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

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

鄧陽接到的調令,是要求他五日之內,趕到靜樂縣,先向許鼎臣許道臺報到,然後再北上寧武關。

時間緊迫,江瀚這邊自然也不敢耽擱。

他抽調了黑子的步兵司和李老歪手下的兩個哨,共計一千人,先行出發。

一行人帶著五天的乾糧,放棄了全部輜重,只帶上刀甲,輕裝簡行。

剩下的炮營、輜重營等就由邵勇和柱子帶隊,在後面趕過來。

這羣人跑得慢,江瀚打算讓他們到時候和王嘉胤一起攻城。

兩部人馬一前一後,朝著岢嵐縣趕去。

由於岢嵐縣路程更遠,鄧陽還領著他們走了一段水路,一行人緊趕慢趕,終於在第四天的黎明時分,趕到了岢嵐縣城外。

“呼累死老子了!”

江瀚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珠,一屁股坐在路邊的石頭上,大口喘著粗氣。

他看著身後同樣累得不行步卒們,忍不住感慨道:

“離開水路後,咱們這一天跑了快一百里地!”

“這行軍速度,比起那些名將們帶的兵,恐怕也差不了多少吧?”

一旁的鄧陽聽了,隨口反駁道:

“將軍,話可不能這麼說?!?

“聽說戚大帥的車步營,一晝夜就能跑一百里?!?

“咱們這是輕裝上陣,沒帶輜重,才勉強跑了一百里,還是比戚大帥差遠了啊?!?

江瀚沒好氣地白了鄧陽一眼: “老子能不知道嗎?”

“我這是鼓舞士氣!”

鄧陽被江瀚瞪了一眼,訕訕一笑,趕緊閉上了嘴。

江瀚也懶得理他,隨即身後士卒下令道:

“弟兄們,抓緊時間修整,等天亮了再過去叫門?!?

得到命令的將士們如釋重負,各自找地方休息起來。

有的靠著石頭,有的倚著樹幹,不少人幾乎是倒頭就睡,鼾聲大作。

顯然這幾天的急行軍,把他們一個個都給累壞了。

一個時辰後,天色也漸漸亮了起來,遠處岢嵐縣那緊閉的城門,也隨之緩緩打開。

“走!叫門去!”

一聲令下,各隊士兵紛紛爬了起來,整隊列陣。

由鄧陽領頭,帶著一千多人,浩浩蕩蕩地開到了岢嵐縣城的西門,豐城門外。

城牆上的守軍很謹慎,他們老早就看見了鄧陽這支部隊,於是趕緊拉起吊橋,緊閉城門,擺出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

鄧陽見狀,心中暗罵一聲,隨即上前朝著城頭高聲喊話:

“喂!上面的弟兄!”

“我是窟龍關守備鄧陽,奉命前往寧武關剿匪禦敵!”

“勞煩開一開城門,讓我等借道過境!”

他扯著嗓子喊了半天,城牆上卻久久不見有人迴應。

就在鄧陽快要失去耐心,準備破口大罵之時,城樓上終於探出了個守城軍官的腦袋:

“你說你是朝廷官軍,奉命剿匪,可有憑證?!”

岢嵐縣的守軍很是謹慎,這年頭,山西地面上,遍地都是流寇土匪。

穿著官衣冒充官軍殺人越貨的事情,也不是沒發生過。

更何況,前幾天他們才收到消息,說是河曲的巨寇王嘉胤兵敗,有可能向岢嵐縣方向突圍。

讓他們務必小心提防,嚴守城池!

誰知道下面這支隊伍,是不是王嘉胤的先頭部隊假扮的?

鄧陽也不廢話,直接從懷裡掏出調令公文,高高舉起,在頭頂上晃了晃:

“看清楚了!這可是許道臺親自簽發的調令!”

“上面蓋著按察使司的大??!還能有假?”

隔了這麼遠,城牆上的守軍哪裡看得清楚那公文上的字跡? 不過看鄧陽那理直氣壯的樣子,倒也不像是假的。

那軍官猶豫了一下,還是不敢擅自開門,只得放了個吊籃下來,喊道:

“鄧將軍稍待,爲保萬全,還請將軍親自上城來,待驗明正身和公文之後,再做定奪!”

鄧陽無奈,只得帶著親兵周力勇,坐上吊籃,被晃晃悠悠地吊上了城牆。

剛一踏上城牆,鄧陽就看見,城牆上站滿了披堅執銳的士兵和民壯,一個個神情緊張,嚴陣以待。

而在不遠處,一個穿著青色官袍、鬚髮有些花白的老者,正揹著手,面色嚴肅地看著他。

老者身後,還站了個留著八字鬍的中年男人。

鄧陽定睛一看,青袍溪敕紋,想必這老者就是岢嵐縣的縣令了,身後那個應該是縣丞了。

鄧陽連忙走上前去,拱手道:

“在下窟龍關守備鄧陽,奉令前往寧武關禦敵。”

“還請縣尊行個方便?!?

