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

第252章

樑家的糖衣炮彈

隨著保寧府第一次恩科落幕,中試士子們的名字迅速傳遍了川北。

吳熙的名字,自然也很快出現在了樑庭寺的案頭上。

管家恭敬地呈上一張清單: “老爺,這是小的打探到的消息。”

“吳熙,籍貫是劍州團石村,萬曆三十七年生人,今年二十有五,未曾婚娶。”

“其父早亡,家徒四壁,老母臥病,下有年幼弟妹,全靠他耕種餬口。”

“此番高中,得授劍州同知,實乃一步登天。”

樑庭寺捋著鬍子,眉毛一挑: “團石村?”

“莫非是與我樑家村一河之隔的那個破落村子?”

管家點點頭:“正是”

樑庭寺聞言大喜過望:

“這不就是半個鄉黨嗎?”

他立刻精神矍鑠地吩咐管家,

“備禮!準備白銀五百兩,上好精米百石,再挑些庫房裡上等的滋補藥材!”

“另外,把村東頭那間閒置的兩進院子立刻收拾出來,一應用度和丫鬟僕人都配齊。”

“你親自帶人去團石村,把吳家老夫人和那兩個小的,客客氣氣地請到新宅來,就說是鄰里照應。”

“再請族中大夫過去,給老夫人看診。”

管家會意,連忙帶著人趕去收拾屋子,準備把吳家人接過來。

對此,遠在保寧府的吳熙對此自然是毫不知情。

瓊林宴後,他又在府城裡逛了逛,趁著手頭寬裕,給家裡置辦了些東西。

三天後,吳熙乘著馬車,風風火火地趕回了劍州赴任。

剛到劍州,他就馬不停蹄地先去拜見了頂頭上司,知州李興懷。

李知州年約四旬,氣度沉穩,是江油李家的現任家主。

他先是例行公事地勉勵了吳熙一番,並交代其分管劍州南部幾個村落,其中就包含樑家村與團石村。

末了,李興懷看似隨意地提點了一句: “吳同知,州衙已爲你安排了住處。”

“上任伊始,還是先把家眷接來城中安置爲好,免得出了什麼差錯,徒增煩擾。”

吳熙心中本就記掛老母,聞言更是歸心似箭。

謝過李知州後,他匆匆趕往團石村,滿心想著將高中狀元、官拜同知的喜訊親口告知母親。

可當他走進那間熟悉的小院落時,迎接他的只有一片空蕩。

吳熙見狀,心裡猛地一沉。

莫非是家裡遭賊了?! 可他家都揭不開鍋了,怎麼可能會遭賊? 向鄰里打聽後,他才得知,自家親眷竟已被樑家接走了。

一股怒火瞬間衝上吳熙頭頂,好個樑家,趁他不在竟然想賄賂自己家人。

吳熙立刻點起隨行的十幾名州衙民兵,風風火火地奔向了河對岸的樑家村。

可即便心裡早有準備,當他見到村東頭的新宅子時,也被樑家的大手筆給驚呆了。

宅子佔地將近兩畝,外頭不僅有亭臺花園,內裡更是古樸典雅,僕役穿梭其間。

內院裡,老母親正躺在乾淨溫暖的牀榻上,呼吸平穩,臉色紅潤。

倒座房外,一位大夫正坐在外間守著藥爐。

膳堂裡,弟弟宏宇和妹妹宏瑤,正對著桌上的雞鴨魚肉大快朵頤,小臉上滿是油光。

“大哥!”

眼尖的宏瑤最先看到吳熙,驚喜地跳下椅子,飛也似的朝他撲來。

宏宇也緊隨其後,嘴裡還塞著醬肉,含糊不清地喊道:

“大哥!你回來啦!”

“聽說你高中了狀元!是最大的官!”

吳熙一把摟住兩個撲進懷裡的小傢伙,感受著他們身上傳來的溫熱和激動。

宏宇和宏瑤緊緊抱著大哥的腰,生怕他再離開半步。

吳熙看著雕樑畫棟的宅院,又看看兩小隻身上嶄新的棉襖,心中無比唏噓。

曾幾何時,當他還是個落魄秀才時,可曾有人正眼看過他?

就連說媒的媒婆都嫌棄他家徒四壁,辛苦勞作幾日,卻連一副藥方都抓不起。

可如今呢?

他不過是剛剛放榜,中了恩科的案首,授了州同知的官身。

人還沒回到劍州,樑家這頭盤踞百年的地頭蛇,就已如聞著血腥的豺狼圍了上來。

消息之靈通,動作之迅捷,令人咋舌。

不僅提前把他病弱的老母、年幼的弟妹接了過來,還十分貼心的備好了暖屋新衣,珍饈美味,並延醫問藥。

這一切的殷勤備至,不過就是因爲他頭頂上的烏紗帽而已。

哪裡是什麼鄉黨情誼? “呵”

吳熙心中冷笑一聲,可惜啊可惜,樑庭寺那老狐貍還是晚了一步。

於是,吳熙找來了樑家在此負責的管事。

他面色平靜,語氣疏離:

“樑老爺的好意,本官心領了。”

“只是無功不受祿,這宅子還請你們收回去。”

“至於今天舍弟舍妹吃的這桌飯菜,以及家母的湯藥費”

他頓了頓,腰桿挺得筆直,聲音也擡高了幾分,

“你把賬目算清,本官照價付銀!”

