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22章 寧被流賊搶,不叫曹兵擋

第122章

寧被流賊搶,不叫曹兵擋

接連傳來的兩個消息,如同兩記重錘,狠狠砸在了王嘉胤和江瀚等一衆義軍首領的心頭。

這尤世祿和曹文詔屬狗的?這麼快就跟上來了?

他們的行動速度已經夠快了,三日之內連破岢嵐、靜樂兩座縣城。

可沒想到官兵也跑的飛快,他們屁股還沒坐熱,官兵聞著味兒就跟來了。

這便是明末農民起義最令人絕望的困境。

義軍好不容易攻下一座城池,還沒來得及喘口氣,四面八方的官兵就又圍了上來。

大明這艘破船雖然搖搖欲墜,但終究底子還在。

崇禎皇帝對付不了東虜,難道還對付不了這羣刁民?

各路總兵、參將,一旦接到命令,便會從四面八方進行圍剿,根本不給你任何休養生息、鞏固地盤的機會。

起義軍們永遠都在奔波和戰鬥的路上,更別提什麼建立根據地了。

縣衙內,一衆首領眉頭緊皺,坐立難安,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王嘉胤深吸一口氣,強壓下心中的煩躁,轉頭看向江瀚: “上山虎兄弟,你主意多,你說說,咱們現在該怎麼辦?”

“是走還是留?”

江瀚此刻的臉色也異常凝重,深感棘手。

尤世祿自不必說,官拜總兵,麾下兵馬過萬,絕非易與之輩。

而曹文詔手握關寧鐵騎,麾下盡是猛將精銳,讓義軍吃盡了苦頭。

這兩個傢伙,哪個都不是省油的燈。

如今他們兩面受敵,稍有不慎,便可能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可若是就這麼灰溜溜地跑了,那這次的行動就相當於失敗了一半。

即便他們跑進了汾河平原,尤世祿和曹文詔兩路大軍,依然還會追著他們跑。

所謂的休養生息、發展壯大,根本無從談起。

短暫的沉默之後,江瀚猛地擡起頭,沉聲道:

“打!”

“不能就這麼直接跑了!”

他站起身,走到堂中的輿圖前,指著岢嵐縣的位置:

“紫金樑還佔著岢嵐,岢嵐城高牆厚,易守難攻,只要指揮得當,尤世祿也別想輕易拿下來。”

“咱們可以依靠城牆,儘可能消耗官兵的有生力量。”

他轉頭看向王嘉胤,繼續分析道:

“尤世祿一時半會破不了城,只要橫天王帶著大部隊立刻趕過去,肯定能守住。”

“總之,絕不能讓尤世祿毫髮無傷的把城給奪回去。”

“他尤世祿不是兵多將廣嗎?這次怎麼著也得讓他在城牆底下,留下幾千具官兵的屍體。”

“打殘了尤世祿,咱們的壓力自然會小很多。”

王嘉胤聞言,重重地點了點頭:

“這一點,咱倆倒是想到一塊兒去了。”

“可我去了岢嵐,北面的曹文詔怎麼辦?”

王嘉胤語氣中帶著深深的忌憚, “據我所知,曹文詔麾下有兩部人馬。”

“一部是他親自統領的關寧軍,約莫一千五百騎,全是百戰精銳;另一部是從陝西調來的邊兵,大約有一千五百步卒,戰力同樣不俗。”

“尤其是那關寧鐵騎,來去如風,戰力驚人,著實不好對付。”

“咱們這一羣人,可都吃過曹文詔的虧,誰去都不好打啊!”

大堂內再次陷入沉默,曹文詔和他的關寧鐵騎,就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壓在所有人的心頭。

江瀚見狀,明白這時候該自己站出來了。

他深吸一口氣,沉聲道:

“我去吧。”

“我去會會這個曹文詔,不能讓他包了咱們的屁股。”

王嘉胤有些遲疑,皺眉道: “你我都是邊軍出身,應該知道關寧軍的厲害。”

“這一千多騎兵可不是鬧著玩的,你有啥打算?”

江瀚沒有立刻回答,而是緩步走出大堂,看著外面淅淅瀝瀝的小雨,感受著空氣中溼冷的氣息。

片刻之後,他才緩緩開口: “論騎射衝鋒,我麾下這兩千步卒,自然不如他的關寧騎兵。”

“但這裡不是一馬平川的遼東,而是溝壑縱橫、崎嶇難行的呂梁山。”

“曹文詔的騎兵再厲害,也施展不開。”

“更何況,現在還下著雨,我就不信他敢把騎兵全派進來!”

