會出爾反爾,而且竟然如此之快!
倉促之間,他們甚至來不及重新撿起武器,就被一擁而上的關寧兵給亂刀砍死。
哭喊聲、慘叫聲、求饒聲響徹曠野。
這場殺降足足持續了小半個時辰,最終兩千多降兵被硬生生殺得只剩下了五百人。
直到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曹文詔才意猶未盡地下令停止了屠殺。
他隨意的擺了擺手,將剩下的五百降兵,交給了聞訊趕來的雁門關守將孟宏,讓他押回去自行處置。
做完這一切,曹文詔就跟沒事人一樣,下令大軍即刻整隊,朝著寧武關進發。
大軍沿著官道南下,行至三岔峁,這裡地勢稍緩,旁邊還有一條小溪。
曹文詔見士卒和馬匹都有些疲憊,便下令在此短暫休整片刻,飲水洗馬。
而就在不遠處的峁頂上,坐落著一個小村落,名叫李家村。
遠遠望去,還能看到嫋嫋升起的炊煙,隱約傳來幾聲雞鳴犬吠,在這兵荒馬亂的世道里,顯得頗爲寧靜祥和。
曹文詔勒住馬繮,瞇著眼睛打量了一下那個村子,嘴角露出一絲莫名的笑意。
他轉頭對著孫守法使了個眼色,隨口道:
“孫遊擊,你看上面那個村子,似乎還算殷實。”
“將士們連日追擊,兵不卸甲、馬不卸鞍,著實辛苦了。”
“你帶點人去,跟老鄉們借點糧食。”
孫守法心領神會,立馬點了三百關寧兵,朝著李家村衝了過去。
而落在後面壓陣的王世虎,看見這情況也不由得一愣。
他連忙策馬趕到中軍,找到曹文詔詢問: “曹總兵,發生了何事?”
曹文詔依舊是那副雲淡風輕的模樣,擺了擺手:
“無妨,休整一下,順便再找老鄉們借點糧食。”
王世虎點點頭,心想不過是就地籌糧,也沒什麼稀奇。
畢竟大軍剿匪,糧草消耗巨大,朝廷的補給十次有九次都跟不上。
“就糧於民”,也是官軍裡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