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

吳三桂在和多爾袞達成共同反對豪格的政治同盟以後,便帶領義藩藩兵全體遵制剃髮易服。所以現在李瑋羣等部騎兵突襲清營的時候,光靠辨認辮子頭,是難以區分清楚吳三桂到底有沒有得到大量真正滿洲人增援的。

義藩藩兵的主體是關寧軍的精銳,這其中也包括高第等部,算得上是囊括了關寧軍這支耗盡明朝最後財政儲備、並竭三餉加派供應的精兵。

除此以外,吳三桂還利用暗殺孫傳庭的契機,收編了孫傳庭訓練出來的秦軍老卒。

可以說到此時爲止,大清的義王吳三桂已經盡收明朝之精兵於麾下,早就成爲了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

吳三桂的兵力之強,地位之顯赫,就現在的情況來看,還要超過原本歷史上的同一時期——畢竟後世歷史上的“平西王”打開山海關不久以後,就被多爾袞閒置在了關外。

雖然這位“平西王”還在順治四年被調入關內鎮壓西北的抗清義軍,但其地位不過和八旗將領李國翰相當而已。

直到李定國兩闕名王,滿洲八旗兵實力大幅度下降,清廷轉而開始採用以漢制漢的政策時,吳三桂的地位才逐漸顯赫起來。順治十年八月十九日清廷主持皇室同平西王吳三桂聯姻,把公主嫁給三桂之長子吳應熊後,吳三桂和他麾下的“平西藩”,才真正擁有了獨立於一方的能量。

換言之,此時的義王吳三桂,他的實力和地位,其實已經相當於後世歷史中順治十年後的“平西王”了。

這自然也是因爲李來亨三戰三捷擊敗八旗兵的緣故,可以說清朝歷史上每一次漢人地位的提升,都無非是由於八旗兵的敗績,是由於僅靠滿洲八旗兵已經再不能鎮壓漢人以後,清廷纔會提升漢人的地位。

吳三桂和曾國藩、李鴻章,並沒有多大的區別了。

他同樣也應該感謝,若不是後世歷史李定國的奮戰、若不是如今李來亨的三戰三捷,吳三桂這樣一個無恥、卑劣、豬狗不如、被禽獸所唾棄的漢奸敗類,豈會得到清廷的重視,得以真正意義上的分藩建府呢?

在大多數時候,出賣民族的漢奸敗類們也應該感謝李定國、李來亨這樣不屈不撓的奮戰者,否則漢奸們怎麼能將自己的民族出賣出一個好看的價錢呢?

義藩藩兵經過整編以後,其中的精銳,也就是屬於吳三桂嫡系的兵力,主要是多達一萬五千人的精騎。

這些騎兵全都採用八旗軍制進行整編,改編爲義藩左旗、義藩中旗、義藩右旗,三旗共計七十五個佐領的精銳部隊。

其餘由收編的關寧軍前屯鎮、山海關鎮、秦軍、山東兵等鎮較弱殘兵組成的部隊,則整編爲義藩援剿左鎮、義藩援剿右鎮、義藩援剿前鎮、義藩援剿後鎮總計四鎮二萬餘人的步兵、炮兵部隊。

除此以外,吳三桂的麾下還有不少多爾袞配屬給他的陝西綠營及本地降清官紳武裝,義藩藩兵不論從單兵戰力還是總體兵力數量來看,實力都是相當可觀的。

此刻夜色雖濃,但義藩藩兵的軍營裡燈火數量還是不少,巡隊的夜不收和聽子數量也相當多。李瑋羣分精騎爲數隊絞殺外圍的清軍夜不收以後,他知道以吳三桂佈置的守夜兵力,要不了多長時間清軍就會察覺到順軍夜襲部隊的存在了。

所以李瑋羣再不等時間繼續拖延,當機立斷下令各隊騎兵自不同角度分陣突入清軍營地之中。

因爲吳三桂將營寨修得十分寬闊,營中道路也十分寬敞,這既有利於清軍組織反擊,也有利於騎兵夜襲時的馳騁縱橫。

“衝進去!”

