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38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1)

喬潭

喬潭,字源,樑(今河南開封)人。玄宗天寶三載(744)與岑參同登進士第。曾爲陸渾尉。師事元德秀,號門弟子,“以文傳後”(《新唐書·卓行傳·元德秀》)?!度莆摹肪硭奈逡讳浧湮氖黄渲匈x七篇。

天寶元年(742),裴旻獻捷京師,玄宗置酒花萼樓,詔旻舞劍,喬潭作《裴將軍劍舞賦》。關於裴旻劍舞,《太平廣記》卷二一二引《獨異志》雲:開元中,將軍裴旻居母喪,詣道子,請於東都天宮寺畫神鬼數壁,以資冥助。道子答曰:“廢畫已久,若將軍有意,爲吾纏結,舞劍一曲,庶因猛厲,獲通幽冥?!迸釙F於是脫去縗服,若常時裝飾,走馬如雲,左旋右抽,擲劍入雲,高數十丈,若電光下射,旻引手執鞘承之,劍透室而入。觀者數千百人,無不驚慄。道子於是援毫圖壁,颯然風起,爲天下之壯觀?!缎绿茣の乃噦髦小だ畎住份d:“文宗時,詔以白歌詩、裴旻劍舞、張旭草書爲‘三絕’。”

後元年秋九月[1],羽林裴公獻戎捷於京師[2]。上御花萼樓[3],大置酒,酒酣,詔將軍舞劍,爲天下壯觀。遂賦之,其詞曰:

將軍以幽燕勁卒[4],耀武窮髮[5],俘海夷[6],虜山羯[7]。左執律[8],右秉鉞[9],振旅闐闐[10],獻功魏闕[11]。上享之[12],則鍾以捍簴[13],鼓以靈鼉[14],千伎度舞[15],萬人高歌。秦雲動色,渭水躍波,有肉如山,有酒如河。君臣樂飲而一醉,夷夏薰薰而載和[16]。帝謂將軍,拔劍起舞,以張皇師旅[17],以烜赫戎虜[18]。節八音而行八風[19],奮兩階之幹羽[20]。

公於是乎貝冑朱而作色[21],虎裘錦裼而攘臂[22]??估馔?3],飄銳氣,陸離乎武備[24],婆娑乎文事[25]。合《桑林》之容以盡其意[26],照蓮花之彩以宣其利[27]。翕然鷹揚[28],翼爾龍驤[29],鋒隨指顧[30],鍔應迴翔[31]。取諸身而聳擢[32],上其手以激昂,縱橫耀穎[33],左右交光。觀乎此劍之躍也,乍雄飛[34],俄虎吼[35],搖轆轤[36],射牛鬥[37]??罩泻窇G[38],不下將久,歘風落而雨來[39],果愜心而應手。

爾其陵厲清?。?0],絢練夐絕[41],青天兮何倚[42],白雲兮可決[43]。睹二龍之追飛[44],見七星之明滅[45],雜朱幹之逸勢[46],應金奏之繁節[47]。至乃天輪宛轉[48],貫索迴環[49],光衝融乎其外,氣渾合乎其間。若涌雪濤,如飛雲山,萬夫爲之雨汗[50],八佾爲之慚顏[51]。及乎度曲將終[52],發機尤捷[53],或連翩而七縱[54],或瞬息而三接。風生兮蒨旆襜襜[55],電走兮彤庭曄曄[56]。陰明變見[57],靈怪離躐[58],將鬼神之無所遁逃,豈蠻夷之不足震懾。

嗟夫,蘭子之迭躍[59],其技未雄;仲由之自衛[60],其舞未工。豈若將軍爲百夫之特[61],寶劍有千金之飾,奮紫髯之白刃[62],發帝庭之光色。所以象大君之功,亦以宣忠臣之力?;蚋柙唬骸皼矝参涑迹?3],耀雄劍兮清邊塵,威戎夷兮率來賓[64]。焉用輕裾之妓女[65],長袖之才人[66]?!碧熳幽氯唬?7],詔伶官[68],斥鄭衛[69]。選色者使覘乎軍容[70],教舞者俾觀乎兵勢[71]。激楚結風[72],發揚蹈厲[73]。僉謂將軍之劍舞[74],古未之制[75]。

