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30章 金鏞的評價(三章合一)

第230章 金鏞的評價(三章合一)

鍾偉明有些高傲地道:“你是福海人,福海人會不瞭解壽山石和田黃石的區別?”

張潮笑道:“田黃石價比黃金,福海也不都是有錢人。我家之前家境很一般的,哪裡玩得起這些石頭。”

石頭店不大,聲音外面的記者聽得清清楚楚,鍾偉明又是一陣煩悶,偏偏這個話頭是自己拋給張潮的,發作不得。

他只能耐心地道:“田黃石其實就是壽山石的一種,並且是其中最名貴的一種。壽山石石質晶瑩,有油脂一樣的溫潤感,色彩多樣,渾然天成。

田黃石顧名思義,主體是黃色的。產於收壽山溪兩畔的稻田裡。是山上的石料滾落到溪水裡,被溪水淘洗了千萬年,細沙泥土掩埋了千萬年,所以特別油潤、透明,好像凍脂一樣。”

張潮又仔細看了兩塊石頭,故意指著其中較大的一塊道:“雖然兩塊石頭都是黃的,但我看這塊更黃一點,就是田黃吧?”

鍾偉明拿起張潮指的那塊,說道:“這塊呢,是更黃一點,但是它不是田黃,它叫黃芙蓉,也算是壽山石裡一個名貴的品種。

不過價格,與真正的田黃相比,那就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

張潮略帶誇張地拿起另一塊石頭,驚詫地道:“難道是這塊?這塊小很多啊,也不是那麼黃。”

鍾偉明嚇了一跳,連忙小心翼翼地用手指從張潮手中拈回這塊只有拇指大小的石頭,驕傲地說道:“沒錯,這纔是田黃石,而且是田黃石中的極品,田黃凍。你仔細看,這塊石頭都不像石頭了,反而像是一塊凝固的、透明的油脂。

所以它雖然不是特別黃,但是黃得溫潤,黃得透亮。別看這隻有小小一塊,它的價錢是按克計算的。你說它‘價比黃金’?黃金哪裡有它值錢。清代就有人說‘一兩田黃三兩金’了。看來你是真不懂。”

張潮不置可否,拿起那塊更大的黃芙蓉石,翻來覆去看了一通,不解地問道:“我雖然是外行,但是依我來看,這塊石頭看起來也很潤,即使沒有那種脂肪凝凍的效果,可是黃得更明亮、更純粹、更大氣,品相高雅,至少不輸那塊田黃。”

鍾偉明再次語塞。其實很多所謂的“寶石”,在品種、等級、品相方面,往往沒有什麼客觀標準,純靠藏家和玩家的口口相傳和“經驗”積累,具有很大的主觀性。

尤其是壽山石是按照產地命名的,只要在規定的產區內挖出來的性質相近的石頭,都是“壽山石”。不同品種的壽山石,在地質學上可能屬於完全不同的幾種石頭類型,顏色更是豐富多彩。

至於什麼“更潤”“更有油性”“更透”“更壓手”……那就更是由著行內人嘴巴說了。

後來某國企在老撾買了一個礦,挖出來的“老撾田黃”不僅和壽山田黃一樣都屬於地開石,而且品質更純淨、個體更大,但國內囤有田黃的藏家卻紛紛表示這種田黃“石質乾澀”“不夠溫潤”,所以價格一度只有國內田黃的百分之一。

類似的情況也發生在翡翠身上。翡翠有一種伴生礦叫“水沫玉”,晶瑩剔透,也有什麼冰種、糯種、玻璃種之分,只從審美角度看和翡翠沒有什麼區別。但是翡翠就價比天高,水沫玉就接近白給。

翡翠價貴的原因,其實不過是乾隆時代的中國外貿商人,在兩種寶石中選擇了綠色的翡翠作爲國際貿易的平衡物,把價格炒作起來了而已,因爲這樣纔不至於滿載而來、空手而歸(沒辦法,東南亞當時太落後,沒有商品能對標瓷器茶葉絲綢,十三行只能幫他們創造出來,類似的情況還有燕窩、紅木等,乾隆狂吃燕窩就是因爲他是十三行的總老闆,得幫著炒作。紀曉嵐在筆記中回憶過,自己小時候翡翠價格極低,時人都不把翡翠當玉看;長大後,翡翠價格尤在真玉之上。)。

