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下,安南軍士兵正打算再次衝向雲梯,只見城門一動,緩緩開啓,顯然,漢軍要開始反衝擊了。
處在城外裡許的安南軍將領眼見攻城不成功,正自混亂,此時如果漢軍出擊,正好打在他們最亂的時候,這時人越多反而越添亂,雖然他可以不計代價發起攻擊,但不能不計代價的讓漢軍勝利,隨即下令後退,不過並非全體大幅度後撤,而是邊退邊整隊,準備一旦漢軍出城立刻發起攻擊,要麼奪取城門,要麼把出城的漢軍消滅乾淨,再次攻城。
戰長風站在城上看著這情形,心知即使司馬德威出城也無益於事,突然眼前一亮,急叫道:“傳令,命司馬參將不要出城,關閉城門!”
司馬德威正要帶隊出城,聽了這個命令,長嘆一聲,只是將隊伍向後約退了一下,並沒有回到城上,他心裡很清楚,這不過是暫時的,一旦安南軍再重新發起攻擊,他還得冒死出城。
然而,這一回他料錯了。因爲接下來又一道命令傳來:“令司馬參將未得將令不得開城,無論城上是吹角還是擂鼓,只要沒有戰將軍的命令,不得出城!”
司馬德威瞪著眼睛看著傳令兵,終於“嘿”了一聲,說道:“我親自去問問!”他真的要親自去問問,因爲這命令真是太怪了。
司馬德威上城時正好碰到了李青,李青也是要親自去問一下戰長風,因爲戰長風也給了他一個怪命令,這個命令絕對比司馬德威接到的命令怪上百倍,即使李青知道戰長風一旦下了怪命令十有八()九是因爲他有什麼妙計,但這個命令實在怪到不可理解,所以他必須親自去問問。
司馬德威得到的命令,不過是讓他無論如何不許出城,而李青得到的命令,則是要求他組織城上的士兵,保護好雲梯,不得移動或損壞!
這纔是真正的怪命令。那雲梯是幹嘛的?答:安南軍士兵用來攻城的。方纔漢軍士兵用生命相拼,纔算把踏著雲梯攻城的安南軍士兵打下去,這個時候不去把雲梯推開就是白癡的行爲了,因爲接下來安南軍士兵一定會再次利用雲梯發起攻擊,而戰長風的命令居然是不得移動或損壞雲梯,這這這,這算是給漢軍下的命令還是給安南軍下的命令?
戰長風卻沒有解釋,只是明確的確認了這兩個命令,同時還下了另一個命令:要求二人各自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一個回城門處,一個回城上指揮位置,組織起士兵來,不聽吹角擂鼓,只看紅旗,一旦城上紅旗豎起,立刻出擊,否則無論如何不要動。
二人都一腦袋疑惑的應令而去,在離開時,戰長風仍在給喻千里和鄒成恩下命令。 шшш ★тTk ān ★¢〇
城外,安南軍士兵邊退邊組織隊伍,不一時已經組織完畢,等了一會兒,見漢軍非但沒有出擊,反而將城門關上了,安南軍將領眼見他的計謀無法實施,隨即下令再次向前,準備再行攻城,這一回攻城要比前一次更容易,因爲此時安南軍在城下離城牆很近,而且隊列整齊,最難得的是,那些雲梯居然都穩穩當當的靠在城牆上,根本沒有被移動或損毀。
城上,戰長風緊張的盯著城下安南軍的動作。他看到安南軍後退之勢停止,隨即隊形由橫排變成了縱列,他立刻下令:“擂
鼓!”
鼓聲大起,安南軍士兵也真是訓練有素,剛剛排成攻城隊形,指揮官一聲令下,又重新後退,邊退邊排成了近戰隊形,再次等待漢軍出城反擊。
漢軍沒有出城,只有鼓聲。
安南軍指揮官低罵了一聲,再次下令變換隊形,士兵們再次向雲梯接近。
鼓聲又起。
安南軍將領沒有發令,只是緊盯著城門。
城門一動,在慢慢打開!
那將領低罵一聲,急令隊伍再次後退,重新組成近戰隊形。命令才一傳下去,那城門突然停頓了一下,又快速的關上了。
那將領氣的臉都綠了,怒罵幾句,再次下令攻城,這一回他打定主意,說死也不再換命令了。
只是,這連續幾次命令下來,安南軍士兵就算再有素質也來不及反應,幾萬人的隊形,一下子進,一下子退,一下子橫,一下子縱,等這一回攻城令再次傳下時,安南軍的隊形已經大亂,有的橫,有的縱,有的向前有的向後,有的聽到命令立刻執行,有的則猶豫著是不是再等等看,看是不是會再有新的命令又緊接著下來,整個亂成了一團。
城上,鼓聲再起。城門一動,又在打開。
安南軍將領恨恨的罵著,卻沒有再下令。他不但是不再相信這種騙術了,而且目前的情形下,再下令也沒用,隊形已亂,根本沒辦法再改變。
安南軍沒辦法再變了,但漢軍變了!一桿紅旗在城頭豎起,城門大開,司馬德威帶領三千士兵直衝而出,殺進了安南軍混亂的陣中,城上,李青帶領守城士兵就從雲梯上直接衝了下來,與司馬德威幾乎是前後腳衝入安南軍陣中。
安南軍立時大亂,他們在陣勢最亂的時候突然間遭到了兩個方向的衝擊,這可真是意想不到的事情,此時的安南軍士兵大半聚集在城下,這一突然襲擊,打得安南軍數萬士兵都亂成了一團,安南軍統帥連連發令,急切間卻哪裡能改得過來?
