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02章 準備入蜀

第202章

準備入蜀 隨著曹文詔被生擒活捉,戰場上最後一絲抵抗力量也隨之煙消雲散。

說起來,曹文詔這廝也算是江瀚的老對手了。

從山西河南,再到如今的陝西,江瀚的部隊與他轉戰三省之地,大大小小交鋒不下十餘次,雙方互有勝負,卻始終沒能將對方徹底擊垮。

如今,這個糾纏了許久的老對手,終於被生擒,李老歪興奮得滿臉漲紅。

他親自上前,將曹文詔捆得跟糉子一樣,用力扔上馬背,隨後便得意洋洋的押著他,與邵勇一起追趕江瀚的主力部隊。

經此一役,洪承疇手上的騎兵損失大半。

僅剩下曹變蛟,帶著四五百殘兵敗將,狼狽逃回大營,不敢再追擊江瀚。

沒有了追兵的壓力,江瀚的部隊一路暢通無阻,沿途的官兵更是望風而逃,無人敢擋。

就這樣,江瀚和李老歪、邵勇等人順利會師,並順勢攻破了蕭關,浩浩蕩蕩地殺了回關中平原。

時間飛逝,轉眼便到了七月。

整個三秦大地,彷彿成了一個巨大的火爐,毒辣的日頭懸在空中,毫不留情地炙烤著萬物。

官道上熱浪滾滾,連一絲微風都沒有,空氣都因爲高溫而微微扭曲。

而江瀚此時,已經拿下了鳳翔府,並且牢牢佔據了陳倉縣一帶。

站穩腳跟後,江瀚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處理曹文詔這個禍害。

說實話,曹文詔已經沒幾天活頭了。

之前在戰場上,他的右手掌被邵勇一箭洞穿,在這炎熱的天氣下,傷口很快發炎化膿,整個手掌都腫脹起來,散發著惡臭,人也發起高燒,眼看就要不行了。

儘管江瀚本著“人犯要活的”原則,讓軍中最好的醫匠給他治了治,可終究回天乏術,傷口腐爛的趨勢根本無法遏制。

“砍了。”

江瀚的命令簡單而冰冷。

醫匠得令,當即便用斧子斬斷了曹文詔的右手,隨後又在曹文詔的慘叫聲中,用燒得通紅的烙鐵爲其消毒止血。

劇烈的痛苦讓曹文詔數次昏死過去,但好在,命總算是暫時保住了。

江瀚之所以費這麼大功夫保他一命,當然不是出於什麼仁慈之心。

他這麼做的目的,就是要把曹文詔這個肆意屠戮百姓的劊子手,活著帶回關中百姓的面前。

曹文詔之前在陝西剿匪時,可沒少霍霍關中的百姓。

如今江瀚將其活捉,就是要當著關中百姓的面,將其明正典刑,懸首示衆。

江瀚本來還想找人,把曹文詔這廝給千刀萬剮了。

可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找遍了整個鳳翔府的劊子手,愣是沒有一個會“剮人”這門手藝的。

這可是個精細的技術活,講究的是“片肉不見血,剮足千刀犯人不死”。

尋常只會砍頭的劊子手,根本幹不來。

在古代,這門手藝都是家族或師徒秘傳的,從不外泄。

沒辦法,江瀚只能退而求其次,改爲公開斬首。

他張貼告示,邀請了鳳翔府附近幾個州縣的百姓,前來觀看行刑。

百姓們本來對殺人是沒什麼興趣的,這年頭兵荒馬亂的,死個人而已,哪天不死人才是稀罕事。

可當他們一聽說,要殺的竟然是朝廷的總兵,還是當初在關中四處殘殺、劫掠百姓的曹文詔時,整個鳳翔府都轟動了!

無數百姓從四面八方涌來,紛紛往府城裡趕,就是爲了親眼見證曹文詔的下場。

行刑前,江瀚還特意找來輛囚車,給曹文詔來了個遊街示衆。

百姓們手上雖然沒有臭雞蛋,但路邊的石塊、泥巴、爛樹根倒是俯拾皆是。

囚車所過之處,人山人海,羣情激憤。

無數雜物像雨點般砸向曹文詔,要不是有士卒攔著,曹文詔恐怕還沒到刑場,就要被憤怒的百姓活活砸死。

江瀚騎在馬上,看著囚車裡鮮血淋漓的曹文詔,痛快無比。

他冷笑著開口問道: “姓曹的,感覺如何?”