經濟是第一推動力,剩下的就看故事和話術怎麼編了。

張潮上一世在深圳,有一陣業務集中在深中片區,住得也離國內最大的黃金珠寶交易集散地水貝很近,所以瞭解了一些,因此對這些石頭基本沒有什麼幻覺。

不過他沒有爲難鍾偉明的意思,馬上就遞了個話頭給他,問道:“既然田黃更貴,一定有它的道理。鍾老闆能說說看嗎?”一副熱心請教的樣子。

鍾偉明這才鬆了一口氣。品相這種東西就看你認不認,不在一個語境當中,說破天都沒有用。張潮這麼問,看來是有點要入彀的意思,於是耐心地解釋:“黃芙蓉石,是在山洞當中開採出來;田黃石,是隨著地質活動,從壽山石的母礦當中裂解出來,滾落到溪水當中,再埋藏進砂層裡面,最終形成的。

在這個過程裡,壽山石先是與山體不斷地摩擦、碰撞,周圍的糟粕被磨去,棱角也慢慢被磨平。待石頭滾入溪中後,就逐漸被一起衝下來的泥沙掩埋,河水及泥土中的各類金屬元素開始對石頭不斷浸染。

隨著金屬元素的不斷侵染和堆積,獨石通體變黃。再經過氧化,石材表層形成了一層薄薄的皮殼,待到內部成熟到一定程度,‘老氣’的‘田味’才逐漸顯現,才成爲真正的田黃。

正是田黃石有這樣的磨練過程,所以才外形圓潤、質地溫潤、色彩醇熟。也只有田黃石,纔有這種精華蘊藉、沉靜內斂的特性。歷代的皇家貴族,都把田黃視爲最名貴的寶石,是有原因的。

只有你沉下心來,仔細欣賞、把玩,才能體會田黃獨有的魅力。其他任何石頭都比不上田黃。”

鍾偉明說著說著,忍不住就要忽悠張潮“入教”,既是石癡的本性,也是商人的本能。

張潮長長“哦”了一聲,又拿起那塊田黃仔細觀察了一下,才說道:“同一種石頭,安安定定地呆在山洞裡面,到最後,它的價值就是不如歷經滾落、碰撞、摩擦、侵染,跑到另一處去的‘同胞’……

哇,鍾老闆,你這番話好有深意,對我的啓發好大!”

鍾偉明這才反應過來,冷冷地道:“我說的是石頭,你不要亂聯繫。”

張潮一臉詫異地道:“我說的也是石頭啊,你想到什麼了?”

鍾偉明:“……”生生又吞下一口氣。張潮纔來店裡不到半個小時,他受的氣簡直比過往半輩子還要多,偏偏都還發作不得。

張潮既然已經“套”出了他想讓鍾偉明說出的話,也就不做過多的糾纏,隨口問道:“這塊田黃石,價格是多少?”

鍾偉明看了一眼店外的記者,問道:“你真心要買?”

張潮點點頭道:“真心要買。田黃這麼名貴,又這麼有啓示意義,我買一塊當做紀念吧。怎麼,鍾老闆怕我買不起?”

鍾偉明道:“倒不是這個原因……我們買賣石頭,不習慣這樣。”一邊說著,一邊拿眼神指了指店外面的記者。

張潮笑道:“我們都是穿 T恤,胳膊光溜溜的,不好‘袖裡吞金’吧。”

