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84章 夢遊仙賦並序

沈亞之

沈亞之,字下賢,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元和十五年(820)進士及第,充涇原節度使李彚掌書記。長慶元年(821)又登能言極諫科,調櫪陽尉。歷福建都團練副使、滄德宣慰使柏耆判官。柏耆以擅殺李同捷獲罪,亞之坐貶虔州南康尉。大和五年(831)量移郢州司戶參軍。亞之爲古文運動後期的重要古文家,又以傳奇小說著名。今存《沈下賢文集》十二卷,其中賦三篇。

沈亞之好傳奇,作有《湘中怨解》《異夢錄》《秦夢記》等,皆爲人神或人鬼戀愛故事。其中《秦夢記》寫本人夢中娶弄玉爲妻事,小說而假以自己,亦無所顧忌。此《夢遊仙賦》亦《秦夢記》之類,只不過以賦體形式出之。張有傳奇小說《遊仙窟》,假託宵宿夜遇仙女,實寫文士冶遊之況,仙女全無仙氣,幾近娼門,可見”遊仙“即狹斜之遊的諱稱而已。沈亞之此賦亦同之。

餘昔夜夢,寓遊一方,樂態甚適。覺而作賦,題之《夢遊仙》。其辭曰:

杳漠漠兮升絕垠雲[1],轡九天兮越崇門[2]。星赩曉以澹白[3],瀾咽潾於錦礫[4]。石榴笑而織娥喜[5],閽導餘而就將止[6]。襲烈蕙之芳風,送麗音於遼耳[7],目恣邁而多適[8],吾超超其樂此[9]。銀墉兮桂箱[10],差瑤踏兮上玉堂[11]。卷紅幕兮發繡戶,中有人兮結清處[12]。語嫣延兮情綽撦[13],命餘廕於蘭之廈[14]。回穠顏以一顧,矕嬌眸而融冶[15]。煙津兮玉盤[16],火桂兮炮鸞[17]。鼎娥司味和苦酸[18],嬴吹既調戛湘弦[19],合吾飲食兮樂吾後園。乃稱詩曰:”白日低兮春塘滿,紅華芬兮草芽短。菱結帶兮荇含絲[20],設遨遊兮遵佳期?!坝衷娫唬骸狈v光醉兮昏綿綿[21],焉與久兮樂萬年。春留連兮其未央[22],吐芳意於荃言[23]。“忽發寤以無睹,魂迷念兮情牽。既諒人生之皆夢[24],孰雲夕非而晝是?馳詠想之悠悠兮,軸吾情於萬里[25]。

(《沈下賢文集》卷一,《四部叢刊》影印本)

[1]垠(yīn)雲:最高的雲。

[2]轡:馬繮。此作動詞用,指駕馬車。崇門:高門。

[3]赩(xī):稀少。

[4]瀾:指銀河的波瀾。咽:流不暢貌。潾:水清。錦礫:彩色石子。此以指銀河中的星星。

[5]織娥:織女。星名。神話傳說織女爲天帝之孫,與牽牛爲夫婦。

[6]閽(hūn):守門人。

[7]遼耳:從遙遠的地方傳到耳邊。

[8]恣邁:任意四處觀看。

[9]超超:高超脫俗貌。

[10]墉:牆。箱:通廂,廂房。

[11]差(cī)瑤:參差不齊的玉階?,帲概_階。玉堂:裝飾華美的庭堂。

[12]清處:處清淨之地。

[13]嫣延:美好而遲緩。綽撦(chě):隱約吐露。

[14]廈:兩廂,即廊。

[15]矕(mǎn):視。融冶:靈動明亮貌。

[16]煙津:謂冒著煙氣。

[17]火桂:以桂木爲柴。炮鸞:烤鸞。形容食物珍美。

[18]鼎娥:司鼎的女子。鼎爲煮食之具。

[19]嬴吹:指吹簫。秦穆工有女名弄玉,好吹簫,故稱吹簫爲嬴吹。戛(ji?。合笄宕嗦?。湘弦:指瑟?!冻o·遠遊》:”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

[20]菱、荇(xìng):皆爲水生植物。

[21]綿綿:悠長貌。

[22]未央:未完。

[23]荃言:如荃之言。《周易·繫辭下》:”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坝纱嘶?。

[24]諒:知。

[25]軸:車軸,此作動詞用,意同”載“。

此賦最後說:”既諒人生之皆夢,孰雲夕非而晝是“,大有以幻作真之意??梢妬喼莻€多情的人。亞之自稱”能創窈窕之思,善感物態“(《爲人撰乞巧文》),故其賦也帶有”撰爲情語,以導所欲“(同上)的特點。沈亞之作文尚奇,追求辭采,有時也流於生硬窒澀。如此賦中”差瑤“、”嬴吹“、”荃言“等詞語,便給人以這種印象。此賦描寫天上之景,想象大膽而奇絕。李賀稱亞之”吳興才人“(《送亞之之歌》),從藝術上說,李賀與亞之是同道。

(尹佔華)

