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族們雜亂的會議終於結束了,原地留下的只是一臉苦笑之色的梅蘭茨*,因爲他被這個決策圈排擠在外了。
在梅蘭茨看來,要說貴族們這次會議有什麼成果的話,那就是把自己排擠之外,然後任用一些自大不切實際的戰略家去完成對凌雲侯爵的作戰任務。
只是他們能勝利嗎?
自此以後,梅蘭茨於作戰上只能在妥協或被忽視這兩種已知的結果中去貫徹自己的理念了-等於是在兩種不好的結果中作選擇。
以前,當他剛上任爲作戰總指揮官時,年輕而好戰的貴族們對他頗有歡迎之意,這是因爲他們要利用梅蘭茨*在軍中的威望去籠絡人脈,但現在顯然不需要這位*了,因爲他們並不喜歡和別人分享權力。
因此梅蘭茨*受歡迎的這種情形並沒有持續太久。甚至可以用曇花一現這個詞語來形容。
歸根其原意,無非是因爲他們不習慣聽命於人,要他們自我抑制,實在頗爲困難。年長的貴族即使在行動上稍有收斂,私底下卻不斷地煽動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以達到對自己有利的目的。
梅蘭茨第一次向別人妥協的經驗,就是讓對自己有明顯競爭意識的摩爾少將當先鋒的這件事。
在梅蘭茨看來,摩爾少將是屬於那類紙上談兵似的人物,他過重的理想化戰爭,而且守候著書本上陳舊的知識不放,就是在戰略制定上也缺乏應有的變通。
但是年輕的貴族們非常看好這個理想化的戰略,似乎在他們眼中勝利是理所當然的,好戰的年輕貴族們主張先與之一戰,以便刺探敵軍實力。
這貌似是一個非常合理的建議,但是梅蘭茨*並不看好這個建議,凌雲侯爵的戰績在那放放著,只要能看懂上次的犀牛星域大會戰,就該知道其統帥的能力。梅蘭茨並沒有阻止這個建議,因爲在他看來如果自己這次阻止了,那麼年輕的貴族在以後可能會有更加冒失的行動,如果在作戰的關鍵時刻冒然行動,這帶來的後果不可預估,因此「讓他們吃一次敗仗也是必要的」。
一向狂妄自大的貴族並沒有封鎖這次出戰的消息,因此「賊軍」即將出的情報也傳進凌雲的耳中。
“傳林立進來。”
身材彪悍又不缺乏靈活性的林立中將很快的就站在了凌雲的面前,比起當艦隊的司令官,這位中將更喜歡駕駛戰機出擊,不過當凌雲抹殺了其駕駛戰機的天份時,這位一向稱凌雲爲大哥的青年還是默默的接受了這個決定。
不過隨著凌雲的地位與日居高,這位年輕的中將在也沒有在凌雲面前稱呼過大哥,他一直很習慣稱凌雲爲打人,或者閣下。
甚至有時候他私下裡和李麗溝通的時候,心情頗有點複雜,隨著凌雲的權勢地位越來越高,至此他們真的很難回到從前親密的樣子了。
凌雲問他:“我聽說你以前在軍官學校中,曾經上過摩爾少將所授的戰術論這門課程,是嗎?”
“是的,有什麼問題呢?”
“沒!我打算讓你先去和你的老師打一仗。”
“喔,要開始了嗎?這可真讓人期待。”大膽的將軍毫無懼意。似乎對自己充滿了無比的信心。
“如何?能打贏嗎?”凌雲在此確認道。
林立的眼眸浮現出笑意,但是眼神卻讓人覺得銳不可當。
“摩爾教官在戰略方面的知識相當豐富,可是,當他在遇到實際狀況與理論不一致的時候,他寧可相信理論而不相信事實。在軍官學校的時候,大家都認爲摩爾教官是個不切實際的人。”
“好,我現在命令你率領艦隊前往白鯊之城所處的區域,你去和你以前的老師對峙。我會在五天之內趕到,在這五天之中,你可以和他打一仗,也可以只守不攻,全由你來決定。”
“遵命!”