鍾偉明無奈地拿出一個計算器,先按了消音鍵,然後在上面按出了一個“300,000”的價格,向張潮展示了一下。

他這塊石頭品相雖然不錯,但是個頭太小了,屬於能刻章的下限,而且是素石,既沒有工藝加成,也不是什麼傳承有序的文物,所以這個價格還算是公允。

張潮按這個價格買了倒也不吃虧,田黃的價格一直是穩中有漲,哪怕後來老撾料涌入市場,也沒有發生暴跌的情況。

何況張潮也不想賣,這塊田黃他還另有用途。

不過買賣不砍價是不可能的,所以張潮一副十分驚詫的模樣道:“不是‘一兩田黃三兩金’嗎?這可不止1:3了。”然後按照親媽教自己的菜市場砍價辦法,啪啪啪按出一個讓鍾偉明看了想吐血的價格。

鍾偉明看完,狠狠地搖了搖頭,拿起來計算器又按了一個價格,並且說道:“一兩田黃三兩金,那都是清代的事了,幾百年了,大佬!”

最後兩人經過幾輪拉鋸,終於以略低於最初數字的價格成交了。張潮爽快地拿出信用卡付了款。

鍾偉明看著POS機上轉賬成功的記錄,他還有點恍恍惚惚,一筆幾十萬的生意就這麼做成了?張潮不是來和他打擂臺的嗎,怎麼還做上買賣了?

不過錢就是錢,既然已經落袋爲安了,他也很麻利地拿出絲絹和一個精緻的紅木小盒,把這塊田黃石給包好放在盒子裡。

門外的記者又是一陣亂拍。張潮這個“內地作家首富”真不是講假的,雖然不知道究竟多少錢成交的,但是他們估計怎麼也不會少於20萬,張潮付起款來眼睛都不眨一下,就好像去菜市場買了肉一樣輕鬆。

而且剛剛兩人的言語交鋒也頗有玄機,鍾偉明句句講的是石頭,張潮句句講的不只是石頭。

付完款的張潮,和還在恍恍惚惚的鐘偉明道了個別,就一身輕鬆的走到店外,又把剛剛買到的田黃石在記者的鏡頭清晰地展示了一次。

立刻就有記者問道:“張先生,買這塊田黃石你花了幾多錢?”

張潮道:“既然鍾老闆說買石頭要靠緣分,緣分是無價的。具體多少,恕我不能透露。不過我相信鍾老闆給的是一個好公道的價錢。”

記者又問道:“請問你來石頭店買田黃,是向鍾偉明先生求和嗎?”

張潮笑道:“我是來買石頭的。若是買石頭就是求和,那鍾老闆的敵人就太多了。”

記者忍不住了,直接問道:“剛剛你在店裡說很受啓發,具體是什麼啓發呢?”

張潮道:“鍾老闆說壽山石離開了原本的礦洞,一路歷經滾打,在外面天地的溪流中沉澱,才能稱爲名貴的田黃石,這讓我想到了人的成長過程。”

記者急忙追問道:“你說是香港的學生,也應離開香港……”

張潮連忙擺手道:“不是,我說的是我自己。”

記者:“……”

張潮馬上接著解釋道:“我出生在福海,離燕京千里萬里。如果我當初選擇留在福海,而不是去燕京和那麼多老師、同學、朋友,甚至是反對者去交流、碰撞,也不會有今天的我。

而且,我能去燕京讀大學,其實還要感謝香港。”

記者:“點解呢?”

張潮道:“大家可能都忘了,最早是香港的大學——特別是嶺大的中文系——說要特招我,才牽動了國內大學的連鎖反應。所以其實我當初不去燕京,也會來香港。

那如果我來香港的大學讀書,不知道鍾偉明先生會怎麼評價我?是‘張潮背叛了大陸’,還是‘香港滋養了張潮’呢?”

最⊥新⊥小⊥說⊥在⊥六⊥9⊥⊥書⊥⊥吧⊥⊥首⊥發!

說罷回頭笑吟吟地看著鍾偉明。

鍾偉明本來是靠在店門口,想聽聽張潮說什麼,沒想到突然被cue到,問題還這麼尖銳,頓時黑著一張臉道:“本店今日不再營業,大家請回。”

說罷也不管記者的反對,馬上拉下了捲簾門,又把防盜門關死,氣呼呼地坐回到紅木大椅裡,一句話不吭。今天雖然做成了幾十萬的生意,但是氣也是受夠了。

這時候角落的那個猥瑣的年輕人才敢又坐到他的旁邊,怯生生地道:“鍾叔,張潮這樣,誰也沒想到啊,你別生自己的氣。我們再想辦法啦!”

