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一章 宋一鶴守在四境

麻城始建於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後趙石勒之手,石勒以其部將麻秋南下戍邊,建築邊城,命名爲麻城。

可是這座北虜用於對抗南朝的邊城,後來卻屢屢成爲南方漢人抵抗北方野蠻民族入侵的要塞,南宋時麻城就已成爲了邊關重鎮。爲抵抗蒙古人的兵鋒,麻城就像當時四川的州縣一樣,將縣治從平地遷往縣東八十里的險地什子山,從此養成了麻城寨民的好戰質樸之風。

蒙元滅宋以後,雖然重新把縣治遷回破敗的古城,可是隻識彎弓射大雕的蒙古統治者,雖然征服了東起黃海、西至多瑙河的廣土衆民,卻征服不了被壓迫者不甘被奴役的內心。

風雲變幻,“八月十五殺韃子”,百萬紅巾軍揭竿而起。麻城鐵匠鄒普勝等人扯旗造反,擁戴羅田人徐壽輝爲王,建國改元立都,連克黃州等郡縣,開闢後斬斷蒙元朝廷一臂的徐壽輝天完政權和陳友諒大漢政權。

黃麻寨民戰鬥之風,由斯更盛。

經過有明一朝兩百多年的經營,麻城又從一個蒙元統治下殘破極矣的山寨之鄉,發展爲了人口稠密、百業興旺的全楚名邑。

理學鄉紳又日漸增多,萬曆年間,奢侈之風瀰漫朝野,兵部尚書劉天和之孫劉守有在西畈建劉金吾濠,河南道監察御史鄧楚望在南關建築有百可園,兵部右侍郎梅國楨在北關修建有環陽樓,瓊州太守周柳塘在西關也修有一座緣仁館。

其他如尚書李長庚的衡門第,翰林梅公岑的尺五天,名士曹胤昌的立浪園等等……名目極多,爭奇鬥豔,千姿百態,名流官紳不計其數。

麻城既然有著強悍直撲的民風,又聚集著數量繁多的致仕官員、士林名流,也就無怪乎梅之煥致仕回鄉以後,在沒有朝廷的任何支持之下,還可以建立起衆達萬人之上的團練武裝沈莊軍。

可是正因爲如此,這樣一支強大的兵力掌握在一個不受朝廷直接控制的在鄉士紳手中,不可能不惹起什麼非議來。

梅之煥雖然是能吏,可他長期在九邊邊關做官,於湖廣本地官場中人脈較少,沈莊軍的戰略又一直只是固守黃安、麻城一帶家鄉,雖然擁衆萬人,卻從未離鄉協助楚軍作戰過。

這樣的一支兵力,自然是讓督師丁啓睿和巡撫宋一鶴都分外眼紅。

他們既眼紅沈莊軍的實力,時時意圖想方設法將這支團練抓到自己的手心裡,又嫉恨梅之煥只顧自己老家的做法,對沈莊軍不支援湖廣官軍,致使張獻忠來去自如大感憤懣。

丁啓睿現在倒還好,自從他打著追剿張獻忠和革左五營的藉口,離開湖廣跑去安徽後,就海闊天空,每天只要同江北明軍打打配合,前後堵截一下西營就好,可謂樂不思蜀,即便崇禎日日催促,都要想盡辦法拖著不肯回湖廣。

可宋一鶴就頭痛死了,他手上機動兵力本就很少,如今又有李來亨一部闖軍攻入隨州,置官均田,顯露出長久經營的意圖。

近來這個小李賊更是攻佔應山縣,擊破大別山中的牛心寨,收編了不少大別山寨兵,兵力大約又有增長!

每天都有十幾名從隨州逃亡的鄉紳到武昌的巡撫衙門訴苦,說的全是“田產爲土棍所佔”、“搢紳淪爲編戶隸民”一類的廢話。他們每日都派人到衙門大堂,非要逼迫宋一鶴出兵收復隨州,宋一鶴雖然貴爲封疆大吏,可他知道這一大羣士紳背後的同年、姻親關係甚爲複雜,一旦處置不周,自己早就搖搖欲墜的烏紗帽,當真將要完蛋。

“督師輔臣楊文弱藥石無醫、死在沙市,保督楊文嶽在逮去北京的路上自殺,秦督傅宗龍也在項城被闖賊斬殺……這些高我一頭的督臣全都死了,可我卻能活到現在,還能保住官位,靠的是什麼?就是明哲保身,隔岸觀火,只要流賊的刀刃沒有架到我的脖子上,憑什麼要我去和流寇拼命?”

宋一鶴和方孔炤一樣,出任湖廣巡撫以後就在身邊帶了幾名子侄,既是讓他們得以參與機要、學習公務,也是給這些家族裡的晚輩一個開拓眼界、結識官員的機會。

現在他就指著楊嗣昌、楊文嶽、傅宗龍幾人的下場,給自家晚輩好好教育了一番“爲官之道”,說道:“皇上用丁啓睿爲督師,不料他近來昏瞀持甚,謬誤極多,躲往皖北避戰,想來官運是不久了。一旦丁啓睿去職,督師將用何人?若汪喬年在河南有所振作,或許便用他了,但我觀闖賊兵勢若烈火鼎盛,汪喬年能保得性命已算不錯,遑論督師?”

