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臣妾親手穿制的珊瑚朝珠,祝皇祖母、太皇太后益壽延年,祝皇上千秋萬代。”佟佳貴妃款款而語。
那顆顆紅豔的珊瑚朝珠小巧圓潤,衆人皆知,珊瑚紅珠細孔極小,穿制極爲費神,只有生有七竅玲瓏之心,又存安穩之意,才能完成,莫非這佟佳貴妃臥牀告病在承乾宮內,便是爲了這珊瑚朝珠?
“佟貴妃身子不好,還這般費心費力,哀家心裡不安啊。”太皇太后接過珊瑚朝珠,賞下大青龍紋盤中的不落夾。
“爲皇祖母祈福,臣妾也隨著沾光呢。”佟佳貴妃接過不落夾,跪地謝恩。
玄燁望著臺下遠處的嵐音,清爽怡人,恬靜入心。
如此相對也好,倆倆相忘也罷,都不會生出怨恨。
嵐音聽不到任何聲響,只感覺眼前之人都帶著虛僞的面具,上演著絕佳的好戲,真不知她們都是本色出演還是功底極佳,都更勝名角。
而這一切與自己又有何瓜葛呢?一旁看戲便足夠了,嵐音恬靜的笑著。
忽然臺前傳來哇哇的哭聲,擾亂了宮宴的喧囂。
只見安坐在太子身邊的三阿哥嚶嚶的大哭著,小臉憋的通紅,哭聲越來越大,又好似乾嘔,氣喘的厲害。
榮嬪激動的急忙站起,“三阿哥怎麼了。”
衆人皆震驚的望著突如其來的哭聲。
玄燁見狀,厲聲問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三阿哥怎如此哭鬧?”
皇太后瞧著三阿哥憋的已經出氣無力。“母后,傳太醫吧。”
太皇太后急忙憂慮喊道,“快傳太醫。”
“皇上恕罪啊,三阿哥搶了太子殿下的不落夾,誰知剛咬了一口,便如此了,想是那糯米黏在喉裡了,奴才該死啊。”侍候三阿哥的太監,用力磕著頭。
“三弟年幼,兒臣本想讓著他,卻沒想到因兒臣的疏忽大意,釀成大禍,還請皇阿瑪責罰。”太子六歲有餘,卻有君子之風,大將之度。
“太子也是好意啊,談什麼責罰,快坐下吧。”太皇太后直言。
“三阿哥。”榮嬪哭著跑上前去,
臺下嬪妃面面相覷,各藏心事。
溫妃緩緩放下欲起身行禮的絹帕,盯著大哭的三阿哥,如此沒了最好。
三阿哥年僅三歲有餘,此時哭聲漸小,卻愈喘愈快,不斷用小手撓著脖頸,極爲痛苦可憐。
“三阿哥,額娘在這裡。”榮嬪將三阿哥抱在懷中,“求皇上救救三阿哥啊。”
嵐音見落霜草草寫下的字條,瞧著哭鬧的三阿哥,知曉三阿哥定是噎住了喉,雖爲小事,對孩子卻極其兇險,如若晚了,危及性命啊。
想起平日裡榮嬪那口口相稱的賤人,嵐音心中憤恨,但又瞧著如今榮嬪面帶梨花的眼淚和三阿哥極爲難受的表情。
嵐音最終不忍,急忙站立:“這噎食兇險,三阿哥怕等不及太醫院的宮直了,臣妾有一法,可爲一試。”
嵐音淡淡一語,驚得四座。
太皇太后眼前模糊,彷彿看到了當年在盛京的溫莊公主,抓著自己的手,在花園中問道:“草原美嗎?”
只可惜……太皇太后感慨萬千。
一旁的福全讚賞的看著嵐音,淡然的她總是帶給自己無限的驚喜。
玄燁迎著嵐音清雅的神態,“準良貴人臺前爲三阿哥診病。”
嵐音讀懂了玄燁信任的眼神,移步生蓮,迎著各宮嬪妃質疑和厭惡的眼神,走到臺前。
看著太子眼底中的一絲慌亂,嵐音不解,難道這一切都是見不得人的陰謀?
