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人自有木人計 惡人還須惡人磨】
歐雲(yún)走到老者身邊,輕聲道:“先生,該出下一題了。”那老者不知爲(wèi)何,被這麼一問嚇得魂不附體,連忙重又戴了戴自己的高冠,嘴裡說道:“好好,好好,我馬上出題。”只見他扯了扯嗓子,又對著人羣喊道:“這第四題啊,不是猜一個字了,而是打一節(jié)氣,”那出題老者用眼睛的餘光朝王瀟又看了一眼接著說:“謎面就是,大禹建國。”
五兒一聽眼睛咕嚕一轉(zhuǎn),又用蘭花芳指掂起木槌,這一次輕輕地撞了一下銅鑼,然後還是用盡一身力氣大喊道:“立夏。”這時燈謎臺底下就有人問了“這大禹是誰啊,怎麼他那麼厲害,還建立國家?”“是啊,這跟立夏有什麼關(guān)係?”人羣之中也有人答道:“你到底是不是九國之人啊,大禹你都不認(rèn)識,那是先古帝王,治水有功的。”又有聲音道:“人家是問如何建國的,你老說他治水作甚?”那人又道:“我們是北疆的商旅,又不是九國子民,有哪位大才跟我們講講啊。”這時五兒在臺上轉(zhuǎn)向人羣大叫:“我來,我來。”剛纔還喧鬧的一衆(zhòng)賞燈看客,此時竟然都安靜下來,各自好像心領(lǐng)神會似的靜等臺上的小姑娘說話,有一些不看時機(jī)仍舊自顧自玩的人也在旁人的提醒之下,安分下來。
五兒開口道:“大禹治水有功,被尊爲(wèi)帝王,而他建立的國家,就是夏,而這二十四節(jié)氣裡面啊,與夏有關(guān)的便是夏至和立夏,再說“建”字,不就是立嘛。”五兒三言兩語就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清清楚楚地講了出來,臺下之人無不佩服地高呼:“厲害。”
那出題老者聽完,頓覺大事不好,出現(xiàn)了個猜謎的天才來這裡砸場子,要是這樣,自己以後如何再在這燈謎大會上撈油水呢,於是他目露兇光,盯著五兒冷冷說道:“姑娘,你聽好了,我來給你出第五題。”五兒彷彿第二個歐雲(yún)一般,自動忽略了老者的其他話語,只顧自己開心的向臺底下的大衆(zhòng)揮手致意,只聽到“昭君出塞”和“打一中藥”,五兒一聽,低頭思索了好一會兒,旁邊的出題老者和王瀟一看五兒爲(wèi)難的樣子,心裡想著“這次題目,肯定把你難住了。”
五兒忽然露出狡黠的微笑,緩緩擡起木槌“當(dāng)”的一聲,“王不留行”脫口而出。
臺底下又有北疆人問道:“這又是作何解釋啊?”只聽那話音剛落就有人答道:“前朝時候,你們北疆兵馬屢犯邊疆,我華夏人皇便用和親之策以求和平,而這‘昭君’便是和平使者,遠(yuǎn)嫁的公主,你說我王是留其行還是不留其行?”那個提問的北疆人沉默了好一會兒說道:“華夏人皇,胸懷寬廣,化干戈?duì)?wèi)玉帛。昭君公主,以一己之力換取和平,都是英雄。”“你能這麼說,看來你還有點(diǎn)良知啊。”有人讚道。又有人說道:“哪裡有把女人稱爲(wèi)英雄的?”這時旁邊的人不服氣道:“女人如何稱不得英雄?我看這臺上的小小姑娘,就比你這個人強(qiáng)嘛?啊,哈哈哈,也算是個小英雄,你說是不是。”他這一席話引得衆(zhòng)人應(yīng)聲大笑,而那提問之人早已羞愧地躲進(jìn)人羣之中,再也不敢多嘴了。
王瀟看到五兒和衆(zhòng)人的表現(xiàn),湊到出題老者身邊說道:“我看她剛纔的確面有難色,你再出一個猜中藥的,爲(wèi)難一下她,我看她這塊真金倒是有幾分成色。”那出題老者說:“如此一來,我給你的謎底可就不管用了,你可要想好啊。”王瀟怒道:“不讓我答對,我也不要他們答對,你只管出,越難越好。”出題老者思索了一會兒,又對五兒說:“看來這‘十喜大花燈’姑娘是志在必得了,那麼我要就改一改這規(guī)則,等一下我出的燈謎,只叫姑娘你回答,你要是五題統(tǒng)統(tǒng)答對,我就宣佈你爲(wèi)今日勝者,你要是答不上來,你就不可再答,走下這臺去,自然這‘十喜花燈’也不可能是你的了,你看如何?”五兒聽都沒聽,便答應(yīng)道:“恩。”應(yīng)聲之後,又天真爛漫地看著眼前這個十喜大花燈,心裡好不歡喜。
