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三十三章 容齋隨筆只有六筆

自從清軍控制京師以後,北京城裡的氣氛就變得異常詭譎了起來。城中官紳軍民,人人都知道皇太極軟禁了聖天子,兇殘的虜賊包圍了禁宮。

可是除了清軍入城的當天,有數十名大臣、士人,或者聚集家僕救駕,或者在家中自盡以外,大部分人在此後的日子裡,居然還是安之任之,好像一切都沒有發生過變化,大明依舊是那個大明。

市肆比起過往冷清了許多,東虜強行霸佔了紫禁城附近的許多房屋民宅。還有很多與國同休的勳臣外戚被東虜“請入”皇宮以後,至今沒有被釋放出來,他們豪華的別苑宅邸、豪墅林園、亭臺樓榭,也全部成爲了八旗兵居所。

這些維持京師市肆酒樓繁榮的達官貴人們,現在要麼已被皇太極拘入宮中看管起來,要麼就小心翼翼地躲在家裡,再沒有人敢大搖大擺地出來,到市面上一擲千金了。

本來初夏已至,京師節令正好,天高氣爽,令人心曠神怡。放在往年,京中諸樓,風月場所,連雲甲第,王公侯府,哪一處不是清歌曼妙,醉酒情況的勝景呢?

而今卻只是一片蕭條。

張家玉在去往一處專售文房四寶的紙筆鋪子上,於道路上又見到了巡街的八旗護軍。他很想掩住鼻子,否則再難忍受這樣撲面而來的腥檀之氣,跟在八旗兵後面的明朝官軍,張家玉見過,都是曾經駐守在山海關外,臥冰飲雪,爲大明守遼土的關寧鐵騎。

率獸食人,何至於此乎?

張家玉是廣東東莞人,與崇禎初年因失守關遼而被殺的袁崇煥是同鄉。他雖然出身不屬名門望族,但十九歲即考取秀才成爲生員,二十二歲鄉試中舉人,此時年不滿三十,已得中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加上張家玉喜好劍術、技擊,精通經文詩詞書畫,性格與許都類似,豪勇直爽,所以也和東南復社一系的不少人關係密切。例如陳子龍便是張家玉的好友,只是自從徐州動亂後,方以智、許都、陳子龍三人下落不明,現在京城又發生了這樣的劇變,有些時候,張家玉真是升起不如回嶺南鄉里,做個教書先生,終此殘生的想法。

他知道形勢如此,沒有別的辦法。只是近來京中的滿洲人,不僅巡街次數大大減少,過去立滿城頭的守軍,好像數量也大爲減少。

張家玉聯想到前兩天夜間,頻繁出入京師城門的大軍,還要許多店鋪被強行攤派的東師新餉,腦中已經有了清晰的答案。

“掌櫃的,店裡有賣《容齋六筆》嗎?”

張家玉步入紙筆鋪子裡,這家店是昨年年底新開的,店中陳設乾淨整潔,掌櫃的看起來非常年輕,但五官面孔卻又顯得堅毅果敢,充滿飽歷風霜的沉澱感。

掌櫃聽到張家玉的問題,表情有些驚異,回道:

“《容齋隨筆》只有五筆,沒有六筆。先生果真要買的是《容齋六筆》嗎?”

“我要買的就是《容齋六筆》,《容齋隨筆》的第六筆。”

掌櫃將張家玉帶入店中,說道:“先生可以同我到書房裡找找看,或許能夠找到這本《容齋六筆》。”

“但請所願。”

“先生裡面請。”

張家玉跟著掌櫃慢慢步入店鋪後面的書房,沒走幾步,他便隱約聽到了一陣琵琶聲:先是曲調哀婉曲折,奏著奏著,突兀一轉,宛若鐵騎殺出,聲聲驚弦,好似萬箭齊發,隱滿殺機。

“客人的《容齋六筆》,就在這裡,客人自己入內吧,我會守在門外的。”

掌櫃指著一扇房門,請張家玉自己進去。張家玉卻也不疑有詐,直接走了進去。他一推開房門,屋內的琵琶聲便突然停歇,堂屋內人影一晃,一個熟悉的身影就把張家玉抱了個滿懷。

“元子兄!”

“陳臥子!”

兩人相擁在一起,張家玉見到闊別經年的故交老友陳子龍,忍不住眼眶一紅,哽咽道:“好、好,太好了。臥子一切安好,這太好了。”

陳子龍悄悄關上房門,豎起一根手指,噓聲道:

“噓,我現在不是陳臥子,而是在京中做筆硯買賣的陳三爺。元子兄今後要改口叫我三爺了。”

陳子龍接著請張家玉入座,問道:“一路上有無他人跟隨?現在京師情勢非同小可,我來此龍潭虎穴,一切人事都要萬分小心。元子兄同樣,身家性命在此,做事定要審慎。”

“三爺多慮了,我一個庶吉士,又不參要軍機戎馬之事,建奴倒也並不注意我。”

張家玉呵呵一笑,然後就神情肅穆地問道:“三爺……三爺冒險來此龍潭虎穴,看來是與新東家,關係已經是莫逆?”