(《文苑英華》卷八二,中華書局影印本)

[1]後元年:《唐文粹》作“元和年秋九月”,《全唐文》作“元和秋七月”,皆誤。後元年指玄宗即位後第二個元年,亦即天寶元年?!杜f唐書·玄宗紀上》天寶元年“九月辛卯,上御花萼樓”。與序所云九月正合,當爲此年事。裴旻時爲右北平太守。李翰《裴將軍旻射虎圖贊》:“開元中,山戎寇邊,玄宗命將軍守北平州,且充龍華軍使,以捍薊之北門。公嘗率偏軍,橫絕漠,策匹馬,陷重圍,搖轆轤而百萬洞開,驅槖駝而沙場一掃,聲振北狄,氣懾東胡,棱威大矣?!?

[2]羽林裴公:即裴旻。《新唐書·宰相世系表一上》洗馬裴氏:“旻,左金吾大將軍?!鳖佌媲洹顿浥釋④姟罚骸按缶疲蛯⑶寰袍?。戰馬若龍虎,騰凌何壯哉。將軍臨八荒,烜赫耀英材。劍舞若遊電,隨風縈且回。登高望天山,白雲正崔嵬。入陣破驕虜,威名雄震雷。一射百馬倒,再射萬夫開。匈奴不敢敵,相呼歸去來。功成報天子,可以畫麟臺?!?

[3]花萼樓:唐玄宗開元二年建,在興慶宮西,題“花萼相輝之樓”,取《詩經·小雅·棠棣》兄弟親愛之義。見《唐會要》卷三〇。

[4]幽燕:今河北省北部及遼寧省一帶。古代燕趙之地,民以慷慨悲歌、尚氣任俠著名。

[5]窮髮:北方不毛之地。

[6]海夷:古代東方沿海的民族。

[7]山羯(jié):古匈奴族別部。

[8]律:軍法。

[9]鉞(yuè):古兵器,狀如大斧。

[10]振旅:整頓部隊。闐(tián)闐:聲勢浩大?!对娊洝ば⊙拧げ绍弧罚骸胺ス臏Y淵,振旅闐闐?!?

[11]魏闕:古代宮門外的闕門,爲懸布法令處。此代指朝廷。

[12]享:犒勞。

[13]捍簴(jù):堅實的鐘架。

[14]靈鼉(tuó):指用鼉皮蒙的鼓。

[15]度舞:跳舞。

[16]夷:泛指邊地民族。夏:華夏,中原。薰(xūn)薰:和樂融洽。載:又。

[17]張皇:光輝炫耀。

[18]烜(xuǎn)赫:聲威震撼。

[19]八音:《尚書·舜典》:“三載,四海遏密八音。”孔安國傳:“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風:八方之風?!蹲髠鳌る[公五年》:“夫舞所節八音而行八風?!薄夺屛摹罚喝陲L(東北)、穀風(東)、清明(東南)、凱風(南)、涼風(西南)、閶闔(西)、不周(西北)、廣莫(北)。

[20]幹羽:《尚書·大禹謨》:“帝乃誕敷文德,舞幹羽於兩階?!贬嵋詭钟鸱悍Q廟堂舞蹈。幹,盾。羽,羽扇。皆爲舞者所執舞具。武舞執幹,文舞執羽。

[21]胄:頭盔。(qīn):線。《詩經·魯頌·宮》:“公徒三萬,貝冑朱?!?

[22]裼(xī):裘上加的外衣。《禮記·玉藻》:“裘之裼也,見美也?!笨追f達疏:“裘之裼者,謂裘上加裼衣,裼衣上雖加他服,猶開露裼衣,見裼衣之美,以爲敬也?!比帘郏恨垡鲁霰?,表示振奮。