鍾偉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才發現茶早就已經涼了。但是冰冷的茶水,也讓他的腦袋清明瞭一些。突然間他望向那個一直在恭維自己的年輕人,冷冰冰地道:“我們,哪個我們?我和你,還是我和你們臺灣的某些人?”

年輕人沒想到鍾偉明會突然將矛頭對準自己,只能訕訕地道:“就是我自己,就是我自己。我來香港好多年了,已經是個香港人了。我都從香港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鍾偉明哂笑一聲,過了好一會兒才說道:“我現在想一想,張潮講的,也未必沒有道理。”又對年輕人道:“你今天幾悠閒來飲茶,不用返工咩?”

年輕人知道這是鍾偉明在逐客了,知道不宜多說,順勢起身告辭道:“是哦,我下午還要去深水埗。下次得閒再來拜會鍾叔。”說罷乾脆地離開了。

鍾偉明開了店鋪的後門讓年輕人離開了。然後坐著店裡沉默不語,接著又走到櫃檯邊,拿起另一塊黃芙蓉放在手裡盤玩。良久,才嘆了一口氣——自己這次,好像是上當了……

而那個年輕出了後門,看著鍾偉明關上了門,才輕輕啐了一口唾沫,恨恨地低聲道:“靠北,屌什麼屌,你以爲我有在怕的嗎?”

然後掏出手機撥通了一個號碼:“……喂,情況變了。鍾偉明好像靠不住……”

一個多小時後,張潮在鍾偉明的石頭店買了田黃的事,就上了香港的午間新聞。大家一看,沒有預想中的脣槍舌劍對噴,而是其樂融融地討論石頭,不禁大爲意外,也對張潮的印象頗有改觀。

這哪裡是有些人口中說的驕橫跋扈的“文壇太子爺”?反而是張潮說自己出生普通家庭,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張潮的出身又不是什麼秘密,之前他來香港的時候就已經被報道過一輪了,現在只不過是喚醒記憶而已。

此時的香港人價值觀裡,對“白手起家”還是持非常正面的看法的,所以之前對他的種種抹黑,被他的一句話悄然撇掉了大半。

隨後張潮將田黃石形成過程與自己的成長聯繫起來,也頗爲貼切,雖然有自矜自誇之嫌,但是現在的張潮說自己是“寶石”,正常人聽了也不會反感。

最後就是張潮非常自然地引出自己和香港的淵源、對香港的感謝,反問鍾偉明的那句話是整個過程裡唯一略帶“攻擊”色彩的語言,卻也引起了大部分人的反思——

爲什麼其他地方的人來到香港,就是“受到多元文化、自由氛圍的滋養”;而香港人去其他地方,就有“背叛”的嫌疑?

張潮解開了香港學生北上大陸參加複賽的第一個“套”。

“精彩啊!”看完這則新聞,黃要明就關上了電視。他轉身對面前的老者道:“查先生,張潮的表現不錯。不僅給自己、給學生們解了圍,而且緩和了‘南北’的對立。”

能被潘明稱爲“查先生”的,自然就是《明報》創始人、武俠小說大師金鏞。這時候金鏞已經年過80,處於半退隱狀態,除了不時到各個大學領取榮譽博士、榮譽教授的頭銜並演講以外,幾乎不再出現在公衆面前。

金鏞用他特有的浙江海寧口音國語說道:“怪不得你一直想讓我見見他。不過,他還有一個難題不好解開。其實人家質疑的出發點是‘公平’問題。要明啊,你這次組織比賽確實不夠謹慎。”

潘要明臉一紅,道:“我也是想通過比賽,看能不能讓香港的文學重新得到大家的關注。”

