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八章 攻城大營

城外的官軍連營數裡,把麻城圍了一個裡三層外三層。宋一鶴安居中軍帳中,他被黃麻的大名士曹胤昌一陣吹噓亂棒,滿心覺得城內士紳至遲在一兩天內就會開城投降,自己朝思暮想的梅家財產,也應該不遠咯。

所以最近幾天一到晚上,宋一鶴就下令停止攻城。他既然覺得沈莊軍投降在即,便不願意自己的撫標精兵在城下折損太多。

上行下效,其他將領、變節士紳們,也就都將兵馬撤了下來,一起回營休息。

既然撫臺大人都不著急,他們又要著急一個什麼勁兒呢?

這樣一來二去,圍城官軍便整個鬆懈了下來。士兵們本就無聊,手上又因爲近來的屠掠捏著不少金銀錢財,那些變節士紳也有意賣好於官軍,便請來不少妓女、戲班乃至於百貨行商,到軍營裡做買賣。

官軍將領還向這些百貨商人徵收孝敬費用,每一鋪、每一攤均需交納若干敬獻之費,才能在軍營中做生意。有些軍官和士卒眼紅商販牟利,居然還有趁夜在營外搶掠行商貨物,然後運入營內繼續販賣的做法。

鑑於困守麻城的沈莊軍,只有招架之功,沒有反攻之力,大家又都風傳梅增智開城投降在即。所以官軍士伍們也就越發的不在意軍紀,養鳥、蓄犬、編籬、搭棚、聽曲、下棋、打葉子……這些都還算是比較收斂的。

更有甚者,宋一鶴麾下撫標一營,竟然還有許多士兵因爲買春行淫、強姦民婦的事情發生爭執,最後演變成兩大羣人私鬥。

到晚上各隊皆回帳休息以後,白天因爲搶奪婦女而同友軍私鬥,結果因爲下手不夠狠而慘敗的十多名官兵,就趁機拿上刀槍兵刃,趁著仇家散開休息入睡的好機會,一舉撲入帳中,先以布袋套頭,再以兵刃一陣狂毆亂戳。

不知道是哪個兄臺出手太狠,居然用長矛戳人,一槍下去便是一灘血跡。正在軍帳內睡覺的官兵一下全都驚醒了過來,不少人看到血跡和屍體,還有那些手持兵器正在行兇的友軍,完全不明所以,還以爲是敵軍前來劫營,驚呼中紛紛棄營逃散。

正在做著“安居平黃麻”美夢的宋一鶴,又過了好一會兒,等這場炸營鬧劇越演越烈,搞的中軍大帳周圍全都是喧譁聲的時候,才趕忙批了一件外衣,出來查探。

他看見到處都有潰兵亂跑、亂喊,心中也很沒底,也產生了“莫不是沈莊軍夜襲劫營”的想法,腳底抹油,差點就直接跑掉了。

好在湖廣撫標畢竟還是一支較爲精銳的部隊,其中不乏善戰的精兵干將,有幾名軍官登高一望,看四面並無衝殺的情況,宋一鶴才按住了自己的雙腿,小心翼翼指揮親兵開始進行彈壓。

撫標精兵人人手持火把,披堅執銳,甚至還有人生怕出了什麼大簍子,連火銃輕炮都拿了出來。他們佔住大營中央的十字道路,排成幾條縱隊往前推進,依次排查下去,才終於搞清楚了情況:原來是士卒因搶掠婦女分配不均而私鬥搞出來的鬧劇!

宋一鶴頭痛欲裂,痛心疾首道:“此前數日攻城之時,怎麼未曾見過你們有今夜之勇武?”

他心中憤恨,從身邊一名親兵腰間鞘中抽出一把佩刀,直指著那羣私鬥的官兵怒罵道:“你!你!還有你!你們不是很勇嗎?今日攻城,便以爾輩爲先登之士!”