榮嬪早已失去了往日的驕縱,只有一個額孃的傷心。
玄燁走來,緊握著榮嬪的雙手,“榮兒,朕在這裡。”十餘載的相擁,兩人默契十足。
“皇上,三阿哥是臣妾的命根子啊。”榮嬪顧不上衆人的目光,依偎在皇上的肩膀上失聲痛哭。
玄燁輕拍安撫著,他懂榮嬪的傷楚,畢竟曾失去過三位皇子,獨獨唯一的三阿哥怎能有半點閃失?
嵐音剛好對上玄燁安撫榮嬪那溫柔的目光,這便是寵愛嗎?既然處處留情,又何必傷感?嵐音心中苦笑。
玄燁感受著嵐音滿不在乎的眼神,埋藏在心底的情感搖曳著。
只見嵐音拿起桌上的陳醋,爲三阿哥灌了下去,又將三阿哥倒立抱起,緊緊勒住了三阿哥的腹部。
“你這賤人,要對三阿哥做什麼?”榮嬪見三阿哥的頭,垂在嵐音的腿上,尖酸的罵道。
嵐音看清了容嬪罵自己賤人的口型,卻視而不見,笑而無語。
只是用力的擊打著三阿哥的腹部。
此時的三阿哥已經忘了哭泣。
玄燁拽住了欲衝出去的榮嬪,緊盯著額頭泛著薄汗的嵐音,“再等等。”
而這一切只因對嵐音的一個信字。
嵐音吃力的幾經反覆手中的動作,三阿哥終於將那黏在喉裡的糯米吐了出來。
嵐音已氣喘吁吁、香汗淋漓,幾乎失了手,緊跟著的落霜忙接過了三阿哥。
順暢的三阿哥,面容蒼白,喘著粗氣,奶裡奶氣的哭道:“皇阿瑪恕罪,兒臣貪嘴了。”
榮嬪抱過三阿哥,“額娘是怎麼教你的,不能亂食啊。”這宮中到處是見不得人的齷齪事,怎能如此貪嘴呢?
三阿哥紅著小臉,低垂著頭,不敢看嚴厲的榮嬪。
“辛苦良貴人了。”玄燁暖意的看著嵐音,略帶心疼的口吻。
“臣妾幼時,曾遇到過弟弟這般情形,還是年長的老嬤嬤傳授此法的。”嵐音稟告著。
“天意,良貴人救了哀家的太孫啊,皇上可要重賞啊。”太皇太后鬆了一口氣,瞧著臺下一衆人的嘴臉,覺著此事蹊蹺。
“著良貴人臺前陪朕一同用膳,另賞賜滇藏進貢的玉如意一對。”玄燁瞧著嵐音翦水清澈的眼神,有些令自己魂不守舍,脫口而出。
只是一言,引來臺下恨意一片,那玉如意世間只有兩對,其中一對如今便在坤寧宮中。
溫妃瞇著鳳眸,滿是嫉恨之情。
“故意出著風頭,誰知道是不是有心呢?”宜嬪輕聲道。
“有心也好,無心也罷,此人留不得。”溫妃毫不避諱,
“衆人推的牆,何須咱們動手。”宜嬪媚笑著。
溫妃有意無意的點著頭。
此時臺前的嵐音雖然心不願,卻只能留下。
如坐鍼氈的來到皇上身邊,違心的坐下。
“微臣給皇上請安,給太皇太后、皇太后請安。”太醫院的李太醫抱著藥箱匆匆而來。
“李太醫,你去看看三阿哥只用了一口的不落夾,再瞧瞧哀家這個。”太皇太后指著太子桌上三阿哥搶食的不落夾,又指著眼前的一整盤。
引得臺下的惠嬪心頭一驚,莫非哪裡出了紕漏?對身邊的通嬪使著眼色。
通嬪會意的支走了身後的貼身宮女小蝶。
李太醫拿起那隻用剩的不落夾,放入口中,又來到太皇太后面前重新打開一個,嚐了嚐。
