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四章 金山

自從李定國被召回京以後,大順朝堂上下,對於西營的去向關注度就大幅度下降了。後來準噶爾作亂西北,順軍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了北方去,更無人去關心瞭解孫可望的去向。

就算是李來亨,也完全想不到,十幾年的時間過去,孫可望竟然在異國他鄉打下了這樣一番宏大的事業!

“朕不意秦逆尚有今日,居然篡取天竺,在海外立國,此誠可謂我朝心腹大患。”

呆迷兒帝國遠隔異域,與大順以喜馬拉雅山爲界,雙方在雪區高原一帶雖然已經直接接壤,可由於山勢險阻,根本不可能在這一地區展開大規模的交戰。

直到明軍出兵安南,抵抗大順天兵的時候,李來亨才驚覺到後西明的中興事業,居然做到了這種地步。

他甚至有幾分慚愧,自己佔據中原富庶之地,華族億萬人口,經營天下二十年,也不過堪堪和孫可望在異域他鄉的成就相當而已。

“孫可望是一個天子,朕也是一個天子,秦逆亦天下一奇丈夫,衆史官應蒐集其生平事蹟,撰集史冊,以使後人知國初羣雄相鬥之事,何等驚奇。”

這些年來,大順軍在四海八荒用兵,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所當者破所擊者服,一路摧古拉朽平定四夷。

而且工商發達,經濟繁茂,人口滋生至於上億,許多書院被朝廷被員經營以後,也不斷擴大,陸續發展爲了綜合性的學府。

原來朝廷在各省建立的官校,數量也愈來愈多,其中一部分官校也由原來的鄉政、農業、礦政專門性學校,發展爲了綜合性的大學官校。

文化的繁盛,帶來了出版業的高度發展,江南紳商在從海外引進的新型印刷機基礎上,改良出了適於印刷漢字書籍的松江印刷機,將出版業推到了又一個全新高峰。

原來只作爲官員、士人內部流通參考的邸報,也因爲印刷技術的改良,開始被大量複印,流通到民間。

非常多的商人開始養成了閱讀邸報的習慣,好了解朝廷政策的變化、邊疆戰事的發展等等消息。

有識者看出了民間複印邸報的巨大商機,便開始在自家複印的邸報背面,同時印上了票號或其他百貨商鋪的廣告。

再到後來,邸報的背面已經寫不下那麼多的廣告及商業信息。專門的商業報紙,因此就誕生了。

士、商結合的紳商階層,越來越將經商而非仕途作爲自己人生的重心來經營。

大量具有較高智識和文化的高級士人,也開始進入商界發展,這帶來了順朝整個商業文化氛圍的改變,也出現了更多大規模、複合型的商幫團體。

票號行業則是因爲多年的邊疆戰事而繁榮起來的,平準戰爭、安南內戰、瀛洲戰爭……一系列僵持多年的亂戰,令朝廷財政壓力極大,後勤運輸殊爲困難。

大量票號商人,開始插手軍需生意和後勤運輸行業。

這之中最有名的當然就是山西一帶的旅蒙商,明末以來因爲通夷而遭到沉重打擊的山西商人,靠著經營漠南草原的旅蒙商事業重新發達了起來。

而旅蒙販貨這種動輒花費一年時間,行走萬里以上路程的貿易,自然又催生出瞭如遠程匯兌、風險保障一類服務的誕生。

金融行業的發展,是工商業繁榮的基礎,也是早期資本主義建立起來的必要條件。

這些服務又進一步輔助了大順軍的對外軍事擴張,不少旅蒙商人主動承擔下來了一部分順軍軍費,作爲回報,朝廷則允許旅蒙商們進入北疆地區經營莊田,並且授予了許多旅蒙商在漠北、北疆、南疆一帶的貿易特許權。

