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八十一章 馬進忠欲降

李來亨爲了堵住左鎮的水師,先派了馬寶將隨州各處渡口攻佔下來。原本爲了以防萬一而不敢輕出的隨州守軍,在李來亨率領闖軍主力抵達隨州城下以後,也陸續出城參戰。

這樣李來亨就集中了差不多三個步兵標、二個騎兵標、一個炮兵標,再加上左、治、藺三營,共約兩萬多人的部隊。這樣的兵力相對於圍城大營的萬餘殘部已經有了很大優勢,更何況圍城大營裡的一萬人,還包括了沒有多少戰鬥力的大量水手船伕,而且全部士氣低沉,糧秣緊張,根本不具備多少戰鬥力。

馬進忠且戰且退,連續焚燬了好幾處營地,最後只能龜縮到河岸,依靠水師進行協防,才勉強守住大營中最後一塊營壘。

闖軍則大舉直進,連續平毀圍城大營二三十處營盤,擒斬左軍餘部上千人。馬寶在完成攻佔周邊渡口,封鎖上下游,杜絕金聲桓西逃之路的任務以後,也率部返回隨州城下,又更進一步加強了闖軍的圍攻兵力。

在這樣猛烈的強攻之下,軍心士氣本就低到谷底的左軍餘部終於支撐不住,有兩名守備同時率部投降。左翼防線門洞大開,郝搖旗趁機一鼓而進、長驅直入,徑直殺進大營中央,左衝右馳,又俘虜數百名官兵。

過了一會兒,李來亨親自來到已被闖軍佔領的左軍營盤督戰。原來軍戍嚴密崗哨環布的前沿陣地,現在已經變成了三堵牆鐵騎縱橫的場所。

隨同李來亨來此的賀錦、白旺、陳可新三人,飽受左鎮水師攻城之苦,特別是賀錦和白旺兩人還差點因此翻臉。他們看到眼前的場景,許多左軍強行佔據的農舍,還有用來放置麻繩、帆布、鐵釘的臨時倉庫,都成爲了一堆堆的瓦礫場。

還有不少房舍和窩鋪,被馬進忠撤退前焚燒得焦頭爛額,肢體不全。有的像刺蝟一樣,在一小塊地方中,集中地受到不可勝計的箭矢。蒙上灰沙的箭翎已經變成灰色;箭鏃深深地陷入土牆、木窗中,誰也不肯花費一點氣力把它拔出來,再派一次用場。

空地上拋棄著殘破的兵刃和無法修補的衣甲,有的還沾上了血污。還沒有掩埋起來的戰馬的屍體被割裂得支離破碎,發出腐臭的氣味。在它周圍的稀少的青草都被壓平了,只留下他們主人垂死前掙扎的痕跡。

陳可新忍不住感嘆道:“景物猶是,人事全非。”

經過鷹子山之戰後,方以仁久經苦戰而積累的疲勞都被興奮的期待所抵消了。他和陳可新打了一個招呼,兩人雖然還不熟悉,但同爲闖軍中少有的士人,天然具有較多的共同語言。

顧君恩也走了過來,他雖然是行軍司馬、是謀士,可也穿著一件叮噹作響的鐵甲,吸引了陳可新的目光。

顧君恩看著殘破的營盤戰場,又望著遠處的河流,心想這次隨州大戰,雖然中間幾經波折,但最後總算和自己戰前的謀劃相同,成功摧垮了不可一世的左良玉兵團。他心中升起一股豪情,即興口占一詩道:

“擊破橫流氣萬千,中原可濟孰投鞭。天教北地來南氣,水滿隨州聞杜鵑。”

他這首詩重點都集中在闖軍的戰勝之威上,格調不高,用詞用字也比較一般。不過陳可新作爲在場衆人裡功名最高的舉人,自然不能低人一頭,他的手筆又確實高出了顧君恩詩作一大截。

“好直兄即興所佔,意調高絕,真顯我闖軍英雄氣魄。”陳可新先讚歎一句,隨即又道,“若闖軍能夠爭鼎立國,到時候只要百姓安居樂業,我自當退隱鄉里,功成而告身退。”

他接著低吟道:“男兒無事業,淡泊亦英雄。未敢輕毛遂,羞稱識孔融。談笑居人下,君親入夢中。開國望鄉梓,江雪歸田壟。”

陳可新的詩文表面上是說自己功成身退,如何如何不在乎功名利祿,但實則一句“開國望鄉梓”,又暴露了他意欲做闖軍從龍元勳的打算。

他們兩人都作完詩文以後,只剩下方以仁一位士人還未發言。方以仁心下只覺得十分好笑,他看了看李來亨的神色,心中便有了想法,道:

“闖軍戰勝之威、府主用兵之神,固然神武動人。可百姓飽受戰火之苦,昨日滿堂笑,今日滿牀骨,真可哀也!”