[23]抗:高揚。棱威:威勢。

[24]陸離:參差錯綜貌。

[25]婆娑:輕揚盤旋貌。文事:禮樂制度等文治之事。

★тт kān ★c o

[26]桑林:樂曲名?!蹲髠鳌は骞辍罚骸八喂頃x侯於楚丘,請以《桑林》。”杜預注:“《桑林》,殷天子之樂名?!比荩汗澴?。

[27]蓮花:寶劍名。

[28]翕(xī)然:合攏貌。鷹揚:鷹展翅奮飛貌。

[29]翼爾:伸展貌。龍驤(xiāng):龍騰躍、昂舉。

[30]指顧:手指目視。

[31]鍔(è):劍刃。迴翔:鳥盤旋飛行,此指劍迴旋轉折。

[32]擢:聳起。

[33]穎:劍芒。

[34]乍:剛。

[35]俄:頃刻。

[36]轆轤:古劍名。其劍柄用玉作成轆轤形。

[37]牛鬥:星宿名?!稌x書·張華傳》:“初,吳之未滅也,斗牛之間常有紫氣……及吳平之後,紫氣愈明。華聞豫章人雷煥妙達緯象……因登樓仰觀。煥曰:‘僕察之久矣,惟斗牛之間頗有異氣?!A曰:‘是何祥也?’煥曰:‘寶劍之精,上徹於天耳?!?

[38]悍(hàn)慓(piào):輕疾勇猛。

[39]歘風:一作“飆風”,暴風。

[40]陵厲:氣勢猛烈。

[41]絢練:疾速。夐絕:寥遠。

[42]青天:宋玉《大言賦》:“長劍耿耿倚天外。”

[43]白雲:《莊子·說劍》雲天子之劍,“上決浮雲,下絕地紀”。

[44]二龍:一雙寶劍。

[45]七星:寶劍名。

[46]朱幹:紅色大盾。逸勢:超絕的氣勢。

[47]金奏:擊鐘、鎛奏樂。鍾、鎛謂金。繁節:急促的節拍。

[48]天輪:《藝文類聚》卷一引《春秋元命苞》:“天周九九八十一萬里?!庇忠稖喬靸x》曰:“天轉如車轂之運?!蓖疝D:曲折盤旋。

[49]貫索:星宿名,屬天市垣,共九星。

[50]雨汗:流汗。

[51]八佾(yì):古代天子專用的舞樂,縱橫各八人,共六十四人。佾,舞列。

[52]度(duó)曲:按曲譜歌唱。此指專供舞劍的音樂。

[53]發機:劍舞中最絕妙的動作。機,極細微的跡象。

[54]連翩:接繼不斷。

[55]蒨(qiàn)旆:絳色旗子。襜(chān)襜:搖動貌。

[56]彤庭:指皇宮。曄(yè)曄:光閃貌。

[57]變見(xiàn):變化顯現。

[58]離躐(liè):逃跑。躐,踏。

[59]蘭子:《列子·說符》:“宋有蘭子者,以技幹宋元。宋元召而使見。其技以雙枝,長倍其身,屬其脛,並趨並馳,弄七劍迭而躍之,五劍常在空中。元君大驚,立賜金帛。又有蘭子又能燕戲者,聞之,復以幹元君。元君大怒……拘而擬戮之,經月乃放?!钡S:連續跳起。

[60]仲由:字子路,亦字季路,孔子弟子。子路有勇力?!妒酚洝ぶ倌岬茏恿袀鳌份d:子路爲衛大夫孔悝之邑宰。方孔悝作亂,子路欲燔臺殺之,石乞、壺黶攻子路,擊斷子路之纓。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彼旖Y纓而死。

[61]特:傑出。

[62]紫髯:孫權紫髯,見《三國志·吳志·孫權傳》裴松之注引《獻帝春秋》。此用孫權射虎事。同書:“(建安)二十三年十月,權將如吳,親乘馬射虎於庱亭?!?

[63]洸(guāng)洸:威武貌。

[64]率:都。來賓:來做賓,臣服。

[65]輕裾:輕薄的衣服。

[66]才人:宮廷女官。

[67]穆然:嚴肅恭敬貌。

[68]伶官:樂官。

[69]鄭衛:鄭衛之音。本指春秋戰國時鄭、衛兩國的地方音樂,音調與雅樂不同?!抖Y記·樂記》:“鄭衛之音,亂世之音也。”《論語·衛靈公》:“鄭聲淫。”後世依此,將其看成音樂。