李瑋羣一聲令下,順軍騎士便紛紛舉火,點燃裝滿火藥的特製萬人敵以後,便大力揮開手臂,將其投入清軍營帳之中。

萬人敵爲火焰引爆,橘紅色的爆炸火光中,轟隆隆的雷鳴揭開了順軍騎兵夜襲的序曲。戰士們接著抽出手銃,一邊向前衝鋒丟擲火把,一邊用早就裝填好的短手銃集中火力射殺清軍營地中的巡隊騎士和舉著火把的守夜人。

火光照亮了部分的夜空,但是總體來說,清軍營地之中還是以黑暗爲主。義藩藩兵多數措手不及,尚處在驚嚇和混輪之中,楚闖騎士卻發揮了組織度上的驚人優勢,在騎兵士官的帶領下以數十人爲小隊,瘋狂穿插入清軍營寨深處。

他們或投擲萬人敵、或舉火焚燒、或以短手銃和馬刀直接殺戮敵兵,全力在清軍營寨之中製造混亂。

清軍方面則因爲營盤修建不久,立足未穩,連瞭望塔和營牆都還沒有建好。雖然吳三桂所部守夜紀律的確十分嚴格,可驟然遭到夜襲,還是顯出一片慌亂。

更何況黑暗之中,組織度更高的一方本來就佔據了巨大的優勢,義藩藩兵因爲夜色緣故,大多都只能各自爲戰,只有少數部隊在燈火通明處勉強集合了起來。

可是楚闖騎士皆是有備而來,部隊裡又有大量騎兵士官時時刻刻都在約束部伍,使得數十人的楚闖騎兵分隊,都能如臂使指,和友軍配合進行穿插作戰,將清軍營地掀起一片血浪。

吳三桂的副將楊坤剛從夢中驚醒過來,一枚萬人敵正落到他的營帳附近,驚天動地的爆炸聲讓楊坤嚇出滿身冷汗。幾名家丁慌亂地衝入帳內,不等他穿好甲冑便將他架了出來。

楊坤剛被架出來,他就回過味來了。自己取下營帳前的火把,把自己睡覺的軍帳點燃,高聲喊道:

“將弓手和銃手都集中到這裡來!”

他連連喊道:“點火、點火,快點火。弓箭手和銃手都來這裡,楊坤在此,諸軍勿驚!”

吳三桂原本在寧遠鎮中的部下游擊宋友功最先反應過來,他帶著幾十名家丁趕到楊坤的營帳前,接著又陸陸續續有其他將領帶來約二三百名士兵。

這些兵力聚攏到一處以後,楊坤才稍稍鬆了一口氣:

“諸將勿爲流賊驚擾,快去號召各部聚集兵力……流賊現在還在大營外圍,義王的中營尚未被流賊掠及,立即派人前往中營營寨,稟告義王軍情,一定要急調兵馬增援,驅走流賊!”

楊坤的表現頗爲冷靜,義藩軍兵力聚集起來以後,也慢慢開始展開反擊。火銃手在夜色中不便於填充火藥射擊銃彈,楊坤也擔心銃手驟然反擊,發出的槍炮聲可能驚嚇到更多友軍,而且槍彈無眼,誤傷的情況也不少。

宋友功則命令弓箭手們聚集到一處,對準在營地裡騎馬衝馳的大隊人影放箭。箭矢在黑夜中飛射而出,空中不斷髮出嗖嗖嗖的梆子聲,羽毛飛馳,順軍隊伍裡頗有一些戰士不幸中箭落馬,可是黑暗裡同樣有一些義藩藩兵不幸被友軍流矢殺傷。

楊坤急罵道:“先聚攏兵力,不要盲目反擊……諸軍不可輕動!”

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十二章 鰲拜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八章 英雄氣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六十九章 貍奴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五章 礦徒軍
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九十六章 聯軍末路(一)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九十三章 皇太極在哪裡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八十章 呆迷兒帝國崛起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二十六章 絕不引虜入邦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六十一章 孤的底牌比多爾袞的頭髮還多第六十五章 隨州牧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一百零五章 博野在望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六十章 兵發中原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一百三十一章 英雄的徐州城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十二章 鰲拜第五十六章 皇太極孤注於一擲第四十七章 守臣登陴但垂泣第六章 純良的雙喜哥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四十二章 楊嗣昌的終局(六)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八章 英雄氣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六十九章 北來之煙第十四章 郭君鎮的勝利第一章 湖廣節度使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三十二章 洛陽春光好(九)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一百四十七章 炮手就位第三十二章 公子鄭成功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二十章 即將定於一尊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七十七章 撲夷陵(三)第一百二十九章 誰想被李來亨斬殺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七十章 直衝狗韃中軍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二十七章 換將第六十九章 貍奴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五章 礦徒軍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锦屏县| 漾濞| 福海县| 股票| 凤庆县| 屏东市| 五常市| 土默特左旗| 贵阳市| 杭锦后旗| 临安市| 青川县| 邻水| 安新县| 惠东县| 留坝县| 通辽市| 延川县| 泽州县| 太康县| 镇巴县| 江安县| 泾阳县| 务川| 景泰县| 奇台县| 屯留县| 尼木县| 会同县| 杭州市| 棋牌| 剑河县| 托克托县| 彩票| 始兴县| 平湖市| 阆中市| 铜川市| 长葛市| 湘潭县| 巴林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