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一十章 坑盡胡虜

千騎過滹沱,闖軍騎兵從華北平原的雪地冰河上飛馳而過。除了李來亨帶走的六千騎兵以外,另外還有兩千多名乘騾子跟進的步兵戰(zhàn)士。

古往今來,歷史浮沉,不知道決定了多少民族、多少國家和多少人民命運的滹沱河,已經(jīng)在望。

更始時,更始帝劉玄派劉秀撫河北,劉秀剛到河北,邯鄲人王郎詐稱成帝子劉子輿,起兵稱帝,河北諸郡望風而從,然後以十萬戶懸賞劉秀,劉秀一行竟成了喪家之犬,無處可依。日夜奔走,食宿皆在野外,不敢入城。

劉秀日夜兼程逃亡,當時正值寒冬,一行人蒙霜被雪,皮膚全部凍裂。最後逃到了滹沱河邊上,可是河流湍急,河上沒有船隻可渡,光武君臣幾乎將要覆滅在河北。

劉秀派雲(yún)臺二十八將之一的王霸去打探,王霸見河邊無船,不敢就這麼如實報告,怕衆(zhòng)人在恐懼之下散去,於是謊稱河面結冰。

衆(zhòng)人一聽高興了,趕到河邊,誰知就在這區(qū)區(qū)短時間內(nèi),滹沱河真的突然結冰封凍了,劉秀一行趕快乘這個機會渡河,但畢竟是剛結的冰不結實,一行人還沒有完全過河,冰就開始融化,最後幾輛車就掉進了河裡。

後來北魏孝莊帝和權臣爾朱榮對峙河橋的時候,所謂“光武受命,冰橋凝於滹水”,說的就是這一件事。

這時候天寒地凍,和劉秀那時候的情景又不相同,浮沱河結冰不過是常事罷了。但李來亨還是和郝?lián)u旗、張洪、郭升三人,提出了光武帝的這件往事,他舉起馬鞭,指著南面的博野縣縣城和滹沱河所在的方向,慨然道:

“自古受命,必有天兆。光武過浮沱,昭烈的盧躍馬,皆是如此。今天我們揮兵南下,追逐虜騎到一半,大雪驟停,使得我們可以從容行軍,這難道不是上蒼在庇佑著闖軍嗎?”

郝?lián)u旗和張洪兩人皆是突騎鬥將,郝?lián)u旗還算是跟著方以仁讀了些書,張洪就純?nèi)淮笞植蛔R一個。他們領會不到李來亨突出此言的高屋建瓴精神,只是如實道:

“雪下了這麼久,再不停,那可真是賊王八老天爺了。”

李來亨咳了一聲,郭升才接道:“大帥起仁義之兵,救民於水火之中,理合於天,神祗所福,故能功濟宇宙,大庇生民。虜騎猖獗,今上蒼驟停大雪,是要皆大帥之手,驅(qū)除此獠啊。”

郭升原爲明軍柳溝副將,見識水平,確實比郝?lián)u旗和張洪高出一點點。

李來亨點了點頭,他將斗篷上的積雪用力抖落,耳朵裡已經(jīng)能夠聽到博野城方向傳來的炮聲。

“炮聲正隆,說明顧君恩還在堅守!我們一路上甚至沒有發(fā)現(xiàn)東虜留兵守衛(wèi)北道,亦無探騎偵查,可見博野激戰(zhàn),已經(jīng)到了生死相拼的最關鍵時刻。”

李來亨的分析讓郝?lián)u旗、張洪、郭升三人盡皆點頭,他接著低下頭,從馬鞍上拿下長矛,在雪地上劃出闖軍攻擊的示意圖來。

“根據(jù)探騎之前所報,虜騎估摸在五六千人左右。即便經(jīng)過攻堅消耗,估計應當還有四千人以上,兵力不可小覷。我們此戰(zhàn)一定要除惡務盡,爭取做到全殲東虜,不使匹馬北還。”

李來亨接著指定郝?lián)u旗爲陣前排陣使,說道:“搖旗,你是闖軍的果毅將軍,這段時間你跟著樂山讀書,研習兵書戰(zhàn)策,我全都看在眼裡。我能確信,以今天的情況而言,臨陣決機,我一定不如你。這一戰(zhàn),由你充任排陣使,盡殲敵騎,就看此舉了。”

郝?lián)u旗將大棒橫在馬前,轉(zhuǎn)過頭去看了看闖軍的軍容,大笑道:“不要說四千清兵,即便七千、八千,我也一定爲管隊的消滅趕緊。”

“張洪、郭升!”李來亨接著說道。“郝?lián)u旗要擔負指揮重任,先鋒將就由張洪充任。郭升你和我一起留在中軍,盯住北面,小心提防清軍逃走。”

“好!悉聽大帥吩咐!”