林立敬完禮後,就快步走出百靈號艦橋。無論怎麼說,對一位軍人*而言,被任命爲先鋒是一件榮譽的事。
宇宙歷九零二年四月十九日,這場標誌著舊貴族體系崩潰的戰役正式打響,無論人們事後怎麼評價這場戰爭,但毫無疑問,從人類社會的進步來說,他摧毀的豈止是一個腐舊的思想體系。
這場歷史性的戰役即將登場。而作爲這場戰役的主角林立也正式登場,白鯊之稱的圍剿戰,以及圖坦帝國邊境的雷霆星系閃電戰,足以讓這個善於奇襲的年輕人出名。
他的對手,也就是他在軍官學校的戰略導師摩爾少將也同時率領的一萬六千艘艦隊和林立指揮的一萬五千艘艦隊,正慢慢的相互靠近中。
不過摩爾雖然不賞識凌雲的戰略才華,但作爲一個戰略導師,他無論是有意或者說是無意,都儘量的把艦隊停留在可以及時返回白鯊之城主炮射程內的邊緣地帶。
戰鬥是他們的目的,但是這一仗卻沒有什麼戰略的意義。要說有,應該也只是「旗開得勝」這種心理效果,及測試對方的戰術能力吧!
凌雲所轄下的軍隊有良好的聲譽和戰略成績,因此這也給舊貴族聯合而成的軍隊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對於舊貴族來說,他們非常希望得到這種旗開得勝的效果,藉此穩定軍心。
甚至賊軍體系內問題的林立見此並不急於進攻。他命令部隊在接近白鯊之城的星域原地休息,輪流值班,靜等賊軍的反應。
但這並不是安全的措施,林立甚至下令屬下士兵在自己艦隊的最前方設置了二百萬個核融合宇宙浮雷,然後整個艦隊成球型列陣,所有艦隊打開防禦屏障,猶如一顆人造行星一樣在宇宙閃耀著奇特的光芒。
林立就這樣命令部隊守了兩天,但然一點不動聲色。
這樣的舉動引起了摩爾少將的懷疑,因爲被人稱爲「疾風之狼」的林立,一向都以敏捷剽悍著稱,這次被任命爲先鋒,卻一反常態地固守一地,按兵不動這是什麼原因呢?他到底在打什麼主意?
就因爲心中存疑,摩爾少將也跟著不發一兵一卒地在一旁觀望著。在戰略上沒有可行之計的時候他也耐心的等待。但是摩爾身邊的貴族們看到他這樣裹足不前,都不禁感到焦躁起來。有些心浮氣躁的已經背後批評這位將軍。
要知道,這些年輕的貴族們生來就是享有無數特權的,他們的人生旅途一向平穩順利,所結交的朋友也多半是有權有勢之人,他們心裡想得到的東西,多半是不費吹灰之力就可輕易獲取的。
也因此他們認爲自己可以打勝仗,就一定會打勝仗。有人甚至露骨地恥笑摩爾的謹慎態度是膽小如鼠的表現。
這些年青貴族的個人信心簡直是自我膨脹到極點,完全無視於別人存在的價值。他們甚至認爲只要自己認爲是對了,理所當然的就能取得勝利。
摩爾少將不但一面要承受他們無心的誹謗,還要忍氣吞聲地安慰他們,阻止他們做出有勇無謀的事情來。
就這份這份耐力實在非常人所能者。的確不愧爲一個戰略導師,他循循教導的樣子,不但沒有起到好的作用,反而讓這些年青貴族更加的急躁和反感。
在遠處靜靜觀望的林立認爲現在應該差不多了。他隨時可以準備好好報答自己這位教官舊日的恩情了。
經過三天時間的耐磨,他認爲那些心浮氣躁的賊軍已經失去耐性了,軍心不穩的時候,也正是他發動攻擊的最佳時間。
與此同時,摩爾少將得到一位通信軍官的情報,這份情報是從林立艦隊的通信之中探聽而來的,情報內容提及林立正在爭取停戰中的時間,等待凌雲所率領的大艦隊的到來。等他們兩方面的艦隊一會合之後,就要以壓倒性的多數兵力展開全面性攻擊。
摩爾少將見此雖然心有疑惑,但他任認爲這個情報會不會是林立故意散佈出來的?如果這情報是正確的話,那麼林立只守不攻的戰略意圖就不值得懷疑了。