說完,他便將手上的調兵公文和自己的守備銅印遞給了眼前的縣令。

岢嵐縣的縣令叫做謝向文,萬曆六年生人,如今已經五十有三了。

謝向文接過公文和銅印,仔細查驗了一番,緩緩開口道:

“鄧將軍,一路辛苦了?!?

“只是.本縣記得,從你那窟龍關前往靜樂縣,似乎並不需要經過我岢嵐縣城吧?”

“你爲何會突然出現在這兒?”

鄧陽不慌不忙,將早就準備好的說辭搬了出來:

“謝縣尊有所不知,前幾日下雨,方山那邊的官道被山洪沖毀了,道路阻斷。”

“沒辦法,軍令如山,我只能選擇繞道而行?!?

“我等輕裝簡行,一路抄小道,走水路,這才趕到了岢嵐縣?!?

“還望謝縣尊體諒體諒,開門放行,讓我等從岢嵐縣借道過去?!?

謝向文聽罷,捋了捋鬍鬚,鄧陽的說辭聽起來倒是沒什麼問題,但他總是感覺有些不對。

現在是非常時期,還是謹慎爲好。

謝向文搖了搖頭: “鄧將軍,恕我不能開門放行?!?

鄧陽一聽,當場就愣住了:

“什麼?”

“我千里迢迢跑來剿匪禦敵,你竟然把我拒之門外?”

“你這不是在故意刁難我嗎?”

謝向文臉色一正,沉聲道: “鄧將軍誤會了,本官不是有意刁難於你?!?

“首先,鄧將軍接到的調令並非是來我岢嵐縣駐防的;”

“其次,將軍麾下兵馬衆多,萬一入城之後難以約束,起了什麼亂子,這個責任,本官擔當不起?!?

他指了指城東方向,

“將軍要去靜樂,也並非無路可走。”

“沿著城牆向東五十里,有個荷葉坪山,那裡地勢稍緩,從那裡翻過宋城牆,一樣能夠通往靜樂。”

鄧陽一聽這話,差點沒氣暈過去。

繞道五十里?!還要翻山越嶺?!

鄧陽連忙反問道: “謝縣尊,本將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您讓我怎麼找路?”

謝向文態度很堅決: “沒關係,本官可以爲將軍招募嚮導,到時候讓他們給將軍引路便是?!?

這一下,鄧陽可徹底傻眼了。

這姓謝的老東西,看樣子是打定了主意,死活都不肯讓他進城啊。

這下他還怎麼把江瀚等人給放進城去?

要是江瀚進不了城,肯定也不會放他去寧武關的。

鄧陽眼珠一轉,突然壓低聲音,湊到謝向文身邊:

“謝大人,還請借一步說話。”

謝向文不明所以,但還是跟著鄧陽走到了一旁的角落裡。

鄧陽也不廢話,從懷裡掏出一錠銀子,迅速塞進了謝向文寬大的袖口裡。

鄧陽搓著手,聲音壓得更低了: “謝大人,我等遠道而來,人困馬乏。”

“要是再讓我們翻山越嶺,繞道五十里,下面的弟兄實在撐不住??!”

“還請您行個方便,一點小意思,望您笑納?!?

謝向文感覺到袖口裡那沉甸甸的銀子,低頭看了一眼,隨即臉色一沉。

他猛地一甩袖子,將那錠銀子給甩了出來,“噹啷”一聲掉在地上。

“豈有此理!”

“你把老夫當成什麼人了?”

“你以爲區區一點黃白之物,就能收買本縣不成?”

說罷,他冷哼一聲,拂袖便走。

鄧陽愣住了,他看了看地上的銀錠,又看了看謝向文那正氣凜然的背影,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大明還有這種清廉之人? 鄧陽的世界觀,在這一刻受到了強烈的衝擊。

無奈之下,只得將求助的目光,投向了還站在城牆上面沒走的縣丞,張大人。

鄧陽故技重施,熟練地將銀子塞給縣丞: “張縣丞,麻煩您去勸勸縣尊?!?

“我等實在是沒有那個力氣,也沒有那個時間,再去翻山越嶺,繞道岢嵐縣了。”

他壓低聲音,帶著幾分威脅的意味說道, “這軍情緊急,若誤了時辰,導致那王嘉胤破關而入,恐怕大家都逃不了干係!”