這時底下有人喊道:“你要是現(xiàn)在出一個難題,不就把她攆下去了嗎,好霸道的規(guī)則啊。”“是啊,不公平,你老小兒使詐。”“不公平。”臺底下一片譁然,都在爲(wèi)那臺上的小姑娘叫屈,鳴不平。只有王瀟走出來道:“他霸佔(zhàn)著那個銅鑼,難道就公平嗎?要是她自己答不上來,只能怪自己才疏學(xué)淺,出來丟人來了。”
在臺底下衆(zhòng)人的一片罵聲中,那出題老者對五兒說道:“你聽好了,小姑娘,謎面是“問君能有幾多愁”,謎底是一個成語。”這時臺底下七嘴八舌地說道,“大江東去”“大江東流”“多愁善感”“亡國之悲”等等等等。五兒思索了一會兒,乾脆地答道:“我不知道。”
王瀟和那出題老者瞬間大喜,一個直捋長鬚,一個趕忙走過來,一把奪下五兒走中的木槌,朝著五兒譏諷道:“小姑娘,沒有才學(xué)了吧,沒有才學(xué)就不要來這裡獻(xiàn)醜啊,要不然,謙虛是假,丟人才是真,哈哈哈。”五兒一聽非常生氣,一把把王瀟推了個倒栽,朝著那老者問道:“我不知道,你快告訴我,謎底是什麼?”
那老者緩緩說道:“這本是南疆一小國國主,在國家敗亡之後所作的一首詞,連起來就是“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五兒急切道:“這個我是知道的。”老者又笑道:“我問你答,是什麼?”五兒恍然大悟,原來這一題不僅要聯(lián)繫謎面沒有說出來的那一首詞的後半句,還要聯(lián)繫情景,並且要將實(shí)景轉(zhuǎn)化爲(wèi)謎底的一部分,於是她說:“哦,是‘對答如流’。”臺下羣人一聽覺得十分有道理,不覺之間,又是一番讚揚(yáng)。
而那老者卻說:“請吧。”五兒一聽那老者在趕她下臺,她極不情願地說道:“不嘛,我還要答題。”那老者冷麪無情,面對眼前這麼一個靈氣十足,可愛無比的小姑娘竟然沒有半點(diǎn)惻隱之心,直接一個眼神,叫來了五六個大漢。
歐雲(yún)一看眼前之景,回頭對五兒說:“五兒,快走。”說完用手將五兒一提,在空中“蹭蹭”幾步,又到了人羣之外,夢小笙和她壽爺爺所在的地方,他輕輕將五兒放下,只對夢小笙說:“這一次,我一個人去吧。”
看著歐雲(yún)又飛向燈謎臺的身影,五兒恨不得也一把抓住,跟上去在猜幾個燈謎纔好玩。
這時,那老者看著又再一次折返回臺面上的歐雲(yún),怪笑道:“公子,聽好了,我可要再出一題了。”說罷,便向王瀟使了一個眼色,說道:“無冬無夏,猜一古書名。”歐雲(yún)一聽,腦海裡,一片白茫茫,空蕩蕩,根本不知如何作答,他眼看著王瀟就要敲響那銅鑼,心裡當(dāng)然是不情願的,於是右手化拳,藏在腰間,拳頭之上匯聚勁道,飛速往前一送,拳頭只向前移動了一個手掌的距離,還沒有離開腰間,卻已經(jīng)送出一陣強(qiáng)烈的氣勁,只見王瀟手中的木槌就飛了出去,落在了臺下。
王瀟不知道發(fā)生了什麼,以爲(wèi)是急風(fēng)所吹,趕忙就叫護(hù)衛(wèi)下臺去撿。歐雲(yún)也要飛身下臺去搶木槌,只是剛剛跨出去一步,就被一陣怪力擊倒,整個人直直地撞在了銅鑼之上,“當(dāng)”的一聲巨響。
王瀟笑道:“看來這急風(fēng),不止向我一個人吹啊。不過,既然你敲響了這銅鑼,你就快答燈謎吧。”歐雲(yún)哪裡會這些,頓是一動不動,呆呆的站在原地,又想起了自己小時候被別人嫌棄驅(qū)趕的遭遇,一時生氣,隱疾似乎又要發(fā)作,只是在此時,腦海忽然有一個聲音在說:“公子,公子,我知道,是《春秋》。”歐雲(yún)大驚,心裡問道:“你是誰?你在說什麼?”那個聲音又說道:“是我,我是五兒啊,旁邊的老爺爺用手抓著我的手臂,我就可以和你說話了,他叫我把謎底告訴你,就是《春秋》。”歐雲(yún)聽了個大概,模模糊糊的記得兩個字,也就開口說道:“《春秋》”原本準(zhǔn)備看他好戲的王瀟一聽,面色忽然陰沉下來,恨恨地看著歐雲(yún),又繞有深意地看了一眼出題的老者,然後向歐雲(yún)問道:“你怎麼知道?”
