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90章 三怪物賦

李商隱

舊題蘇軾撰《漁樵閒話錄》,涵芬樓鉛印本《說郛》卷二一有其節本,明趙開美收入《東坡雜著五種》中,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作爲附錄收入。其中雲:”漁曰:’李義山賦三怪物,述其情狀,真所謂得體物之精要也。……嗚戲!義山狀物之怪,可謂中時病矣。‘樵曰:’然。夫怪物之爲害,充塞於道路矣,何所遇而非怪也。傳聲接響,更相出沒,捃摭人之陰私,窺伺人之間隙,羅織描畫,惟恐刺骨之不深,非怪物之爲害乎?殊不知此亦豸蝨之義也,何足以怪而自恃哉!‘“王應麟《困學紀聞》卷一七說:”李義山賦怪物,言佞魖、讒、貪魃,曲盡小人之情狀,魑魅之夏鼎也。“可見此賦確爲李商隱作。陸心源《唐文拾遺》卷三〇已據《漁樵閒話》錄入李商隱名下,題爲《賦三怪物》,今改爲《三怪物賦》。

其一物曰:”臣姓搰狐氏[1],帝名臣曰巧彰,字臣曰九尾,而官臣爲佞魖焉[2]。“佞魖之狀,領佩水凝[3],手貫風輪[4]。其能以烏爲鶴[5],以鼠爲虎,以蚩尤爲誠臣[6],以共工爲賢王[7],以夏姬爲廉[8],以祝爲魯[9],誦節義於寒浞[10],贊韶曼於嫫姆[11]。

其一物曰:”臣姓潛弩氏[12],帝名臣曰攜人,字臣曰銜骨,而官臣爲讒焉[13]。“讒之狀,能使親爲疏,同爲殊,使父膾其子[14],妻羹其夫。又持一物,狀若豐石[15],得人一惡,乃鐫乃刻。又持一物,大如長篲[16],得人一善,掃掠蓋蔽。諂啼僞泣,以就其事。

其一物曰:”臣姓狼貪氏[17],帝名臣曰欲得,字臣曰善履,而臣官爲貪焉[18]“。貪之狀,見有千眼[19],亦有千口,鼠牙蠶喙[20],通臂衆手[21]。常居於倉,亦居於囊,頰鉤骨箕[22],環聯瑯璫[23]。或時敗累,囚於牢狴[24],拳梏屨校[25],藂棘死灰[26]。僥倖得釋,他日復爲。

(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附錄《漁樵閒話錄》,中華書局)

[1]搰(hú)狐:即狐掘。搰,掘出。《國語·吳語》:”夫諺曰:’狐埋之,而狐搰之。‘是以無成功。“按:此怪物以狐爲原形,狐貍狡猾,俗說狐善以媚態迷惑人。下句名其曰巧彰,即以”巧“見著之義。字其曰九尾,《文選》王褒《四子講德論》:”昔文王應九尾狐而東夷歸周。“李善注:”《春秋元命苞》曰:天命文王以九尾狐。“其義出此。

[2]佞魖(xū):魖爲傳說中使人耗財的鬼。《文選》揚雄《甘泉賦》”捎夔魖而抶獝狂“李善注:”魖,耗鬼也。“

[3]水凝:指冰。此句言狐的脖子上帶著冰。傳說狐性多疑,冬日必聽冰下有無水聲,然後渡。此句原作”領佩豐“,據孔校改。

[4]手貫風輪:其意未詳。疑”手“當作”首“,”貫“當作”慣“,化用狐死首丘之說。”輪“通”掄“,言狐貍的頭習慣於在風中擺動。

[5]以烏爲鶴:烏黑鶴白,以黑爲白之意。

[6]蚩尤:傳說中的人物。《山海經·大荒北經》:”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太平御覽》卷七八引《魚龍河圖》:”黃帝攝政前,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並獸身人語,銅頭鐵額,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誅殺無道,不仁不慈。“