金鏞搖搖頭道:“香港文學沒落,不是作家的問題,也不是市民的問題,你們爲什麼都不肯承認呢?以前香港的文人,就算不能在報紙雜誌上發表,也有很多飯碗可以端。

我來香港最早不是寫小說啊,是寫電影劇本啊。我們那時候還可以寫廣告、寫歌詞,給電視臺寫節目橋段,給電臺寫午夜鬼故事,給漫畫家做腳本……那時候香港經濟發展得飛快,大學教育沒普及,到處都是要會寫兩筆的人。

其實香港文學的沒落,很大程度上是供給和需求發生了變化。越來越多的文字工作,分解給不同的專業人士。文人作家呢,就越來越被擠到狹小的空間當中。……

你要是隻會寫小說、寫散文、寫詩歌,不就只能在越來越小的市場裡掙扎嗎?……”

金鏞被新聞激發出了興致,難得地講了很久,只是聽衆只有潘要明這個老夥計一個人,不免有些意猶未盡。於是對潘要明道:“張潮要在香港呆幾天?”

潘要明道:“具體沒有說幾天。不過‘新理念作文大賽’複賽開始前,他肯定要去滬上主持大局。所以最多也就是四五天的樣子。”

隨即心領神會地道:“我找時間帶張潮過來和您見個面?”

金鏞點點頭,道:“時候不早了,你留下來一起吃個飯吧。”

潘要明連忙起身道:“不了,家裡太太煲了湯,一定要回去喝的。”他和金鏞相處日久,深知老闆性格,要說大方是真大方,1元錢就可以賣版權;要說摳門也是真摳門,傳聞90年代聶棋聖來家裡做客,多吃了幾個大閘蟹,端蟹上桌的保姆事後就被解僱了。

日常飲食更是一碗白飯、一盤青菜、一條魚就是一頓飯,自己留在這裡不僅添麻煩,更是討嫌,還不如走人。

金鏞自然也沒有留客,起身就送潘要明出了門。

張潮早上折騰了一早上,也是疲了。回到酒店,就開始寫東西。他這次來香港,雖然主要是通過新聞媒體和實地走訪來解決問題,但是他同樣想留給香港一篇文字。(考慮了很久,決定後面會把這篇文字以番外的形式呈現,儘量少佔用正文了。)

同時他還要準備今晚TVB對他的現場專訪。原本《鏘鏘三人行》節目組聽聞他來了香港,急忙就發來了節目邀約。但是張潮考慮到三人行是個錄播節目,影響力需要時間發酵,而他現在最缺的就是時間,於是婉拒了,而是接了兩個現場直播節目。

另外,對於“新理念作文大賽”的複賽題目,他有了這幾天的經歷以後,也有了一個初步的輪廓。仍然是一個“行爲藝術”,但是不會像咬了一口的蘋果或者沉入杯底的紙團那麼抽象,並且最好能儘量引發不同地區選手的不同思考。

在酒店裡吃過簡單的晚飯,張潮回屋洗漱了一番,穿戴整齊後,就打車來到了TVB的演播大樓。樓下,正有兩個工作人員在等待張潮的到來。

剛坐到化妝間裡,張潮的手機就震動起來,掏出來一看,是馬家輝,於是接了起來。

只聽電話裡馬家輝心急如焚地道:“你晚上直播要小心,我聽說有人給TVB的高層通了氣,想要讓你在節目裡下不來臺,你千萬要注意。”

張潮聽完以後,擡頭從鏡子里正瞥見角落的工作人員,一臉不善地盯著自己,於是沉聲道:“謝謝,知道了。直播馬上就開始了,現在不方便說話。”說罷,就把電話掛了。

緊接著就笑著對工作人員說:“還等什麼,快化妝吧。”

(三章合一。今天開始補更之前的請假。)

