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

馬寶稍一沉吟,便說:“他們三人不是在獲鹿之戰以後逃去北京了嗎?道路傳聞,似乎這三個人都已經被清軍殺掉了。”

許都故作神秘地笑道:“那就請壁帥入城一觀。”

“嗯?”

馬寶心中有些疑惑,和宮文彩一起帶兵進入萊州城後,一邊聽著許都介紹,一邊看到一些明軍裝扮的人就在城內,初時簡直以爲是許都叛變,等許都全番介紹完了以後,馬寶才驚道:

“我不料陳子龍是如此勇士!”

萊州城內守軍都是枕戈待旦的樣子,全城戒備森嚴,士兵們見到馬寶帶著一支援軍入城,許多人臉上都露出了相當喜色。

許都則騎馬帶馬寶到官署大門前後,才命親兵將那至關重要的三個人帶了出來。

“李、高兩位大人,壁帥或許不認識,但是劉總兵,壁帥應該是見過的吧。”

馬寶不僅是在戰場上和劉澤清照過面,而且他早年還在明軍中的時候,就曾經跟隨老上司高謙見過劉澤清了。

不光是他,像現在投誠大順軍的那些山東地方豪傑,如宮文彩、馬應試等人,也基本都認識劉澤清。劉澤清是山東鎮總兵,過去也曾經是山東黑道上的一個大人物,在東三府,認得劉澤清相貌,甚至是同他有故舊淵源的人,實在太多。

所以馬寶一見這三人,就知道許都所言並無半點虛假。

他心中越發感到吃驚,感嘆說:“陳子龍孤身入燕都爲我大順做內應,我以爲他能蒐集到一些塘報內情,就已經實屬不易。不意陳子龍竟然能夠做到這等地步!將此三人營救了出來。”

李建泰、高起潛、劉澤清三個人,此前在獲鹿大戰時,都於軍前臨陣逃脫,想要奔回北京驅逐清軍。只是力量不足,他們的圖謀很快就被清軍粉碎,連同樣參與謀劃的高第都爲吳三桂斬殺,兵馬也全數被吳三桂所吞併。

本來,不出意料來說,他們三個人在謀變失敗以後,只有死路一條。

可是關鍵時刻,正在北京城內營造紅隊情報網絡的陳子龍,卻偕同他的好友張家玉出手相助,利用張家玉的關係,說服了另一位明朝重要的大臣,營救、庇護三人,並設法將李建泰等三人送離危機重重的北京。

許都想到正在龍潭虎穴中冒險的陳子龍,心情還是有些苦澀地說:

“臥子一介書生,能夠做出這番大事,我自愧不如。但他在龍潭虎穴中身冒奇險,特別是此次營救出李督師等三人,勢必將會暴露出紅隊的存在。我本來已經勸說臥子,跟隨李督師他們一起離開北京,一塊到山東來,可他和張家玉一樣,都是極倔強的人,說韃虜尚在,他們決不願意放棄辛苦積累出來的渠道,輕身南下。”

李建泰、高起潛、劉澤清三人都在官署等候,他們三個人爲人性情各不相同,獲鹿謀變和此時南下的心情目的也差距巨大,純粹是爲時勢所迫才走到了一起。

李建泰是個顢頇無能的庸官,但他尚有一定操守,絕不願意左衽爲清軍做事,所以才和張家玉一拍即合,爲紅隊在北京的活動做盡掩護工作。

高起潛雖然是個太監,可他絕不是大明朝的純臣。高起潛所爲的只有自己一人的富貴而已,可他身爲宦官,只能依附他人。皇太極和清廷的諸王貝勒都不看重宦官,高起潛感到富貴難及,這才半拖半拽地參與了獲鹿謀變。謀變以後,他又身不由己,只能和李建泰一條道走到黑了。

至於劉澤清,此人心中純粹沒有一點道義可言,比之高起潛更加首鼠兩端和無恥。劉澤清參與獲鹿謀變,爲的就是臨陣脫逃,保存自己的兵力。只是清廷和明朝不同,獲鹿戰勝以後,絕不會放過劉澤清這樣的逃兵,加之他的山東鎮兵馬差不多已經損失殆盡,這才只好跟著李建泰跑到山東。

“馬寶……!不,馬大帥啊!我是劉澤清,曹縣劉鶴洲啊!”