生事的那羣亂兵聽到這話,才慌亂了起來,紛紛跪倒在地,哀求撫臺大人從輕發落。但這時候已經開始有不少官兵,注意到了麻城城內隱隱約約的硝煙,一開始大家還覺得那些煙霧應該是炸營的時候,有一些軍帳被不小心燒燬所致。

可等天色一點一點變亮以後,所有人都漸漸確定了下來,煙霧分明是從麻城城中涌出來的!

宋一鶴驚喜道:“必是城內有忠義士紳已殺梅賊,爲我開門。”

他接著又看了周圍士兵一圈,嚴肅地說:“戰機不可輕失,爾輩違反軍紀,罪無可赦,但若敢於先登,斬取一二賊首,或許還可輕議!”

宋一鶴生怕錯失掉這個寶貴的破城好機會,便不等剛剛經歷了一次夜間炸營,精神疲憊的官兵們休整,當即強令各部投入攻城之中。

官兵們全都怨聲載道,大家先是放縱了好幾天,又一晚上沒睡好,現在巡撫大人還非要強逼所有人立即去攻城?

既然麻城城內已經生亂,等他們自己開城投降不就完了嘛!

在這種心態之下,官軍士氣可謂空前的低沉。雖然宋一鶴爲了儘快收取奪城之功,一再催逼,可所有攻城部隊都在磨洋工,人心怯戰,毫無鬥志,完全就是在裝模作樣,隨便做做攻城樣子給撫臺看看,然後混混日子罷了。

只有從施州衛調來的土司兵和宋一鶴自己親自抓的撫標精兵攻城比較賣力,他們先擡來大炮一陣狂轟,很快又發現城頭上的守軍並不像往日那樣迅速以火炮還擊,而是毫無動靜以後,便和宋一鶴一樣猜想城內發生內亂,牆頭守軍大概已經被悉數調走。

那麼此時再不登城,還等何時?

這些精悍的撫標官兵和施州土司兵,心態又爲之一變,轉而開始帶著一種過度樂觀的態度,彷彿武裝遊行度假一般,分成好幾支縱隊,擡著雲梯、唱著小曲兒,便準備輕取麻城。

可就在官軍登城到一半時,終於有眼尖的人發現四面城角不少地方,赫然已經樹立起了闖軍大旗。攻城官兵心中先是一驚,但隨即便都覺得闖軍尚在中原,怎麼可能出現在麻城?必是守軍的詐計而已。

“反擊!”

正當官兵大爲放鬆的時候,猛然聽到城頭上傳來一片“反擊”的吶喊聲,人人驚駭莫名,仰首望去,赫然見到一羣頭戴紅纓氈笠帽的士兵,擡銃架炮,對著攻城部隊便是狂轟濫炸。

“是闖賊!真的是闖賊!”

不知道是誰先喊了一聲,緊接著便有無數人跟著呼喊了起來,還有不少人沒有聽清楚,心中詫異前面的將士在鬼叫些什麼?

可當最前排的攻城士兵突然丟下武器向後潰逃,被這幾天放縱生活和夜間炸營搞得精神緊張的官兵們,也就顧不上突然出現在麻城城牆上的人到底是誰,只知道學著身邊的友軍丟下兵器,趕緊逃跑。

不管到底是不是撞上硬茬了,反正跑的比友軍快,一定沒錯。

宋一鶴看到攻城部隊突然不戰自潰,先是一頭霧水,等親兵告訴他城頭上出現了闖軍旗幟後,他才痛罵道:“這不過是沈莊賊虛張聲勢、故弄玄虛而已,爾輩居然爲此等鬼蜮伎倆所迷惑,可笑、可笑!”