第178章 抄襲風波第22章 黃健國主任壓力山大第371章 你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嗎?第244章 高端的商戰,就是這麼樸實無華第266章 蹬鼻子上臉第332章 聖旨到!第137章 聶華苓的擔憂第235章 操碎了心第153章 斯蒂芬金:這部小說讓我心裡發毛第419章 風口上的豬還是豬,不是神第372章 史上最空洞的發佈會?第293章 (加更)狂妄第405章 盡皆過火!盡皆癲狂!(月初求雙倍第349章 此地長眠者,曾比自己想象的更加驕傲!(3更合一,求月票)第209章 “國學”之災第75章 來自張潮的惡毒詛咒第253章 天上的星星不說話第93章 我也想和你夜聊劇本第299章 同胞第21章 一樣的新聞,不一樣的夜晚第241章 日本動畫?中國動畫!(兩章合一)第291章 花徑不曾緣客掃(最後一天,求月票!)第80章 師兄出馬第35章 羣雄逐鹿第11章 《你的答案》第261章 學好數理化,啥時寫作都不怕第168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255章 阻止流星雨的辦法第187章 我給你指條明路第152章 《刑警榮耀》!第76章 四喜臨門第75章 來自張潮的惡毒詛咒第231章 下三濫第91章 (第三更)貴氣逼人的陳昆,PASS!第11章 《你的答案》第408章 作者已死?第128章 米國是茅廁,不去能憋死?第430章 “你就是不懂錄音的基本原理!”第146章 扶不起的阿斗第207章 凡殺不死我的,必將讓我更強大第410章 可惡,又讓他裝到了!第51章 燕大一夜(下)第188章 駐京辦有請!第358章 我爲石原知事代言!第314章 如火如荼,不可阻擋第145章 來自新海誠的土下座(月末求票)第378章 張潮:讓美國再次偉大!(月初求票)第190章 人設、人設,還是他麼的人設!第268章 孩子已經站起來了,大人們還跪著第376章 不真實的銷量(月初求保底月票)第263章 新“二十四孝”第384章 這算現實主義?第405章 盡皆過火!盡皆癲狂!(月初求雙倍第69章 蝸居第143章 在好萊塢跑馬圈地!第377章 戰爭,一觸即發!(月初求個保底票)第47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53章 只有小孫受傷的世界達成了第382章 意外來稿第252章 被秋風吹黃的村莊(兩章合一)第126章 這女主角,真不是我睡出來的?第336章 騙進來殺!第208章 央視有請第162章 文壇權柄之爭第67章 尷尬的韓涵第148章 體驗一下基層生活第126章 平娃,你這話我可就不愛聽了!第330章 中國文學的獨立宣言第425章 “自我閹割”?最大危機!第190章 人設、人設,還是他麼的人設!第410章 可惡,又讓他裝到了!第182章 文壇三陪第106章 “新理念作文大賽”,復活!(5000字大章)第136章 “國際寫作計劃”的底細第64章 提前到來的離別第407章 文學之都第295章 先閹了他!第61章 我來做你的班主任好不好?第157章 組織上的緊急談話(第二更)第178章 抄襲風波第30章 張潮的組合拳第343章 這波張潮站在大氣層!第245章 這不巧了嗎!(兩章合一)第428章 引蛇出洞?NO,進洞逮蛇!第176章 再長的黑夜,也會迎來黎明第369章 三年一輪迴第278章 浪漫至死的煩惱第365章 鄭重承諾:絕不首先使用張潮!第150章 聞雞起舞第193章 張潮,成爲了“張潮”!第19章 反響熱烈的報告會第368章 給日本文學上一課第84章 滬上,是我的主場!(求月票)第351章 交個朋友(太困了,不知道起什麼標題,先這樣吧)第400章 這不是我想要的未來第354章 天誅唐賊!第348章 諾貝爾獎得主?插標賣首爾!(三更合一,月初求票!)第1章 序章第398章 狗日的張潮!
