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28章 山南

他現在手裡有兵八萬,對方卻集中了五萬大軍,他並沒有太大的優勢,所以他在思考著更好的辦法,他不能一次拼光了手裡的兵力,雖然藏軍已經沒有大的能力了,但畢竟還有些部隊在後面,他也得考慮到後續的作戰。另一件事,則是經常去找達娃央宗。但不是如郎將軍說的“聊天”,而是去看看冰魄,看看那聖母雪蓮在哪裡。

看的結果是:看來這個偷聖母雪蓮的人真的想把聖母雪蓮帶到拉薩去。那綠點有時出現,有時游出邊緣,但方向卻真的是一直在向拉薩走,與漢軍的行軍方向大致一致,只是算起來,應當領先了不少,而且隨著行軍,這個距離在越拉越大。顯然,一個人快走要比大軍行動快的多。

戰長風和達娃央宗研究了幾次,卻一直摸不透這個偷聖母雪蓮的人的用意,難道他想把雪蓮獻給丹巴?又或者他也要拿這雪蓮去救人?還是他要到拉薩出售?實在不明白,只能跟著走,希望能夠抓到這人。

十天之後,漢軍抵近山南。

山南,在藏區有著特殊的重要地位。此地位於崗底斯山脈與喜瑪拉雅山脈之間的河谷地帶,北鄰拉薩,東連林芝,西接日喀則,氣候溫和,河流密佈,土地肥沃,尤以山南地區雅礱河谷最爲富饒。而且,這裡有著藏民起源的傳說,所謂的“猿人變動”之說。傳說,藏族先民就繁衍生息于山南地區雅礱河流域。神猴同羅剎女交媾而繁衍高原人類的美麗神話,就發生在雅礱河畔的澤當鎮東面的四大神山之一的貢布神山上。“澤當”藏語意爲“猴子玩耍的壩子”。

據《藏王統記》記載:普陀山上的觀音菩薩,給一隻神變來的猿猴授了戒律,命他到雪域高原修行。這隻猿猴來到雅礱河谷,在貢布日山上潛心修行。在猿猴認真修行的時候,山中來了個巖山女魔,要求跟獼猴成親,猿猴說:我是觀世音菩薩的徒弟,受命在這裡修行,如果與你結合,豈不破了我的戒行。女魔說如果不與其成親,他將與魔鬼成親,成爲妖魔的老婆,並生下無數魔子魔孫,將要殺害千萬個生靈,那時雪域高原都是魔鬼的世界,希望你能答應我的要求。

猿猴聽了這翻話,拿不定主意,於是請示觀世音菩薩。觀世音想了想說,這是上天之意,是個吉祥之兆,你能與她結合,在雪域高原繁衍人類,這是喜事,猿猴你作爲菩薩化身,理當就該做善事,應該與巖山魔女成婚。猿猴遵照觀世音菩薩的指點與魔女結成伴侶。

後來這對夫妻生下性情各異的六隻猴子,他們的愛好都不一樣,有的心地善良,有的蠻不講理;有的聰明和諧,有的粗獷兇惡。猿猴將這六隻小猴送到山下加錯林中,讓他們各自尋找食物生活。

由於他們從小離開父母,爲了讓子孫們時常感到父母在他們身邊,猿猴在貢布日山腳下開挖了兩處泉水,其中東面泉水作爲巖山魔女的乳汁,猴子猴孫口渴時當作乳汁喝,爲了不讓子孫們受疾病的痛苦開挖了南面泉水,據說此泉水可治多種疾病。

自然,這些都已經是古老的傳說了,但山南在藏區的地位卻也由此可見一斑。

叛軍在這裡佈置五萬人馬,這已經是通過各種辦法,甚至拆東牆補西牆的湊出的人數,他們也很清楚,過了山南,他們也沒有更好的辦法阻止漢軍了。所以他們不惜一切代價在這裡建立起防線。

現在,叛軍已經沒有了當初主動攻擊的勇氣,甚至對攻的勇氣也沒有了。連續的失敗,讓他們的士氣低落,將領們也都是心驚膽戰。指揮山南作戰的叛軍將領是大賢王倫珠濤凱,他雖然沒有與戰長風交過手,但早從此前的多次戰役中知道了戰長風的厲害,所以他的辦法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他將隊伍全部集中在了山南的乃東縣,這裡沒有高大的城牆,但地勢很適合防守。迎面是一條