歐雲(yún)怎麼會把有人在腦海裡告訴他這事說出來,只是他也不會說謊,只好一直站在原地,一句話也不講。
那出題老者一聽,也不解釋,便說道:“這又答對了。”臺底下又有人問道:“爲(wèi)什麼?”旁邊有人解釋道:“一年四季,無冬無夏,還有什麼?”那人回答:“春秋啊。”“這不就好了。”這時又有人喊道:“爲(wèi)什麼那小姑娘一走,就出這麼簡單的燈謎?”“是啊,是啊,爲(wèi)什麼?”
那老者也不答話,滿頭冒汗地說:“好好好,下一題,第八題。”
這時夢小笙轉(zhuǎn)頭看向身邊的壽爺爺,只見他一手拄著老樹棍,一手抓住五兒的小臂,雙目緊閉,一言不發(fā),她伸手拉著壽爺爺?shù)聂E子,問道:“是不是你?”壽爺爺和五兒相視一笑,“這不是沒有辦法嘛,誰叫這那小娃笨的和木頭一樣,還好身邊這丫頭,聰明伶俐,我只好把答案傳給他了唄,反正每次出題,她都把答案叫出來,這身邊人都聽到了,也讓那小娃也聽到嘛。”看著身邊直直盯著燈謎臺,因爲(wèi)知道自己的答案又對了而無比激動的五兒,壽爺爺解釋道。
夢小笙微微一笑,又轉(zhuǎn)過身去,看向燈謎臺。
這時那出題老者又看向王瀟,只見王瀟接過木槌,嘴裡喊道:“出道猜中藥的,猜中藥的。”只是這一喊,喊出了聲,被臺下的人聽到了,這時臺下的人羣高呼道:“這不是耍詐嗎,作弊耍詐,贏了也不光彩。”臺下一片羣情激憤,紛紛叫嚷著要衝上燈謎臺,只是被王胡兩家的家丁勉強(qiáng)攔住了。
這時那出題老者又喊道:“諸位,諸位,我這下面一題,本來就是一道猜一中藥名的燈謎,諸位,不要誤會了。”喊完他喘了口氣,接著道:“謎面是‘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歐雲(yún)一聽,還是老樣子與動不動地站著,那王瀟這一次先叫人擋住歐雲(yún),自己快速走向那銅鑼,舉起木槌就要砸下,就在這時,歐雲(yún)忽然看到有一根老樹棍從人羣之中向自己飛來,自己後撤往身後一躲,然後一挺,想要抓住那老樹棍的最後面的枝杈,只是手雖然抓住了,怎奈那老樹棍力道不減,直直就往前飛去,嚇得那王家護(hù)衛(wèi)紛紛抱頭彎腰躲避,歐雲(yún)卻是不肯放手,直直地就被這老樹棍帶到了銅鑼前,只見看老樹棍在撞到了銅鑼之後,便忽然無力地掉落下來,只惹得王瀟氣的一腳把那銅鑼踹飛。
歐雲(yún)又照著剛纔的樣子,腦海裡聽到什麼就說什麼,這一次他聽到的是“六一散”,於是他也說:“六一散。”人羣之中立刻有人解釋道:“好,六一居士爲(wèi)太守,太守歸而賓客散,好解,正解。”那王瀟一看歐雲(yún)將連自己都沒有的答案說了出來,不由得懷疑那出題老者是不是也吃了歐雲(yún)的好處,便走近那出題老者,怪聲對出題老者說道:“吳老三,你不會是吃了兩家的好處吧?”出題老者聽到這話勃然大怒:“你這是什麼意思?”王瀟道:“沒什麼意思,就是覺得今日的事情太蹊蹺,你不覺得嗎?”吳老三也感慨道:“是啊,好久沒有碰到這麼厲害的人了,簡直是無所不知,關(guān)鍵還年級輕輕的。”王瀟一聽,登時臉上青筋暴露,用手指著出題老者獰聲說道:“你。”
吳老三看了一眼王瀟,也不回答,又轉(zhuǎn)身向臺下喊道:“剛纔那位公子,不僅好武功,而且好文采,又答對了,如此一來,我就要出第九題了,不知你可準(zhǔn)備好了沒有?”
