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六十章 反對

天法二十年,在東京爆發了當年科舉士子圍攻宮門上闕的“羣體性事件”。此事震驚朝野,讓天法皇帝殊爲驚怒。

龍衣衛鎮撫司飛龍使李遠,由於處置不當,直接被罷免了職務。

此案受牽連者的人數極多,直接導致這一年的會試被暫停。

此案爆發的緣由,便是因爲參加會試的考生聽說了朝廷即將改革科舉考試的內容,要在科考中加入算學、圖畫、地理、刑名等新科目。

由於一些有心人的煽動,不少士子居然認爲這種改革已經進行,自己多日後要參加的會試,就會臨時加入大量這種新的考試內容。

他們中的許多人,都是十年寒窗苦讀,不幸遭遇改朝換代。過去專攻的八股文和經學都突然爲之一變,又只好開始辛苦鑽研起了策論和史學。

結果好不容易考上了舉人,跑來東京參加會試,卻聽說花費無數心血鑽研的策論和史學又不考了?

突然變成要考什麼刑名錢穀之術!

多少人十年寒窗,花費了半生心血,眼看走到了會試這一步,卻突然遭遇攔路虎,瞬間就感到人生都被毀掉了。

受到周圍氣氛的影響,還怕什麼圍堵宮門的罪名?

便是死又有何妨!

李來亨震怒已極,他有心要窮治罪責,特別是想要調查清楚到底是朝中哪些大臣走漏了風聲?

畢竟科舉考試改革的內容,屬於朝中機密,只有很少數的一些心腹大臣知道這件事。

究竟是誰走漏了風聲?

可是還沒查下去,李來亨就面臨了新的難題。居然有大批朝臣,不顧觸怒皇帝,直接在朝堂上要求赦免此次上闕的士人罪名。

還有許多大臣直接在朝堂上質問,朝堂是否真的有意改革科舉考試的內容?朝堂是否真的有意與胥吏共治天下?

有的大臣居然直接在朝堂上放狠話,聲言若朝廷真要如此改革科舉內容,使得天下要津皆爲胥吏所盤踞,則國之將亡有日,老臣唯願立即告老還鄉。

“若因此語觸怒聖上,則但請聖上治老臣之死罪。老臣爲天下士人而死,爲大順江山社稷的長治久安而死,死亦無恨。”

李來亨算是第一回體驗到了明朝皇帝面臨朝臣“騙廷杖”時候的痛苦,若是真將這些直言犯諫的大臣治罪或者殺掉,那纔是順了他們的心意,立刻就會使這些人名動天下,留名青史。

和留名青史相比,有些人的確是不怕死了。

另外還有一些人,則是看形勢氛圍如此,斷定皇帝不敢大開殺戒,所以也狠了心,賣直以求名。

畢竟徹底改變科舉考試的內容這點,影響的利益範圍實在太大了。

說是直接遭到全天下的讀書人,一致反對,都不奇怪。

也就是現在大順開國不久,皇帝威嚴深重,所以纔有提一下的可能性。

放在明朝中後期的時候,這種事情誰敢提?提就是死!

李來亨倍感頭疼,他本來還想退讓一步,效仿唐朝制度,在正途科舉以外,效仿武舉,設立專門考覈數學的算舉、專門考覈律法的刑舉等等。

但就看現在朝廷上下激烈的反對之聲,連這種妥協的措施,恐怕都實施不下去了。

畢竟放開算舉、刑舉的門檻,就是承認胥吏與士人的身份相同,就是坐視將來胥吏們也升到三品以上的高級官員。

有的士人在乎的是讓這些道德敗壞、品性卑劣的胥吏佔據要津,實屬亡國之道;還有的士人是擔心這樣勢必增加大量競爭對手,畢竟官員總數不變,突然增加這樣多的競爭對手,以後科甲正途出身的人,還能坐上戶政府尚書、刑政府尚書的位子嗎?

由於李來亨遲遲不對朝臣的質問做正面回答,沒過幾天,便又發生了三名會試考生一起在開封貢院大門上吊自殺的事情。

接著又有朝臣寫下萬字絕命書後,將其絕命書張貼到城門後,舉火自焚。

事情越演越烈,特別是李來亨猶豫不決的妥協態度被大臣們發現以後,陸續又有許多封疆大吏,各地的縣令、府尹、州牧、防禦使、節度使、觀察使、都督,都上書朝廷,請求廢止科舉改革。

更有人直接提出,必須查問究竟是誰提出了這種亡國之策?

必須將他滿門抄斬,以謝天下人。

李來亨大怒:“是朕提出,爾衆大臣欲殺朕以謝天下搢紳士人嗎?”

