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8章 越裳獻白雉賦

以”周德方興,遠夷入貢“爲韻

謝觀

謝觀(?—865),字夢錫,壽春(今安徽壽縣)人,開成二年(837)進士及第。歷曹州冤句尉、左神武兵曹參軍、黔中招討判官、洛陽丞、魏博節度判官。鹹通三年(862)授慈州刺史,二年後去職。謝觀亦以律賦擅名一時,自稱”尤攻律賦,似得楷模,前輩作者,往往見許“(《千唐志齋藏志》謝觀自撰《唐故朝請大夫慈州刺史柱國賜緋魚袋謝觀墓誌銘並序》)。李調元說:”《文苑英華》所載律賦至多者,莫如王起,其次李程、謝觀,大約私試所作而播於行卷者。“(《賦話》卷二)《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謝觀賦》八卷,已佚。《全唐文》收其賦一卷二十三篇。

此賦載《文苑英華》卷、《全唐文》卷七五八。《後漢書·南蠻傳》:”交趾之南有越裳國,周公居攝六年,制禮作樂,越裳以三象重譯而獻白雉。“題出此。

憬彼越裳[1],南之一方,感皇化於蠻貊[2],獻白雉於周王[3]。原夫獲皎潔之姿,奉鴻私之德[4],閉靈質於雕玉[5],馳星使於絕域[6]。夕辭南土,形迷夜月之光;曉向北風,影混朝霜之色。嗟乎!跋涉空闊[7],江山阻修[8],途程萬里,星歲幾周[9]。過吳門而練影光透[10],染曹風而麻衣色浮[11]。然後達成周之大庭,陳本國之所執,歷雉門而捧進[12],隨鴻臚而坌入[13],俯雕題而就位[14],拱疏趾以前集[15]。利觜玉植[16],修領縞戢[17]。風搖細尾,當軒而練帶長垂;日照輕毛,在手而雪花孤立。懿其耿介無比[18],貞明可稱,距列瑤刺[19],身摛鶴翎[20]。徘徊而隙駒其轉[21],奮迅而振鷺將興[22]。其淨珉潔[23],其神露凝[24],皎皎敷粉[25],亭亭卓冰[26]。自稟時清之化[27],誠非日浴之能[28]。”勿以臣之賤所獻無徵[29],勿以禽之微所來自遠,蒙恩覃而化及[30],似風行而草偃[31]。是以齎此嘉瑞[32],唯憂後時,欲以明誠上答,敢以遐阻爲詞!作獻靡遼東之豕[33],不緇殊墨子之絲[34]。一以見澤兼鳥獸,一以彰德被蠻夷。“王乃愀然色動[35],沉然念茲[36]:”發明南國之忠,汝之遠矣;舉奏殊方之瑞[37],予甚嘉之。方知雉之潔兮可珍,士之潔兮殊衆,可珍猶尚於夷俗,殊衆可標於歲貢。儻援引而不遺[38],願舉白之一送[39]。“

(《文苑英華》卷,中華書局影印本)

[1]憬:遠行貌。《詩經·魯頌·泮水》:”憬彼淮夷,來獻其琛。“越裳:古南海國名。相傳周公輔成王,制禮作樂,越裳氏以三象重譯而獻白雉,見《後漢書·南蠻傳》。

[2]蠻貊(mò):泛指古代少數民族。《尚書·武成》:”華夷蠻貊,罔不率俾。“

[3]白雉:白野雞。古代迷信以白雉爲祥瑞,《太平御覽》卷九一七引《春秋感應符》:”王者德流四表,則白雉見。“

[4]鴻私:鴻大之恩,多以指皇恩。私,恩情。

[5]靈質:謂白雉。雕玉:指精美的籠子。

[6]星使:皇帝的使者。古代天文學家認爲天節八星主使臣持節,宣威四方,因稱星使。絕域:極遠的地方。

[7]空闊:廣大遠闊。

[8]阻修:艱難而又漫長。

[9]星歲:歲月。

[10]吳門:古吳縣別稱。《太平御覽》卷八一八引《韓詩外傳》:”孔子顏淵登魯東山,望吳昌門,淵曰:’見一疋練,前有生藍。‘子曰:’白馬蘆芻也。‘“

[11]曹風:《詩經·曹風·蜉蝣》:”蜉蝣掘閱,麻衣如雪。“

[12]雉門:古代天子五門,雉門爲其一。《周禮·天官·閽人》:”閽人掌守王宮之中門之禁。“鄭玄注:”鄭司農(衆)雲:王有五門,外曰皋門,二曰雉門……“

[13]鴻臚:官名。周官有大行人之職,掌朝賀慶弔之贊導相禮,漢武帝更名大鴻臚。坌(bèn):並。司馬相如《哀二世賦》:”登陂阤之長阪兮,坌入曾宮之嵯峨。“

[14]雕題:用丹青於額上雕刻花紋,爲古代南方少數民族的一種習俗。《禮記·王制》:”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孔穎達疏:”雕,謂刻也。題,謂額也。謂以丹青雕刻其額。“