陳子龍知道張家玉忠心王事,又有勇有謀,當京師被皇太極控制以後,張家玉居然還能利用裝作難民逃出北京的家人和自己重新建立聯繫,他的判斷力和行動力,還有預測局勢發展的能力,都讓陳子龍深爲佩服。

“不錯……老東家的產業已讓外人篡了,新東家好歹是我們的自己人,與篡奪家業的外人決計不同。而且我已看過這新東家經營的許多產業,均是井井有條、手段高明,規模宏大,不僅超過了老東家以前的景況,而且比之老太爺的時候,也不遑多讓。”

張家玉聽罷,只能苦笑道:“我們自己瞎了眼睛,開門揖盜,讓外人篡了產業,怨不得別人。只是這外人用詐變之法篡取產業,如何讓人心服?何況他倒行逆施,現在不過人人隱恨未發罷了。”

“元子兄……你怨我嗎?怨我找上了新東家。”

“忠臣義士,於明爲多。”張家玉終於正聲道,“朝廷二百餘年江山,天下士民已經無愧於太祖高皇帝。貴軍以正道取天下,何有怨言?我聽說大順永昌天子自俸極儉,身旁不過一妻一妾兩個老嫗而已,粗糲與士卒衆,如此明主聖君,即我遇之,猶且北面臣事之。何況三爺身陷徐州,刀斧及身,帥臣信讒,將欲殺爾。

明朝固有之土地、人民,非一家一姓固有之土地、人民,而實中國所有。此是朝廷負三爺,非三爺負朝廷。”

陳子龍聞言不禁嘆息道:“我在徐州時,一路所見百姓殘破,官軍皆如虎狼,所過必焚掠殘滅。我同密之、許生,本都有報效朝廷,扭轉乾坤的大志,可是侯制臺欲殺袁時中,高鎮臺又從中作梗,徐州動亂內幕,元子兄有意,我可以將其原本,全部講給兄聽。”

這處紙筆鋪子,是大順軍安插在京師內的紅隊據點之一。

在徐州投奔李來亨的三名士人,許都已跟隨顧君恩投筆從戎,方以智則因精通西學、物理、算學,被李來亨留在身邊,與湖廣提點學政的謝徵一起籌劃進一步刷新湖廣隨營學堂和鄉官學堂的教學內容。

陳子龍身爲雲間才子,又是復社領袖之一,於明朝京師士林之中,人脈廣泛。他知道自己的一支生花妙筆,在戎馬倥惚的大順軍裡起不到什麼太大的作用。但自己在北京的許多老友,如能策動起來,一定能爲李來亨提供許多幫助。

因此陳子龍便毛遂自薦,請纓跟隨紅隊人員,秘密潛入京師之中,聯絡老友,策動明朝舊臣,更重要的是爲李來亨打探清軍的內部動向。

他留張家玉在商鋪裡吃午飯,菜餚十分精細,不比尋常達官貴人的宴席差。不光珍饈美味,連細瓷的的碗碟、包銀的筷子,都讓張家玉十分喜愛。

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二十一章 貍奴新生活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三章 龍鳳廟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七章 左鎮第三章 龍鳳廟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茍活於世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七章 左鎮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十六章 五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
第一百二十五章 陝甘大亂,楊承祖難辭其罪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十二章 闖營的勝利第四十章 再議老營改革第二十一章 貍奴新生活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然武俠化的一章插曲第五十章 三百年帝統第五十四章 賀鎮精騎(一)第六十二章 後勤策第七十七章 勿以多殺爲慮第四十九章 棒打韃酋第三章 龍鳳廟第十八章 強攻屏風寨(四)【求收藏和推薦!】第二十二章 西寧公第五十二章 陝西遭了二茬罪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五十一章 收遼第七十八章 復其仇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一百三十九章 懷來宴第一百一十六章 奔楚(六)第六十章 不見洛陽花(三)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九十三章 慶功宴(下)第四十五章 遼澤第一百八十九章 選擇第七章 左鎮第三章 龍鳳廟第八十三章 郭升第六十章 戰雲陰霾第一百三十章 蟲豸搞政治第十九章 欲取棗陽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一百零七章 闖軍一諸侯(上)第一百零九章 曹帥亂彈琴第一百零九章 拜謝李過第一百四十一章 狙殺李來亨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六十一章 不見洛陽花(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奔楚(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羅顏清絕不茍活於世第一百一十七章 奔楚(七)第一百零二章 九條龍谷可成第四十三章 和平將軍陳永福第一百一十八章 奔楚(八)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五十八章 朝鮮世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飛雲橋南岸第一百一十四章 小太師第一百二十三章 萬炮齊發第二十六章 洛陽春光好(三)第三十章 城下之潰第三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十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七章 左鎮第二十二章 始興王第七十章 奇襲雪域第三十七章 闖軍萬勝第六十六章 倫理梗第十二章 沈莊軍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八十八章 方孔炤之死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三十九章 李定國案第一百五十三章 康大海第十九章 東西並進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三十九章 天父之教第七十二章 鹿角線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五十四章 開科萬言書第八十章 鄉官體制開始動員第一百一十六章 西安事變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第四十七章 千騎劫營第三十三章 推行營莊制第八十九章 不滅此胡,何復爲人第五章 耿應衢的生意經第十六章 五軍第一百一十九章 奔楚(九)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州徐州第三十五章 誰是狗第八十九章 白溝河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七十章 放棄關中第七十八章 劉國能自刎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一百零五章 毒士吉珪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九十三章 衝出洛陽城第六十九章 大明的姜維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京山县| 唐海县| 平和县| 赞皇县| 永宁县| 天水市| 政和县| 申扎县| 和田县| 盖州市| 大庆市| 望谟县| 隆子县| 左贡县| 兴文县| 田林县| 噶尔县| 共和县| 仪陇县| 苗栗县| 林甸县| 平遥县| 吴旗县| 巴楚县| 海宁市| 京山县| 东丰县| 绥芬河市| 永城市| 扎兰屯市| 垫江县| 南雄市| 鸡西市| 兴业县| 米林县| 广元市| 吉木乃县| 万盛区| 自贡市| 永修县| 榆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