歐雲(yún)急忙恭敬地站好,也像那老者行了一禮道:“還請這位出題吧,我隨時都可以。”王瀟看了卻是心裡大火,便已是認(rèn)定這出題的吳老三和歐雲(yún)也有一手交易,吃了兩次悶虧的他心思道:“在雲(yún)開城裡還沒有人敢這麼明目張膽地打老子的注意呢,你們兩個不識好歹的東西,敢在太歲頭上刨土,早晚要了你的命。”
那老者對著臺下高喊道:“第九題謎面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猜一四字成語。”
話音剛落,歐雲(yún)的腦海裡就有聲音傳來:“公子,是‘山重水複’,是‘山重水複’。”歐雲(yún)一聽,趕忙說道:“是山重水複。”這時出題老者提醒道:“公子,還沒有敲鑼呢!”
胡得水一看此情此景,心裡也是篤定道:“這個吳老狗,果然是個貪心不足,吃裡扒外的東西,原來他們是合起夥來坑騙我等。”於是馬上湊到王瀟的身邊說道:“我看吳老狗已經(jīng)把題目泄露給了那小子,我們在這裡只不過是丟人現(xiàn)眼,還是走吧,這夜還長著呢!”王瀟鼻孔裡直冒粗氣道:“我早就看出來了,只不過我咽不下這一口氣。”胡得水又心生一計道:“哼,我也看不下去,既然這樣,你且在這裡拖住他們,我們?nèi)フ乙恍└呤謥頎?wèi)我們報仇雪恨,我們各自的家丁護(hù)衛(wèi),根本不是他們的對手。”“好,那胡兄這一次,一定要速去速回。哪怕今日是丟盡臉面,我也會留住他們的。”說完,胡得水就轉(zhuǎn)身離開,帶著幾個家丁消失在了人羣裡。
而此時,歐雲(yún)卻在答最後一題,謎面是“到黃昏點(diǎn)點(diǎn)滴滴”,謎底是一句五言詩,歐雲(yún)靜靜地等了一會兒,這時腦海裡傳來了夢小笙的聲音,說道:“這謎底是‘夜來風(fēng)雨聲’。到黃昏是夜,點(diǎn)點(diǎn)滴滴便是雨聲,你”只是歐雲(yún)沒有聽完夢小笙說話的全部內(nèi)容,就急著說:“夜來風(fēng)雨聲。”壽爺爺一看歐雲(yún)開口,也就斷了心思相連,一睜眼就看見夢小笙氣地又是跺腳,又是扯衣,不知道發(fā)生了什麼,剛想問,就被夢小笙兇狠的小眼神嚇得,停住了嘴,只好說:“哎呀,哎呀,這小娃竟然贏了。”而夢小笙生氣的原因卻是歐雲(yún)沒有聽完自己要說的話,難得自己也算是猜出一個,好心提醒他來著。
還沒等出題老者公佈正確答案,王瀟就扯著嗓子指著歐雲(yún),向人羣之中喊道:“連第十題都回答得如此輕鬆,我看這小子怕是買通了這吳老三,手裡已經(jīng)有了所有題目的答案了吧。”臺底下的家丁也起鬨道:“作弊啊,作弊,耍詐嘍,臭不要臉。”只要明白人一看就知道,那是王瀟沒有贏得這燈謎大會的頭名,來過河拆橋來了。因此臺下的衆(zhòng)位看官倒是不摻乎那些家丁的噓喊,就看那王家的人唱他們的獨(dú)角戲。
只是那出題老者,被人這麼詆譭,臉上掛不住了,怒向王瀟吼道:“好啊,你個卸磨殺驢的惡棍,你既然不要甚臉,那麼我也豁出去了,對,對!我是受了賄賂,那也是你小子給的賄賂,你倒好,自己比不過人家,便要臭我名聲,拉我下水之後,又來充當(dāng)好人,我呸,你個敗類,你個僞君子,你個小人!”
王瀟一聽,臉色煞黑,趕忙叫護(hù)衛(wèi)把那出題老者架下了燈謎臺,自己也不管臺下的一衆(zhòng)罵聲。看著狂罵不知的吳老三漸漸消失在了人羣裡,不知道被家丁們弄到哪裡去了,王瀟轉(zhuǎn)頭向歐雲(yún)提議道:“猜燈謎不過是小孩子玩得把戲,投機(jī)取巧的才學(xué),根本不值一提,要比試,你我就比這作詩,你看如何?”
歐雲(yún)自然應(yīng)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