[70]選色者:選美貌女子之人。覘(chān):觀看。

[71]俾(bì):使。

[72]激楚、結風:均古歌名,曲調高亢悽清。

[73]此句形容舞蹈動作威武有力。

[74]僉(qiān):皆,衆。

[75]制:舞式。

劍舞流傳,歷史悠久。初爲軍中樂舞,《史記·項羽本紀》載:鴻門宴上,即有項莊舞劍的表演。舞者持雙或單劍,舞姿英武颯爽。至唐,裴旻劍舞,冠絕於時,更自成體式。《明皇雜錄》記李隆基教授梨園弟子,“每授曲之終,皆廣有進奉,時公孫大娘能爲鄰里曲及裴將軍滿堂勢、西河劍器渾脫舞”。此賦描摹,蓋爲裴將軍滿堂勢。賦中對裴旻精湛的劍術、獻捷時躊躇滿志的風采,刻畫得惟妙惟肖,確有奇觀滿目、劍風盈耳的美感,更具盛唐氣吞大荒、烜赫戎虜的威武氣概。李調元曾就喬潭《秋晴曲江望太一納雲賦》《關圖巨靈擘太華賦》詞語的運用評其“虛實兼到,紙上有聲”(《賦話》卷一)。由此賦確能看出他運用語言的功力,而對劍舞酣暢淋漓、縱橫恣肆的揮灑摹寫,極爲罕見。喬潭之賦當推此爲第一。

(楊曉靄)

登故宜城賦並序

蕭穎士

蕭穎士(717—760),字茂挺,蘭陵(今山東蒼山縣)人。玄宗開元二十三年(735)進士擢第,授金壇尉,會其父被推按,官不成。開元二十六年(738)在揚州參軍任,開元二十九年(741)授秘書省正字。約於天寶二年(743),爲有司劾罷,客居濮陽。時有多人從之受業,號“蕭夫子”。天寶八載(749),自集賢校理貶廣陵參軍,十載罷,轉徙吳越。因史臣推擇至京,待制史館,以不屈於李林甫,免官。更調河南府參軍。十三載(754),託疾罷,客陳留。十五載(756)三月江陵郡大都督府長史、本道採訪防禦使源洧闢爲掌書記。同年(肅宗至德元載)十一月,入淮南節度使李成式幕,李成式表爲揚州功曹參軍。上元元年(760)客汝南,卒。門人諡曰“文元先生”。生平事蹟見李華《蕭穎士文集序》(見《文苑英華》卷七○一)。爲文宗經尚用,賦、駢文、古文兼長,格不近俗,健爽自肆,與李華並稱,影響及於國外。有文集十卷,已佚?!度圃姟反嫫湓娨痪恚度莆摹蜂浧湮亩?,卷三二二收其賦十一篇。

今存蕭穎士賦,除《至日圓丘祀昊天上帝賦》《聽早蟬賦》《滯舟賦》外,其餘九篇均有序說明創作背景。如玄宗天寶元年(742)蕭穎士爲秘書省正字,奉使蒐括圖書,十月,至臨河,作《登臨河城賦》。天寶八載(749),自集賢校理貶廣陵參軍,作《伐櫻桃樹賦》以刺李林甫。天寶十載(751)八月,罷廣陵參軍,飄泊吳越,于越州傳舍作《白鷳賦》。十一載(752)四月至河南府參軍任,作《莎草賦》,以喻己託非其所之窘迫。十四載(755),旅居滑州韋城縣,左脅生腫,時於逖、張南容在陳留,遠致蓮蕊散,作《蓮蕊散賦》?!段脑酚⑷A》題下注曰:“丙申歲,避地襄陽,見召掌節度書記,陪幕府源公赴江陵作?!北隊懯遢d(756),穎士避亂奔襄陽,源洧闢掌書記,後從洧移鎮江陵,經宜城,作此賦。後者爲蕭穎士最著名的賦。宜城,故城在今湖北宜城縣南。

丙申歲[1],避地襄陽[2],見召掌節度書記[3],陪幕府源公赴江陵作[4]。

升彼墟兮[5],遐眺荊江[6],邇矚樊沔[7]。頹沲以隱嶙[8],欹缺而[9]。野茫茫其靡極[10],何人戶之單尠[11]。悵青春兮始交[12],又白日兮將晚。悲世事之艱阻,慨征途之未返。憑寒皋以盡目[13],究林莽之深淺。煙回起於殘燎[14],鳥羣飛於絕[15]。曾是感時而戀舊,孰不酸辛而俛也[16]。矧乎宇縣乖剌[17],關河阻遏[18]。去枌榆兮地表[19],離骨肉兮天末[20]。涕橫墜以若注,懷永痛其如割。悠悠蒼天,不日不月,曷其有佸[21]?