[15]疏趾:祭祀所用的肥雉。《禮記·曲禮下》:”凡祭宗廟之禮……雉曰疏趾。“孔穎達疏:”趾,足,雉肥則兩足張開,趾相去疏也。“

[16]觜(zī):鳥喙。玉植:如玉植立。

[17]修領:長頸。縞(gǎo):細白的生絹。此以喻羽毛。戢(jī):收斂。

[18]懿:美。

[19]距:爪尖。

[20]摛:舒展。

[21]隙駒:《莊子·知北遊》:”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此用本意,白駒指白光。

[22]奮迅:精神振奮,行動迅速。振鷺:《詩經·周頌·振鷺》以鷺之潔白喻賓客之容貌修整。此用本意,即煥發潔白的容貌。

[23]珉潔:像珉一樣潔白。珉,似玉的白石。

[24]露凝:如露珠凝聚一樣專一。

[25]皎皎:白貌。敷粉:《世說新語·容止》:”何平叔(晏)美姿儀,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

[26]亭亭:直立貌。卓冰:《漢書·郊祀志下》:”黃冶變化,堅冰淖溺。“顏師古注:”晉灼曰:方士詐以藥石若陷冰丸投之冰上,冰即消液,因假爲神仙道使然。“可見”卓“當爲”淖“,融化之意。

[27]時清:即清時,太平盛世。

[28]日浴:陽光沐浴,陽光撫育。

[29]徵:證驗。

[30]覃:延長。化及:化育所及。

[31]偃:倒伏。《論語·顏淵》:”草上之風必偃。“

[32]齎(jī):送與。

[33]遼東豕:《文選》朱浮《爲幽州牧與彭寵書》:”往時遼東有豕,生子白頭,異而獻之,行至河東,見羣豕皆白,懷慚而還。“

[34]緇:黑。墨子絲:《墨子·所染》:”子墨子言,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

[35]愀(qiǎo)然:憂傷貌。

[36]沉然:情深意長貌。

[37]殊方:異域他鄉。

[38]援引:引薦提拔。

[39]舉白:報告。

此賦爲一律賦。乍看題目,這似乎是一篇稱頌皇德的作品,然細讀之後,發現作者的頌聖之句很少,倒是花了很多筆墨描寫雉高潔的容止以及獻雉的過程。最後又說:”雉之潔兮可珍,士之潔兮殊衆。“白稚可貢,高潔之士更須舉薦於朝廷。至此我們便可明白:作者的用意是以白雉喻賢士。李調元說:”唐謝觀《越裳獻白雉賦》雲:’作獻靡遼東之豕,不緇殊墨子之絲。一以見澤兼鳥獸,一以彰德被蠻夷。‘帶定’獻‘字,落墨不是專賦白雉,古人相題精審如此。“(《賦話》卷三)道出了此賦內容十分切題的特點。不僅如此,如:”過吳門而練影光透,染曹風而麻衣色浮“;”徘徊而隙駒其轉,奮迅而振鷺將興“;”皎皎敷粉,亭亭卓冰“等句,語工意巧。浦銑《復小齋賦話》捲上雲:”作賦貴得其神,謝觀之’樑苑‘、’庾樓‘,賦白工矣。“此賦白雉亦可謂得其神。

(尹佔華)

