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一百三十八章 延安府野豬嶺

天空澄藍似海,白雲雪白如浪,八月的黃土高原,既有深黃色風沙席捲,也有被染上青綠色的千溝萬壑。

錦繡般的綠覆蓋了大地裸露的貧瘠筋骨,高低起伏間,卻又隱隱露出質樸剛健的褐色地層,草地上到處都是點點似星子般,黃色的蒲公英花,大順軍的騎兵飛馳而過,揚起的戰塵與旋風,就把這些蒲公英花吹上了天際。

它們愈飄愈遠,化在了藍天裡,幾隻灰羽的烏鴉在飽餐後,一邊歡快地叫著,一邊像是海里遨遊的魚兒飛了過去。

地平線的山嶺處,一顆顆樹屹立山坡,站成了一個個人;一個個人守住山谷,立起了清軍的旗幟,又成了一片片林。

廣袤的黃土大地上,一座古老的高原正在坍塌。

八月間,陝北的風勢減弱,風姿飄逸。整個夏天基本上刮的是輕柔的微風,風姿翩翩,徐徐而來,但李來亨卻從這清逸的風中,嗅到了硝煙與血腥味的氣息。

大順軍軍隊站定隊列,列陣於延安府甘泉縣南面的野豬峽前。野豬峽峽口險窄,爲戍守重地,此時峽谷之上,已經站滿了清軍士兵,峽口兩側,還修築了簡易的木製營壘,放置了八旗軍使用的重型紅夷大炮。

李來亨帶來留下了羅戴恩和羅顏清在臨潼收治難民,自己則設法集結了將近兩萬人的軍隊,把包括高汝利、王良智在內的明朝降軍,還有米剌印率領的河西軍隊,都帶了過來,北上延安府,準備救出袁宗第率領的陝北守軍。

清軍方面,多爾袞也不會坐視李來亨從容北上。他雖然還在猛烈強攻著寧夏、榆林、延安三城,但是經過將近一個月的攻城戰鬥,這三座鞏固堅實的要壘,已經顯露出了動搖之勢。

順軍元從多陝北人,延安府的米脂縣又是李自成的桑梓之地,這裡還有李自成剛剛重修不久的李氏祖墳,本地人都知道,一旦順軍戰敗,清軍,還有那些痛恨大順的官紳,都一定會屠滅米脂。

所以陝北人,特別是延安人,對於大順軍的支持也達到了全力以赴的地步。平民百姓紛紛走上城牆,協助袁宗第守城,人們從自己的口糧中設法擠出一點點來,想拿去接濟守軍,但又被袁宗第拒絕了——畢竟延安作爲大順的防禦重點,儲糧至少在幾個月內是不用擔心的。

但是經過多爾袞和吳三桂將近一個月時間的猛烈進攻,堅如磐石的陝北三城,即便在名將袁宗第、王永強、孫守法等人的防守下,由於寡不敵衆的緣故,也終於走到了搖搖欲墜的邊緣。

多爾袞因此可以騰出手來,調集了三萬多人的部隊,既然滿洲八旗兵,也有外藩蒙古兵,連吳三桂都帶著大約三千名精銳的家丁,跟隨睿王趕到了地勢險要的野豬嶺佈防。

李來亨看著山坡上嚴陣以待的清軍陣列,臉上並沒有顯出一絲一毫的難色。他神情看起來依舊輕鬆自在,顯露出一種淡然閒適的自信感。

“初唐時,樑師都與突厥聯軍南下寇關中,營壘就是建立在此處。”

張皮綆問道:“就是在這野豬嶺上嗎?”

一位在軍前贊畫機要的陝西本地文士,大著膽子湊上來說:

“張制帥,這是《舊唐書》裡樑師都傳的內容,樑師都就和現在賣國求榮、投身夷狄的吳三桂一樣,都是投降了韃子的狗漢奸。唐初名將延州總管段德操數次在陝北打敗了樑師都,段德操是北齊名將段韶之子,小人聽聞制帥亦是大順元從之後,果與段德操相似,今後一定也能夠擊破吳三桂。”

大順處處以盛唐典章禮樂爲標榜,李來亨更是常常自己派說書人到民間去製造他是“太原公子再生”的輿論。

這些歸誠大順的陝西籍貫文人士紳,大多已經認爲順軍撤離以後,西北必定大亂,桑梓將遭到一次空前的劫難,只有全力支持李來亨,纔能有驅逐韃虜,重新收拾關西江山的機會。

所以李來亨在臨潼開醫科科舉招攬郎中時,居然還有不少不願意舉兵叛亂的官紳,從鳳翔、平涼、慶陽,乃至於蘭州等地,千里迢迢舉家奔至長安附近,主動放棄祖業田產,要跟隨大順軍撤離關中。

這位在軍前贊畫機要的文士,就是其中之一。

其實張皮綆的父親,不過是闖營早期的一員小卒而已,但李來亨聽他說話十分好聽,就笑道:“這位先生名諱是何?孤要記得你的名字。”

文士當即大喜道:“小人……小臣杜崇禮,字歸仁,富平人士,中舉人功名不久,尚未授明朝之官,大順王師便入卷甲入關。小臣早先曾寫過數篇萬言策論,進言於牛太師,只不知何故未有回覆。今幸蒙晉王殿下看中,跟隨軍前,自當粉身以報。”

李來亨指著前方野豬嶺上層層疊疊,防守異常森嚴的清軍,問道:

“孤觀清軍軍勢,約有三萬之數。兵力在我軍以上,又佔有地利,以逸待勞,杜生以爲當如何破敵?”