第3章 遊北山賦並序(1)第83章 大孤山賦並序第32章 奉和鶻賦並序第108章 勾踐進西施賦第93章 漁父辭劍賦第54章 傷望思臺賦第13章 澗底寒鬆賦並序第24章 雲中古城賦第38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1)第59章 墨池賦第73章 幽懷賦並序第102章 蠶賦並序第82章 欹器賦並序第17章 靈臺賦(1)第21章 麗色賦第16章 蟾蜍賦第39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2)第3章 遊北山賦並序(1)第62章 別知賦第111章 七夕賦第99章 秋蟲賦並序第59章 墨池賦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賦第108章 勾踐進西施賦第17章 靈臺賦(1)第98章 漁父歌滄浪賦第100章 後雪賦第32章 奉和鶻賦並序第45章 含元殿賦並序(3)第84章 夢遊仙賦並序第64章 山陽城賦並序第100章 後雪賦第83章 大孤山賦並序第55章 蟋蟀鳴西堂賦第53章 渥窪馬賦第79章 華山賦並序第1章 唐五代賦概述(1)第107章 館娃宮賦第33章 大鵬賦並序第71章 夢歸賦第18章 靈臺賦(2)第86章 阿房宮賦第54章 傷望思臺賦第65章 秋聲賦並序第43章 含元殿賦並序(1)第55章 蟋蟀鳴西堂賦第66章 由鹿賦並序第39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2)第92章 大明宮賦第104章 桃花賦並序第91章 湖南觀雙柘枝舞賦第27章 荔枝賦並序第19章 登長城賦(1)第10章 窮魚賦並序第59章 墨池賦第33章 大鵬賦並序第21章 麗色賦第96章 登吳嶽賦第105章 春愁賦第22章 江上愁心賦贈趙侍郎第23章 長樂花賦並序第56章 出門賦第57章 鑄劍戟爲農器賦第14章 瓦松賦並序第67章 雞距筆賦第84章 夢遊仙賦並序第34章 劍閣賦第81章 姮娥奔月賦第108章 勾踐進西施賦第10章 窮魚賦並序第17章 靈臺賦(1)第89章 蝨賦第61章 閔己賦第43章 含元殿賦並序(1)第41章 天狗賦並序第110章 煉石補天賦第32章 奉和鶻賦並序第83章 大孤山賦並序第47章 感舊賦並序第37章 溫湯御毬賦第40章 紙鳶賦第95章 江南春賦第3章 遊北山賦並序(1)第41章 天狗賦並序第88章 越裳獻白雉賦第92章 大明宮賦第38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1)第61章 閔己賦第10章 窮魚賦並序第111章 七夕賦第88章 越裳獻白雉賦第102章 蠶賦並序第12章 青苔賦第69章 寒鬆賦第13章 澗底寒鬆賦並序第24章 雲中古城賦第95章 江南春賦第8章 感舊賦並序第51章 愚公移山賦第21章 麗色賦
第3章 遊北山賦並序(1)第83章 大孤山賦並序第32章 奉和鶻賦並序第108章 勾踐進西施賦第93章 漁父辭劍賦第54章 傷望思臺賦第13章 澗底寒鬆賦並序第24章 雲中古城賦第38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1)第59章 墨池賦第73章 幽懷賦並序第102章 蠶賦並序第82章 欹器賦並序第17章 靈臺賦(1)第21章 麗色賦第16章 蟾蜍賦第39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2)第3章 遊北山賦並序(1)第62章 別知賦第111章 七夕賦第99章 秋蟲賦並序第59章 墨池賦第78章 太阿如秋水賦第108章 勾踐進西施賦第17章 靈臺賦(1)第98章 漁父歌滄浪賦第100章 後雪賦第32章 奉和鶻賦並序第45章 含元殿賦並序(3)第84章 夢遊仙賦並序第64章 山陽城賦並序第100章 後雪賦第83章 大孤山賦並序第55章 蟋蟀鳴西堂賦第53章 渥窪馬賦第79章 華山賦並序第1章 唐五代賦概述(1)第107章 館娃宮賦第33章 大鵬賦並序第71章 夢歸賦第18章 靈臺賦(2)第86章 阿房宮賦第54章 傷望思臺賦第65章 秋聲賦並序第43章 含元殿賦並序(1)第55章 蟋蟀鳴西堂賦第66章 由鹿賦並序第39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2)第92章 大明宮賦第104章 桃花賦並序第91章 湖南觀雙柘枝舞賦第27章 荔枝賦並序第19章 登長城賦(1)第10章 窮魚賦並序第59章 墨池賦第33章 大鵬賦並序第21章 麗色賦第96章 登吳嶽賦第105章 春愁賦第22章 江上愁心賦贈趙侍郎第23章 長樂花賦並序第56章 出門賦第57章 鑄劍戟爲農器賦第14章 瓦松賦並序第67章 雞距筆賦第84章 夢遊仙賦並序第34章 劍閣賦第81章 姮娥奔月賦第108章 勾踐進西施賦第10章 窮魚賦並序第17章 靈臺賦(1)第89章 蝨賦第61章 閔己賦第43章 含元殿賦並序(1)第41章 天狗賦並序第110章 煉石補天賦第32章 奉和鶻賦並序第83章 大孤山賦並序第47章 感舊賦並序第37章 溫湯御毬賦第40章 紙鳶賦第95章 江南春賦第3章 遊北山賦並序(1)第41章 天狗賦並序第88章 越裳獻白雉賦第92章 大明宮賦第38章 裴將軍劍舞賦並序(1)第61章 閔己賦第10章 窮魚賦並序第111章 七夕賦第88章 越裳獻白雉賦第102章 蠶賦並序第12章 青苔賦第69章 寒鬆賦第13章 澗底寒鬆賦並序第24章 雲中古城賦第95章 江南春賦第8章 感舊賦並序第51章 愚公移山賦第21章 麗色賦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明溪县| 沙湾县| 额敏县| 上杭县| 长春市| 临西县| 介休市| 怀柔区| 弥渡县| 吉木乃县| 航空| 贵州省| 榆树市| 遂平县| 新野县| 交口县| 朝阳区| 阳西县| 石嘴山市| 东安县| 宝兴县| 凉城县| 岱山县| 永泰县| 北宁市| 南宫市| 达日县| 林周县| 天峨县| 桃园市| 鲁甸县| 宁津县| 襄垣县| 吉林省| 孟津县| 黔东| 通州区| 始兴县| 罗城| 从江县| 阿尔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