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
“根據情報顯示,咱們龍安府境內,有三家土司出身的當地望族,根深蒂固,不容小覷。”
“一個是平武王氏,另一個則是虎牙薛氏,最後一個則是江油李氏。”
“其中,虎牙薛氏與王、李兩家,素來不睦。”
“嘉靖年間,當時的薛氏宣撫使薛兆幹,曾因私怨,悍然殺害了副使李蕃父子以及僉事王華一家,並發動了叛亂。”
龍安府衙內,趙勝正向江瀚,詳細彙報著手下收集來的情報。
“後來朝廷雖平息了叛亂,並對龍安府全境改土歸流,這三家土司都被降級處分,但樑子,算是徹底結下了。”
“這麼多年過去,這個薛氏依舊保持著番人習性,麾下部衆大多是白草番(羌人),桀驁不馴。”
“他們控制著松潘餉道,賺的盆滿鉢滿,還時常不服官府管教。”
趙勝頓了頓,繼續講解道: “而王氏和李氏,則都是漢人出身。”
“其中,平武王氏對明廷可謂是忠心耿耿,並且在龍安府內,素有清名。”
“王、李兩家,都以詩書傳家,族中子弟,多有通過讀書進入仕途者。”
“他們在守土一方的同時,也不忘改善民生,發展地方文教。”
“其中,又以王氏的先祖王璽,名聲最盛。”
“根據記載,王璽在任時,功績有三,一是‘開闢東南堡棧’,修繕道路,方便了龍州與內地的往來;”
“二是‘勸民開墾,民始豐饒’”
“三是‘爲郡興學,聘碩儒魯卓吾先生,涵育人才’”
“就連咱們平武縣內,那座規模最大的報恩寺,也是這位王氏祖先,在正統四年親自主持修建的。”
趙勝一邊說著,一邊不時地看向上首的江瀚,小心翼翼地補充道:
“下面的兵將們不好輕舉妄動,所以特意發文向您請示。”
“大帥,您說說看,下面.是怎麼個章程?”
“是按老規矩,抄家滅族?”
“還是.”
江瀚眉頭一皺,連忙打斷了趙勝: “暫時別動,嚴加看管起來就好。”
他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陷入了沉思。
這幾家土司,在龍安府各有各的職責和勢力範圍,不易輕舉妄動。
根據情報來看,王氏和李氏,在當地都擁有不小的聲望,深受百姓愛戴。
更重要的是,這兩家都以詩書傳家,想必族中定然有不少可堪一用的族人。
對於眼下極度缺乏治理人才的江瀚來說,這無疑是個絕佳的人才市場。
他甚至已經想好,等過段時間,局勢穩定下來,定要備上厚禮,親自去王、李兩家走一趟。
看看能不能挖些人才過來,爲自己所用。
而另外一個虎牙薛氏,雖然桀驁不馴,但他手上,可是掌握著一條極其重要的商道——松潘餉道。
想到此處,江瀚擡頭望向趙勝: “這個虎牙薛氏掌握的松潘餉道,應該是一條官道吧?”
“既然是官道,那就人人都能走。”
“你派人去實地看過了嗎?咱們能不能派兵,把這條商道給佔住了?”
江瀚的眼中,閃爍著精光,
“若是能佔住松潘餉道,日後咱們就可以和雪區的番部做生意,換取戰馬牛羊。”
“甚至還能以此爲跳板,開闢出一條直達青海、西寧的道路!”
趙勝聞言,連忙迴應道:
“回大帥,前些日子,參將李老歪帶隊往松潘衛走了走,想要考察關防。”
“可他帶隊剛從黃陽關走了沒多遠,麾下的士卒們就頭暈目眩,心悸氣短。”
“無奈之下,李參將只能退了回來。”
江瀚聽完,瞭然地點了點頭。
他知道,這是典型的高原反應。
松潘衛離青藏高原很近,海拔高度足有兩千多米。
而他手底下的兵,基本都是從陝西一路打過來的。
關中平原的海拔不過幾百米,即便是陝北的黃土高原,平均海拔也不過一千多米。
驟然進入高海拔地區,出現高原反應,再正常不過了。
想必,那虎牙薛氏手下的白草番,應該就是常年生活在松潘衛一帶的羌人,早已適應了高原環境。
所以,他才能牢牢佔據著松潘餉道,賺得盆滿鉢滿。
江瀚嘆了口氣,這麼看下來,短時間內,這個薛氏土司,還真不太好動。
正當江瀚在思考,要不要先派人去和這個薛氏接觸一下,探探口風,表達善意的時候,卻有人率先朝他發難了。
“報——!”
一名傳令兵神色慌張,匆匆跑進了大堂,
“大帥!平武縣外,出現了大批百姓,正圍在東門外鼓譟喧譁!”
“粗略估計,足足有四五百人之多!”
江瀚眉頭一擰,沉聲道: “怎麼回事!細細說來!”
傳令兵喘著粗氣,急忙道: “回大帥,這些人,都是平武縣周邊幾個村子的百姓。”
“他們.他們見咱們遲遲沒有分田,害怕咱們把田土全吞了,然後再轉手以高租佃給他們。”
“所以就都聚集起來,想要討個說法!”