“失期之罪是要殺頭的,想必你我都很清楚。”

縣丞聽罷也是神情一肅,確實,要是耽誤了軍情,誰也擔待不起。

於是他收起銀子,連忙跑去勸說謝向文。

經過縣丞苦口婆心地一頓勸說後,謝向文終於還是鬆了口,勉強同意讓鄧陽借道過境。

但他又提了幾個苛刻的要求:

第一:鄧陽帶來的兵馬,絕對不能進入岢嵐縣城內部,只能從城牆上通過。

他可太清楚大明這些丘八的德性了,要是放這一千多號官兵進了城,指不定會鬧出什麼亂子來。

從城牆上走,是最穩妥的辦法。

第二:從鄧陽部上城牆開始,一直到他們全部離開宜陽門(東門)爲止,全程都必須接受監督,並且要仔細清點人數。

進來時多少人,出去時就必須是多少人,一個都不能少! 謝向文爲官一任,靠的就是一個小心謹慎。

如今更是非常時期,他決不允許治下的岢嵐縣出現任何紕漏!

這幾個要求一傳回來,鄧陽再次傻眼了。

不準進城?只能從城牆上走?還要全程派人盯著數人頭?!

推薦一本書哈,義父們喜歡的可以去看一看!

(本章完)

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9章 總兵身死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6章 交鋒第213章 中原大亂 朝堂大亂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18章 攻城戰第110章 起義的三個階段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88章 銜尾追殺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146章 害民賊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141章 大軍調動第95章 山西賊兵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36章 整頓軍紀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79章 不沾泥投降第216章 開闢商道,整治薛家第56章 吳澤第206章 攻打劍門關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51章 出發第236章 埋伏第2章 破局之策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16章 遭遇蒙古騎兵第23章 清算田畝,打劫富戶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75章 會盟延安第116章 入城第3章 魚腹丹書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216章 開闢商道,整治薛家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135章 拙劣的楊鶴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261章 洪督師大掠漢中第227章 陳代雲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80章 逃出生天第22章 流寇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116章 入城第230章 大戰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16章 遭遇蒙古騎兵第98章 投名狀第88章 銜尾追殺第3章 魚腹丹書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46章 慶藩來人第77章 上架感言第142章 開門紅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65章 攻城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212章 訓練民兵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236章 埋伏第195章 把這幫姓朱的,都給我吊城牆上去!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57章 馬家村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35章 靖邊營第82章 奸細第175章 戰略方針第236章 埋伏第23章 清算田畝,打劫富戶第3章 魚腹丹書第52章 埋伏第54章 拿下王莊第87章 中伏第17章 激戰!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75章 會盟延安第88章 銜尾追殺第157章 戰場尋人第236章 埋伏
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9章 總兵身死第139章 鑄炮和辦學第6章 交鋒第213章 中原大亂 朝堂大亂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18章 攻城戰第110章 起義的三個階段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88章 銜尾追殺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224章 黃竹村首義第146章 害民賊第256章 賊兵在救災,官府要收稅第141章 大軍調動第95章 山西賊兵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36章 整頓軍紀第121章 曹文詔來了第79章 不沾泥投降第216章 開闢商道,整治薛家第56章 吳澤第206章 攻打劍門關第134章 洪承疇的計策第108章 農民起義的侷限性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183章 麻木的關中百姓第51章 出發第236章 埋伏第2章 破局之策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16章 遭遇蒙古騎兵第23章 清算田畝,打劫富戶第123章 流賊搶有限,曹兵害無窮第75章 會盟延安第116章 入城第3章 魚腹丹書第171章 李自成開悟第198章 遴選死士第216章 開闢商道,整治薛家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135章 拙劣的楊鶴第86章 我在等援軍,你在等什麼?(二合一)第261章 洪督師大掠漢中第227章 陳代雲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80章 逃出生天第22章 流寇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202章 準備入蜀第102章 洗劫鄭家第83章 延安府的水很深第116章 入城第230章 大戰前的準備(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64章 艾萬年的伏擊第16章 遭遇蒙古騎兵第98章 投名狀第88章 銜尾追殺第3章 魚腹丹書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46章 慶藩來人第77章 上架感言第142章 開門紅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65章 攻城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212章 訓練民兵第143章 警惕的虎大威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207章 飛渡摩天嶺,進入四川第236章 埋伏第195章 把這幫姓朱的,都給我吊城牆上去!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262章 送上門來的俘虜第57章 馬家村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35章 靖邊營第82章 奸細第175章 戰略方針第236章 埋伏第23章 清算田畝,打劫富戶第3章 魚腹丹書第52章 埋伏第54章 拿下王莊第87章 中伏第17章 激戰!第204章 進入漢中第75章 會盟延安第88章 銜尾追殺第157章 戰場尋人第236章 埋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凉市| 仁寿县| 五河县| 黄陵县| 江西省| 湖北省| 哈密市| 喀什市| 拉萨市| 鄂尔多斯市| 沈丘县| 虎林市| 台中县| 天津市| 山阴县| 曲阳县| 横山县| 阿坝县| 宝应县| 石景山区| 宝丰县| 塘沽区| 浮山县| 勃利县| 英山县| 宿州市| 习水县| 泰来县| 都江堰市| 绍兴县| 茶陵县| 宜州市| 富平县| 锡林浩特市| 定襄县| 慈溪市| 佳木斯市| 若尔盖县| 林周县| 弥勒县| 西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