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

西安城中。

由秦王府改造而來的大順新皇宮,由於永昌天子已經駕崩的緣故,如今皇宮內皆是披麻戴孝,只有數量不多的宮人穿著素衣在宮內維持著這座皇宮的正常運轉。

但它已無主人。

羅汝才爲辛思忠等河西諸將洗塵接風的地方,還是他在西安城內的官署。因爲羅汝才既是西北經略使,又是陝西節度使,所以兩處官署也是合併辦公。衙門照舊是由過去明朝的陝西巡撫衙門改建而成,一進官署之內,迎面而來的就是一隊花枝招展的歌女。

接著數隊樂工魚貫而出,列道兩旁爲河西諸將奏樂。辛思忠臉上掛著一些尷尬的表情,他還以爲羅汝才經略關中這樣成功,或許行事作風已經有所改變,沒想到還是如此沉溺酒色之中。

羅汝才自己則向辛思忠吹捧起了這些歌女的身份,他說:

“老弟啊!這些美女,你可多瞅瞅,哪裡是米脂婆姨比得上的?有幾個還是先帝在時,他將秦王府朱家王爺豢養的幾個美妾賞給了我……可惜、可惜,先帝待我是皇恩浩蕩,我卻沒能見上他的最後一面。”

羅汝才說到此處,不僅滿臉悲傷的神情,而且還向著東北面的方向,遙遙拱手朝拜。話語裡每一次聽到“先帝”,都要停頓好一陣子,出身草莽的南陽公對於“君臣之道”能夠掌握到這般地步,連辛思忠都覺得又可敬又好笑。

辛思忠心裡已經完全放下了對於曹營舊部的擔憂,他看到羅戴恩正在官署內佈置宴席,略帶驚喜道:

“老總管!我們也有許多時日沒有見過面啦。”

羅戴恩鶴髮蒼顏,看起來又衰老了幾分。不過羅戴恩對於自己現在負責的陝西民生職務,看來是非常樂在其中,眼神中光芒閃爍,整個人都好像籠罩在一層光芒裡面,顯得熠熠生輝。

他和辛思忠寒暄幾句以後,就馬上開始提起河西援軍出關作戰,在糧秣後勤方面的種種問題。羅戴恩說得頭頭是道,一切地方糧食物資的相關情況,他都能信手拈來,不愧爲過去曹營時期羅汝才的大管家。

辛思忠的副將米剌印是土司官出身,他和許多明朝官吏都打過交道。以他見多識廣的眼光,都感嘆說:

“老總管博聞強記,治理關陝民生政務的本領,真是許多舉人和進士出身的官員都不想相比。”

羅戴恩撫著鬍鬚就哈哈笑道:

“老頭子也只是發一發號令,等到落實下來的時候,具體到各個州縣去辦事。還是要多虧了參與進來的許多官吏——也多虧了惠相出面,很多過去不願意爲大順做事的明朝官員,也都慢慢歸順了過來。

惠相在陝西的門生故吏不必說,他名氣很大,不比啓翁。許多人聽說惠相已經做了大順的宰相,這才放下心來,安心歸順。

獲鹿的消息傳到關中時,本來也有許多官紳想要趁機釀亂造反。也是多虧了惠相帶著宋王,到各州縣巡視,加上汝才恩威並施,才使得關中一隅之地,至今沒有出什麼大的亂子。”

羅戴恩所說的“惠相”,就是早先李自成進入關中時,接受了大順官爵的平章政事惠世揚。惠世揚是明朝的三朝元老,又是天下聞名的名士,早在李自成少年牧羊時就曾經聽說過惠世揚的大名。

惠世揚此人在陝西省內名望極高,他歸誠於大順,在一開始便起到了很大的模仿性作用。

當獲鹿之敗的消息傳開以後,惠世揚這位比羅戴恩歲數還要大上幾截的老人家,又帶著明朝的秦王、現在大順的宋王,前往陝西各地巡視,鎮靜人心。

可以說,陝西現在能夠如此平靜,還能夠成爲有力支援前線的後方大本營,惠世揚是起到了很大作用。

辛思忠問道:“惠老先生身體可還好嗎?入城以來還未向老先生問好呢。”

羅汝才拍拍手道:“不礙事。老先生歲數大了,之前在陝西省內巡視一圈,已經將他累壞了。我專門從原來秦王府的那批下人裡面,抽調了一批,專程到惠老先生的府上去照看他,不礙事的。”

“如此便好。自從獲鹿以後,此前各地望風歸順的官紳舊吏,多有趁機謀反叛變的情況出現,像老先生這樣能和咱們大順始終站在一處的人,真是要多加保護才行。”

羅汝才、羅戴恩兩人一同笑了笑,便邀請河西諸將到官衙內吃飯。這時候吉珪則湊到羅汝才的身旁,向他提醒道:

“南陽公,不要忘記了辛將軍帶來的許多兵馬,尚有一大半駐紮在西安城外。接風洗塵的同時,也不能耽誤安置這些人吧?