不過,話又說回來,米達麥亞又爲什麼要故意泄露情報呢?斯特汀不禁迷惘了。他不明白林立到底在耍什麼花招。
難道他只是深怕自己的艦隊將會遭受某種奇襲,於是下令全面性警戒。就在摩爾少將還出疑惑中的時候。
年輕的貴族們已經快要受不了了,他們心中盛滿不服的情緒。他們認爲摩爾少將太過消極優柔寡斷。而且喪失貴族的顏面,應該發動一場戰爭,讓他黃毛小子知道貴族的厲害。
而且他們大多認爲這次出動艦隊目的,就在於要一探敵人的虛實,挫挫敵人的銳氣,結果摩爾少將如此地膽小怕事,裹足不前,實在讓人感到失望之至。
“既然摩爾少將這麼不值得信賴,那就只好靠自己了。”有人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年輕的貴族們聞此一致贊成,他們脅迫摩爾少將下達作戰的命令,如果他不肯配合的話,就把他監禁起來,自行投入戰局。
摩爾少將不得不屈服在他們的無理要求之下同意出兵。不過,他還是親手凝出了一份作戰計劃,以期在可能的範圍內控制這些年輕貴族們。
他的作戰計劃是將全軍分爲左右兩翼對敵軍所佈下的浮雷陣作包抄,左翼部隊先和米達凌雲正面交戰後,右翼部隊再伺機從敵人後方進攻,緊擊敵人的側面及背面,並將敵人逼入自己佈置雷羣。
這份作戰計劃從戰略上來說是可行,不過至於敵人配不配和他們就是另外一碼事,但是要實行如此緻密的作戰計劃,很顯然友軍配合是不足的。
其實摩爾少將在率領這支艦隊出發之時,心裡就開始後悔了。此時真是騎虎難下,只好先硬著頭皮先將林立的艦隊擊垮,以免在凌雲的艦隊趕到時,更加措手不及。
他決定由自己率領左翼部隊,由另一名青年貴族柯林伯爵率領右翼部隊,展開這項軍事行動。
得到命令的柯林伯爵所率領的艦隊行動相當快速,難掩其好大喜功及好戰的本性。由於行進匆匆,他所率的這八千隻艦艇完全不理會要迂迴包抄到敵後的戰略計劃,竟然毫無團體秩序地向著同一個方向前進著。
就在此時,林立已將軍隊陣式做了大幅的變動,移動到機雷羣的極外側之處。從空中鳥瞰,柯林伯爵率領的艦隊正好被林立艦隊和機雷陣所包圍。
“三點鐘方向、能量波及彈道飛彈,發現敵......!”
雷達監察員還未來得及播報詳細情況就失去了音訊,這讓其他的人大感恐慌,柯林伯爵甚至還來不及做任何應變措施。
只見最初的一陣核融合爆炸所發出的白光已經擴散開來。在這陣白光還未消失之前,第二次、第三次的爆炸又接連發生。
核融合的彈道飛彈能量束、磁力炮的巨彈等等,以飛快的速度的雨點般襲來,一旦爆炸,整個世界都似被一層彩色的光芒所籠照。
飛彈爆炸所及之地轉眼之間化爲烏有,生命也將全數被奪走.留下的屍體也將還原爲原子迴歸宇宙虛空。
或許在經過數億年後,纔會有個以這些原子塵爲核心所形成的新恆星誕生。柯林伯爵就這樣糊里糊塗地戰死了。他是這場內戰中,首先陣亡的大貴族。這對自信心極度膨脹的貴族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林立在粉碎了這支絕望而無秩序的柯林伯爵軍之後,立刻加速前進,以順時針方向繞過機雷羣,直接從摩爾少將艦隊的背後襲擊。
此時的敵軍力量己經銳減一半,自然是穩操勝算。這樣迅捷的身手,除了「疾風之狼」辦得到之外,還有誰有這份能耐。而當凌雲的艦隊到達前線時,戰爭早就結束了。只是任誰也知道,這只不過是一場開幕戲而已。
凌雲的目的並非在這些叛軍之中,如此腐朽,上下關係緊張的艦隊,其實戰能力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