要是換做以前,面對樑家,吳熙是斷然說不出這番硬氣的話來。

但今時不同往日,他已官至劍州同知,手握一方權柄,背後更是有大帥的支持。

臨行前大帥所賜的官銀,此刻正好派上用場。

樑家管事聞言,連忙上前勸道: “吳同知,這這可都是我家老爺的一片心意!”

“你我兩家僅一河之隔,正當互相扶持纔是。”

“老爺聽聞您高中案首,喜不自勝,特意吩咐我等,好生照料老夫人和令弟令妹,不可怠慢。”

他眼珠一轉,壓低聲音,帶著一絲諂媚: “老爺還聽說同知您尚未婚娶,正巧,我家大小姐年方十八,品貌端莊。”

“家中老夫人正有意尋個門當戶對的良緣,您可千萬別推辭。”

“吳同知一人在外爲官,家中弟妹,還有病榻上的老夫人都要人照料,您說呢?”

樑家考慮得可謂是面面俱到,換做一般人來,恐怕還真接不住這招。

可吳熙心意已決,他斷然拒絕道:

“不必了!”

“俗話說得好,吃人最短,拿人手軟,本官一人更是孤身慣了,請幾個僕役來一樣能照顧好家母。”

“你把賬目算清後,派人到劍州州衙報個信,本官自會付清。”

說罷,他不再理會樑家管事,轉而蹲下身子,看向吃得滿嘴流油的弟弟妹妹。

“宏宇,宏瑤,吃飽了嗎?”

“吃飽了就去收拾東西吧,咱不住這兒。”

兩個小的瞬間愣住了,剛剛還沉浸在美食和新衣服的喜悅中,以爲從此過上好日子了,沒想到大哥轉頭就要帶他們離開。

妹妹宏瑤怯生生地問道:

“大哥,咱們還回團石村嗎?”

吳熙笑著揉了揉她的腦袋,底氣十足:

“不回去了。”

“大哥在州城裡有大房子!咱們進城住!”

“真的?!”

兩個孩子眼睛瞬間亮了起來,隨即歡呼一聲,蹦跳著跑回房間收拾那點可憐的細軟去了。

吳熙嘆了口氣,帶著身後的大夫張濟生走進了內院。

病榻上的吳母聽到動靜,費力地睜開眼: “我兒.是我兒回來了嗎?”

吳熙眼眶一紅,撲通跪倒在牀前:

“娘!孩兒中了!”

“今科案首,狀元及第,跨馬遊街,飲宴瓊林!孩兒現在是劍州同知了!”

吳母渾濁的眼睛裡涌出淚水,枯瘦的手顫抖著撫上吳熙的臉頰: “我兒.自幼聰慧,是娘拖累了你。”

“不然.不然你早該高中進士,入朝爲官了。”

吳母話語哽咽,滿是心疼與愧疚。

“娘!您快別這麼說!”

吳熙急忙握住母親的手,指著門口的張濟生:

“是大帥恩重,特意點了我的名字。”

“大帥臨行前不僅賜下金銀藥材,更是派了府城名醫來替您診治!”

“有張大夫在,您的病一定能好起來。”

吳母看著那氣度沉穩的老大夫,又看了看兒子身上的官袍,欣慰地點點頭。

她喘著粗氣,細細叮囑道:

“既如此,我兒千萬要好好做事,莫要辜負了人家的知遇之恩.”

就在張濟生仔細爲吳母診脈開方之時,樑家管事已經火速趕回樑家大宅,並將吳熙的反應,一五一十地彙報給了樑庭寺。

樑庭寺眉頭緊鎖,揹著手在書房裡不停踱步: “無功不受祿?照價付銀?”

“他一個常年在田裡刨食的窮酸秀才,哪來的這般底氣?難不成是提前支了俸祿?”

“銀子、新宅、姻緣.這一套下來,就算是鐵石心腸也該鬆動幾分!”

“他吳熙竟然真的油鹽不進?”