江瀚和趙勝對視一眼,神情瞬間變得嚴肅起來。
先前他們開公審大會,宣佈“龍安三約”時,這幫農戶個個都樂得合不攏嘴,感恩戴德。
如今這才過了不到一個月多月,怎麼就突然轉了性子?
要知道,江瀚麾下負責丈量田畝的隊伍,現在都還在各處奔波,區分田地等級,就是爲了能更公平地給農戶們分地。
這些事情,百姓們肯定是看在眼裡的,怎麼會突然鬧了起來? 兩人都意識到,肯定有人在暗中搞鬼了。
江瀚沉聲問道: “可有領頭帶隊之人?”
傳令兵搖了搖頭: “看樣子好像都是周圍的百姓農戶,他們口徑很統一,都說是自己擔心官府不公,所以才自發地跑來討個說法。”
“而且而且不僅是平武縣,江油縣的邵參將也派人傳來消息,說他那邊,也出現了大批農戶作亂!”
江瀚聽罷,冷冷地點了點頭。
什麼狗屁的自發!
要是沒有人暗中牽線搭橋,怎麼可能會同時有四五百人,聚集在城牆之下?
他二話不說,當即起身,帶著趙勝和兩隊親兵,匆匆趕往了平武東門。
“鄉親們,我江瀚說好的分田,那就絕不會食言!”
“如今我的手下,正在丈量田土,梳理等級,最遲一個月,就能把這一萬多畝地,明明白白地租給你們!”
迎暉門外,江瀚手裡提著鐵皮喇叭,正聲嘶力竭的朝著周圍的百姓們解釋,
“你們只管放心,等我的好消息便是!”
可即便是江瀚嗓子都快喊冒煙了,百姓還是無動於衷,死活不願退去。
“你放屁!
“我可都聽說了,你們這幫人都是外省來的叛軍,怎麼可能會這麼好心,把田土低價佃給咱們?”
“你們肯定是想把田土都佔了,好養兵反抗朝廷!鄉親們,可別被他們給騙了”
“哼,一羣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你們動作這麼慢,要是耽擱了春耕怎麼辦?依我看,還不如讓咱們自己去挑選土地,然後自己上報官府!”
人羣中,百姓們的抗議聲此起彼伏,其中還夾雜著不少刻意煽動的謾罵聲。
江瀚還沒說什麼,但他身旁的親兵們,卻是個個都忍不住了。
他們個個面色陰沉,右手不自覺地摸向了腰間的刀柄,蓄勢待發。
只等江瀚一聲令下,便要衝出去,殺光這羣不識好歹的刁民。
江瀚似有所感,連忙轉身按住了他們,微不可查地搖了搖頭。
這幫百姓,擺明了就是被人當槍使,他可不能輕易大開殺戒。
說不定,他今天屠了百姓,過幾天全府乃至全省都會知道。
冤有頭,債有主,找到幕後之人,再行算賬也不遲。
見大帥沒有表示,親兵們只能強壓下怒火,鬆開了刀把,轉而睜大了眼睛,死死地盯著下面的人羣,想要看清到底是誰在口出狂言。
江瀚安撫好了親兵,隨即又開始耐著性子,安撫起城外的百姓。
最終,歷時一個多時辰,他纔好說歹說,把這幫百姓們給勸走了。
看著緩緩散去的百姓,江瀚陰沉,隨即便揮手招來親兵隊長馮承宣:
“都看清楚了沒?”
“剛剛在人羣裡,到底是哪幾個在煽風點火?”
馮承宣一臉憤恨地點了點頭:
“弟兄們眼睛鋥亮,全記清楚了!”
江瀚點點頭,朝他吩咐道:
“很好,先把那幾個混在人羣裡起鬨的給老子拿了!”
“然後再找幾個機靈點的探哨,遠遠地跟在這羣百姓後面,看看他們都是從哪兒來的!”
馮承宣抱拳領命,當即便換了身衣裳,帶人跟了上去。
他的動作很快,當晚,便帶著消息,匆匆回來向江瀚稟報。
“大帥,都查清楚了!”
“這幫百姓,有一部分確實是來自周邊的各個村子。”
“但是其中大部分,都是從一個叫‘木皮鄉’的村子來的”
他話鋒一轉,臉上帶著幾分愧疚之色,低聲道:
“但但那幾個混在人羣裡起鬨的,沒能逮到。”
“這幫人很謹慎,混在人羣裡換了身行頭,弟兄們只抓到了幾個替身。”
“經過審問,這幾個替身的,都是臨時找的路人,沒找到什麼有用的證據。”
江瀚聞言,卻毫不在意地擺了擺手。
“無妨。”
“木皮鄉,是平武王氏土司的地盤,只要找準這個行了。”
他猛地站起身,面色陰沉: “去,傳我將令!”
“即刻調兩千兵馬出城,殺奔木皮鄉!”
馮承宣當場就愣住了: “大帥,咱們不用先找些證據嗎?”
“就這麼直接帶兵去問罪?”
江瀚冷哼一聲,拎起身旁的布面甲,就要往門外走: “問罪?問什麼罪?”
“這是蓄意叛亂!”
他可沒有那個閒功夫,去找什麼證據。
抓賊才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
先更一章,晚上要出去吃飯,吃完回來再碼。
等碼完了,明天一起更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