長約十里的平地,左右兩側都是高山,右側的山勢綿延不絕,漢軍根本沒有辦法繞過去,左側的山雖然不長,但繞過山側是瓊結縣,要想到瓊結,必須通過一道險峻的山口才行。

倫珠濤凱就沿著乃東這十里的平原展開部隊。他沒有退到乃東那低婑破舊的城牆後面去進城防守,因爲這裡羣山環繞,想建個高大的城牆也不可能,趕在漢軍到達前加固城牆也是癡心妄想。既然這城牆起不了多大作用,他乾脆出城,就利用兩側的山爲屏障,將全部兵力死死堵住這十里寬的通道。漢軍要想通過,必須與藏軍正面硬碰硬的作戰。至於只有一個缺口的左側,倫珠濤凱派了他手下最得力的將領卻吉堅贊帶領三千士兵守衛著。這個缺口地勢極爲險峻,漢軍就算八萬大軍齊到,也只能一次衝上去幾百人,所以有三千人守衛已經足夠。

這是一個明顯的防守態勢,可以說是完全不考慮進攻,就是來個烏龜不出頭式的防守。當漢軍在平原上面對著叛軍下營之後,面臨的就是這樣一個局面。

面對著這樣的態勢,漢軍有兩種選擇,其一是正面強攻。但正面強攻,絕非一天兩天能夠取勝的。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位大賢王倫珠濤凱雖然謹慎至此,但治軍卻絕非無能。看對面叛軍的佈陣,防禦極爲嚴密,要想戰勝,只怕得漫長的時間和慘重的代價。

另一個辦法,則是繞到瓊結,從側面攻擊。如果僅從理論上說,這個辦法是最好的辦法。因爲現在藏軍主力都在乃東城前聚集成一團,一旦從側面攻擊成功,叛軍就立刻被擠成一團,無法自拔。

而且,如果側擊成功,那麼漢軍完全可以從側面進入乃東城,利用城牆阻擊叛軍,那時地勢之力就會完全倒轉過來。

但是,這一切都有一個前提:理論上。

不錯,理論上。理論上,整個世界都可以結成一家,理論上,戰長風完全有資格成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天下兵馬大元帥,理論上,一切都可以發生。但在實際,有許多事情卻是完全不可能的,比如在現在這種情形下側擊叛軍就是如此。

因爲他們必須從那個極爲狹窄的山口,突破卻吉堅贊帶領三千士兵的防守,然後才能進入瓊結。但要想突破這個山口,別說八萬人,八十萬人只怕也難。這個山口之險,是任何將領都望而生畏的。只一件事就足夠說明:在這個山口處,從山腳往上走十丈,人不用彎腰,一伸手就能碰到地面!這山坡究竟有多陡峭,可想而知。

一連三天,所有人都愁眉不展。衆人的目光時時看著戰長風,希望戰長風如以前一樣,拿出一個出奇制勝的計謀來。

戰長風只能苦笑以對。

щщщ◆ ttκǎ n◆ ¢O

他不是神仙,他當然可以在條件許可時拿出更好的計策,但現在,條件就是這樣子,正面強攻,代價巨大,側面攻擊,不可能,引誘敵人出戰,敵人死活不動。

倒是郎將軍想出了個辦法,確切的說,是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求援。

他親自寫信,這一回可不是什麼“三萬人必平叛軍”的吹牛了,而是文情並茂的把乃東的困難寫的極爲巨大,按他這信的意思,沒有三百萬人是休想攻下乃東。寫了信,用特急的方式送出,請求增援。

但公文往來,要先將此信送往長安兵部,兵部討論後才能下令聚集部隊,部隊還要一步步的走到乃東來,再快也要近一個月的時間,如此一來,漢軍只能是在這裡坐守了。

守到第五天,戰長風實在坐不住了。

他倒不是那種一閒下來就難受的人,但如果真這麼守下去,叛軍也同樣可以再慢慢招募兵員,雖然總兵力肯定增加不了太多,但現在這樣的地勢,只要叛軍再增加個一兩萬人,漢軍就要付出大得多的代價。所以,他必須做些什麼,哪怕努力後的結果是完

全無用,也必須先努力一下,試試看才行。唯一的問題是,如何努力?