他的子侄晚輩們聽到這話,都很恭順地稱讚宋一鶴見識深遠,遠超汪喬年等人,督師之位或許就將落到宋一鶴的頭上。

“古有明訓,所謂‘上兵不戰’,‘止戈爲武’。倘能不戰而屈人,豈不大妙!我屯兵分守湖廣四境,闖賊即便據有隨州,可它野無可掠,戰無可取,也只能退回河南。如此不戰而保湖廣四境平安,用兵之妙存乎於心,豈非一般搢紳所能瞭解?他們現在到處謠傳我收受流寇賄賂,要不就說我是畏戰懼賊,真是一派胡言、豈有此理?!?

宋一鶴現在最煩的就是那些隨州逃亡士紳,他們家產多在隨州,當然想方設法要讓宋一鶴出兵收取隨州城。但闖賊又豈是那麼容易對付的?他不過是在用鎮之以靜的戰略,這些人不明白宋一鶴的苦心孤詣,到處造謠他畏戰懼敵,圖謀何在?

說不定是受了流賊唆使啊。

“前線之事,瞬息萬變,那些士紳怎麼懂得這些事情呢?大人報國心長,用心深遠,即便一般愚民不能理解,但想來聖天子一定能明瞭大人用意?!彼我机Q的一位族侄站起身來,拱手道,“近來大人守在四境的戰術已產生了很大成效,漢東商旅穩固,黃、麻一帶還有商民昨日獻來萬民傘,正印證了大人用兵之利?!?

宋一鶴眉毛一挑,他知道丁啓睿表現拙劣,督師位子絕對坐不了很久,之後秦楚豫三省督撫官職必然會有很大的變化。宋一鶴知道自己一個巡撫很難驟然躋身督師之位,而且他對現在被架到火上烤的督師也不感興趣,但若有機會升任督臣,那麼萬民傘這個政績還是很有用的。

“這真是好極了,黃麻商民知曉我的苦心用意,著實難得?!彼麚犴気p笑,更覺得堅持不出兵隨州和李來亨作戰,是對中之對的做法,“除萬民傘外,還送來了什麼?”

“回稟大人,除了萬民傘外,黃麻商民還送來紋銀八千兩犒軍,當地有名的一家商號懇德記,還特地準備了一副夏禹玉的山川圖?!?

“夏圭的山川圖嗎?”

“正是?!?

宋一鶴對那八千兩白銀倒無所謂,可是夏圭號稱南宋四大家之一,他的山水畫水墨蒼勁、淋漓滋潤,可是大多數作品都不在民間,而是被收入皇家大內或藩王府庫收藏。

一時珍品啊。

“嗯……這些商民近來可有什麼不便之處嗎?若有因兵事受損者,儘可以告知於我?!?

商民送上萬民傘屬於明末一種比較常見的馬屁套路,但他們連夏圭的名畫都特地送來武昌,這肯定是有所訴求了。

果然,宋一鶴的那位族侄隨即便說道:“大人,他們要申訴在鄉宦紳梅之煥的不法之事?!?

“麻城梅之煥?”

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著大順走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八章 熊耳山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茍活於世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八章 著佃交糧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八章 著佃交糧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七章 鳥銃隊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
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五十五章 河防四府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七十六章 撲夷陵(二)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一百四十六章 忠貞營第九十一章 李輔明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五十九章 不見洛陽花(二)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著大順走第五十三章 出秦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二十一章 繁峙伯姜瓖第八章 熊耳山第三十八章 西明第一百零六章 南陽公經略關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茍活於世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十七章 義侯做天子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八章 著佃交糧第七十四章 羊角山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三十九章 爆頭騎士鰲拜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一百五十六章 最後一戰(二)第三十四章 鰲拜震驚了第五十九章 大清南征闖孽第二十九章 洛陽春光好(六)第九十五章 馬紹愉使團第八章 著佃交糧第四章 節帥幕府第七章 鳥銃隊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十七章 強攻屏風寨(三)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六十四章 山中豈桃源(三)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九十五章 誅殺李自成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四十三章 楊嗣昌的終局(七)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七十六章 我的大腿呀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三十五章 襄陽陷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七十六章 劉澤清逃了第一百四十四章 交鋒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一百零一章 誰是泥菩薩呢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十章 狼真的來了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二)第一百五十五章 最後一戰(一)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一百章 南明的北伐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县。| 伊金霍洛旗| 红河县| 于田县| 隆安县| 广宗县| 桐柏县| 石家庄市| 重庆市| 黄浦区| 山阳县| 甘德县| 乐陵市| 会宁县| 阿拉善左旗| 财经| 兴国县| 志丹县| 探索| 泗洪县| 新野县| 竹山县| 湘乡市| 金溪县| 苏尼特左旗| 繁昌县| 通道| 四子王旗| 封开县| 沙雅县| 乐至县| 儋州市| 蓝山县| 德兴市| 奎屯市| 庄浪县| 剑阁县| 英山县| 铅山县| 横山县| 兴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