現在李來亨突然諮詢自己軍事實務,杜崇禮全不能答,不禁汗流浹背。但杜崇禮畢竟是明末的舉人,即便不通於實務,也擅長用六經注我故弄玄虛一番。眼看答不出來有前程盡毀之虞,杜崇禮也只有硬著頭皮侃侃而談:

“大王英明神武,必然早有成謨,小臣哪敢班門弄斧?《易經》說得好,潛龍勿用,亢龍有悔。多酋兵強馬壯、佔據高地,顯是亢龍,必有災禍。殿下則爲潛龍,只要謹慎行事必能抓住多酋的漏洞,一舉摧破。又《孫子兵法》雲,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東虜不露出破綻,我軍就防守;東虜露出破綻,我軍就進攻。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如此則爲萬全之策。”

李來亨聽他洋洋灑灑說了半天,看似面面俱到其實全不得要領,知道杜崇禮是一個明末常見的空疏學人,亦不與他計較,只微微一笑:“杜先生所言甚是,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孤王已有破敵之策。”

李來亨將馬鞭緊握在手裡,凝目注視著遠方野豬嶺上的清軍,直到清軍中軍一面黃色大纛終於開始移動時,他半皺著的眉頭才完全鬆開,以鞭遙指山嶺說:

“韃虜久攻延安不下,士氣已衰,如今兵力雖衆,卻逡巡不前,坐視我援軍雲集,正是暮氣已深了

多爾袞最大的優勢是佔據有利的地形,如果是我站在清軍一側用兵,豈會這樣將旗幟全部展開?簡直是自己要將所有兵力暴露給敵人砍。這完全不合於兵法,皮綆,你以爲清軍如此用兵,目的何在?”

張皮綆吃了一驚,不可思議道:

“睿酋大張旗鼓,難道是想憑藉威勢嚇退我們?他簡直是癡人做夢!大順軍的將士,豈會爲這一點兵馬所嚇住。”

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五章 礦徒軍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四章 小徽柔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二十一章 貍奴新生活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著大順走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
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七十三章 大寧新城第二十二章 活曹操梅之煥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不累吾民一年第九十五章 瑪瑙山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二十九章 毛遂自薦第七十九章 華南海盜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八十一章 降矣哉,終身夷狄;戰矣哉,暴骨沙礫第五章 礦徒軍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二十五章 大戰將至第一百一十章 承天府第一百四十四章 借道第五十四章 車騎關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十五章 宇文免費補償上一章過多的玩梗第七十九章 飛雨入葉縣第一百零六章 竹溪一節帥(下)第三十一章 南都內戰第一百二十章 鐵鞭孫守法第六十六章 卜人宋獻策第一百零三章 馬三寶第一百零二章 解圍太原城第一百二十四章 奔楚(十四)第一百一十七章 徐州總動員第七十八章 黃河巋然不動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七十七章 洗甲北舞渡(七)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九章 鄉官亦士紳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一百二十五章 潰圍第四十四章 義送袁時中第二十八章 血戰無名山(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重點進攻,我全都要第一百一十八章 閻爾梅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三十七章 楊嗣昌的終局(一)第一百三十三章 雁門之戰以後第八十七章 稅改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三十八章 必要的“暴行”第四十九章 松尾芭蕉第四章 小徽柔第八十六章 全世界都想知道李來亨在哪裡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一百一十一章 歷史轉動起來了第一章 滿洲入寇(上)第九十五章 前營的黑色大纛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九十四章 火線解放,豁賤爲良第六十一章 進士館第二十七章 洛陽春光好(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可抵抗的八旗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從屋上建瓴水第九十二章 慶功宴(上)第二十九章 官軍崩潰第一百六十章 最後一戰(六)第五十章 臣竊議親藩封建論之不可第九十九章 聯軍末路(四)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三十八章 東三城告急如星火第九十章 十八子主神器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清忠臣洪承疇和大明忠臣吳三桂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三章 楚闖這一年第三十三章 迷霧裡的號子聲第六十七章 老府第五十二章 金氏朝鮮第一百三十二章 天下名將姜瓖第二十三章 楚闖雷霆第一百二十章 貝勒爺昏招迭出第四十三章 公私合營第二十九章 會戰時刻第二十一章 貍奴新生活第八十六章 爲什麼跟著大順走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八章 殺晉王,焚王府第一百零七章 我大明同治中興了第十六章 虯龍溝第七十四章 郭巨埋兒第九十九章 弘光朝廷第三十五章 周公吐哺第四十四章 滿城之戰故智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九十一章 高謙日記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四十六章 紛紛落馬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投县| 霍州市| 金溪县| 当阳市| 于都县| 霸州市| 塘沽区| 元阳县| 通山县| 东海县| 青海省| 中卫市| 襄樊市| 合作市| 禹州市| 武定县| 阳高县| 宜丰县| 安塞县| 和林格尔县| 玉树县| 宜君县| 微山县| 商城县| 祁连县| 民勤县| 准格尔旗| 淮阳县| 扬州市| 连江县| 通渭县| 河北省| 渭源县| 丽江市| 高陵县| 辉县市| 山东省| 洞头县| 宁国市| 开化县| 西乌珠穆沁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