李來亨抽動馬鞭,衝到全軍的陣前,向闖軍的戰(zhàn)士們高呼道:

“兄弟們!明軍……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朝廷官軍,他們本來應當擔負起保境安民的責任。可是今天,就在今天,我們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情況呢?這些官兵,這些本來應該爲朱洪武的大明朝,爲普天下的老百姓守衛(wèi)邊疆的官兵們,他們卻和塞外的胡人,卻和濟南大屠殺的兇手們廝混在一起。

這是我們能夠容忍的事情嗎?官兵,朝廷,今天不僅不能做到保境安民,反而是做起了引狼入室、與虎謀皮的勾當。不消多說,兄弟們都知道,官兵們引東虜入關,無非是爲了消滅我們——爲了砍掉我李來亨的人頭罷了。

好,今天李來亨的人頭,就放在我的肩膀上。如果官兵和東虜沆瀣一氣,他們的刀鋒就能更快一點,就更有把握砍下我李來亨的人頭,那我就直言一句,管叫他們來吧!讓他們一起來吧!

闖軍會怕嗎?難道闖軍會怕了明軍和清軍沆瀣一氣嗎!”

郝?lián)u旗笑罵道:“怕他孃的球兒!”

郭升則立即帶頭大喊道:“闖軍無懼!闖軍萬勝!”

接著“闖軍萬勝”的歡呼聲,便響徹全軍。每一名戰(zhàn)士的面容上,都掛滿了戰(zhàn)勝的信心。他們有的人來自劉芳亮的左營,有的人是在歸德才投順了闖軍的河南鎮(zhèn)官兵,還有小袁營的人——包括袁時中的兄弟袁時泰都在這裡。

來自天南地北的戰(zhàn)士們,齊聚在了李來亨的旗幟下面。

李來亨不禁爲闖軍威武的軍容所陶醉,他花費了多少時間,從崇禎十二年竹溪縣投闖開始,到現(xiàn)在崇禎十六年的初春,將近四年的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

wωω⊕tt kan⊕Сo

孫可望和李定國,在雲(yún)南用了四年的時間,創(chuàng)造了抗清的大本營和大基地。那麼他李來亨,也有信心,在四年的生聚教訓以後,徹底打破皇太極、多爾袞一輩胡虜?shù)幕脡簟?

大夢誰先醒?

不!大夢再不會降臨到中華,因爲沒有人會強逼著他們沉睡了。

嘩啦一片戰(zhàn)刀出鞘的鏗鏘之聲,李來亨抽出了碭山之戰(zhàn)時,他從遏必隆手上繳獲到的綠鯊魚皮腰刀——長刀外蒙綠鯊魚皮,紫呢刀套,刀鞘木質(zhì),寒光逼人。

李來亨看向郝?lián)u旗,郝?lián)u旗露出一個直爽的笑容後,他就把腰刀豎立在面前,刀刃的兩面,分別映照著李來亨的面孔——陽光直照的一面,銳氣逼人,英武非常,黯淡的另一面,則深沉如水,彷彿冰下暗流。

戰(zhàn)馬長嘶——

闖軍騎兵分別列隊,一面面旗幟在雪後的正午陽光照耀下,光彩萬千。

張洪先把頭盔向下拉低,接著把面甲全部放下。咔嚓一聲,他身後的騎兵將士們,全都做出相同的動作,一面面面甲遮蔽住了騎士們過分年輕的面孔,卻無法遮擋住他們瞳孔中昂然的戰(zhàn)鬥意志。

這情景,差點就讓李來亨高呼一句“鋥亮的馬靴,如林的刺刀,年輕的面孔,民族的武力”了。

他還想再說些什麼,但語到此處反而詞窮。何況兵兇戰(zhàn)危,闖軍有必要保持對清軍襲擊的突然性,似乎再沒什麼鼓舞士氣的多餘必要。

戰(zhàn)鬥到了這種地步,還用再多說什麼?