[7]共工:堯臣,四兇之一。《尚書·舜典》:”流共工於幽洲,放NFEC8兜於崇山,竄三苗於三危,殛鯀於羽山,四罪而天下鹹服。“

[8]夏姬:春秋時鄭穆公女,曾事數夫。先嫁陳大夫御叔,爲夏徵舒之母,又與陳靈公、孔寧、儀行父私通。徵舒殺靈公,楚伐陳,以夏姬與連尹襄老。襄老死,夏姬回鄭。楚申公巫臣聘於鄭,娶夏姬奔晉。見《左傳·宣公九年》《宣公十年》《成公二年》。

[9]祝:春秋時衛國大夫,極有口才,《左傳·定公四年》曾記其外交詞令。《論語·雍也》:”子曰:’不有祝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難乎免於今之世。‘“魯:遲鈍。以伶牙俐齒之祝爲遲鈍之人,也是反著說。

[10]寒浞(zhuó):夏代有窮國君后羿的寵臣,初輔助寒國國君伯明氏。后羿奪得帝相的政權後,任寒浞爲相,浞又殺羿自立。後來夏遣臣靡扶帝相之子少康滅浞復國。見《左傳·襄公四年》。

[11]嫫姆:即嫫母,古代傳說中的醜婦。《荀子·賦》:”嫫母力父,是之喜也。“楊倞注:”嫫母,醜女。黃帝時人。“《漢書·古今人表》雲其爲黃帝妃。

[12]潛弩:此怪物的原形爲水弩,即蜮,傳說中的毒蟲,能潛藏於水中含沙射人。《詩經·小雅·何人斯》”爲鬼爲蜮“鄭玄箋:”(蜮)狀如鱉,三足,一名射工,俗呼之水弩,在水中含沙射人。“葛洪《抱樸子·登涉》:”又有短狐,一名蜮,一名射工,一名射影,其實水蟲也。“名其曰攜人,攜人即帶著人,跟著人。字其曰銜骨,銜爲含意,取義於”含恨在心“之意。

[13]讒(xū):《說文》:”,鬼鬽聲,不止也。從鬼,需聲。“

[14]父膾其子:春秋時易牙曾烹其子以進齊桓公,見《左傳·僖公十七年》。妻羹其夫事未詳。

[15]豐石:大石。

[16]長篲(huì):掃帚。

[17]狼貪:此怪物以狼爲原形。狼性貪婪,《史記·項羽本紀》:”猛如虎,狠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名之曰欲得,即皆欲得之之意。字之曰善履,當取義於《詩經·豳風·狼跋》:”狼跋其胡,載疐其尾。“毛傳:”老狼有胡,進則躐其胡,退則跲其尾。“履即踐踏意。

[18]貪:,字書無此字,疑當作”“。《改並四聲篇海·鬼部》引《龍龕手鑑》:”,音韋,鬼貌。“即貪婪的鬼。

[19]千眼:言其眼多,哪裡都看得見。下句”千口“,則言其能吃,什麼都吃得下。

[20]”亦有“二句:鼠牙蠶喙,像老鼠一樣的牙齒,像蠶一樣的吃食。《詩經·召南·行露》:”誰謂鼠無牙,何以穿我墉?“蠶食桑葉,須臾而盡,故常以喻侵吞。如《韓非子·存韓》:”荊人不動,魏不足患也,則諸侯可蠶食而盡。“

[21]通臂:形容胳膊長。衆手:手多。

[22]頰鉤骨箕:未詳。疑是形容被逮捕時的情形。孔校:”上二書(指《說郛》與《龍威秘書》)作’鉤骨箕鑊‘。“

[23]瑯璫:指鐵鎖鏈。《漢書·王莽傳》:”其男子檻車,兒女子步,以鐵鎖瑯璫其頸。“顏師古注:”瑯璫,長鎖也。“ ωwш? Tтká n? ¢〇

[24]牢狴(bì):監獄。揚雄《法言·吾子》:”狴犴使人多禮乎?“宋闕名音義:”狴犴,牢獄也。“故犴牢、狴牢皆指牢獄。

[25]拳梏(gù):手被銬住。梏,手銬。屨(jù)校(jiào):戴上腳鐐。《周易·噬嗑》:”屨校滅趾,無咎。“伏曼容《集解》引晉幹寶:”屨校,貫械也。“校爲古代刑具枷械類之統稱。