他越想越生氣,乾脆親自帶著所有撫標親兵到前線堵截潰逃官兵,不許攻城部隊後撤半步,敢有逃竄者,即令督戰的親兵將其就地正法。

這樣強力彈壓之下,攻城官軍才勉強停住了後退之勢,在宋一鶴的強迫下重新衝到前排和守軍廝殺。

本來麻城城內的確是發生了梅增智和周文江這主戰、主和兩派士紳,都在內訌中瓦解的事變,守軍戰鬥力肯定也出現了很大問題。

即便嚴薪帶著紅隊隊員親上城牆協防,他們這不到一百人的部隊,也是杯水車薪,起不到太大作用。

但是攻城官軍被闖軍旗幟所惑,不少人都認爲一定是有闖軍潛入城中協防。他們對闖軍其實並不瞭解,但也聽說過近來三邊總督傅宗龍在中原被闖軍打得全軍覆沒的事情,因此心生恐懼,士氣更加低沉,攻城愈發不積極,越打越慢,任憑宋一鶴如何上火催促都沒有辦法。

當日頭完全升起的時候,攻城官軍還是沒有取得太大的進展。可在麻城西北方向數裡處的三角山,于山林掩蔽之下,正有大隊兵馬從大別山南麓潛行而至,他們銜枚疾走,過高山、穿險要,已佔有了正對著攻城官軍隊伍蜂腰處的良好戰位。

三角山因其三柱奇峰,狀如獸角,突兀蒼穹而得名,又因有“筆架飛瀑”的奇觀,又名筆架山。“筆架飛瀑”的景觀附近,有一處古蹟,是元末徐壽輝起義稱帝,率領紅巾軍屯聚於此時留置的鑄錢爐。

從大別山南麓潛行過來的這數千精悍勁卒,指揮部就駐在鑄錢爐邊上,爲首的少年將領頭戴紅纓笠盔,身穿天藍色箭衣,披掛一件薄皮輕裘,手拈爐旁的一截斷箭,從容笑道:“可擊矣。”

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三章 林貓貓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十章 李寨主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五章 礦徒軍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十章 李寨主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一百二十二章 開國封侯,失之交臂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九十章 首都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八章 科舉改革
第三十四章 破陣軍嶺川(五)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名臺詞第六十三章 情報流纔是戰場的本質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一百一十五章 小姨媽羅顏清第三十一章 破陣軍嶺川(二)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六十二章 僕固懷恩第四十章 曹營的抉擇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三章 林貓貓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十章 李寨主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五十八章 刀馬旦(上)第六十八章 皇太極自有安排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七十三章 洗甲北舞渡(三)第十一章 制式銀幣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六十一章 中營宿衛驍騎第五章 礦徒軍第八十章 太原唐王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十四章 明國西地諸帥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八十五章 守太原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一百三十七章 長伯,好做好做第二十九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完)第四十九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二)第三十七章 水生第八十八章 虜必有詐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四十六章 繡衣使者出奇算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十章 李寨主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一百二十二章 開國封侯,失之交臂第一百八十三章 嗷,得國之正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九十八章 上蔡亂局(一)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二十六章 天降闖軍第六十五章 湖廣巡撫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五章 闖營一小卒(下)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十八章 建號封爵第一百四十九章 瘋狂辱多爾袞第七十一章 我大清的銀彈打天下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六十九章 大順軍以順擊逆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一百二十八章 撤離保定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九十八章 我之左驍衛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六十六章 摧破裕州城(二)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一百零二章 拯救大帥劉芳亮第十一章 非晉王不可第十八章 士紳團練第九十八章 武昌和嶽州第九十章 首都第九十二章 宋和記第十三章 誰來當皇帝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三十一章 入宮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十五章 小河溪集市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八章 科舉改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顺县| 萍乡市| 嵊泗县| 保德县| 永靖县| 石狮市| 年辖:市辖区| 恩施市| 呼和浩特市| 抚宁县| 霍邱县| 钟祥市| 灵山县| 昌宁县| 香港 | 大安市| 临漳县| 朔州市| 延寿县| 海盐县| 乌海市| 榆中县| 原阳县| 德安县| 斗六市| 大名县| 当涂县| 云龙县| 黑河市| 通化县| 永宁县| 福州市| 新龙县| 平乐县| 金昌市| 南江县| 扶余县| 偏关县| 胶南市| 远安县| 洮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