只要人盡其職就好了吧。

深藍色的罩衣戰(zhàn)袍,在一片如洗的雪色大地中,彷彿是冰雪化成了水,雪水又凝結成了深藍色的海洋。如林如牆亦如海,穿著揚武藍軍服的戰(zhàn)士們,化身成爲了雪的精魂。

燕趙自古多悲歌壯勇之士,白溝河和浮沱河之間的這片土地上,又有多少年輕的士兵,曾用他們鮮血澆灌這一方土地,滋養(yǎng)民族的元氣和狂人的野心,使不知道多少發(fā)狂欲醉的愚人,枕戈待旦,浸泡血海之中。

“殺光胡狗。”

李來亨緩緩放下面甲,他的聲音較之以往裝腔作勢的那種溫和,更顯冷酷,顯出令人膽寒的絲絲涼意。

李來亨冷冷道,“戰(zhàn)勝之後,我必坑盡東虜。”

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一章 湖廣節(jié)度使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十章 李寨主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qū)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zhàn)(五)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xiāng)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三章 李天下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zhàn)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zhàn)(七)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zhàn)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jīng)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五十六章 賀鎮(zhèn)精騎(三)第十四章 郭君鎮(zhèn)的勝利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九章 牛相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jiān)國、晉王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六十四章 曹營
第九十六章 鳥銃對輕炮第一章 湖廣節(jié)度使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三十七章 真正的新朝雅政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十章 李寨主第五十三章 都督府轄區(qū)第五十三章 顧君恩第七十二章 洗甲北舞渡(二)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三十五章 河南的土地改革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七十三章 北伐不能太急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zhàn)(五)第四十二章 易道三第七十一章 大雪滿弓刀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六十一章 小酒宴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二十四章 一天不學習第八十八章 龐存回鄉(xiāng)第八十八章 大清的王爺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明是盟友,需要五十個師保護第四十四章 黃河之冬第四十八章 尼堪人第五十六章 三百大船第二章 這裡不是魏博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一百零四章 折箭爲誓第十五章 春秋大義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八十六章 左良玉,斬立決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一百三十八章 中興大明啊第一百二十九章 山西大局糜爛第三章 闖營一小卒(上)第八十八章 顧君恩來了夠不夠第四十九章 老而不死是爲第四十八章 無能狂怒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一百二十八章 晉王李來亨第十九章 陰謀改變不了歷史第七十章 鷹子山下第三章 李天下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十章 李錦和李鼐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第一百四十六章 守門員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zhàn)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zhàn)(七)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四十四章 五營軍制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避箭第七十二章 大將劉汝魁第八十二章 狗韃子不過如此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zhàn)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三十六章 崇禎哭第九章 整治三河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jīng)第三十一章 踏過士紳街第八十五章 幼辭小妹妹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三十四章 大加封賞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九十五章 失陷主帥第一百四十二章 傳庭死,大明中興矣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五十六章 賀鎮(zhèn)精騎(三)第十四章 郭君鎮(zhèn)的勝利第四十章 萬曆以來所未有的大捷第十五章 袁時中之心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第六十二章 都營田使白旺第九章 牛相第十五章 老營改革(下)第五十三章 河南巡撫的稻草(六)第一百一十一章 監(jiān)國、晉王第三十九章 小虎隊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第六十四章 曹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同县| 安仁县| 板桥市| 天祝| 特克斯县| 兴隆县| 阿克苏市| 昌吉市| 弥渡县| 平原县| 固安县| 平利县| 无棣县| 昌都县| 张家港市| 彰化市| 宁远县| 永德县| 怀远县| 鲁甸县| 沙雅县| 荣成市| 松潘县| 安宁市| 米易县| 博白县| 甘泉县| 林芝县| 扶风县| 汝南县| 大悟县| 竹溪县| 鹰潭市| 盖州市| 聂拉木县| 东莞市| 仲巴县| 黔西县| 汶上县| 菏泽市| 晋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