樑庭寺百思不得其解,這種拉攏新貴的手段,他樑家乃至整個大明的官紳圈子都玩得爐火純青。

對付新貴,大明官場有送、請、捧三字訣。

送,就是先以“鄉誼”、“提攜後進”之類的藉口送上厚禮,解決其窘境。

請,就是請吃飯,請聽戲,請逛青樓;通過這些手段,把新官員拉入當地官紳的圈子裡。

捧,是指官紳利用在本地的人脈和影響力,爲新官員添設政績,從而在官場上互相提攜,結成同盟。

多少寒門新貴,就是這樣被一步步拉攏、腐化,最終成爲他們中間的一份子。

可偏偏這吳熙,竟然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先發一章,晚點還有,12點前 (本章完)

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18章 大同鎮邊軍第138章 練兵第124章 雨中對壘第29章 李總管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140章 大明第一抽象孫元化第16章 遭遇蒙古騎兵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85章 野豬嶺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21章 安塞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118章 攻城戰第57章 馬家村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235章 牆頭草第61章 憤怒的張輦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247章 要改變流寇思維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68章 誰的錯?第138章 練兵第17章 激戰!第52章 埋伏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153章 挖張獻忠的牆角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266章 給老朱家來點大西王的震撼(萬字大章!)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129章 練兵第199章 突圍第90章 騙延水關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150章 叛徒白廣恩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147章 雙贏第74章 李自成第160章 陌底渡見聞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81章 神一魁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87章 中伏第160章 陌底渡見聞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56章 吳澤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42章 流寇來襲第88章 銜尾追殺第37章 開春種麥第250章 朝爲田舍郎第32章 青皮無賴第253章 財富在權力面前不值一提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213章 中原大亂 朝堂大亂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01章 生擒曹文詔第69章 焦屍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15章 回陝西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第257章 光靠農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122章 寧被流賊搶,不叫曹兵擋第117章 冒冒失失的王嘉胤第57章 馬家村第79章 不沾泥投降第30章 赴宴第226章 搖黃軍第169章 再渡河第140章 大明第一抽象孫元化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176章 年關將至 犒賞大軍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193章 血戰瞿靖堡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52章 埋伏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6章 交鋒第157章 戰場尋人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85章 野豬嶺
第215章 武狀元?老子宰的就是武狀元!第260章 京師亂局,盧象升受命剿匪第18章 大同鎮邊軍第138章 練兵第124章 雨中對壘第29章 李總管第208章 龍安三約第140章 大明第一抽象孫元化第16章 遭遇蒙古騎兵第237章 他們真的給百姓發好處?第19章 四散的勤王軍第85章 野豬嶺第99章 擺爛的縣令第21章 安塞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118章 攻城戰第57章 馬家村第115章 苛刻的要求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235章 牆頭草第61章 憤怒的張輦第243章 秦良玉來了第247章 要改變流寇思維第219章 爭相瘋搶第68章 誰的錯?第138章 練兵第17章 激戰!第52章 埋伏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179章 這已經不是普通的亂民了,必須重拳出擊!第153章 挖張獻忠的牆角第106章 吃了藥的明軍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254章 飛梭織布機和轉輪短銃第266章 給老朱家來點大西王的震撼(萬字大章!)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129章 練兵第199章 突圍第90章 騙延水關第93章 崇禎的困惑第168章 浮橋爭奪戰第245章 保寧府是個好地方第191章 養兵到底有多貴?第150章 叛徒白廣恩第100章 八大皇商的姻親?第167章 戰後統計第147章 雙贏第74章 李自成第160章 陌底渡見聞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81章 神一魁第131章 鄧陽的投名狀第87章 中伏第160章 陌底渡見聞第233章 連破江防 岸防(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56章 吳澤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42章 流寇來襲第88章 銜尾追殺第37章 開春種麥第250章 朝爲田舍郎第32章 青皮無賴第253章 財富在權力面前不值一提第13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第213章 中原大亂 朝堂大亂第258章 刺殺 劫獄第44章 各懷心思的同盟第125章 我難道比你關寧兵差?第177章 朝中風雲第205章 兵分兩路,偷渡陰平第24章 雪水浸種法第232章 戰前偵測(感謝‘立根本在破巖中’大佬的盟主)第201章 生擒曹文詔第69章 焦屍第197章 水淹銀川第15章 回陝西第251章 暮登天子堂第257章 光靠農民起義是成不了事的(衝精品合章了)第220章 豈不聞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122章 寧被流賊搶,不叫曹兵擋第117章 冒冒失失的王嘉胤第57章 馬家村第79章 不沾泥投降第30章 赴宴第226章 搖黃軍第169章 再渡河第140章 大明第一抽象孫元化第104章 招撫羣賊第176章 年關將至 犒賞大軍第217章 什麼叫人造舍利子?第189章 河西堡的墩軍第193章 血戰瞿靖堡第239章 魚兒上鉤第52章 埋伏第127章 大戰過後第156章 互有勝負第6章 交鋒第157章 戰場尋人第49章 大戰前的準備第85章 野豬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城市| 和平区| 瑞金市| 商城县| 工布江达县| 兴宁市| 承德县| 信丰县| 广德县| 遂宁市| 永昌县| 阿克苏市| 宜都市| 日土县| 乌拉特中旗| 土默特左旗| 凌源市| 宝坻区| 伊宁市| 资源县| 凤台县| 宣武区| 陕西省| 十堰市| 嘉峪关市| 辽宁省| 麻江县| 蒙城县| 额敏县| 濉溪县| 句容市| 荥经县| 庆安县| 中西区| 邢台市| 长岛县| 喀什市| 定远县| 获嘉县| 玉门市| 句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