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九十九章 闖軍水師

崇禎設立四大剿總的消息也傳到了襄陽,李來亨從漢川纔剛剛回到襄陽,就被李過和陳藎叫了過來。他們兩人都收到了李自成和牛金星送來的信件,眼看著中原一帶很可能又發生大規模的戰事,湖廣的動作也很有必要加快起來。

這件事情本在李來亨的預料之中,秦軍在柿園小挫以後,孫傳庭退回關中治谷練兵,現在崇禎皇帝又設置西安剿總,大大加強了孫傳庭的權力。以崇禎皇帝的性格來看,他已經對孫傳庭給予了這樣強而有力的支持,又怎麼會容許孫傳庭繼續在西安呆坐下去呢?

看來中原大戰又將再起,這一場大戰勢必決定了明朝的生死存亡和闖軍發展的關鍵一步。

這就並不奇怪,爲什麼李自成和牛金星會同時來信,這樣急促地催促李過、陳藎平定湖廣的局勢後,儘快提兵北上,參與這場大戰。

李來亨心中微有喜意,李自成既然這樣催促,看來李過在襄陽停留的時間不會很久了。牛金星雖然出謀劃策,把湖廣節度使拆分成荊襄、德黃、武嶽三鎮節度使,但看來依舊不能制衡自己獨霸楚地的圖謀。

李過想到中原之事,緩言道:“孫傳庭的用兵比之傅宗龍和汪喬年厲害的多,關中之地易守難攻,以孫傳庭的才略和兵力,如果固守陝西,我們要強行進攻,損傷必然較大。”

陳藎也說:“如果把他引到河南來打.那就容易多了。以義軍目前居壓倒優勢的兵力,幾乎肯定能打嬴這一仗,而一旦殲滅了孫傳庭的主力,取關中就易如拾芥了。只是朝廷在徐州也設置了一個剿總,如果徐州剿總的史可法側擊豫東,義軍要分兵兩翼,難免左支右絀,陷入被動。”

“徐州剿總還是交給我來對付。”李來亨笑道,“既然大元帥任我爲江淮經略使,待義父提兵北上後,我也即刻領軍東進,先兼併袁時中,資其兵力,再擊徐州。”

李過對於湖廣形勢瞭解不深,對於牛金星分割三鎮,意圖控制李來亨的用意也很不感冒。所以他很快就一錘定音,贊同了李來亨的意見,並立即和李來亨、陳藎二人商議起了安置老營,以及接下來分兵北上增援、東進解決袁時中的問題。

李過對孫傳庭還是比較擔心的,他知道,孫傳庭正在陝西征兵籌餉,操練兵馬,修繕器械,並實行屯田,積儲軍糧。在軍力方面,不像之前傅宗龍、汪喬年只調動陝西、臨洮兩鎮,孫傳庭這次徵調了三邊五鎮三巡撫的絕大部分兵力。

此外,孫傳庭又學戚繼光、俞大猷的辦法,製造戰車數千輛,上載火炮甲仗,以便對付義軍的騎兵。如果秦軍倚仗地利,堅守潼關,又將火車營佈置在從武關到藍田的某個路段,那麼,想一舉拿下關中是極困難的。

陳藎很瞭解官軍的軍事情況,對於孫傳庭的火車營,他如此評價道:

“春秋戰國之時,打仗本以車戰加步兵爲主;但車戰只宜在寬闊的平地進行,地勢稍微侷促坎坷,車子轉動前進就都不靈便。所以自從趙武靈王採用胡服騎射取得成功後,各國也先後仿效,騎兵就逐漸取代戰車,成爲戰場上最活躍的主力軍。後世雖也有人採用戰車作戰,但大都以失敗告終。如唐朝房琯以車戰對付安祿山,便在陳陶斜遭到慘敗。至於近世戚繼光和俞大猷重新使用戰車,一來是因爲在平原作戰,二來是因爲大量使用了火炮和火統。將炮放在車上當然比人扛馬馱要方便得多,同時車又能屏蔽火器,使之免遺矢石攻,所以戚、俞使用戰車是成功的。”

陳藎接著分析孫傳庭的兵力,據宋獻策以及湖廣這邊紅隊嚴薪的探報,秦軍主力約有六七萬之數,孫傳庭又用三戶一丁的辦法,增加了大量民夫,號稱部衆三十萬,實力強勁。

然後陳永福的數千人馬,現在還活動在豫東一帶,不知道究竟是敵是友。陳藎雖然給陳永福寫過好幾次書信,但陳永福依舊沒有徹底投靠闖軍。

最後陳藎說道:“孫傳庭如果出關與闖軍作戰,一定會檄調鄖陽的高鬥樞前來夾擊。高鬥樞兵力有限,肯定不敢離開鄖陽,可只要他活動在闖軍的後方,就一定會牽制我們的部分實力。”

李來亨馬上明白了陳藎的用意,笑答道:

