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四章 節帥幕府

在大家返回隨州的路途上,高一功先向白旺和鶴爺介紹了一下近來湖廣闖軍這邊的情況。

他提到了李來亨攻克應山、合河店、出山鎮、牛心寨衆多要隘據點的事情,又說了前標軍是如何在紅隊內應的幫助下,夜襲奪取了隨州城。

白旺聽高一功講完前標軍輕取隨州城的故事以後,不禁笑道:“這不是當年我和雙喜帶著少虎帥夜奪竹溪城的辦法嗎!”

高一功聽白旺又稱李來亨爲少虎帥,微微皺了一下眉頭,提醒道:“大元帥留來亨經略湖廣的時候,專門給了他一個湖廣節度使的名義?,F在將士們已經不管來亨叫少虎帥,而是挪用了節度使的稱呼,專門叫做節帥,今後公開場合,儘量還是稱來亨節帥爲好?!?

白旺和白鳩鶴兩人對視一眼,都哦了一聲,內心則對李來亨的這種表面功夫不以爲然,少虎帥和節帥又有何區別呢?

不過李來亨強調他的“節”,似乎也有凸顯湖廣闖軍自成一體的用意,只是這層用意白旺即使想到,也不願過度去思考。

最起碼在現在,李來亨對闖營的老將們還是擺出了一副特別尊崇的態度。他被李自成留在湖廣以前,在對待闖營元從的方面,被李過講了不少話,便著意留心,無論是田見秀、袁宗第那一級別的,還是現在白鳩鶴、白旺這一級別的元從,李來亨在姿態上都做足了尊崇的功夫。

這位奉天倡義營的湖廣節度使,帶著近百名騎兵出城數裡迎接。手持銀槍旌節的親衛夾道列陣,李來亨一手持馬鞭,一手牽絲繮,笑意滿滿地在中間等著白旺幾人。

“老白,闊別已久、闊別已久??!我們兄弟幾個終於又再次聚首,今回一定要把湖廣的事業好好辦成?!?

李來亨和白旺樂呵呵地談笑兩句後,又下馬挽住了白鳩鶴的手,輕聲說道:“鶴爺……我們一樣很久不見啦!大元帥讓鶴爺來隨州,真是再好不過了,我們現在正缺少這樣一位幹練的大管家,幫兄弟夥們將隨州的糧草軍械全部都安排的井井有條。這樁差事也只有鶴爺能辦妥,兄弟們懸著的心也算是能落下來了?!?

白鳩鶴開懷大笑,李來亨則又望了人羣幾眼,終於問道:“老白,幼辭呢?既然大元帥將老營遷到隨州安置,那幼辭應該跟著來了吧?”

高一功先看了白旺一眼,欲言又止,白旺則微微躬下身子,低聲道:“幼辭在高夫人手下做事處處周到,現在已經是健婦營的二把手了。大元帥的確是有意讓幼辭也來隨州,好同節帥團聚,只是高夫人再三推阻。而且大元帥和高夫人生下的那個小女兒徽柔,也很粘著幼辭,所以她來隨州的事情就先拖下來了。”

白旺雖然將幼辭被留在河南的事情說得有禮有節,但李來亨還是眼皮一陣狂跳,他不知道李自成用意何在,心中感到一陣強烈的不快。

同李來亨一起出城迎接白旺等人的方以仁則把摺扇一搖,笑道:“大元帥將幼辭留在河南也好,遲早節帥也是要回到河南的。畢竟中原纔是爭衡天下的主戰場,湖廣只是一時就食之地罷了。”

方以仁比白旺更早到隨州,李來亨攻破隨州的第二天,方以仁就在紅隊隊員的保護下從河南穿過桐柏山山區來到隨州了。

前標軍這個團體中的骨幹,除了柳敬亭還留在河南經營情報網絡,充當李來亨在中原的耳目以外,剩下所有人,現在都差不多聚集到隨州了。

所以李來亨纔對李自成刻意留下幼辭的做法,更爲不滿和不解。

真要有什麼懷疑,又何必將前標軍團體全部放在隨州?

“喵~”李來亨心中正在不快的時候,突然聽到一聲貓叫聲,貍奴就從人羣中鑽了出來,飛撲到李來亨的懷中。

“好傢伙!”

分開沒有多長的時間,貍奴的身子就長大了好幾倍,這隻懶貓捕鼠無能,吃飯的胃口卻大的驚人。一大團毛茸茸的肥肉噗的一下跳進李來亨懷抱裡,真是差點沒把身經百戰的少虎帥給撞倒在地。

“老白,怎麼把貍奴也帶來了?”

白旺微笑著說:“這是幼辭叫我帶來的,幼辭說貍奴留在熊耳山裡也只是成日偷吃肉、魚,一點用處都派不上。她說山寨裡不養閒貓,還是請貍奴到節帥身邊待著,請節帥來教訓它?!?

李來亨以手扶額,嘆氣道:“嗨!這隻賤貓,我怎麼教訓得過它!不讓它耍弄都算厲害啦?!?

幼辭的心思也頗爲縝密,她囑託白旺帶來的貍奴,果然沖淡了李來亨心中的不快情緒,也讓前標軍幾支部隊的會師,充滿了一種歡快的氣氛。

方以仁看氣氛和緩,便提醒李來亨迎衆人入城,又對白旺和白鳩鶴說道:“府主初闢隨州,百業待興,諸官未置,司馬、判官、營田、遊奕、度支皆正空位以待。諸將南來隨州,正可填補空缺,充實諸官,則隨州氣象興旺,指日可待。”

方以仁這番話七扭八轉的,聽得老白和鶴爺兩人都是稀裡糊塗,還要高一功從旁解釋。方以仁所說的“府主”自然就是指的李來亨,這個“府主”有兩層意思,一層爲郡府長官,另一層則是幕府之主。

他不稱李來亨爲“節帥”,反而特意稱呼爲“府主”,自然是凸顯自己親信幕僚的地位。

也不怪白旺聽不明白,府主這種詞彙本來就是唐代的舊名詞,明朝時早沒什麼人使用了。只是李來亨專好務虛,方以仁或生造、或復辟一批好聽又有古意的官職銜名,也是投其所好。

不過話說回來,其實李自成本身不也復辟了節度使這個官名?