第178章 抄襲風波第22章 黃健國主任壓力山大第371章 你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嗎?第244章 高端的商戰,就是這麼樸實無華第266章 蹬鼻子上臉第332章 聖旨到!第137章 聶華苓的擔憂第235章 操碎了心第153章 斯蒂芬金:這部小說讓我心裡發毛第419章 風口上的豬還是豬,不是神第372章 史上最空洞的發佈會?第293章 (加更)狂妄第405章 盡皆過火!盡皆癲狂!(月初求雙倍第349章 此地長眠者,曾比自己想象的更加驕傲!(3更合一,求月票)第209章 “國學”之災第75章 來自張潮的惡毒詛咒第253章 天上的星星不說話第93章 我也想和你夜聊劇本第299章 同胞第21章 一樣的新聞,不一樣的夜晚第241章 日本動畫?中國動畫!(兩章合一)第291章 花徑不曾緣客掃(最後一天,求月票!)第80章 師兄出馬第35章 羣雄逐鹿第11章 《你的答案》第261章 學好數理化,啥時寫作都不怕第168章 黑雲壓城城欲摧第255章 阻止流星雨的辦法第187章 我給你指條明路第152章 《刑警榮耀》!第76章 四喜臨門第75章 來自張潮的惡毒詛咒第231章 下三濫第91章 (第三更)貴氣逼人的陳昆,PASS!第11章 《你的答案》第408章 作者已死?第128章 米國是茅廁,不去能憋死?第430章 “你就是不懂錄音的基本原理!”第146章 扶不起的阿斗第207章 凡殺不死我的,必將讓我更強大第410章 可惡,又讓他裝到了!第51章 燕大一夜(下)第188章 駐京辦有請!第358章 我爲石原知事代言!第314章 如火如荼,不可阻擋第145章 來自新海誠的土下座(月末求票)第378章 張潮:讓美國再次偉大!(月初求票)第190章 人設、人設,還是他麼的人設!第268章 孩子已經站起來了,大人們還跪著第376章 不真實的銷量(月初求保底月票)第263章 新“二十四孝”第384章 這算現實主義?第405章 盡皆過火!盡皆癲狂!(月初求雙倍第69章 蝸居第143章 在好萊塢跑馬圈地!第377章 戰爭,一觸即發!(月初求個保底票)第47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53章 只有小孫受傷的世界達成了第382章 意外來稿第252章 被秋風吹黃的村莊(兩章合一)第126章 這女主角,真不是我睡出來的?第336章 騙進來殺!第208章 央視有請第162章 文壇權柄之爭第67章 尷尬的韓涵第148章 體驗一下基層生活第126章 平娃,你這話我可就不愛聽了!第330章 中國文學的獨立宣言第425章 “自我閹割”?最大危機!第190章 人設、人設,還是他麼的人設!第410章 可惡,又讓他裝到了!第182章 文壇三陪第106章 “新理念作文大賽”,復活!(5000字大章)第136章 “國際寫作計劃”的底細第64章 提前到來的離別第407章 文學之都第295章 先閹了他!第61章 我來做你的班主任好不好?第157章 組織上的緊急談話(第二更)第178章 抄襲風波第30章 張潮的組合拳第343章 這波張潮站在大氣層!第245章 這不巧了嗎!(兩章合一)第428章 引蛇出洞?NO,進洞逮蛇!第176章 再長的黑夜,也會迎來黎明第369章 三年一輪迴第278章 浪漫至死的煩惱第365章 鄭重承諾:絕不首先使用張潮!第150章 聞雞起舞第193章 張潮,成爲了“張潮”!第19章 反響熱烈的報告會第368章 給日本文學上一課第84章 滬上,是我的主場!(求月票)第351章 交個朋友(太困了,不知道起什麼標題,先這樣吧)第400章 這不是我想要的未來第354章 天誅唐賊!第348章 諾貝爾獎得主?插標賣首爾!(三更合一,月初求票!)第1章 序章第398章 狗日的張潮!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星| 偃师市| 重庆市| 洛隆县| 南涧| 文登市| 海丰县| 和硕县| 平陆县| 星座| 拉萨市| 长岭县| 集贤县| 孙吴县| 杭州市| 宁德市| 攀枝花市| 都匀市| 麻江县| 南召县| 淅川县| 郯城县| 平度市| 建平县| 陆良县| 南宁市| 进贤县| 阳城县| 华阴市| 琼海市| 铜鼓县| 九江县| 宁陕县| 光山县| 密云县| 龙门县| 玉环县| 库车县| 兰考县| 伊金霍洛旗| 皋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