方以仁隨即道:“東鄰有老翁,廢病瘦如帚。西鄰失其子,夫妻皆殘朽。縣官奉軍牒,遮道捉人吼。如狼如虎兵,一繩貫八九。只恨不昨日死,仰天但搏肘!”

他將摺扇收在手中,長嘆道:“兵連禍結,楚民大苦。府主今爲天下除一左賊,可猶有民賊無數盤踞其上,闖軍之業尚未過半,諸公尚需努力啊。”

他這話瞬間就把顧君恩和陳可新的格調拉踩在腳下,凸顯自己的大仁大悲,又正符合李來亨想要宣揚的宗旨。

果然,李來亨隨即笑道:“正是如此,三楚殘破,接下來我們更要用心於治道。需知馬上可以得天下,而不能安天下,諸公當爲我明此道。”

顧君恩和陳可新兩人互相看了一眼,從李來亨和方以仁的話中,似乎聽出了湖廣闖軍的某種遠大圖謀來。

這時候郝搖旗從前線奔回,給李來亨帶來了一條大好消息:“節帥……馬進忠願降!”

“哦?”

李來亨眉毛一挑,馬進忠是農民軍的叛徒,沒想到金聲桓還沒說什麼,馬進忠反而先表示了投降之意。

不過馬進忠本身與闖軍並無統屬關係,他投降時也並不和闖軍處在同一戰場。雙方確實不存在什麼尖銳的歷史矛盾,反而因爲這層關係的存在,讓馬進忠可以更容易投回到農民軍的陣營來。

郝搖旗接著補充道:“馬進忠是願意投降,但是他要求馬寶親自入營跟他見面,他才能放下心來。”

“呵,兵臨城下了,他還要和我講條件?”李來亨冷笑道,“我看馬進忠的投降很沒有誠意,一點誠意都沒給出來,就要馬寶入營去見他?只因爲馬寶也姓馬嗎?”

郝搖旗聳了聳肩膀,解釋道:“掌哨啊……節帥,馬寶他以前不是官軍將領嘛?他跟馬進忠在河南的時候就是舊相識,我估計馬進忠因爲這層關係,所以才一定要見過馬寶才肯投降。”

他接著又勸道:“嘿,我看馬進忠怎麼都不敢對馬寶兄弟動手的。若節帥不放心,大不了俄跟著馬寶兄弟一起進去勸降……主要是左軍的水師戰船啊,現在雖然他們受不了多久,可要是金聲桓發狠把船全部鑿破,咱們可就虧大咯!”

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七章 左鎮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六章 六尚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
第四十一章 殿前軍增援山東第一百六十二章 最後一戰(八)第一百二十六章 奔楚(第二卷完)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十九章 北上商洛山(上)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二十五章 世子李玄燁第一百三十二章 人心離解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一百三十三章 李來亨:多難興邦吧第一百五十七章 最後一戰(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八十五章 隨州的全面勝利第四十章 孫可望第二十章 北上商洛山(下)第三十六章 大順的水利第一百一十六章 飛雲橋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八十五章 不死於賊,必死於法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阿山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爾袞的首級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二十五章 盡入我彀中第五十七章 問冬衣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一百零三章 高鬥樞怎麼辦第六十八章 摧破裕州城(四)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七章 左鎮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一百一十七章 關中有何罪第二十四章 富水堡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十章 竹溪突圍(中)第二十四章 李來亨的處置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五十章 義藩藩兵第七十八章 治隆漢唐第四十八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一)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七十章 挖坑必填第一百二十七章 民氣可用第五十一章 何面目歸見陛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三十七章 暴民的復仇第一百一十五章 奔楚(五)第二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六十三章 山中豈桃源(二)第五十七章 燧發槍成軍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八十二章 依舊大順第九十六章 江山靠誰守第五十三章 最強之人高謙第一百八十七章 獻祭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九十八章 方太師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第一百六十七章 大順軍萬勝(三)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一百零四章 決戰在開州嗎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一百七十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一百零一章 崩潰的吳三桂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四十三章 高一功的輩分第一百八十章 兩白旗白甲第八章 世祖回鄉第一百一十一章 奔楚(一)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一百一十八章 金戈鐵馬之象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二十六章 李來亨以手握日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第一百零四章 大順古長安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八十二章 千人諾諾,數夫諤諤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六章 六尚第四十一章 左跑跑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五十一章 猛士許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拜泉县| 楚雄市| 昆山市| 日土县| 措勤县| 郁南县| 桂阳县| 德庆县| 辛集市| 绥江县| 磐安县| 乌审旗| 岗巴县| 丽水市| 睢宁县| 通渭县| 通州市| 丰顺县| 西乌珠穆沁旗| 临沂市| 德格县| 泊头市| 建德市| 揭阳市| 天峨县| 治县。| 盐津县| 合阳县| 报价| 缙云县| 沐川县| 津市市| 凯里市| 兴仁县| 建始县| 获嘉县| 安陆市| 孝昌县| 德化县| 大港区| 固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