總不能厚此薄彼。”

羅汝才恍然大悟,趕快點頭:“對對對,辛老弟,你看看我,險些忘了這等要事!”

吉珪又笑道:“西安軍民百姓早給河西援兵準備好了許多犒軍用的牛羊蔬果,辛將軍就在城內好好休息,城外那些將士,我們也會妥善安排,將犒軍的酒肉都送到營中,到時候軍心振奮,出關一戰,必定能夠收取平定東虜的戰功。”

辛思忠帶著一點小小的驚訝回答說:“那也有勞吉先生了。”

羅汝才轉了一下眼珠子,他正打算吩咐吉珪去辦理此事,吉珪卻先說道:

“犒軍用的酒肉都在倉庫,我看老總管剛從那邊回來,對情況應該十分了解。南陽公,不如就讓老總管直接將犒軍酒肉送去城外軍營吧?”

羅戴恩遲疑道:“辛將軍帶來的兵馬,都駐紮在哪些地方?”

辛思忠先楞了一下,然後回答說:“我都是按照楊將軍的安排,爲了避免大軍集中,生起疫病,就分散到了幾處駐紮,有的在灞橋,也有的在藍田一帶。”

楊承祖遂接話說:“辛將軍的兵馬,我都是直接安排到咱們的軍營裡,不會有什麼大礙的。”

羅汝才的目光從辛思忠、羅戴恩、吉珪、楊承祖幾人的臉上一一劃過,最後沒有說什麼話,點頭答應下來:

“戴恩,你去把酒肉送到城外各處軍營犒軍吧。快些辦完此事,回來西安,咱們和辛老弟再好好喝一頓酒。”

吉珪輕笑說:“南陽公不要忘記了喝酒誤事呀!”

羅戴恩聞言也大笑道:“汝才,你確實該記得這件事。現在是不比之前那段時間了,之前前面有先帝頂著。現在先帝不在了,東虜如果打來陝西,你可不能再這樣成日喝酒了,不然遲早會壞掉大順的事情!”

羅汝才臉上微紅,頗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好啦好啦,我自然曉得。如果大順真的需要我站出來,我羅汝才又豈會是那種無膽鼠輩?”

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二章 白土崗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四章 女官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著大順走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
第四十八章 楚闖的騎士第六十三章 三人行第八十四章 金山第八十章 囚車行第一百章 揚武藍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四十八章 伏兵山陽(三)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朝廷成敗,悉在吳三桂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二十七章 三方四軍,暈頭轉向第六十五章 朕不爲寡人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七章 侯爺的日子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六十六章 西北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第二十三章 龍駒寨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一百三十一章 治亂大不易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一百零四章 鄖陽式結局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一百二十章 奔楚(十)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三十五章 元戎與花頭第九十一章 一線城市第五十九章 亡國之道第八十三章 方以仁失策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二十九章 自取滅亡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一百零六章 揚武劍第八十三章 大梁精兵甲天下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六十五章 摧破裕州城(一)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六)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四十五章 李來亨的秘策(二)第一百二十四章 南線亦大捷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一百零六章 流賊無備第一百零九章 顧君恩在此第八十二章 精明震怒,借師助剿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二章 白土崗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一百四十六章 北來水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十二章 廢兩改元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八十六章 劉芳亮做出決策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六十三章 別動軍出城第四章 女官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六十一章 大婚之信第二十九章 朝鮮第四十一章 楊嗣昌的終局(五)【第三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常態,大順衛生運動第一百三十四章 埋骨何須桑梓地第八十三章 李過回來啦第一百二十一章 關寧軍是大明柱石啊第一百零一章 天氣晴朗夏雨正涼第五十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三)第十四章 大義覺迷錄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六十三章 帝國特惠制第一百四十八章 徐蚌會戰開始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八十四章 範永鬥第四十八章 中夜決堤使南灌第二十八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七)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五十一章 藺營換裝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一百七十五章 我大清天下無敵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七十六章 洗甲北舞渡(六)第一百零二章 潼關防線堅如磐石第三十二章 伐遼第一百四十四章 燙手山芋邢夫人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著大順走第六十四章 大順使者第十三章 清軍俘虜第七十五章 尚可喜第一百七十七章 就這?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干县| 汾阳市| 蓝田县| 锡林浩特市| 祁阳县| 广丰县| 昌都县| 安陆市| 无棣县| 漠河县| 南投市| 日喀则市| 双流县| 铁岭县| 阜平县| 吴川市| 铁力市| 莱芜市| 新和县| 永康市| 都匀市| 安国市| 神木县| 武强县| 大同市| 南皮县| 长岭县| 镶黄旗| 石景山区| 砚山县| 鹤壁市| 江门市| 芮城县| 谢通门县| 威远县| 丹寨县| 高青县| 邛崃市| 全南县| 枝江市| 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