[1]丙申歲:唐玄宗天寶十五載(756)。此年正月,安祿山於洛陽稱大燕皇帝。六月,潼關失守。玄宗奔蜀。七月,太子李亨即位靈武,改元至德,是爲肅宗。

[2]襄陽:唐稱襄州襄陽郡,今湖北襄陽。

[3]見召:被召。掌節度書記:節度使屬官掌書記,負責草擬箋奏。掌,主持,職掌。

[4]幕府:將軍出征時,以隨地駐屯的營幕爲辦公之所,即幕府。源公:指源洧?!杜f唐書·源乾曜傳》附源洧:“及安祿山反,既犯東京,乃以洧爲江陵郡大都督府長史、本道採訪防禦使,攝御史中丞?!苯辏禾粕显晟G州爲江陵府,治所江陵。在今湖北江陵。

[5]墟:故城,廢址。

[6]遐:遠。荊:荊山。今湖北南漳西。江:長江。

[7]邇:近。矚:望。樊:城名。此地南臨漢水,與襄陽隔水相望,自古爲兵家必爭之地。沔:沔水,漢水上游。漢水入江處謂沔口,即今湖北漢口。

[8]頹沲:下流的水。沲,當作“沱”,江水的別流。隱嶙:突起。

[9]欹(qī):傾斜。(zhǎn)(chǎn):山峻貌。

[10]靡:無。

[11]尠(xiǎn):同“鮮”,少。

[12]青春:春季。

[13]皋:水邊地。

[14]燎:放火燒田除草。此謂戰火焚燒的田野。

[15](yǎn):山峰。

[16](mǐn)俛(miǎn):努力,奮勉。

第80章 牡丹賦並序第91章 湖南觀雙柘枝舞賦第71章 夢歸賦第54章 傷望思臺賦第23章 長樂花賦並序第55章 蟋蟀鳴西堂賦第13章 澗底寒鬆賦並序第105章 春愁賦第32章 奉和鶻賦並序第98章 漁父歌滄浪賦第2章 唐五代賦概述(2)第69章 寒鬆賦第74章 濾水羅賦第66章 由鹿賦並序第33章 大鵬賦並序第96章 登吳嶽賦第67章 雞距筆賦第63章 反舌無聲賦第54章 傷望思臺賦第111章 七夕賦第57章 鑄劍戟爲農器賦第63章 反舌無聲賦第1章 唐五代賦概述(1)第6章 遊北山賦並序(4)第15章 麈尾賦並序第92章 大明宮賦第69章 寒鬆賦第6章 遊北山賦並序(4)第93章 漁父辭劍賦第60章 蒙泉賦第52章 林表吳岫微賦第63章 反舌無聲賦第36章 拔河賦第57章 鑄劍戟爲農器賦第81章 姮娥奔月賦第23章 長樂花賦並序第38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1)第29章 駕幸溫湯賦第15章 麈尾賦並序第33章 大鵬賦並序第58章 登天壇山望海日初出賦第60章 蒙泉賦第67章 雞距筆賦第69章 寒鬆賦第39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2)第86章 阿房宮賦第33章 大鵬賦並序第81章 姮娥奔月賦第23章 長樂花賦並序第10章 窮魚賦並序第15章 麈尾賦並序第29章 駕幸溫湯賦第56章 出門賦第58章 登天壇山望海日初出賦第76章 秋雲似羅賦第111章 七夕賦第37章 溫湯御毬賦第57章 鑄劍戟爲農器賦第101章 杞菊賦並序第18章 靈臺賦(2)第13章 澗底寒鬆賦並序第29章 駕幸溫湯賦第15章 麈尾賦並序第14章 瓦松賦並序第5章 遊北山賦並序(3)第51章 愚公移山賦第68章 賦賦第27章 荔枝賦並序第101章 杞菊賦並序第98章 漁父歌滄浪賦第14章 瓦松賦並序第39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2)第108章 勾踐進西施賦第92章 大明宮賦第79章 華山賦並序第14章 瓦松賦並序第99章 秋蟲賦並序第45章 含元殿賦並序(3)第36章 拔河賦第90章 三怪物賦第23章 長樂花賦並序第85章 息夫人不言第12章 青苔賦第106章 明皇回駕經馬嵬賦第71章 夢歸賦第92章 大明宮賦第16章 蟾蜍賦第89章 蝨賦第1章 唐五代賦概述(1)第12章 青苔賦第99章 秋蟲賦並序第35章 夜聞山寺鐘賦第51章 愚公移山賦第105章 春愁賦第103章 霍山賦並序第21章 麗色賦第93章 漁父辭劍賦第31章 白鸚鵡賦第69章 寒鬆賦
