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

發給了賞功銀以後的雜牌新附軍,果然士氣大爲提振。而且濟爾哈朗的這二十多萬兩銀子,雖然是許諾給陣前殺敵的士卒們,但等到戰後,唐通自然有的是辦法再從士兵的手裡,將這些銀子搞到自己的腰包裡面。

所以連此前對大順軍已經產生畏懼之心的唐通,這時候鬥志都已勃發,感到摧滅流賊,未必是一個多麼困難的任務。

跟隨唐通一起出擊抵禦劉芳亮重騎衝擊的屯齊,則冷眼旁觀著這一切。經過涅槃口之敗以後,他對順軍的戰鬥力已經做了重新評估,在清軍當中,屬於相當冷靜的將領之一。

屯齊不像唐通那樣,被清軍這邊一時的氣勢所迷惑。他還能看到更爲深層次的東西:

敵人既然是困獸之鬥,躍谷覓食的決心和勇氣,一定就超過了被賞功銀激勵奮發起來的明軍官兵。

不能得勝就只能求死的黑暗困境,是明軍這些雜牌部隊難以體會到的差距。

屯齊已經做好了唐通不能得勝的準備——這種情況本來就在他和濟爾哈朗的考慮之中,只要最後這些漢兵,能夠給流賊造成足夠傷筋動骨的殺傷也就很可以了。

圍城的清軍兵馬,早在昨天就已經在深州城四面郊外挖掘了一條重壕。濟爾哈朗所處的中軍大營,更是在營牆以外,又修建了一層木柵欄,在許多要道處,還另外堆置了許多鹿角。

莊親王的盤算就是把漢兵當成消耗品,和流賊一一對子,消耗流賊的兵力。清軍自己的核心部隊,不管是真正滿洲太君,還是那些漢軍旗旗人,最後都是要依託重壕和營牆阻敵的。

在清軍這樣完善的部署之下,流賊即便能夠破圍而出,其突圍力量勢必也已經遭到重創,生力軍受到嚴重損傷,即便能夠衝到獲鹿戰場,參與清順之間的主力大會戰,也難以扭轉清軍不可動搖的優勢局面了。

所以屯齊親自率領的這近千滿洲兵,就絕不能輕易陷入敵陣之中。而一定要小心運用,做好自己督戰隊的任務,鼓勵那些漢兵的士氣就夠了。即便形勢再如何險惡不利,濟爾哈朗也要求他萬萬不能輕率地陷入和流賊的無謂戰鬥裡去。

屯齊經歷過涅槃口之敗,他當然知道流賊還沒有被清軍戰無不勝的神話籠罩威壓。闖賊還是一支很有骨氣、非常難啃的硬部隊。滿洲兵只能用在最後一擊上,而絕不應該輕易被拼在消耗戰裡面。

這一層教訓,也算是滿洲人內部的有識之士們,經歷了碭山、白溝河、涅槃口三場會戰情況以後,得出的一種針對大順軍總結性的經驗教訓吧!

以昌平鎮官兵爲核心力量的萬餘明軍戰兵,則在唐通的指揮下,衝出中軍大陣,準備在清軍圍城重壕和深州城之間的曠野上和順軍交戰。

這些明軍官兵也都算得上是數萬魚腩雜牌軍中的精華所在,軍容尚算齊整,戰列也算得上是比較有章法。並沒有變成一團亂哄哄的樣子一齊擁上,而是在軍官們的組織下,以數個波次的形式撲向劉芳亮。

順軍重騎最後放完一波箭雨和銃彈以後,劉芳亮就和郝搖旗別過馬頭,各自帶領左營三堵牆精騎和楚闖騎兵楔入敵陣之中。

劉芳亮將長矛夾在肋下,戰馬奔騰如驚雲涌動,煙塵繚繞,彷彿山崩地裂。左營騎兵的衝擊速度越來越快,馬匹的四蹄參差於一處,大地震動,劉芳亮和他左右的騎士們,全部將上半身微微低伏下來,雙手離開繮繩和馬鞍,只憑借腰腹力量和馬鞍、馬鐙的幫助,將自己固定在馬背上面。

兩支同爲漢人的隊伍,針尖對上麥芒,一切都發生在屯齊的冷眼旁觀之下,他帶著近千滿洲督戰隊守在明軍衝擊隊形的側後翼,靜侯著漢人和漢人之間血腥的搏殺與消耗。

順軍騎兵多穿著藍色罩衣,明軍官兵則因爲長期拖欠糧餉的緣故,軍裝緊缺,許多士兵都是七七八八穿著模樣各不相同的衣服,遠遠看起來就顯得有些雜亂無章,不似順軍陣伍那般齊整。

好在有濟爾哈朗於陣前開出的賞功銀激勵,官軍的軍心士氣還是相當可以。順軍重騎的衝鋒威力已經非常驚人,即便是在遠處靜觀戰局變化的屯齊,都暗暗爲劉芳亮發起的猛烈衝擊感到心驚。

可是這樣一波驚人的衝鋒,居然並沒有打垮明軍官兵。唐通依舊帶著一羣家丁圍在中間,那些被賞功銀激發出鬥志的魚腩明軍士卒,居然不怯反進,迎著順軍的衝鋒大舉逆擊,在陣中殺成一團。

兩軍旗幟攪於一處,軍陣戰線頓時犬牙交錯起來。劉芳亮本以爲皇太極留下的圍城部隊,都只是些不堪一擊的羸弱敵人,未曾料到明軍官兵有了足夠餉銀支撐以後,士氣振作,居然還是這樣難纏。