第83章 大孤山賦並序第59章 墨池賦第12章 青苔賦第73章 幽懷賦並序第106章 明皇回駕經馬嵬賦第87章 晚晴賦並序第89章 蝨賦第87章 晚晴賦並序第62章 別知賦第64章 山陽城賦並序第45章 含元殿賦並序(3)第21章 麗色賦第76章 秋雲似羅賦第96章 登吳嶽賦第16章 蟾蜍賦第85章 息夫人不言第83章 大孤山賦並序第13章 澗底寒鬆賦並序第99章 秋蟲賦並序第72章 囚山賦第74章 濾水羅賦第79章 華山賦並序第10章 窮魚賦並序第25章 美人賦第1章 唐五代賦概述(1)第5章 遊北山賦並序(3)第88章 越裳獻白雉賦第83章 大孤山賦並序第3章 遊北山賦並序(1)第36章 拔河賦第55章 蟋蟀鳴西堂賦第87章 晚晴賦並序第49章 茶賦第81章 姮娥奔月賦第110章 煉石補天賦第41章 天狗賦並序第75章 醉賦並序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賦第63章 反舌無聲賦第84章 夢遊仙賦並序第43章 含元殿賦並序(1)第51章 愚公移山賦第61章 閔己賦第85章 息夫人不言第41章 天狗賦並序第14章 瓦松賦並序第38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1)第36章 拔河賦第52章 林表吳岫微賦第22章 江上愁心賦贈趙侍郎第20章 登長城賦(2)第64章 山陽城賦並序第31章 白鸚鵡賦第24章 雲中古城賦第108章 勾踐進西施賦第25章 美人賦第31章 白鸚鵡賦第56章 出門賦第27章 荔枝賦並序第58章 登天壇山望海日初出賦第102章 蠶賦並序第5章 遊北山賦並序(3)第72章 囚山賦第108章 勾踐進西施賦第13章 澗底寒鬆賦並序第84章 夢遊仙賦並序第18章 靈臺賦(2)第43章 含元殿賦並序(1)第100章 後雪賦第51章 愚公移山賦第58章 登天壇山望海日初出賦第44章 含元殿賦並序(2)第42章 晴皋鶴唳賦第83章 大孤山賦並序第77章 觀兵部馬射賦第77章 觀兵部馬射賦第20章 登長城賦(2)第59章 墨池賦第58章 登天壇山望海日初出賦第27章 荔枝賦並序第88章 越裳獻白雉賦第89章 蝨賦第44章 含元殿賦並序(2)第109章 水輪賦第81章 姮娥奔月賦第6章 遊北山賦並序(4)第21章 麗色賦第64章 山陽城賦並序第6章 遊北山賦並序(4)第66章 由鹿賦並序第43章 含元殿賦並序(1)第70章 瓶賦第70章 瓶賦第74章 濾水羅賦第94章 玄宗幸西涼府觀燈賦第55章 蟋蟀鳴西堂賦第92章 大明宮賦第5章 遊北山賦並序(3)第92章 大明宮賦
第83章 大孤山賦並序第59章 墨池賦第12章 青苔賦第73章 幽懷賦並序第106章 明皇回駕經馬嵬賦第87章 晚晴賦並序第89章 蝨賦第87章 晚晴賦並序第62章 別知賦第64章 山陽城賦並序第45章 含元殿賦並序(3)第21章 麗色賦第76章 秋雲似羅賦第96章 登吳嶽賦第16章 蟾蜍賦第85章 息夫人不言第83章 大孤山賦並序第13章 澗底寒鬆賦並序第99章 秋蟲賦並序第72章 囚山賦第74章 濾水羅賦第79章 華山賦並序第10章 窮魚賦並序第25章 美人賦第1章 唐五代賦概述(1)第5章 遊北山賦並序(3)第88章 越裳獻白雉賦第83章 大孤山賦並序第3章 遊北山賦並序(1)第36章 拔河賦第55章 蟋蟀鳴西堂賦第87章 晚晴賦並序第49章 茶賦第81章 姮娥奔月賦第110章 煉石補天賦第41章 天狗賦並序第75章 醉賦並序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賦第63章 反舌無聲賦第84章 夢遊仙賦並序第43章 含元殿賦並序(1)第51章 愚公移山賦第61章 閔己賦第85章 息夫人不言第41章 天狗賦並序第14章 瓦松賦並序第38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1)第36章 拔河賦第52章 林表吳岫微賦第22章 江上愁心賦贈趙侍郎第20章 登長城賦(2)第64章 山陽城賦並序第31章 白鸚鵡賦第24章 雲中古城賦第108章 勾踐進西施賦第25章 美人賦第31章 白鸚鵡賦第56章 出門賦第27章 荔枝賦並序第58章 登天壇山望海日初出賦第102章 蠶賦並序第5章 遊北山賦並序(3)第72章 囚山賦第108章 勾踐進西施賦第13章 澗底寒鬆賦並序第84章 夢遊仙賦並序第18章 靈臺賦(2)第43章 含元殿賦並序(1)第100章 後雪賦第51章 愚公移山賦第58章 登天壇山望海日初出賦第44章 含元殿賦並序(2)第42章 晴皋鶴唳賦第83章 大孤山賦並序第77章 觀兵部馬射賦第77章 觀兵部馬射賦第20章 登長城賦(2)第59章 墨池賦第58章 登天壇山望海日初出賦第27章 荔枝賦並序第88章 越裳獻白雉賦第89章 蝨賦第44章 含元殿賦並序(2)第109章 水輪賦第81章 姮娥奔月賦第6章 遊北山賦並序(4)第21章 麗色賦第64章 山陽城賦並序第6章 遊北山賦並序(4)第66章 由鹿賦並序第43章 含元殿賦並序(1)第70章 瓶賦第70章 瓶賦第74章 濾水羅賦第94章 玄宗幸西涼府觀燈賦第55章 蟋蟀鳴西堂賦第92章 大明宮賦第5章 遊北山賦並序(3)第92章 大明宮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桥县| 新民市| 林口县| 固原市| 巨鹿县| 康定县| 大宁县| 奇台县| 建湖县| 沙坪坝区| 屏边| 伊宁县| 台南县| 新乡县| 平顺县| 汝州市| 高邑县| 方城县| 蚌埠市| 龙胜| 通州区| 神池县| 工布江达县| 石景山区| 岳阳县| 大丰市| 宝鸡市| 常熟市| 如皋市| 萨嘎县| 陈巴尔虎旗| 仙居县| 富平县| 琼结县| 上杭县| 长海县| 江西省| 黄龙县| 金湖县| 建平县| 惠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