馬寶心中忍住笑意,拱手說:“劉鎮臺,多年不見了呀。”

馬寶當年跟隨高謙見到劉澤清的時候,還只不過是個低級軍官。可如今馬寶卻貴爲山東節度使,地位遠在高謙、劉澤清二人之上,人生際遇的變化,在此時頗讓馬寶感到分外的自得。

許都麾下的山東豪傑宮文彩、馬應試等人,也都是劉澤清的故人。只是誰能想到,堂堂的山東鎮總兵劉澤清,現在會淪落到手無一兵一卒的困窘地步。

話雖如此,許都卻還是認爲劉澤清的價值不比李建泰、高起潛二人小。他畢竟是明軍體制內的重要將領,現在兵馬雖然已經被吳三桂吞併,可是人脈尚存,只要有機會和資源,重建一支軍隊,並不是難事——當然軍隊的質量就不用想太多了。

馬寶看向許都,他心中還充滿許多疑惑,不禁問道:

“許招討,即便陳子龍他能夠庇護劉總兵,卻又是怎麼將他們三個人從北京送來山東的?此中因緣,我百思不得其解。”

許都哈哈一笑,手指北方的大海說:“此三人乘明人船隻,浮海而來。”

明人船隻?

許都說到這個份上,馬寶已經漸漸明白了過來,但他還是有些不敢置信:“明人船隻?難道蘇觀生願意歸誠大順了嗎?”

現在渤海的海面上,主要的水師力量有三支,一支就是孔有德爲首的三叛王兵,一支則是位於遼南的援剿東北水師總兵黃蜚,還有一支則是掌握了天津衛水師的蘇觀生。

從地理遠近來看,能夠把被困北京附近的李建泰、高起潛、劉澤清三人營救走的,看來也的確是舍蘇觀生以外,並無他人可爲了。

李建泰小心上前,道:“蘇宇霖乃張翰林的同鄉故舊,此事多由張翰林從中謀劃前線,我輩纔有逃出胡塵的這一天。”

“三位皆明臣,自燕出逃,是要歸誠我大順朝嗎?”

蘇觀生和張家玉一樣都是廣東人,而且他同樣對韃子操縱北京明廷政權深爲痛恨,本來都已經做好了棄官回鄉的準備。

因此,由張家玉聯絡蘇觀生、由陳子龍聯絡許都,明臣與順將居然聯手,終於把李建泰從北京絕境中營救出來。

馬寶以爲他們三人前來萊州是要歸誠大順,沒想到李建泰卻紅著臉尷尬道:

“我等欲往江南去,想要向貴軍借道。”

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八章 科舉改革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六章 六尚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七章 順兵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八章 著佃交糧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
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一百零八章 阿山瘋了第二十七章 血戰無名山(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一百三十八章 婦孺與王者之師爭道第四十二章 荒骨潛銷壘未平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八章 科舉改革其七十五章 遠征天山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三十八章 楊嗣昌的終局(二)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十七章 無派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第三章 經略隨州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七章 免賦均田的悖論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十五章 強攻屏風寨(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我們幹吧!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六章 六尚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一百三十章 毀滅滿洲人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一百一十章 超過清廷的大順諸將第六十八章 南水門第九章 竹溪突圍(上)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十四章 碗口銃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五十四章 峨眉峰來了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五十二章 謝明弦第七章 順兵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八章 著佃交糧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奔楚(十三)【三更】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三十二章 新的田制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五十六章 賀鎮精騎(三)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一百四十章 蒼髯老賊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巨野县| 汉源县| 阿鲁科尔沁旗| 青神县| 天等县| 普宁市| 宜黄县| 大埔区| 深水埗区| 高青县| 金平| 阜康市| 宁陕县| 星子县| 玉环县| 枝江市| 聂荣县| 四子王旗| 方城县| 宾川县| 芦溪县| 大新县| 海南省| 息烽县| 城步| 定兴县| 辽阳县| 淮滨县| 高密市| 临武县| 苏尼特左旗| 济南市| 阿拉善右旗| 昆山市| 平罗县| 于田县| 红河县| 溆浦县| 龙胜| 巴楚县| 定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