城上,號角聲起,兩支漢軍從東西兩個城門出擊,自安南軍側翼發起了攻擊。安南軍這種不顧一切,放棄三門只集中全部力量於一門的辦法其致命的缺陷終於被戰長風抓住,左邊鄒成恩,右邊喻千里,兩支漢軍部隊直擊安南軍側翼,同時一支百人的騎兵隊直衝安南軍陣後,目標直指安南軍統帥。
安南軍統帥見勢不妙,急掉轉馬頭就跑,安南軍士兵本就在苦苦支撐,見主帥一逃,哪裡還支撐得住,只聽得一片亂叫聲,整個安南軍終於開始崩潰,人與人相撞,刀與刀相交,自相踐踏,紛紛向後逃跑。
城上,號角聲再起,漢軍幾乎傾巢而出,由戰長風親自帶領,大聲呼喊著向安南軍追擊。
安南軍士兵更加驚慌,左、右、後三面的漢軍不斷衝擊,安南軍士兵們已經完全沒有了作戰的勇氣,一個個拼命奔逃,不但士兵在逃,將領也在逃,百夫長、千夫長,甚至萬夫長也在逃命。一路上,到處是散落的盔甲和兵器,一些安南軍士兵爲了逃命甚至攻擊自己的同伴,希望自己的同伴能跑的慢一些,這樣當漢軍追擊時就會首先去抓自己的同伴而不是自己。
戰長風一路急追,他雖然是最後出城的
,但他所帶領的是最爲精銳的部隊,而且一直是做爲後備隊,沒有參與前期戰鬥,養精蓄銳已久,所以他們的攻擊力是最強的,他一路統軍急進,先是追上了左側攻擊部隊,隨即又追上了右側的攻擊部隊,過了一會兒,他們已經和司馬德威的部隊混在了一起。
司馬德威打的正自高興,他一棍擊飛了一個安南軍百夫長,提棍正向前趕,身邊上一騎突然接近,司馬德威提棍就打,對方向旁邊一讓,急叫道:“是我!”
司馬德威急忙收棍,笑道:“打習慣了,差點打了戰將軍?!?
戰長風卻沒有和司馬德威談笑,急急的問道:“李牙將在哪裡?”
司馬德威向前一指:“他比我快,一路殺到前面去了。”
戰長風點了點頭,對司馬德威說道:“你且不要再追了,展開隊伍,一則將安南軍的散兵消滅,二則將後面的漢軍部隊收攏,傳我命令,令喻參將和鄒參將都不要再追,整隊後退回城。窮寇勿追,古之名言。我去追上李牙將,然後我們就退回來?!?
司馬德威本想請令去追李青,轉念一想,李牙將殺得興起,只怕不那麼容易追回來,自己的官職比他要低,不好命令他,也只有戰長風去才行,何況現在安南軍正自兵敗,倒也不怕戰長風有什麼危險,當下點頭答應道:“末將領命,將軍快去快回!”
戰長風領著所部一路向前,此時安南軍敗兵已經四散,路上只剩下些個零星的安南軍士兵,全然不足爲患,他見前面李青的旗幟已經不遠,下令身邊的士兵只留下一百人的衛隊隨行,其他士兵止步回城。命令才下,只見前面一隊漢軍士兵返回,原來李青追的興起,一口氣追了好久,但他畢竟不是一個魯莽的人,追了一段,見敵軍潰勢不止,心想再追下去也全無益處,萬一有什麼閃失反爲不美,於是下令全隊後撤,他自己帶著百人親自斷後。
戰長風聽撤下來的帶隊都統說了李青的命令,心中也很高興,這李青是一員勇將,又不魯莽,還真是難得的人才,只是弄不明白他爲什麼對自己有那麼大的成見。但成見歸成見,這是私人的事,在公事上,李青絕對是一把好手,何況隨著時間推移,李青以自己的成見也已經大爲減輕。他一提馬繮,決定與李青匯合,一起退回城裡。
戰長風帶著一百人向前走了約四五里,遠遠的看到了李青,只見李青正自打馬急回,身後跟著一個百人隊,也走的正急。戰長風心中一驚!
如果只是簡單的斷後,如果真的是面對被擊潰的安南敗兵,用得著如此急急的返回嗎?看李青的情形,如果不是有一百漢軍隨行,只怕他早就放馬狂奔了,這不是斷後,這是在緊急後撤!
戰長風急忙擡眼看向遠處,他根本不必細找,因爲就在李青身後約十里處,煙塵大起,約兩千安南騎兵追的正急!
戰長風的心中又是吃驚又是佩服。
這可不是安南軍新來的部隊,兩千人,再怎麼也不至於用這樣少的人數來增援,而且安南動用五萬人來增援,已經是至少用了一半的兵力了,剩下的兵力還要防守各處,還有一些被困在河內等處,可以說,這五萬人幾乎是安南的全部可調動兵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