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的光線逐漸變得昏暗,在這個過程中,有那麼一瞬間,那是在冷焰火的亮度達到某一個點的時候,牆上的圖案似乎突然蒸騰起來。
我沒有辦法把握亮度的那個點,因爲,一切都是一閃即失、無法捕捉的,甚至連我自己都認爲那是個幻覺。
胖子不等眼盲,立刻便撅折第三隻冷焰火,這次,焰火的投遞位置更加靠右了一些。
令人失望的是,第五幅壁刻刻畫的十分簡單。
但仔細一看,卻又不由得興奮,因爲這幅壁刻雖然簡單,卻又分爲上下兩幅。
只見上面刻畫著剛纔出現(xiàn)過的那俊朗男子,他頭纏羽巾,身揹包袱,伏地而跪,而那個大個子男人卻已頭戴冠冕,寬袍長袖予以攙扶,四周刻繪文武百官,一副宮廷模樣。
而下面的一幅,略有些規(guī)模的廳堂中,那俊朗男子模樣的人爲首,手託一副布卷,席地而坐,周身散滿蒸騰之氣,就像成仙得道後講經(jīng)說法一般,此人眉宇間雖然仍然英姿挺拔,可由其面容和裝束來看,卻已步入老年,但即便如此,卻更加的具有一種說不出來的仙家境界。
其對面跪拜三人,一個高大挺拔、一身鎧甲,手持一物,看那紋理,頗像一張地圖;另一個身著漢式官服、儒生之氣,面前擺著一副像面板一樣的東西,面板上星星點點刻繪著很多個節(jié)點和脈絡,倒像是塊星盤;而最右面一個卻是身著道衣,背託八卦,一副道骨英風的模樣。
地圖和星盤的刻繪都是以意帶面的感覺,紋路並不是很確鑿,也很難看清,應該大體就是個意思。
而那穿著道袍的傢伙卻讓我一怔,雖然這上面的人我一個都不認識,但道袍我認識,這畢竟是宗教的東西,千年傳承,可這張家怎麼還跟這些老雜毛扯上關係了?另外那兩個人卻又是誰呢?
再者,偷秦始皇手機那位當時就算二十多歲,那至少是公元前210年前的事情,而道教據(jù)我所知,那可是到了東漢纔有的東西,大約公元130年左右,這可差了300多年呢,難道這位賊偷兒爺爺活了300歲?怪不得屁股冒煙兒,一副成仙得道的模樣。
莫非他得了長生?或者天然長壽?對了,長壽,難不成他就是張家的老祖宗?
我站在原地心裡暗自嘀咕著。
直至現(xiàn)在,這第五幅壁刻,的確是給我印象極深的一幅,我儘可能的在發(fā)揮我的想象力,我也的確像剛纔一樣,似乎在腦海裡抓住了一點什麼,但卻又無法摸索到這幅壁刻具體的含義。
我轉(zhuǎn)頭望向胖子,卻發(fā)現(xiàn)他正在聚精會神的看向第六幅壁刻,根本沒有注意到我的舉動,這是我第二次看到他如此認真的表情。
第一次,還是在幾天前看到他在小溪邊縫兔皮的時候。
不敢耽擱,目光也隨著胖子走到了第六幅壁刻,這第六幅,便再次把我們拉回到了那磅礴、宏觀的場面。
壁刻場面是一副十分混亂畫面,致使我足足看了一分多鐘都沒看清楚這幅壁刻的重點到底在說些什麼。
直至仔細觀察,才發(fā)現(xiàn)壁刻右下方,一位頭纏羽巾的年輕人站在懸崖處手拿圖紙模樣的物事,正在與其他幾個人交談。
這個年輕人,雖然與之前那位俊朗男人同樣頭纏羽巾,而且模樣稍有相像,但很顯然並非同一個人。
而其面前很遠處的懸崖下方,成千上萬的人力正在一座高山上興建著暫不知名的土木工程,場面沸沸揚揚。
引人注意的是,壁刻的右側(cè)上方赫然屹立著一座寶塔,塔身極高,巍峨挺立,衆(zhòng)僧膜拜,塔基高聳,爍爍放光。
浩大工程的山門似乎已經(jīng)建好,矗立在最靠近我們的一處地方,仔細一看,山門門樑處居然還有匾額,上面篆刻著幾個很小的字,但卻十分清晰-“阿育王寺”。
而山門兩側(cè)牆體似乎還篆刻一些文字,但光線太弱,實在難以看清。
與此同時,不經(jīng)意間,我在第六幅壁刻身上也停留了最長的時間,直到那第三根焰火逐漸熄滅,我才慢慢緩過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