戰長風度步出營,站在營門外看了良久,看的他連聲嘆息。

這幾天裡,叛軍不斷的在加固前面的防線,鹿角、籬笆、柵欄、陷坑、防騎兵溝,林林總總,密密麻麻,如果說漢軍五天前進攻要付出很大代價的話,現在要付出的代價就更大了,別的不說,就這些障礙,就不知要付出多少代價纔是。

在這些障礙中,戰長風仍可看到數千人影在晃動,那些人在地上挖著一個個的小坑。這些坑都不大,也不深,都是深不盈尺,寬不過半尺,但這些小坑裡都一個個安著銳利削尖的小樹枝。騎兵如果衝上來,馬腿只要一踩到這些小坑上一定會生生被別折,人的腳如果踩上來,那些小樹枝也會穿透人的腳掌。最糟糕的是,一個人受了這樣的傷,要兩個人擡下去才行,因爲他走不了路了,如此一來,戰鬥力受到的削弱成倍增加。

同時,這些障礙也起了另一個作用,那就是堅定了叛軍防守的決心。這些障礙固然可以抵擋漢軍攻擊,但同時也嚴重阻礙了叛軍的出擊,他們要想出擊,也得一點點的移開這些障礙才行。如此一來,就算戰長風用千條妙計,也休想引對手出來了。

看起來,這位大賢王倫珠濤凱即使別的不成,防守卻也很有一套辦法。至少,到現在爲止,已經讓漢軍困駐在這裡五天而不能動一步了,而且最難得的是,藏軍沒有付出一兵一卒的代價就做到了這一點。

戰長風嘆息了一聲,調轉了馬頭。他知道,現在這樣的情形,這裡是絕對沒有指望了,只能再看看能不能有希望側擊乃東,也就是進入瓊結。

乃東到瓊結只有五十里,但戰長風不必,也不可能行五十里去瓊結,因爲要去瓊結,只能經過那個險峻的山口------如今這個山口已經被漢軍起了個名字,叫死亡山口。這個山口離漢軍駐地只有二十多裡。

戰長風帶馬前行,直奔死亡山口。

離死亡山口五里,他停了下來。前面就是死亡山口。再往前四里半多仍是一馬平川,但四里半之後,一座形如刀刃的山壁拔地而起,左右兩側幾乎完全是豎立著,人不彎腰也幾乎可以整個人都貼到山壁上。

這樣的山壁是沒有攀登的可能性的,特別是山上還有人防守的情形下。在山壁中間,有一條陡峭的小路,小路只可供三四個人並行,而且極陡,要想上去,只能四肢並用,真的往上爬。好在,由於這裡是聯接乃東和瓊結的唯一一條通道,所以小路上修建了一條拉索。

所謂的拉索,就是先在小路一邊用大鐵錘打下一根根鐵棍,再在鐵棍上繫上鐵鎖,人往上行時,可以用手拉著鐵鎖借力。

如果現在不是作戰,而是普通的行人通行,拉著鐵鎖慢慢往上,雖然吃力,倒也儘可以走上去。但是,如果是仰攻此路,不用說別的,山頂只要扔一塊大石頭下來,整個小路上的士兵就無處躲無處藏,只能眼看著自己被石頭砸死。而且是從山頂到山腳,所有士兵都得這麼等死------只要那石頭夠大就成。

戰長風呆呆的看著那小路。

他知道這一邊也沒有辦法可想了。但是,如果兩個地方都沒辦法可想,還能怎麼樣攻克敵人的防線?

他看了很久很久,最後,只能仰天長嘆一聲。

有時候你不得不承認,人,真的不可與天抗。這樣的天險,可不是人力能攻得下的。

他帶馬,轉頭,打算回營。沒辦法,看來只能繼續等著了,只是,究竟要多少援兵才能強攻乃東成功?就正當面那些防禦設施,只想一想都讓人夠膽寒的了。

“救命啊 ̄ ̄ ̄ ̄ ̄ ̄”突然間,一聲淒厲的呼救聲響起,這聲音突如其來,嚇了戰長風一跳。

(本章完)