在東方,安東大都督府轄區內的吉林、黑龍江、樂浪、熊津一帶,經濟基礎比西域更好。特別是東北的三江流域,土地肥沃又地廣人稀,特別適合產業化的莊田經營。

大豆、玉米等適合東北的新作物,也已經從海外引進,長江流域,特別是在湖北和蘇鬆兩省,高度發達的棉紡織手工業,這些對東北進行大開發的前提條件,均已備足。

轟轟烈烈的關東墾殖運動,就此拉開序幕。

那些爲安東軍墊付了大量軍費的商人,當然優先獲得了在東北墾荒的特許權力。他們在廣袤的黑土地上建立了成千上萬的農場,專門用來種植大豆、玉米一類經濟作物。

在資本雄厚以後,這些紳商又投資了安東軍在日本的作戰,撈取了大筆政治資本。

以此爲基礎,關東地區的大農場主們和西北地區的旅蒙商、大票號,共同推動了順朝國防債券的合法化、正規化。

由戶政府背書的國債終於開始發行,這種有朝廷背書的債券,收益率比過去大商人們爲順軍墊付軍費以期獲得各種特權彙報的模式,高得多,也穩定得多。

對朝廷來說,國債限制了大商人們靠墊付軍費獲得政治特權的途徑,將他們的影響力暫時限制在了經濟領域之內,保護了一部分官僚的利益,也因此備受好評。

此外,爲了監督國債的發行和經營情況,朝廷終於決定了效仿民間票號的形式,在開封、北京、長安、南京、漢城、廣州六地,開設了具備遠程匯兌、金融保險、國債發行等服務的國營票號錢莊,亦即大順戶政府票號,孝宗朝後改稱大順銀行。

金融服務業的發展,還有廢兩改元以後大順對白銀的需求日漸增加,一方面迫使大順在世祖朝後期逐步開始在債券的基礎上實行發行紙幣的辦法緩解貨幣緊缺的壓力,另一方面也使得大商人們紛紛推動順軍的對外擴張,以求在海外取得金銀礦產來彌補國內貴金屬貨幣匱乏的問題。

某種意義上來說,順朝在新大陸早期經營青丘殖民地,其實收益極低,和投入付出相比完全不成正比,可以說每年都是鉅虧狀態。

但青丘殖民地還是堅持了下來,就是因爲本土的大商人們對於新大陸貴金屬的強烈需求。

一開始大家只是因爲從西班牙殖民者口中獲悉新大陸生產金銀礦,後來則是因爲在青丘殖民地內發現了金山,引發了席捲大順全國的青丘州淘金熱,終於爲這個人口稀少、生產落後的偏遠殖民地,注入了一股強大的發展動力。

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十章 李寨主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九十章 首都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十章 李寨主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十五章 身後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一章 太原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一章 李公子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
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五十章 滿城之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四十五章 甲申年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十章 李寨主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朝神都空惆悵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七十七章 不辱使命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九十章 首都第九十二章 焦大沖啊第三十五章 裱糊匠史可法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二十五章 洛陽春光好(二)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一百三十二章 當立蓋世功名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十三章 申靖邦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四十六章 風起潼關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九十七章 聊城大捷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五十一章 義王的實力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五十章 峨眉峰李遠第四章 徐州剿總,拉我一把第三十三章 李來亨政權誕生第五十章 革裡眼第一百六十八章 三堵牆,三堵牆!第十九章 強攻屏風寨(五)【求收藏!】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第十三章 君父之仇第九十章 方從哲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八十七章 討賊聯軍來了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六十章 從李雙喜到張鼐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十章 李寨主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四十五章 公子獻頭第十五章 身後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三十三章 洛陽春光好(十)第八十七章 代天撫民威德副元帥第一章 太原第五章 吳下搖旗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一百零三章 方以仁的困清之策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六十四章 左良玉之賊第一百四十三章 東師已入燕京城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一章 李公子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年县| 东方市| 和田县| 澜沧| 怀化市| 汝阳县| 张家界市| 屏南县| 博兴县| 布尔津县| 垫江县| 仪征市| 锦州市| 普兰县| 临沭县| 彰化县| 濮阳市| 彰武县| 台山市| 洪江市| 临沧市| 连云港市| 琼结县| 建昌县| 杨浦区| 桦川县| 阳朔县| 河北区| 任丘市| 吕梁市| 油尖旺区| 普兰店市| 莱州市| 六安市| 军事| 丰都县| 铜鼓县| 富锦市| 托克逊县| 康马县| 博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