旁邊一直沒說話的李自成,此刻也忍不住開口,帶著幾分擔憂:

“可這雨天路滑,步兵行軍打仗也不好受啊。”

江瀚點點頭,反問道:

“那也比騎兵在山裡好吧?”

“在這種地形和天氣下,騎兵的機動性和衝擊力都會大打折扣,他也只能下馬步戰。”

江瀚猛地一握拳,眼神變得銳利起來, “天時地利俱在,我就不信還擋不住他!”

江瀚的一番話鏗鏘有力,充滿了自信,也讓大堂內原本壓抑的氣氛爲之一振。

可話雖如此,江瀚的心裡,卻遠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輕鬆。

雖然曹文詔的戰功都是靠追剿農民軍得來的,但畢竟人的名,樹的影,實力肯定不容小覷。

號稱明季良將第一的曹文詔,麾下軍紀嚴明,令行禁止。

單論麾下將領之悍勇,士卒之精銳,都堪稱一時之選。

面對這樣一個強悍的對手,即使佔據了天時地利,江瀚的心中也難免有些忐忑。

而此時此刻,這位被江瀚和王嘉胤等人視爲心腹大患、號稱“明季良將第一”的曹文詔卻正在殺降。

就在不久前,曹文詔聯手都司王世虎,率領三千精銳,在雁門關外設下埋伏,成功堵住了王嘉胤麾下的大將吳三景。

曹文詔身先士卒,率領關寧鐵騎衝入吳三景陣中,並一舉將其梟首。

吳三景麾下的部隊損失慘重,原本四千多人的部隊,幾個來回就被殺的只剩兩千多人。

曹文詔一身血污立馬於屍骸之間,一手提著吳三景的頭顱,臉上露出一絲冷酷的笑容。

“跳樑小醜,不堪一擊!”

他隨手將人頭扔給了身旁同樣一身血污、眼神卻異常興奮的侄子曹變蛟:

“變蛟,去!拿著賊首的腦袋,向那幫殘匪喊話。”

“讓他們立刻放下武器,繳械投降,本將可以饒他們不死!”

曹變蛟興奮地應了一聲,接過人頭,隨即帶著幾名親兵,拍馬衝到了賊兵陣前。

他高舉吳三景的人頭,大喝道: “爾等主將已死,還不速速繳械投降?”

“總兵有令,降者不殺!”

眼見主將喪命,剩下的兩千多賊兵也無心戀戰。

此刻又聽到了曹變蛟“降者不殺”的承諾,於是便紛紛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很快,兩千多名賊兵,就如同被割倒的麥子一般,跪伏在地,等待著官軍的發落。

可曹文詔看著眼前跪倒一片的降兵,眼中沒有卻絲毫憐憫,反而卻閃過了一絲冰冷的殺意! 他冷哼一聲,朝著身旁的遊擊孫守法吩咐道: “一羣反賊,留著也是禍害。”

“傳令下去,給我殺。”

此話一出,一旁的都司王世虎都愣住了,不是說好了“降者不殺”嗎?

但曹文詔麾下的關寧兵們,卻似乎對此習以爲常。

接到命令,他們發出一陣興奮的怪叫,揮舞著屠刀,朝著那些手無寸鐵、還處於懵懂狀態的降兵們,衝殺了過去。

降兵們根本沒想到曹文詔會出爾反爾,而且竟然如此之快!

倉促之間,他們甚至來不及重新撿起武器,就被一擁而上的關寧兵給亂刀砍死。

哭喊聲、慘叫聲、求饒聲響徹曠野。

這場殺降足足持續了小半個時辰,最終兩千多降兵被硬生生殺得只剩下了五百人。

直到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河,曹文詔才意猶未盡地下令停止了屠殺。

他隨意的擺了擺手,將剩下的五百降兵,交給了聞訊趕來的雁門關守將孟宏,讓他押回去自行處置。

做完這一切,曹文詔就跟沒事人一樣,下令大軍即刻整隊,朝著寧武關進發。

大軍沿著官道南下,行至三岔峁,這裡地勢稍緩,旁邊還有一條小溪。

曹文詔見士卒和馬匹都有些疲憊,便下令在此短暫休整片刻,飲水洗馬。

而就在不遠處的峁頂上,坐落著一個小村落,名叫李家村。

遠遠望去,還能看到嫋嫋升起的炊煙,隱約傳來幾聲雞鳴犬吠,在這兵荒馬亂的世道里,顯得頗爲寧靜祥和。

曹文詔勒住馬繮,瞇著眼睛打量了一下那個村子,嘴角露出一絲莫名的笑意。

他轉頭對著孫守法使了個眼色,隨口道:

“孫遊擊,你看上面那個村子,似乎還算殷實。”

“將士們連日追擊,兵不卸甲、馬不卸鞍,著實辛苦了。”

“你帶點人去,跟老鄉們借點糧食。”

孫守法心領神會,立馬點了三百關寧兵,朝著李家村衝了過去。

而落在後面壓陣的王世虎,看見這情況也不由得一愣。

他連忙策馬趕到中軍,找到曹文詔詢問: “曹總兵,發生了何事?”

曹文詔依舊是那副雲淡風輕的模樣,擺了擺手:

“無妨,休整一下,順便再找老鄉們借點糧食。”

王世虎點點頭,心想不過是就地籌糧,也沒什麼稀奇。

畢竟大軍剿匪,糧草消耗巨大,朝廷的補給十次有九次都跟不上。

“就糧於民”,也是官軍裡心照不宣的潛規則。

(本章完)

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50章 穿箭遊營第15章 回陝西第124章 雨中對壘第230章 大戰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33章 交贖金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29章 李總管第42章 流寇來襲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90章 騙延水關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76章 剿撫並用第79章 不沾泥投降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175章 戰略方針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169章 再渡河第76章 剿撫並用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65章 攻城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42章 流寇來襲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75章 會盟延安第116章 入城第235章 牆頭草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74章 李自成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129章 練兵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32章 青皮無賴第6章 交鋒第157章 戰場尋人第35章 靖邊營第116章 入城第185章 烽煙四起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155章 夜襲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81章 神一魁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120章 圍三闕一第46章 慶藩來人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42章 流寇來襲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174章 王嘉胤集團覆滅始末第48章 王莊第48章 王莊第235章 牆頭草第53章 王師來了!第57章 馬家村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25章 馬家溝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64章 投賊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73章 聲名鵲起第33章 交贖金第51章 出發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84章 處處碰壁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8章 段家父子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14章 發餉第149章 鐵角城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142章 開門紅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6章 交鋒
第62章 李家的破滅第50章 穿箭遊營第15章 回陝西第124章 雨中對壘第230章 大戰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33章 交贖金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29章 李總管第42章 流寇來襲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90章 騙延水關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76章 剿撫並用第79章 不沾泥投降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175章 戰略方針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169章 再渡河第76章 剿撫並用第105章 孤注一擲的楊鶴第65章 攻城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42章 流寇來襲第111章 大敵在遼東第75章 會盟延安第116章 入城第235章 牆頭草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242章 貓鼠遊戲第255章 改進戰法 四川水患第74章 李自成第60章 破安塞城 圍延安府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129章 練兵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32章 青皮無賴第6章 交鋒第157章 戰場尋人第35章 靖邊營第116章 入城第185章 烽煙四起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155章 夜襲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81章 神一魁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120章 圍三闕一第46章 慶藩來人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42章 流寇來襲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174章 王嘉胤集團覆滅始末第48章 王莊第48章 王莊第235章 牆頭草第53章 王師來了!第57章 馬家村第40章 點燈子趙勝第25章 馬家溝第180章 去問問太祖皇帝,當年爲什麼要造反?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64章 投賊第148章 曹文詔八百破八千第166章 倉皇逃竄第73章 聲名鵲起第33章 交贖金第51章 出發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84章 處處碰壁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58章 火燒進士第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203章 李自成的蛻變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8章 段家父子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196章 公審大會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14章 發餉第149章 鐵角城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26章 寒窯裡的兄妹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142章 開門紅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6章 交鋒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灌阳县| 景德镇市| 栖霞市| 通州区| 东辽县| 东明县| 当阳市| 江陵县| 射阳县| 侯马市| 靖州| 吴堡县| 浦县| 邵武市| 方山县| 盐山县| 白银市| 新丰县| 宁津县| 五台县| 囊谦县| 木里| 宝鸡市| 资兴市| 福建省| 延安市| 民县| 英德市| 辽中县| 保靖县| 德惠市| 翁源县| 象州县| 鹤岗市| 红安县| 昆明市| 宁强县| 运城市| 布拖县| 自贡市| 炎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