“高鬥樞是自守之賊,他依仗的王光恩也是我的老朋友。我聽說之前張獻忠圍打武昌時,賀逢聖幾次催促高鬥樞前來救援,鄖兵也一動不動,還讓楚王嘲笑什麼‘便若騎母豬,亦應至矣’。”

李來亨指著地圖上鄖陽府的位置說:“義父放心北上,鄖陽就交給我拔除。待我拔除鄖陽,助一功大哥略取武昌、嶽州以後,便立即以江淮經略使旗號東行,爲大元帥牽制徐州剿總。”

李過對李來亨當然是一切放心,不做任何多想。只是在之前牛金星的謀劃中,爲了能夠說服李來亨領兵離開湖廣,是要將李過手中三萬精兵中一萬五千人交給李來亨統帥。

現在時勢發生了變化,朝廷設置剿總,合力剿除中原,李過急於帶兵北上參戰,這時候再把一萬五千精兵交給李來亨指揮,似乎就有些不合於情理。

但這件事情之前都已經商議好了,而且李來亨又已經卸任湖廣節度使職務,讓陳藎、白旺、高一功領了三鎮節度,出爾反爾似乎更加不合情理。

還是李來亨給了義父一個合適的臺階下,如今湖廣大定,闖軍可以支配的人力和物力資源十分充沛。李來亨的建議是,從李過的三萬精兵中挑選二千銳士做骨幹,再從襄陽、荊州等地徵募新兵萬人,編組一支新軍。

這樣李過不需要減損太多兵力,就能幫李來亨補充上相當多的部隊。

對李來亨而言,有李過幫忙提供大量軍官、老卒,也可以加速他擴軍的速度。現在闖軍佔領了德安、黃州、襄陽、承天、荊州、漢陽六府,原有的三萬多人湖廣闖軍完全不敷使用。

即便通過收編左鎮餘部,已經可以把三萬多人的湖廣闖軍擴充到將近五萬人。但李來亨現在又在籌建闖軍的正規水師:

按照李來亨的規劃,湖廣闖軍水師由劉希堯和藺養成指揮,除了原本的左鎮水師以外,爲了稀釋左鎮舊將的影響力,他還把治營、藺營中水性較好的人也全部編入水師之中。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刷新左鎮的種種不良積習,也通過陸軍轉水軍的辦法,無形中消化了劉希堯的力量。

由於左鎮水師的戰船多以臨時改裝的民船爲主,所以李來亨採取了將多數民船放還原主或拍賣兜售於行商的辦法,只保留了部分質量較好的戰船。爲了保證今後戰船的補充,李來亨還讓白鳩鶴在襄陽、蕭維崧在漢口,都設立了新的造船廠,用於打造內河作戰的小型戰船。

闖軍水師編制十標,共約一萬一千人左右。每標配置數量不等的炮船、戰船、坐船、輜重船數十號,帆如疊雪,檣若叢蘆。

而水手船伕們,除了左鎮的舊人和劉希堯、藺養成的老兄弟以外,在闖軍佔領漢口以後,李來亨便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了漢口九省通衢的優勢,從漢口鎮聚集的商船船隊裡招募了許多老水手從軍。

闖軍的水師佔用了一萬餘人的人力,再加上佔領荊襄數府以後,闖軍又要在各州縣城鎮設置分守兵,李來亨手裡直接掌握的野戰兵力,就被削減到了必須立即進行擴充的地步。

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六十九章 貍奴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茍活於世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三章 林貓貓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
第二十二章 會師商州(下)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四十二章 真韃首級的京觀第一百二十七章 誓死保衛晉王妃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四十二章 多爾袞放棄太原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六十九章 貍奴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九)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五十五章 復興陝西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二十三章 授節鉞於晉王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一百四十五章 李元胤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一百八十四章 愛新覺羅殺無赦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三十六章 人才儲備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三十六章 流動作戰與根據地的條件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三十章 破陣軍嶺川(一)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五十八章 暴斃之憂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茍活於世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六十四章 我們這一年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六章 易名李來亨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六十九章 劉芳亮暢快出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一百章 東方既白,大順中興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七十五章 血仇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三十三章 救鮮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七十四章 給晉王算一卦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三章 林貓貓第四十三章 刀伊入寇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八十章 動地翻天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一百五十二章 紫薇在宮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峨县| 鹤岗市| 个旧市| 阳谷县| 富锦市| 汶上县| 民权县| 九龙坡区| 桃源县| 莱西市| 吉林省| 行唐县| 肇州县| 汾阳市| 镇康县| 泸州市| 福清市| 浑源县| 平昌县| 仁化县| 卓资县| 任丘市| 英山县| 和田市| 伊金霍洛旗| 大理市| 团风县| 米脂县| 东港市| 田林县| 疏附县| 晋中市| 梁山县| 淳安县| 海兴县| 康保县| 砀山县| 青龙| 太仆寺旗| 龙南县| 临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