左營騎兵過於託大,劉芳亮一心只想著趕緊突往濟爾哈朗所在的中軍大陣,沒有預料好對付明軍反撲部隊的情況,結果便使得戰況焦灼起來。猝不及防的大順重騎,在短暫衝鋒以後,很快就深陷敵圍之中,掙脫不得,只能轉爲白刃格鬥。

這樣的白刃格鬥,對於人馬具裝的左營重騎非常不劃算。不少騎士或者是戰馬被敵人砍倒,或者是被敵人直接拖拽下馬,陷入慘烈的消耗戰裡。

劉芳亮自己個人固然是勇武無敵,帶著一隊親衛騎兵左突右衝試圖打開局面。但這時候屯齊也已經漸漸感到戰機顯露,馬上就部署那些滿洲太君們遊走在戰線外圍,不斷騎射襲擾,八旗兵裡專門有一些箭法精準通神的狙擊高手,他們多用輕箭,射程極遠,全是數騎攢射一處,目標就在於狙殺敵軍之中具備高價值的軍官將領。

左營三堵牆的許多精銳老兵紛紛被滿洲馬弓手射中摔倒,雖然他們幾乎人人穿著重甲,等閒幾根箭矢根本不能殺傷他們分毫。但是滿洲兵的箭法十分神準,多以射擊戰馬爲主,戰馬受傷的騎士們便更容易陷入明軍官兵包圍之中,形勢頓時險惡了起來。

在戰線另一端作戰的郝搖旗,卻毫無壓力。楚闖騎兵採用的戰法和大順軍傳統上的三堵牆不同,雖然李來亨也給楚闖精騎取名爲三堵牆騎兵——但是顯然他們的牆更爲“厚重”的同時,也更爲“脆弱”。

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六十章 反對第九章 牛相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九章 高家寨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八章 著佃交糧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十八章 祝捷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一章 太原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
第二十二章 牛金星第八十一章 土寨整編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十一章 竹溪突圍(下)第一百零八章 多爾袞退兵第四十六章 李自敬第六十章 反對第九章 牛相第六十一章 行軍司馬第一百一十五章 亂刀砍死張汝行第八十四章 重回得勝寨第九章 高家寨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已厭棄我家第五章 先帝遺詔第一百四十五章 大明水師出場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十六章 李自成(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醜陋的辮子第六十八章 沙州之戰第五十七章 左良玉的打算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二章 竹溪一民夫(下)第十六章 赤蛇蛻皮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九十八章 聯軍末路(三)第六十二章 山中豈桃源(一)第八章 著佃交糧第二十四章 張獻忠的天國建國記(二)第一百零八章 少虎帥破陣(三)第六十五章 小虎回汴第一百零三章 東虜醜類第五十四章 周祚鼎第一百六十九章 殺掉李來亨啊第五十五章 天不欲朕一海內第十四章 秦晉爭禪第一百八十五章 清掃第一百三十章 天下人仰視的李來亨,無誤第十六章 鞏尚書的好文章第七十八章 寧武關只打了兩天第十一章 兗州軍民第十八章 祝捷第五十一章 半日破城第五章 公審殺人第一百一十二章 流賊兵勢,強悍至此第一百零九章 西安軍營第一百一十六章 難道歸來盡列侯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一百二十一章 秦人不暇自哀第七十九章 撲夷陵(五)第六十九章 公審劣士紳第三十三章 霧中的騎兵交戰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五十二章 袁時中不畏於死第一章 太原第二十四章 洛陽春光好(一)第一百零九章 太行山下第八十三章 五行旗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一章 幼辭在開封第七十九章 夾河之役的第一勝第二十三章 李得勝第一百五十一章 快,快,太快了第八十五章 紙幣第一百一十五章 不爲張睢陽,便爲顏常山第八十三章 開國元勳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二十二章 白花花的銀子第九十四章 疑雲第一章 竹溪一民夫(上)第八十六章 弊案第九十二章 解決革回兩營的辦法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五十四章 鼻血如注第一百六十一章 最後一戰(七)第六十七章 受國之垢,是爲社稷主第一百七十四章 絕境白狐第二十七章 豪格好好好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十七章 李自成(下)第三十二章 滿洲的國運不久了第九十七章 東師出動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二十八章 只有打了第四十六章 李來亨的秘策(三)第三十八章 八旗的逆襲第四十三章 青丘的歷史第三十九章 楊嗣昌的終局(三)第九十二章 欽定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十)第二十章 李來亨爲誰前驅第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三十八章 雲南第一百零五章 竹溪一節帥(上)第二十四章 席捲黃麻第九十章 保衛山東第八十一章 闖獻曹會師第七十三章 磁州第七十三章 軍官造成的騎牆第三十章 三楚虎賁,北上第八十五章 雷厲風行李來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塔县| 西林县| 泾川县| 福泉市| 华池县| 卢湾区| 和平区| 建瓯市| 从江县| 西乌| 莱州市| 云霄县| 新沂市| 横峰县| 湾仔区| 六枝特区| 永仁县| 察隅县| 格尔木市| 贡嘎县| 偃师市| 永清县| 平远县| 镇江市| 吉安县| 额济纳旗| 彰化县| 荔浦县| 南靖县| 延边| 张家港市| 始兴县| 辽阳县| 南安市| 兴安盟| 漳州市| 漯河市| 调兵山市| 莆田市| 沙田区| 香格里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