李來亨這才發現,科舉改革的難度,居然比均田免賦的難度還大。

畢竟均田改革,叛亂鬧事者,大部分都是劣紳惡霸。

而反對科舉改革的人裡,有很多都是李來亨自己過去都很激賞的官員,也有許多人是完全不在乎功名利祿,甚至連性命家產都不在乎的真正耿直之士。

他們是發自真心的認爲:一旦實行科舉改革,則天下必亂,社稷必亡。

他們是爲了維護李家天下,纔不惜血濺宮闕,也要阻止這場禍國的亂政。

改革阻力如此之大,就算是一貫專斷自爲的李來亨也不得不讓步了。

天法十二年五月,李來亨下詔親自向朝臣解釋,朝廷從未密議過所謂科舉改革的事情,此事完全是荒謬至極的市井流言而已。

對於此前因直言進諫而獲罪的大臣們,一概恩赦;對於犯闕的當科士人,同樣恩赦。

本來應該在今年二月份舉辦的會試,此前由於流言被暫時中止,現在也在六月份重新舉辦恩試。

看起來羣臣獲得了重大勝利,但李來亨也咬緊了牙關,不僅將大量重臣的名字默默記在心中,從此將他們打入另冊,於此後數年間緩緩將這批人貶官的貶官、致仕的致仕、流放的流放、處斬的處斬。

李來亨還轉變了改革方式,他不再直接對天下讀書人看得極爲緊要的科舉動手。

而是慢慢提高了鄉官學校畢業生的地位,天法十三年春,皇帝詔令各地效仿陝西新政,開辦農政學校,並讓農政學校的畢業生獲得和鄉官學校畢業生一樣可以直接擔任基層官吏的機會。

不久,天法十四年五月,皇帝又詔令各地開辦礦政傳習所。

由於這些機構都有陝西新政的成果在前,畢業生大多也只能做九品下的基層官僚,甚至是些不入品級的下流胥吏,所以並沒有朝臣在意。

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一章 李公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二十六章 歲入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二章 顧炎武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
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生無處不青山第五十七章 遏必隆滿口天話第一百三十六章 闖軍大東征第七十章 聯結小袁營第一百四十一章 多爾袞不如皇太極第七十二章 厚重的騎兵第七十三章 花關索(下)第四十七章 史可法嘔血三升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同之變第十四章 老營改革(中)第六十章 刀馬旦(下)第一百三十五章 李來亨的新防線第九十二章 皇太極之夢第五十二章 搜殺第一百零一章 同心圓第一百七十一章 馬前卒第七十九章 續順公第七十八章 撲夷陵(四)第三章 滿洲入寇(下)第三十章 洛彬很勇第一百五十九章 最後一戰(五)第九十三章 漢東節度使第十七章 張皮綆歸來第二十三章 沈莊軍事變第三十六章 約翰王孫可望第九十一章 大順騎士第三十四章 兩班第三十五章 大清的巴圖魯第一百零八章 大清義王吳三桂第八十一章 勇士捐軀第一百一十四章 絕北道第六十六章 軍議(上)第十六章 強攻屏風寨(二)第四十四章 李來亨的秘策(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羽林飛馳第一百五十八章 最後一戰(四)第一百章 中心開花第一百一十三章 輔國公,對不住了第五十三章 大順龍衣衛第七章 九江之戰第七十五章 高達天下無敵啊第三十九章 朱仙鎮第九十章 二龍一虎第八十九章 搢紳降爲編戶,衿佩等於僕隸第二十一章 總結會第六十二章 添亂小能手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順軍萬勝(二)第七十二章 李來亨的大婚第一百一十四章 奔楚(四)第一章 後來的事第八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第九十九章 上蔡亂局(二)第八十六章 羅汝纔來投第十章 太宗病危第六十八章 大戰的氣氛第四十九章 伏兵山陽(四)第十三章 隨州夜第一百零八章 闖軍一諸侯(下)第七十二章 橫掃察北第八十七章 聊城之戰第一百二十六章 慈不掌兵田見秀第七十七章 西域屯田第一百二十一章 奔楚(十一)【慶收藏5K】第六十六章 生吞隨州第三十七章 順與清各擅勝場第三十六章 馬寶臨機決斷第一章 李公子第一百二十三章 鐵馬收取興慶府第五十九章 刀馬旦(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中國的衣冠肝膽第一百一十二章 奔楚(二)第四十一章 血濺第一百二十四章 寧夏寧夏第五十六章 葉方實學二十六章 歲入第十章 軍官匱乏第九十五章 闖曹軍議第五章 拳碎大明第二章 顧炎武第十一章 宗藩制度第四十七章 流賊投降第五十八章 使徒來襲第一百零二章 湖廣大擴軍第十章 牛銓請罪第三十七章 攤丁入畝不是必殺技第七十六章 跑跑跑第九十七章 聯軍末路(二)第一百零三章 長安議第八章 科舉改革第八十六章 絕地反擊第九章 太后寢宮第十八章 瘋狂的田見秀第九十六章 掃清胡塵第七十六章 大名之危第七十九章 殺左良玉啊第四十七章 伏兵山陽(二)第一百二十五章 奔楚(十五)第十二章 遇順則止第五十九章 程朱大義第四十九章 革左五營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铁岭市| 都兰县| 兰州市| 建始县| 景谷| 偏关县| 高邑县| 盐边县| 乐平市| 赣榆县| 曲沃县| 安顺市| 运城市| 库车县| 荆门市| 娄底市| 北辰区| 十堰市| 渭源县| 高唐县| 腾冲县| 城口县| 普定县| 临桂县| 集贤县| 城市| 英吉沙县| 玛纳斯县| 福海县| 惠水县| 林州市| 汉寿县| 舟山市| 屏东县| 石城县| 乌拉特前旗| 建阳市| 遂川县| 同江市| 新龙县| 马龙县|