“想當初,你在陝西作惡多端,四處燒殺搶掠,你可曾想過,自己會有今天的下場?”

曹文詔用僅存的左手抹了抹臉上的血污,咬牙切齒地轉過頭,眼中滿是怨毒:

“哼!姓江的,你這廝也算是一方豪傑。”

“如今用盡手段,故意想要折辱於我,你不覺得太過下作了嗎?”

江瀚聞言,哈哈大笑起來: “我故意折辱你?曹文詔,你未免也太高看自己了!”

他用馬鞭指了指羣情激奮的百姓,聲音陡然轉冷: “我這是在明正典刑,殺你,殺得有理有據!”

“你睜大狗眼好好看看,僅鳳翔府一帶,就來了這麼多專程來看你行刑的百姓。”

“你不好好反思反思自己,都幹了些什麼天怒人怨的惡行,反而覺得我是在故意折辱於你?”

曹文詔卻依舊死鴨子嘴硬: “反思什麼?”

“我身爲大明總兵,身負皇命,保境安民,剿滅賊寇,何罪之有?!”

“保境安民?”

“哈哈哈哈,虧你還有臉說得出口,真是恬不知恥!”

江瀚的笑聲戛然而止,臉色陰沉, “你,和你那侄兒曹變蛟,在山陝境內屠了多少村子,手上到底沾了多少無辜百姓的鮮血,你們自己心裡沒數嗎?”

“難道這些人,就不算‘民’?”

“還是說,在你們這幫人眼裡,只有那些腦滿腸肥的豪商劣紳、衣冠楚楚的官員藩王,纔算是民?”

“這千千萬萬掙扎求活的底層百姓,就活該豬狗不如,任由你們屠戮劫掠?!”

一連串的質問,如同一記重錘,狠狠砸在曹文詔的心上。

他被問得啞口無言,臉色由紅轉白,最後只能狼狽地扭過頭去,再不敢看江瀚一眼。

刑場之上,人聲鼎沸。

江瀚昂然立於監斬臺上,曹文詔則被兩名壯碩的士卒死死按跪於臺下。

周圍黑壓壓的,全是前來觀刑的將士和百姓,眼裡全是憤怒的火光。

江瀚緩緩掃視全場,最後定格在曹文詔身上。

他拿起趙勝早已擬好的罪狀,清了清嗓子,大聲宣讀起來: “……延綏東路副總兵曹文詔,縱兵戮民,劫掠四方,視百姓如草芥,行徑較之賊寇更兇殘百倍!”

“你等名爲官兵,實爲賊寇;所過之處,生靈塗炭,具爲焦土!”

“天怒人怨,罪無可赦!”

“今日,我江瀚,便代天行誅,替民雪恨!”

刑場上無比安靜,江瀚字字鏗將有力,清晰地迴盪在刑場每個角落。

話音剛落,他隨手抄起令箭,狠狠擲於地上,厲聲喝道:

“來人!給我梟其首級,懸旗示衆!”

隨著江瀚一聲暴喝,早已等候多時的李老歪親自走上前來。

他赤著上身,露出一身虯結的肌肉,手裡還拿著自己的那柄百鍊鋼刀。

他走到曹文詔身後,學著劊子手的模樣,啐了兩口在掌心,雙手緊緊握住刀柄。

前方的曹文詔似有所感,也停止了掙扎,他緩緩擡起頭,望向天邊,眼神複雜,不知在想些什麼。

李老歪深吸一口氣,雙臂肌肉猛然墳起,對準曹文詔的後頸,用盡全身力氣,一刀揮下!

噗嗤!

伴隨著一道血柱沖天而起,曹文詔的頭顱滾落在地,鮮血瞬間染紅了整個刑臺。

“好!!”

“殺得好!!”