[26]藂棘:即叢棘,古代拘禁犯人的地方。《周易·坎》:”系用徽NFEBC,置於叢棘。“孔穎達疏:”謂囚執之處,以棘叢而禁之也。“死灰:已熄滅的冷灰。《史記·韓長孺傳》:”安國坐法抵罪,蒙獄吏田甲辱安國,安國曰:’死灰獨不復然乎?‘“

賦中所寫之三怪物,當然都是作者虛構的。所賦佞魖,著重於它的奸佞,以惡爲善,以醜爲美,是非顛倒,黑白不分;賦讒,著重其揚惡隱善,醜語詆人,離間友情,疏人骨肉;賦貪,著重其貪得無厭,強取豪奪,唯物是貪,慾壑難填。顯然是諷刺時弊之作。作者對怪物的憎惡及憤激之情,形於言詞。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卷四中雲李商隱”又有古賦及文共三卷,辭旨怪詭“,正道了李商隱憤世嫉邪的特點。

(尹佔華)

第18章 靈臺賦(2)第68章 賦賦第96章 登吳嶽賦第71章 夢歸賦第107章 館娃宮賦第62章 別知賦第79章 華山賦並序第64章 山陽城賦並序第110章 煉石補天賦第42章 晴皋鶴唳賦第37章 溫湯御毬賦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賦第2章 唐五代賦概述(2)第23章 長樂花賦並序第86章 阿房宮賦第75章 醉賦並序第67章 雞距筆賦第66章 由鹿賦並序第9章 麥秋賦應制第39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2)第31章 白鸚鵡賦第98章 漁父歌滄浪賦第52章 林表吳岫微賦第34章 劍閣賦第91章 湖南觀雙柘枝舞賦第97章 夢舞鍾馗賦第55章 蟋蟀鳴西堂賦第109章 水輪賦第31章 白鸚鵡賦第80章 牡丹賦並序第88章 越裳獻白雉賦第98章 漁父歌滄浪賦第50章 夢渴賦第4章 遊北山賦並序(2)第6章 遊北山賦並序(4)第108章 勾踐進西施賦第59章 墨池賦第29章 駕幸溫湯賦第81章 姮娥奔月賦第107章 館娃宮賦第23章 長樂花賦並序第29章 駕幸溫湯賦第34章 劍閣賦第109章 水輪賦第104章 桃花賦並序第7章 塵賦並序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賦第105章 春愁賦第18章 靈臺賦(2)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賦第107章 館娃宮賦第8章 感舊賦並序第2章 唐五代賦概述(2)第3章 遊北山賦並序(1)第20章 登長城賦(2)第103章 霍山賦並序第35章 夜聞山寺鐘賦第25章 美人賦第55章 蟋蟀鳴西堂賦第96章 登吳嶽賦第93章 漁父辭劍賦第79章 華山賦並序第29章 駕幸溫湯賦第110章 煉石補天賦第93章 漁父辭劍賦第48章 夢遠遊賦並序第64章 山陽城賦並序第53章 渥窪馬賦第33章 大鵬賦並序第109章 水輪賦第100章 後雪賦第102章 蠶賦並序第60章 蒙泉賦第53章 渥窪馬賦第41章 天狗賦並序第37章 溫湯御毬賦第17章 靈臺賦(1)第31章 白鸚鵡賦第33章 大鵬賦並序第111章 七夕賦第8章 感舊賦並序第29章 駕幸溫湯賦第86章 阿房宮賦第86章 阿房宮賦第35章 夜聞山寺鐘賦第82章 欹器賦並序第9章 麥秋賦應制第86章 阿房宮賦第44章 含元殿賦並序(2)第39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2)第23章 長樂花賦並序第53章 渥窪馬賦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賦第31章 白鸚鵡賦第59章 墨池賦第87章 晚晴賦並序第3章 遊北山賦並序(1)第105章 春愁賦第92章 大明宮賦