李自成建立大順以後,是一切禮儀規章“悉遵唐制”,也可見所謂老李找黨項人李繼遷做祖宗的謠言實在離譜,人家都“悉遵唐制”了,不攀附唐李,要去攀附拓跋李嗎?無非我大清御用文人的空口造黑料罷了。

只不過歷史上大順政權的節度使,其實就是把明代巡撫換了個新名字而已,依舊是文官之屬,並沒有唐代節度使的生殺大權。

但李來亨現在這個湖廣節度使,可就是真正的閉門天子、開門節度了。

後世中大順復辟了不少唐宋官名,節度使、防禦使、平章政事都被放上臺面。那李來亨聽從方以仁的建議,在自己的節帥幕府中,復辟了一堆行軍司馬、掌書記、營田使、遊奕使、招討使的官名,其實也沒什麼過分的嘛。

這才叫閉門天子。

當然,一個原因也在於方以仁把李來亨好虛名的這個壞毛病抓的死死。

只是李來亨和方以仁這對活寶,雖然名義上搭建起了湖廣節帥幕府的框架,只是除了方以仁擔任掌書記、執掌軍務民政機要以外,剩下的行軍司馬、參謀、判官、度支、營田、按撫根本沒有人才能夠充任。

這個框架,還真就空有一堆中二的唐代官名罷了。

不過高一功也同白旺又解釋了一點,說道:“大元帥當初是給來亨留下便宜行事之權,我們空造這些官名,倒不是貪圖什麼排場,而是爲了能用這些官名收買安撫大別山和桐柏山的山寨寨主們?!?

這也是方以仁所出的主意,大別山和桐柏山的情況和河南的伏牛、熊耳兩山不大一樣。雖然都是寨兵割據的山區,但是整體而言,河南山寨大多是綠林土寇組成,湖廣山寨則以鄉紳團練爲主。

這些鄉紳團練對闖軍敵意很強,實力也很強勁,而且對朝廷頗爲效忠,很難分化離合。當初在河南拉一寨、打一寨的辦法,在湖廣就不太行得通了。

所以方以仁才提議,空造一大堆官名出來,加強一下隨州方面拉攏大別山、桐柏山寨主們的籌碼。即便那些鄉紳們不爲所動,他們底下總有些家丁奴僕會感興趣吧。

發給寨主、寨兵的官銜,主要就是遊奕使和招討使兩種。

基本的規矩就是隻要能夠帶兵來投的,不管你是帶兩個人還是帶一個人,統統都發給某某遊奕使名義,而手底下的寨兵超過五十人的話,就升級爲某某招討使,這個某某一般就以附近的山寨或村民名字命名。

總之到現在,李來亨已經差不多發出去了招討使名義十多人,遊奕使名義上百人。雖然不能說靠這種發空頭司令的辦法控制大別山,但好歹也在鄉紳團練裡頭製造了一些混亂。

白旺聽罷高一功所說,對李來亨、方以仁這兩人的奇思妙想、膽大妄爲,也是歎爲觀止,哭笑不得道:“節帥真是好手腕,那是不是隨州這邊也要和啓翁那樣,再拉一些讀書人入夥?”

李來亨聽得大樂,笑道:“啓翁是舉人,舉人都算是天上文曲星下凡咯。咱們不奢求拉到舉人秀才入夥,只要能識字、會算數就夠了。咱們前標軍的掃盲班現在也是加大力度再搞,說到底還是自己培養出來的人才最可靠?!?

那邊方以仁則用白金骨折扇遮住自己下半邊臉,說:“隨州已算大州,應山亦是一大縣,僅此一州一縣治下之民,恐怕都將有十萬之譜。府主所言自是有長遠之理,但就眼前來說,緩不濟急,確實需要徵辟一些智謀之士入幕,才能鞏固好隨州?!?

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二章 白土崗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三十八章 雲南
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五十五章 楊嗣昌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九十四章 最後一天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六十二章 奪嫡之爭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二十五章 沈莊軍的末路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七十一章 與明爭天下,實與流賊角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四十一章 李過的問題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順軍萬勝(一)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一百二十二章 袁時泰的光榮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九十三章 青丘故事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四章 闖營一小卒(中)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八十七章 夷陵大捷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七十九章 滿洲大兵博覽會第二章 白土崗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十七章 大順開國!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一百五十四章 中華的大家庭第一百二十六章 漢中制將軍賀珍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一百四十章 密集陣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九十四章 闖賊殘殺崇禎皇帝第六十八章 江南兵北伐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二十章 明末順初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五十二章 深州城破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六章 雪花無辜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五十六章 王輔臣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二)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後的明軍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八十四章 李來亨用兵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三十八章 雲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葛市| 广元市| 仪征市| 睢宁县| 综艺| 应城市| 长乐市| 翁源县| 徐州市| 金阳县| 台州市| 陇南市| 富锦市| 武穴市| 宁陕县| 集贤县| 乳山市| 青浦区| 阳西县| 宁远县| 成都市| 资阳市| 江陵县| 曲松县| 密山市| 汽车| 云林县| 印江| 蚌埠市| 公安县| 平原县| 盘锦市| 左权县| 平昌县| 江都市| 黎平县| 双牌县| 三穗县| 将乐县| 怀来县| 福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