沉思片刻,李太醫跪地道,“啓稟皇上,太皇太后、皇太后,三阿哥食用的那隻不落夾裡不是純糯米,而是摻了些極爲黏稠的黏米,好似煮泡糯米和葦葉的水也是米湯之物。
而太皇太后這邊的不落夾是純正的糯米。”
“何人竟在朕的眼皮子底下謀害太子?”玄燁氣憤的重拍著桌子,這纔是天子,思緒敏捷,怒氣沖天,嵐音感受身邊的寒意。
惠嬪的心糾結緊繃著,見小蝶碎步回來,深吸著口氣,平穩著情緒。
“可憐的姐姐啊。”僖嬪聽聞有人向太子動手,別用有心的哭喊著。
玄燁厭惡的盯著僖嬪,“不要哭哭啼啼,成何體統。”
僖嬪絹帕掩面,嘎然停止哭聲。
“凡是與不落夾有關聯的任何宮人,一律收到慎刑司,此事必要查個水落石出。”玄燁自登基以來,以仁孝治國,推行仁政,從未下獄過如此之多的宮人。
今日實在是忍無可忍,孰能再忍?
嵐音捋順著這場蓄意的陰謀。
此人必定知曉,每年都是太子第一個出來拜賀,而太皇太后必定將面前累放在大青龍紋盤中一層層尖塔的重尖兒之處的不落夾,賞賜給太子。
卻未曾想到,太子竟然沒有食用,而被身邊的三阿哥誤食,從而引來禍端,失了策。
嵐音掠過太子蒼白的臉頰,捕捉到那眼底的絲絲慌亂?莫非太子知道有人害自己,而故意讓三阿哥搶走的嗎?
嵐音的心沉重萬分,放眼望去四周怒放的粉嫩芍藥,花香四溢,這宮中連年幼的孩子都知道算計,還有什麼是乾淨的。
恐那朵朵鮮香之物都暗存著爭寵害人的心思。
“每兼菜食之則少病,於體有益,今雖掃了性子,但這滿席的佳餚,還是要用些的。”玄燁一直記著明朝因奢而亡的教訓,秉承戒奢華,行節儉,親躬爲之。
衆人雖受了驚嚇,但畢竟虛驚一場,又展開笑顏,講著風調雨順的吉祥話,把酒言歡。
“啓稟皇上,有眉目了。”樑公公跪在臺前。
“是誰?”玄燁追問。
“皇上,御膳房的趙嬤嬤和春喜已經招認了,是她們將黏米混入糯米參夾了米湯,本想讓太子受苦,誰知卻陰差陽錯的害了三阿哥。”樑公公重複著慎刑司的稟告。
“那趙嬤嬤多年前因私貪銀兩而受過孝誠皇后的責罰,一直嫉恨在心,那春喜?”
樑公公停住了,瞄著嵐音。
“兩人到底受何人指使?”玄燁追問道。
樑公公吸著口涼氣,“那春喜與良貴人同日進宮,此番便是受了良貴人的指使,設計謀害太子,再救助太子,以此求得盛寵啊。”
可憐的嵐音,成了替罪羊。糯米爲白色滴,黏米爲黃黏米,米湯在古代也用來當粘合劑滴。加一起的確很黏哦。親們,家中有1歲到3歲的小孩子,千萬不能給隨便食用花生豆、奶片等大小的食物,孩子的吞嚥功能較差,不小心會噎在嗓子裡。如果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千萬不要害怕,慌亂,將孩子倒立過來勒在胸前,用力勒住胃部,再拍後背,反覆幾次,奶片等物就會吐出來。這屬於急救小知識哦。(嚴重問題,是要送去醫院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