短暫的寂靜之後,刑場周圍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無數百姓激動得相擁而泣,對著監斬臺上的江瀚納頭便拜,高呼“青天大老爺”。

看著曹文詔人頭落地,江瀚心中卻生出了一絲惋惜。

說實話,放眼整個明末,曹文詔絕對算得上是最能打、也最敢打的那一批將領。

只可惜,這幫人的眼界和德行,都跟那個端坐在紫禁城裡的皇帝一樣,從來不把底層的小民百姓當人看。

在歷史上,曹文詔最主要的功績便是鎮壓農民軍。

但是,他也絕非很多人所說的“內戰內行,外戰外行”。

此人在大同鎮守期間,面對後金韃子,也曾數次主動出擊,打退了清兵,不存在望風而逃的說法。

(.鎮臣在曹文詔雖無大捷,而策應四出,桑乾河之驚營、十里河之斬級,城下誓死一戰,斬級生擒足寒奴膽,及拒牆大戰,出口追奴,即疾趨東援,皆其實功也。—明清史料甲編第九本802頁) 就是這樣一個“明季第一良將”,卻爲虎作倀,屠戮百姓。

最終落在江瀚手裡,可悲,可嘆,卻也罪有應得。

處決了曹文詔後,江瀚便要著手準備入蜀事宜了。

儘管現在正值盛夏,酷暑難當,大軍不宜長途征伐,但戰前的規劃還是必須要做的。

經過數日的深思熟慮,並結合麾下衆將收集來的情報,江瀚最終敲定了入蜀的行軍路線。

要想入蜀,那就必須先從關中進入漢中。

在古代,想要從關中翻越秦嶺天險,進入漢中盆地,共有四條官修大道可選,分別是褒斜道、子午道、儻駱道,以及陳倉故道。

在對四條道路進行仔細的比較分析後,江瀚最終選擇了走陳倉故道。

之所以走陳倉故道,是基於當前局勢和地理條件,做出的決定。

而褒斜道要走眉縣,儻駱道要過周至,子午道更是在西安府眼皮子底下。

但陳倉道的起點就在陳倉縣,江瀚所部目前正駐紮在這裡。

擋在他正前方的,便是大名鼎鼎的散關。

此地正是南宋詩人陸游筆下“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中的散關。

南宋時期的散關,是宋金交戰的前線,戰略位置極爲關鍵,是抵禦金軍由陝入蜀的軍事重鎮。

大散關位置極爲重要,在方輿紀要中有著明確記述:

“關中山川之會,扼南北之交。北不得此,無以啓樑益;南不得此,無以圖關中。”

然而時移世易,在明代,大散關的軍事功能已大大削弱,基本淪爲了一個尋常的交通節點,防備極爲鬆懈。

這對於想要走陳倉道的江瀚而言,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想要走陳倉故道,就得先攻破大散關。

江瀚的計劃,便是以陳倉爲起點,先取散關,隨即揮師南下,經黃牛鋪到達鳳州,再從鳳州折向東南,過留壩,最終抵達漢中門戶——沔縣。

(注:從鳳州折向西南,是走青泥嶺—略陽—勉縣,這條路線在唐代以前是陳倉道主線路,但明代已改線不經此地。圖中,長寨便是沔縣,是控遏金牛道,米倉道的要地。) 陳倉道最大的優勢,在於其路況。

這條路線在明代又被稱爲“連雲棧道”,但它早已不是傳統意義上,那種臨崖架設的木質棧道。

而是經過官府大規模整修,改建成了更爲堅固耐用的“碥路”。

所謂碥路,就是在水流湍急或崖岸險峻的地段,直接于山體上開鑿而成,一面靠山,一面臨河的路段。

其路基爲土石結構,遠比木棧道牢固,承載能力也更大,並且因其地勢較高,不易在夏秋季節被山洪沖毀。

輿程記中有記載:“陝西棧道長四百二十里,自鳳縣草涼樓爲人棧道之始。”

明代王士性的廣志繹中也有記載:

“自古稱棧道險,今殊不然。屢年修砌,可並行二轎四馬”, “棧道雖稱川,今實在陝”, “今之棧道非昔也,聯輿並馬,足當通衢”。

這意味著,江瀚麾下的輜重車輛、重型火炮以及數千騎兵,都可以在這條道路上順利通行。

計劃很完美,路線也已經選定,但卻有一個致命的問題。

江瀚手中,沒有一個熟悉秦嶺山中情況的嚮導。

秦嶺山脈,延綿千里,溝壑縱橫,即便有官修大道,但其中隱藏的小路、可以伏擊的隘口、能夠安營紮寨的地點以及沿途的水源分佈,都是地圖上無法詳盡描繪的。

若無可靠之人帶路,大軍貿然闖入這片陌生的崇山峻嶺,無異是將自己和麾下將士置於險地。

這是江瀚絕對不能接受的。

爲此,他特意派人四處打聽尋找,想要找到李自成的蹤跡。

可最後得到的情報卻不容樂觀。

四川副總兵鄧玘一直死咬著李自成不放,他帶著麾下精兵,不顧艱苦,在秦嶺裡鑽了好幾月的林子,一直想剿滅李自成。

李自成無奈只能退往秦嶺深處,現在不知道正藏在哪個山溝裡休養生息。

江瀚一時半會兒之間,根本找不到李自成和他麾下的部隊。

昨天查資料查著查著就睡著了,躺在椅子上躺到了三四點. sorry (本章完)