第80章 牡丹賦並序第91章 湖南觀雙柘枝舞賦第71章 夢歸賦第54章 傷望思臺賦第23章 長樂花賦並序第55章 蟋蟀鳴西堂賦第13章 澗底寒鬆賦並序第105章 春愁賦第32章 奉和鶻賦並序第98章 漁父歌滄浪賦第2章 唐五代賦概述(2)第69章 寒鬆賦第74章 濾水羅賦第66章 由鹿賦並序第33章 大鵬賦並序第96章 登吳嶽賦第67章 雞距筆賦第63章 反舌無聲賦第54章 傷望思臺賦第111章 七夕賦第57章 鑄劍戟爲農器賦第63章 反舌無聲賦第1章 唐五代賦概述(1)第6章 遊北山賦並序(4)第15章 麈尾賦並序第92章 大明宮賦第69章 寒鬆賦第6章 遊北山賦並序(4)第93章 漁父辭劍賦第60章 蒙泉賦第52章 林表吳岫微賦第63章 反舌無聲賦第36章 拔河賦第57章 鑄劍戟爲農器賦第81章 姮娥奔月賦第23章 長樂花賦並序第38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1)第29章 駕幸溫湯賦第15章 麈尾賦並序第33章 大鵬賦並序第58章 登天壇山望海日初出賦第60章 蒙泉賦第67章 雞距筆賦第69章 寒鬆賦第39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2)第86章 阿房宮賦第33章 大鵬賦並序第81章 姮娥奔月賦第23章 長樂花賦並序第10章 窮魚賦並序第15章 麈尾賦並序第29章 駕幸溫湯賦第56章 出門賦第58章 登天壇山望海日初出賦第76章 秋雲似羅賦第111章 七夕賦第37章 溫湯御毬賦第57章 鑄劍戟爲農器賦第101章 杞菊賦並序第18章 靈臺賦(2)第13章 澗底寒鬆賦並序第29章 駕幸溫湯賦第15章 麈尾賦並序第14章 瓦松賦並序第5章 遊北山賦並序(3)第51章 愚公移山賦第68章 賦賦第27章 荔枝賦並序第101章 杞菊賦並序第98章 漁父歌滄浪賦第14章 瓦松賦並序第39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2)第108章 勾踐進西施賦第92章 大明宮賦第79章 華山賦並序第14章 瓦松賦並序第99章 秋蟲賦並序第45章 含元殿賦並序(3)第36章 拔河賦第90章 三怪物賦第23章 長樂花賦並序第85章 息夫人不言第12章 青苔賦第106章 明皇回駕經馬嵬賦第71章 夢歸賦第92章 大明宮賦第16章 蟾蜍賦第89章 蝨賦第1章 唐五代賦概述(1)第12章 青苔賦第99章 秋蟲賦並序第35章 夜聞山寺鐘賦第51章 愚公移山賦第105章 春愁賦第103章 霍山賦並序第21章 麗色賦第93章 漁父辭劍賦第31章 白鸚鵡賦第69章 寒鬆賦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武市| 万全县| 崇明县| 林西县| 缙云县| 梨树县| 桑植县| 云阳县| 富裕县| 西吉县| 鸡泽县| 同德县| 清丰县| 雅江县| 永济市| 新宁县| 渭源县| 南通市| 仪陇县| 武夷山市| 汽车| 海原县| 楚雄市| 钟祥市| 侯马市| 富阳市| 博客| 峨边| 宝鸡市| 中山市| 合江县| 香河县| 阿勒泰市| 名山县| 厦门市| 玉树县| 青神县| 全椒县| 盘山县| 饶平县| 梨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