第22章 守龍塘第03章 救星第34章 超渡第26章 奇景第25章 地宮第15章 舊友第37章 罪人第01章 救命草第42章 蛇之岸第20章 女巫第23章 克敵第26章 奇景第24章 拼命第03章 救星第25章 賭勝第43章 末攻第42章 蛇之岸第20章 女巫第19章 吶喊第03章 雙雄會第24章 小山坡第32章 行賄第27章 包抄第15章 毒之女第38章 起源第18章 攻山第05章 好高明第26章 分化第07章 打獵第23章 克敵第02章 佛緣第11章 抓藝人第26章 分化第40章 奇之藤第04章 行賄第34章 洞民第30章 生克第15章 求救第21章 祭奠第22章 草人第27章 遭遇戰第18章 攻山第05章 戰例第33章 解難題第06章 護身符第30章 路過第25章 奇包裹第40章 奇之藤第02章 無能致極第45章 攻兩營第24章 換衣第38章 火克水第14章 軍閥第24章 拼命第26章 分化第33章 魔道第37章 罪人第03章 救星第18章 攻山第13章 隱痛第25章 奇包裹第29章 軍中變第13章 山洞第41章 食人藤第10章 撤退第09章 同感第29章 採花第30章 生克第40章 約定第27章 包抄第35章 探險第37章 投降者第09章 指揮第04章 行賄第35章 真相第38章 聖殿第22章 守龍塘第03章 立威第41章 食人藤第42章 蛇之岸第25章 奇包裹第09章 同感第16章 誘惑第33章 魔道第12章 鬥狼第26章 救南路第13章 隱痛第12章 鬥狼第37章 太古第07章 排箭第02章 將之令第09章 入洞第33章 魔道第02章 德拉瑪第09章 入洞第12章 鬥狼第10章 撤退第04章 行賄第04章 蛇鼠
第22章 守龍塘第03章 救星第34章 超渡第26章 奇景第25章 地宮第15章 舊友第37章 罪人第01章 救命草第42章 蛇之岸第20章 女巫第23章 克敵第26章 奇景第24章 拼命第03章 救星第25章 賭勝第43章 末攻第42章 蛇之岸第20章 女巫第19章 吶喊第03章 雙雄會第24章 小山坡第32章 行賄第27章 包抄第15章 毒之女第38章 起源第18章 攻山第05章 好高明第26章 分化第07章 打獵第23章 克敵第02章 佛緣第11章 抓藝人第26章 分化第40章 奇之藤第04章 行賄第34章 洞民第30章 生克第15章 求救第21章 祭奠第22章 草人第27章 遭遇戰第18章 攻山第05章 戰例第33章 解難題第06章 護身符第30章 路過第25章 奇包裹第40章 奇之藤第02章 無能致極第45章 攻兩營第24章 換衣第38章 火克水第14章 軍閥第24章 拼命第26章 分化第33章 魔道第37章 罪人第03章 救星第18章 攻山第13章 隱痛第25章 奇包裹第29章 軍中變第13章 山洞第41章 食人藤第10章 撤退第09章 同感第29章 採花第30章 生克第40章 約定第27章 包抄第35章 探險第37章 投降者第09章 指揮第04章 行賄第35章 真相第38章 聖殿第22章 守龍塘第03章 立威第41章 食人藤第42章 蛇之岸第25章 奇包裹第09章 同感第16章 誘惑第33章 魔道第12章 鬥狼第26章 救南路第13章 隱痛第12章 鬥狼第37章 太古第07章 排箭第02章 將之令第09章 入洞第33章 魔道第02章 德拉瑪第09章 入洞第12章 鬥狼第10章 撤退第04章 行賄第04章 蛇鼠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杂多县| 潢川县| 昂仁县| 潢川县| 万全县| 昌吉市| 广丰县| 通河县| 连云港市| 苏尼特左旗| 远安县| 宕昌县| 子洲县| 景泰县| 秦安县| 西城区| 易门县| 册亨县| 朝阳市| 泰州市| 大化| 鹤庆县| 津市市| 海林市| 九寨沟县| 平遥县| 潍坊市| 咸宁市| 如皋市| 英山县| 原阳县| 晴隆县| 文山县| 枝江市| 凤阳县| 永州市| 浦东新区| 盐城市| 航空| 同仁县| 北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