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37章 開春種麥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89章 陣斬李卑第124章 雨中對壘第13章 亂兵就得有亂兵的樣子第18章 大同鎮邊軍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124章 雨中對壘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113章 江瀚的打算第193章 血戰瞿靖堡第118章 攻城戰第72章 楊鶴第79章 不沾泥投降第155章 夜襲第227章 陳代雲第56章 吳澤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21章 安塞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52章 埋伏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261章 洪督師大掠漢中第226章 搖黃軍第63章 李立遠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165章 谷口血戰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78章 整訓部隊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175章 戰略方針第33章 交贖金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81章 神一魁第79章 不沾泥投降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247章 要改變流寇思維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18章 大同鎮邊軍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88章 銜尾追殺第81章 神一魁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236章 埋伏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70章 報仇雪恨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261章 洪督師大掠漢中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216章 開闢商道,整治薛家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第47章 三家合謀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第129章 練兵第151章 洪剃頭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68章 誰的錯?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89章 陣斬李卑第95章 山西賊兵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59章 餘承業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135章 拙劣的楊鶴第37章 開春種麥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159章 渡河第59章 餘承業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61章 憤怒的張輦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142章 開門紅第116章 入城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80章 逃出生天第97章 點燈子來投
第132章 不做人的陝西官紳第37章 開春種麥第244章 你要忠君死節,我要解民倒懸第89章 陣斬李卑第124章 雨中對壘第13章 亂兵就得有亂兵的樣子第18章 大同鎮邊軍第161章 夜襲茅津渡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11章 朝廷大軍來了?第124章 雨中對壘第209章 抓賊需要證據,而平叛只要座標第113章 江瀚的打算第193章 血戰瞿靖堡第118章 攻城戰第72章 楊鶴第79章 不沾泥投降第155章 夜襲第227章 陳代雲第56章 吳澤第221章 陳奇瑜的無奈第21章 安塞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52章 埋伏第172章 大獲全勝第261章 洪督師大掠漢中第226章 搖黃軍第63章 李立遠第97章 點燈子來投第165章 谷口血戰第178章 培訓掌令第78章 整訓部隊第229章 策劃大決戰第130章 官軍動向第112章 鄧陽:我去打王嘉胤?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231章 保寧府的防禦(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175章 戰略方針第33章 交贖金第101章 雞犬不留第81章 神一魁第79章 不沾泥投降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247章 要改變流寇思維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18章 大同鎮邊軍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88章 銜尾追殺第81章 神一魁第94章 你不拿,我怎麼拿?第236章 埋伏第173章 陝州城破第70章 報仇雪恨第31章 難辦?那就別辦了!第261章 洪督師大掠漢中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216章 開闢商道,整治薛家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第47章 三家合謀第126章 關寧軍的老傳統第129章 練兵第151章 洪剃頭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68章 誰的錯?第263章 江大帥的實力第184章 去秦嶺打游擊第259章 聲勢浩大的川中起義第89章 陣斬李卑第95章 山西賊兵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187章 甘州羣牧所第59章 餘承業第182章 渡河南下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135章 拙劣的楊鶴第37章 開春種麥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159章 渡河第59章 餘承業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61章 憤怒的張輦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142章 開門紅第116章 入城第152章 大軍壓境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88章 擴充騎兵第246章 非暴力不合作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80章 逃出生天第97章 點燈子來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巩义市| 昌吉市| 阿巴嘎旗| 临朐县| 滨州市| 土默特左旗| 平度市| 宁武县| 吐鲁番市| 盈江县| 南漳县| 华容县| 乌拉特中旗| 瓦房店市| 华亭县| 神农架林区| 皋兰县| 华蓥市| 吴桥县| 宜丰县| 楚雄市| 新兴县| 桃园市| 乐安县| 乌兰浩特市| 天津市| 晋宁县| 咸丰县| 科技| 商洛市| 怀集县| 肥乡县| 兴业县| 承德县| 抚顺县| 岳普湖县| 台中县| 东平县| 弥勒县| 宣化县| 鸡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