第18章 靈臺賦(2)第68章 賦賦第96章 登吳嶽賦第71章 夢歸賦第107章 館娃宮賦第62章 別知賦第79章 華山賦並序第64章 山陽城賦並序第110章 煉石補天賦第42章 晴皋鶴唳賦第37章 溫湯御毬賦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賦第2章 唐五代賦概述(2)第23章 長樂花賦並序第86章 阿房宮賦第75章 醉賦並序第67章 雞距筆賦第66章 由鹿賦並序第9章 麥秋賦應制第39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2)第31章 白鸚鵡賦第98章 漁父歌滄浪賦第52章 林表吳岫微賦第34章 劍閣賦第91章 湖南觀雙柘枝舞賦第97章 夢舞鍾馗賦第55章 蟋蟀鳴西堂賦第109章 水輪賦第31章 白鸚鵡賦第80章 牡丹賦並序第88章 越裳獻白雉賦第98章 漁父歌滄浪賦第50章 夢渴賦第4章 遊北山賦並序(2)第6章 遊北山賦並序(4)第108章 勾踐進西施賦第59章 墨池賦第29章 駕幸溫湯賦第81章 姮娥奔月賦第107章 館娃宮賦第23章 長樂花賦並序第29章 駕幸溫湯賦第34章 劍閣賦第109章 水輪賦第104章 桃花賦並序第7章 塵賦並序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賦第105章 春愁賦第18章 靈臺賦(2)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賦第107章 館娃宮賦第8章 感舊賦並序第2章 唐五代賦概述(2)第3章 遊北山賦並序(1)第20章 登長城賦(2)第103章 霍山賦並序第35章 夜聞山寺鐘賦第25章 美人賦第55章 蟋蟀鳴西堂賦第96章 登吳嶽賦第93章 漁父辭劍賦第79章 華山賦並序第29章 駕幸溫湯賦第110章 煉石補天賦第93章 漁父辭劍賦第48章 夢遠遊賦並序第64章 山陽城賦並序第53章 渥窪馬賦第33章 大鵬賦並序第109章 水輪賦第100章 後雪賦第102章 蠶賦並序第60章 蒙泉賦第53章 渥窪馬賦第41章 天狗賦並序第37章 溫湯御毬賦第17章 靈臺賦(1)第31章 白鸚鵡賦第33章 大鵬賦並序第111章 七夕賦第8章 感舊賦並序第29章 駕幸溫湯賦第86章 阿房宮賦第86章 阿房宮賦第35章 夜聞山寺鐘賦第82章 欹器賦並序第9章 麥秋賦應制第86章 阿房宮賦第44章 含元殿賦並序(2)第39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2)第23章 長樂花賦並序第53章 渥窪馬賦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賦第31章 白鸚鵡賦第59章 墨池賦第87章 晚晴賦並序第3章 遊北山賦並序(1)第105章 春愁賦第92章 大明宮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定县| 镇平县| 灌云县| 安吉县| 苏尼特左旗| 蕉岭县| 来安县| 开远市| 云浮市| 哈尔滨市| 文昌市| 敦煌市| 嵩明县| 丹凤县| 资源县| 河北区| 临泽县| 林口县| 桂阳县| 吉林省| 奎屯市| 普格县| 浮梁县| 晋州市| 明溪县| 尼勒克县| 县级市| 峨眉山市| 定结县| 沂源县| 汉川市| 枣阳市| 大理市| 长垣县| 禹城市| 都江堰市| 精河县| 聂荣县| 额济纳旗| 惠东县| 大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